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十三章 海戰前夕 文 / 火熱人生

    第十三章海戰前夕

    清晨的陽光靜靜的傾瀉在大地上,淡淡的硝煙中依稀透露著茫茫大地。坑坑窪窪的江岸上一片寂靜,只有緩緩流淌的鴨綠江時不時發出嘩啦啦的冰塊碰撞聲。

    昨晚忙了一宿的舟橋部隊此時彷彿休憩一樣,四艘工程船相隔一定距離泊在江面上,船首堅定的迎著上游流來冰冷江水,在微微的晃動中,靠近工程船的橋墩快速修建作業現場顯露清晰。

    從第五軍成功通過鴨綠江拿下新義州之後,整個29日的夜晚就屬於工程部隊,還差兩百米才能連接到彼岸的丹東大橋,需要他們快速修建其四個橋墩,然後利用全鋼構架搭建出一個大橋。這座橋一旦修通,不僅可加強兩岸地區的練習,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為不斷推進的中國志願軍提供有力的後勤支持。

    工程進展非常快,日軍未從水下破壞掉的橋墩被利用了起來,忙了一晚之後四個橋墩已經成型,一座鋼架結構的橋樑正在搭建之中,大型架橋設備以緩慢的速度往前推進,以至於江面上彷彿沒有任何動靜一樣,用「慢工出細活」來形容此時極為關鍵的兩橋會合作業也不為過,整個作業耗費了兩個小時才宣告成功。

    4月30日清晨8點40分,一陣響徹雲霄般的熱烈歡呼聲打破了江面的平靜,經過十四個小時的緊張施工,一座臨時性的鐵路大橋宣告竣工。但由於中國和日軍控制下的朝鮮鐵軌標準不一,所以該鐵路大橋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鐵路橋,只能充當公路橋使用。

    但這座大橋的貫通已經有足夠的歷史意義,一個戰地記者團甚至搶先一步在鐵路大橋兩邊佈置好了攝影工作台,而且還首次把高清攝像機用於軍事紀錄片的拍攝。隨行的幾位央視記者甚至直接把丹東電視台的攝影機給借來,和該電視台合作進行丹東大橋通車的現場直播。

    「觀眾朋友們,我是新聞台記者蕭婭。在我背後的大橋也就是剛剛竣工的丹東鐵路大橋,這座大橋自1940年日方控制段被破壞之後,就只剩下江北的中方控制的三百餘米,就在昨天朝鮮獨立戰爭打響的第一天,我軍某工兵旅經過十四個小時的緊張施工作業,將日方破壞的兩百米修補起來,讓這座貫穿南北、溝通中朝的大橋重新得以暢通」

    「現在我們看到一輛滿載著物資卡車正通過大橋,在它的後面還有一支綿長的車隊」

    攝像師傅抬著攝像機適時的順著直播記者蕭婭的指向,將鏡頭對準了丹東大橋的中段,此時他們正位於丹東大橋朝鮮段的出口左側五十餘米,攝像機非常清晰的拍攝著那輛八乘八重型軍用越野重卡,重卡擋風玻璃下掛著大紅花、側面貼著「中朝兩國世代友好」、「抗日援朝意義重大」的橫幅,以它為先導,後面跟著一支長長的車隊,宛如一條綠色巨龍正爬行於大橋上。

    車隊還在緩慢的通過大橋,蕭婭隨同解釋道:「據中朝軍事委員會透露,這批物資絕大多數都將用於救助新義州地區的朝鮮人民。在日本政府瘋狂的殖民統治之下,朝鮮人民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這批物資的運入將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的物資匱乏情況」

    「好,我們現在看到第一輛重載軍車已經踏上了朝鮮的土地」

    蕭婭的話音剛落,早已準備好的鞭炮便燃放起來,在辟辟啪啪的鞭炮聲中,紛紛揚揚散落開來的爆竹碎屑中一輛接一輛的軍用重卡相繼駛下大橋,然後一輛接一輛整齊停放在離大橋有一段距離的一個大平壩上,之前這個平壩是第五集團軍陸航團的中轉場,此時儼然已經成為中方移交朝鮮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批物資交付儀式的現場。

