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十八章 地獄使者 文 / 火熱人生

    第十八章地獄使者

    「峰哥,母艦召喚」廖志涵喊了一聲,立馬將剛剛收到的命令傳輸至前座,也就是飛行員余少峰的綜合顯示板上,還不忘說道:「看來老總是不願意讓咱們在外溜躂太久啊」

    「那好,坐穩了」說完,余少峰立刻給自己戴上了呼吸面罩,然後飛到了正在執行空中警戒任務的「空警一號」預警機右側,晃動了一下機翼算是告別後,一個小半徑急轉剛結束,余少峰就立馬加大油門,僚機也差不多在此時加速起來,兩架f-12雄鷹戰機瞬間很快加速起來,對於他們而言此時油箱裡剩餘的油料足夠他們飛奔回去。

    等余少峰他們所駕駛的兩架戰鬥機返回聯合艦隊的時候,整個艦隊已經打破了無線電靜默,在他們之前已經有10架戰鬥機順利降落,很快余少峰的僚機也得到了「炎黃」號航母飛航管制中心的同意可以降落。

    「夥計,該咱們走獨木橋了」

    輪到余少峰降落的時候,他不忘給後座的武器系統官廖志涵調侃一句。都說這航空母艦上起飛容易、降落困難,這個說法余少峰是舉雙手贊成。在航母上彈射起飛根本沒什麼難度可言,但要想在隨著航母不斷前進、大海湧動、氣流不穩的背景之下,要想降落在從高空看下去比火柴盒還要小的飛行甲板上,這不能不說是一次智慧、技術與膽量的考驗。所以航母艦載機的飛行員飛行技術肯定高於在陸地上的,至少在降落方面更出類拔萃。

    顧不得想太多,余少峰駕駛著余油不多的戰機降低飛行高度後,從炎黃號航母右舷上空,以大約250米的飛行高度、600公里的時速,沿著艦尾的方向飛了過去,並且他將雄鷹戰機的捕捉掛鉤放下,給航母上的工作人員示意他要準備降落了。

    還未飛出航母,他就打開了戰機的減速板並很快做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同時也將起落架放下,此時的戰機時速已經將降到了不足500公里,而他很快以航母的左舷180米的高度做了反方向水平飛行,確認戰機的重量在最大著艦重量之內。從航母垂直方向飛過了大約一海里之後,進行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將飛機操控得沿著炎黃號航母斜向甲板中心線飛行。

    這時候,余少峰就更加打起精神了,才飛過了一千多米便開始切入下滑坡道,戰鬥機此時的飛行高度不足120米、飛行時速不足250公里,他看到了身穿白色就生背心的著艦信號官,左手持電話、右手捏著一個類似醃黃瓜的有線控制工具,正控制著航斜向甲板中央左舷突出部分的光學著艦系統的燈光閃亮,余少峰看到了光學著艦系統中綠色的準確燈和鏡片中央的黃燈呈一條橫線,這說明著余少峰此時所駕駛戰機的下滑坡度正確,所以余少峰只需要將戰機保持八度的攻角,也就是戰機向右傾斜以保證和斜向甲板的中心線一致,同時保持大概每小時125節的速度。

    余少峰駕駛的戰機最後以差不多十五米的高度進入了飛行甲板,此時戰機的油門已經關小,而且他已經利用升降舵將機首抬高,讓戰鬥機的速度慢到近乎就要失速之時的最小速度,飛行高度進一步降低,而機體尾的捕捉掛鉤瞬間勾住了飛行甲板降落區中的第三根鋼纜,感覺到微微一震的同時,余少峰猛然將油門加到最大,這是以防戰機沒能勾住鋼纜或者鋼纜發生斷掉,那麼在衝出兩百米的斜向甲板之前的五到六秒,他有足夠的時間讓戰鬥機加速重新飛起來。

    被勾住的飛機瞬間如同從六層樓的高度摔到地面一樣,戰鬥機就好像撞上飛行甲板一樣,最先受到衝擊的主起落架吸收掉大部分的著艦衝擊,兩個28層的300psi超大直徑輪胎和精良的主起落架,承受住了瞬間的八十噸衝擊力,而後接觸甲板的鼻輪也遭受到了三十噸衝擊力裡的作用,經過良好的減震系統而傳遞到機員身上的衝擊力也有1.5噸。

    所以余少峰和廖志涵倆人只感覺勾住鋼纜時飛機一震,隨後戰機就猛然一沉,尤其是整個機首彷彿母雞啄米一樣猛然的點了一下頭,而他們也因巨大的慣性作勢要往前衝,真要是沖了則肯定腦袋要和座艙蓋親密接觸了,所幸的是安全帶緊緊將兩人捆縛住了。整個降落算是有驚無險,解除了鋼纜後戰機在引導員的指示下很快來到了整備區,簡單檢查後便被送了下去,余少峰的座機將在機庫裡接受快速檢查和出發準備。

    「每次降落都是一身汗水」在趕去航空作戰指揮中心的余少峰,拎著飛行頭盔甩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樂呵呵的看了看一身輕鬆的廖志涵,調侃說道:「下次一定讓你來嘗嘗走獨木橋的滋味」

    「算了吧」

    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四根高能巧克力、兩瓶礦泉和