    「我們現在就處於交付儀式的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廣場上以五十輛汽車為一排,整整排列了四排,兩百輛軍卡都裝載著一個的軍用物資標準集裝箱。這三千多噸物資將作為中國政府無償捐助給朝鮮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首批物資。」

    整個現場來了近兩千餘人,除了維持秩序和擔負運輸任務的中**隊之外,大部分都是面有菜色的朝鮮人,當然還有意氣風發的朝鮮政府官員,以及兩位始終帶著微笑但並不多言的共和國國務院朝鮮半島問題辦公室的官員。由於是戰時,天亮之後從幾十公里外的前線就傳回隆隆炮聲,所以一切繁複程序都被簡化,雙方的官員上台各用了三十秒發表了簡短的講話,然後便是中方官員一手握住朝鮮官員的手,另一隻手則將一面用超大字體寫著首批物資清單的大紙板遞給了朝鮮官員的手中,最後則是雙方官員一起抬著清單合影。

    朝鮮半島這邊正是笑逐顏開的時候,日本東京那邊已經愁眉苦臉。

    「喲西,諸位大臣都是好樣的幹活。十四年前,在支那台灣,帝國陸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慘痛損失。十四年後,帝國陸軍又被中**隊血洗。」

    昭和天皇穿著韻白的和服,提著鋒利雪亮的武士刀,穿著木屐來來回回走在日本內閣幾位大臣的跟前,東條英機等人已然是跪在地上粗氣也不敢喘。說鬧了好半天後,昭和天皇對著牆上的一張「武運長久」的字幅狠狠的歎了一口氣,背對著諸位大臣,說道:「上一次中日戰爭,我們在二十四小時裡就失去了戰爭主動權,這一次戰爭,我們在四個小時之內就處於絕對被動。誰能給我一個解釋?誰?」

    昭和天皇憤怒的揮舞著手裡的武士刀,作為一個赳赳武夫的他,甚至想到自己如果能一身戎裝披掛上陣,再不濟也不會有如此之差的現狀。但可惜的是,他只是一個拿著玩具刀在冬暖夏涼的皇宮裡四處蹦跳的猴子,任憑怎麼叫囂、怎麼取鬧,他只不過是一個猴子王國的頭目而已,再大的壯志放在肩上也不可能化為現實。

    看到這一幕,為首的東條英機已經在心裡暗暗辱罵支那數百次,恨不得長著翅膀飛全文整理∼過大海到北京去把張宇給活生生掐死,但考慮到自己已經六十一歲,家裡的浴缸都能淹死自己,更不用說廣袤的大海。在天皇陛下喋喋不休的叫罵中,他彷彿回到了年輕時代。

    出生於日本軍閥家庭的他,東條英機的父親東條英教是日本陸軍的傳奇教父,深受感染的他自小就在靈魂深處埋下了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思想,其特比頑皮好動、常常打架鬧事的童年生活充分說明了他的暴力思想,而進入軍校之後更是發奮努力,畢業之後還和父親一起到中國的東北參加日俄戰爭並且凱旋回國。

    從來就不相信和善,只信奉武力的他,一路走過了使館武官、大學教官、陸軍省職員等,最後開始擔任常備軍軍官,最牛的一點就是他特愛武士道精神,最能標榜他氣勢的莫過於洪亮的嗓子,經過苦練的他的的確確號稱日本陸軍第一大嗓門,一個「立正」的叫喊聲絕對是猴子軍隊裡最響亮、最有氣勢、最有武士道精神的。

    如此一個赳赳武夫自然深受有同樣武士道嗜好的昭和天皇喜歡,當廣田弘毅尚未卸任,昭和天皇就把還在日軍參謀本部工作的東條英機給提拔出來,讓他這麼一個暴力分子擔任日本首相。也是從那時候起,日本才真正走向了徹頭徹尾的軍國主義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積極擴展軍備,瘋狂發展海軍力量和空中力量,著力打造了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以為軍事建設成績斐然的東條英機,在年初由特高科情報提供的情報,獲悉中國正準備發起朝鮮戰爭之事的時候,他還恥笑支那不自量力,親自下令讓日本參謀本部擬定相應的戰爭準備計劃,加快陸軍擴建和海軍艦艇建造速度。

    他甚至聯想到中**隊必將陷入朝鮮戰爭泥潭,日本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奪回台灣、拿下南洋,甚至進軍支那本土都不是不可能。

    而如今,果然是世事難料。當初跪在同樣位置的濱口雄幸已經化為泥土,而真正頂替他的恰好是東條英機自己。罪惡的中國總是帶給大日本帝國無數的杯具,這不能不讓東條英機再次在心裡狠狠的咒罵一下支那。

    撅起屁股,跪在東條英機身後的是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杉山元、陸軍大臣岡村寧次,以及海軍軍令部總長水野修身。這三廝一直是東條英機的忠實擁護者,但如今都是面色土灰的表情,岡村寧次的表情是真情實意,而水野修身的表情則有些作假成分在內,其實他的心裡是一半高興、一半同情。

    高興的是陸軍遭殃了,戰爭爆發才幾個小時就徹底失去了制空權,而且還讓中國人拿下了新義州正氣勢如虹的往南推進,更為氣人的是丹東大橋被貫通了,憑借中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必將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和軍隊輸送進入朝鮮境內,陸軍和陸軍航空兵都應該吃屎,而真正要扭轉戰略局面,只能依靠海軍了。

    同情的是陸軍這次已經是第二次丟臉,基本把日俄戰爭獲得的功績榮耀給消磨乾淨,日本民眾和天皇陛下能記住的是——「十四年前日本陸軍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失去戰略主動,而如今能在四個小時之內成為砧板上的魚肉,等著中**隊的大刀隨意切割。」並且,水野修身很為同情的一點就是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陸軍在朝鮮半島上的物資囤積點盡數被毀,二十多萬日本陸軍,在面對中國的空地一體化進攻中,將以什麼為食物、什麼為武器彈藥,想一想二十幾萬人瘦成皮包骨、拎著燒火棍作戰,水野修身心裡就有些莫名的同情。

    岡村寧次撅著屁股,把腦袋壓得低低的,心裡久久迴盪一句話——「難道人生就是一場悲劇?我就是宇垣一成那個老東西的接替人,我擔任陸軍大臣一職,就是為了替他跪木板?」

    「天皇陛下,這是支那有預謀的戰爭,這是一次卑鄙……」

    「什麼?那上一次台灣戰爭算什麼?又是有預謀的?」

    東條英機本以為抓住了時機,所以想開導一下天皇,但沒想到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被天皇打斷了。提著武士刀的昭和天皇火氣十足的走到他的跟前,彎下腰來,死死的盯著東條英機肥碩的大腦袋,說道:「我們這是第二次上當了,第二次了不能,也絕不能出現第三次,你的,明白嗎?」

    「嗨」東條英機幾人立刻齊聲附和道。

    「我現在不想聽你們的解釋,任何解釋在現在已經沒有絲毫用處,現在我需要一個有力的計劃,能讓帝國不失去朝鮮半島,又能狠狠教訓中國的計劃」昭和站起身來,挺著小胸脯扭動著屁股,走到茶几面前,一刀就把茶几劈成了兩半,虎口震得生疼,但他咬牙忍住,並狠狠的說道:「我們要讓支那人知道,大日本帝國是不能任意欺負的」

    又是一陣高亢有力的附和聲,知道真正機遇來臨的東條英機趕緊抬起頭來,一字一句的用力說道:「帝國參謀本部已經擬定好了作戰方案,組建完畢的海軍聯合艦隊將盡快掌握制海權,打通向朝鮮半島的海運通道,準備就緒的十個陸軍師團和兩支陸軍航空部隊將以最快速度登上朝鮮半島,支援帝國朝鮮軍作戰。」

    「奪取制海權?」

    「是的,陛下」

    東條英機背後的水野修身抬起頭來,面目誠懇並且鏗鏘有力的說道:「經過十餘年的建設,支那海軍擁有著不錯的力量,但仍舊不是帝國海軍的對手,帝國海軍將贏得一次比甲午海戰更為輝煌的戰績,不僅能在甲午海戰中打垮中國北洋水師,現在也能徹底打敗支那海軍。已經整裝待發的聯合艦隊,等候著天皇陛下的出擊命令……」

    水野修身所說的日本聯合艦隊,這支艦隊的實力相比於另一個時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謂強大了不少,而且在艦隊編制上也更為簡化。在合併之前,聯合艦隊有四大艦隊,四大艦隊輪換駐於那霸、佐世保、東京,隨時都保持這一支艦隊處於戰備巡邏狀態。而合併之後,除了在那霸的戰列艦艦隊之外,三支艦隊都已經在佐世保軍港會合。

    聯合艦隊停泊在佐世保軍港,該港口可不僅僅是日本傳統造船基地所在地,而且還是日本海軍重要軍港之一,當年在日俄戰爭中表現不俗的日本聯合艦隊就誕生於該港,良好的地理環境和水利優勢,都讓日本海軍佐世保當成一個福地,再次聚集成型的聯合艦隊駐紮於該港,自然是希望再創新輝煌。

    要創造輝煌,首先就必須得到日本軍事力量最高統帥昭和天皇的首肯,這可需要水野修身一番努力說服才行。

    「支那不屬於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的限制範圍,建國之後就一直奮力發展海軍力量。時至今日,支那海軍已經擁有挑戰帝國海軍的實力,在海軍裝備發展重要新趨勢上,支那海軍同樣把握住了時代潮流,他們同樣注重發展海軍空中打擊力量,也就是航空母艦。相比於當年的大清朝北洋水師,今日的支那海軍有著更為強悍的實力,戰勝這樣的敵人,帝國海軍將贏得整個世界的尊重。」

    「並且,開戰以後支那海軍的潛艇部隊就徹底封鎖了朝鮮半島的周邊海域,尤其是帝國重要的物資運輸線所經過的對馬海峽,更是成為了支那潛艇的獵場,至今晨六時為止,帝國海軍已經損失了三艘驅逐艦、一艘潛艇、十艘貨船。同時,中國海軍的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也完成了合併組合,他們的艦隊已經在舟山外海游弋、訓練,隨時準備開赴戰區……」

    水野修身說這麼一段話的目的,就是要表示戰爭並不是昭和天皇陛下想像的那樣,這次戰爭已經是一次全面戰爭,中國的戰略目的是拿下整個朝鮮半島,把日本趕回大海,所以在戰略範圍之內根本不需要大動干戈的主動進攻日本本土釀成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但對於日本這個一個島國而言,失去了最後的亞洲大陸殖民地,就等於永遠失去了大國的夢想,中國的行為已經足以讓日本集全國之力來奮力反抗。

    「沒有制海權,就不可能支援朝鮮戰事。沒有支援的戰爭,必將會是痛苦的失敗……」水野修身說完,狠狠的低下了頭顱,等候著昭和天皇的回答,而一旁的岡村寧次立馬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彷彿是在訴說——「感謝兄弟救我一命」。

    「為了一個朝鮮半島,和強大的中國全面對抗,能贏嗎?」昭和天皇心裡浮動著一個想法,但卻又閃過一個信念,那就是擴張的軍國主義思想,腦海中的那個虛擬形象不斷的給自己鼓勵,在兩個選擇間昭和天皇猶豫了。

    他不知道貿然發起全面戰爭的日本能不能打贏中國,就算是一時之間獲得了海戰的勝利,成功將支援部隊和物資送上了朝鮮半島,又能贏得徹底嗎?憑借中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和人口資源,尤其是雄厚的教育基礎和經濟實力,中國能很快武裝出幾百萬的海陸空軍隊和日本死拼到底,而日本呢?顯然不具備這個能力。

    或許,只要讓中國看到了自己的決心,用強大的海軍教訓一下中國,在朝鮮半島上贏下中國陸軍,徹底擊垮他們幫助朝鮮的念頭,並不進攻中國本土,中國可能會接受朝鮮戰爭失敗的事實……但萬一中國因為海軍失利而惱羞成怒,主動擴大戰爭規模怎麼辦?如果中國海軍走狗屎運,一不留神贏了大日本帝國海軍又該如何處置,難道繼續加大投入直至贏得戰爭勝利?

    「海戰,是必然也是必需的,否則沒有後繼支援的朝鮮戰爭肯定以日本失敗而告終,然後就是中國笑呵呵的對世界宣佈,他們領導下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再次獲得勝利,而日本則接受失敗的惡果,從此淪為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眼睜睜的看著中國稱霸亞洲。」

    「主動發起海戰,但海戰的結果卻又是不確定的。日本海軍實力的確強大,但神神秘秘而且有著強大國家工業作為支撐的中國海軍也不弱,大規模的海戰結果很難預料」

    昭和天皇猶豫了整整十分鐘,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說道:「不管海戰結果如何,打贏中國海軍是必需也是必然的,朝鮮戰爭的成敗就決定於中日海戰的勝利歸屬是誰,而這一次戰爭,帝國海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力爭一舉消滅中國海軍,打通海運通道,扭轉戰略頹勢,最後贏得朝鮮戰爭」

    聽到昭和天皇的這一席話,東條英機四個人立刻站起身來,異口同聲的喊道:「嗨」

    此刻的水野修身,內心已經有止不住的笑意,實力強大的帝國海軍終於迎來美好春天,作為海軍軍令部總長的他,已經感覺到了那種永載史冊、千古流芳的成功感正在沁入心脾,舒爽的感覺從腳底慢慢上升至心田,最後釀成無盡的笑意湧入大腦,卻被理智死死止住,因為此時天皇陛下正一臉正氣和期待的看著自己,理智告訴他,此時此刻天皇陛下需要的是壯志雄心的表情,而不是驕傲自滿洋洋得意的喜悅。

    為何水野修身能有如此豪邁之氣?戰爭尚未開始,只不過得到了天皇的同意,他就能感覺到勝利已經屬於日本,這是為何?簡單的答案就在於他對日本的聯合艦隊非常有信心,而等駐在那霸的戰列艦艦隊加入之後的日本聯合艦隊,也的的確確實力不俗。

    歷史改變的一塌糊塗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日本的軍事建設有了更長的時間,所以此時的日本海軍非常強悍。

    戰列艦方面,日本海軍擁有著五個級別十二艘戰列艦,比如金剛級的金剛號和比睿號、長門級的長門號和陸奧號,最新級別也就是大和級別的大和號和武藏號。艦隊航母上,有赤誠號、加賀號等六艘大型航母,而且還有鳳翔號、龍驤號等四艘輕型航母,重型巡洋艦和輕型巡洋艦更是級別眾多、艦艇數目龐大,最不起眼的驅逐艦也是發展出了很多個級別。

    按照水野修身的估算,整個聯合艦隊可以編成三支大型作戰艦隊,每一支艦隊編兩艘大型航母、兩艘戰列艦,以及數目不等的其他艦艇,都擁有強大作戰實力的同時,還能為本土留下強大的海防力量。

    所以,用於對於中國海軍的將是聯合艦隊中的兩支大型艦隊,而另一支則和留下的艦艇一起充當本土防禦力量。也就是說,水野修身打算為中日海戰,出動至少四艘大型航母和戰列艦,其他重巡洋艦、輕型巡洋艦就數目更多了,其目的自然是爭取一戰定乾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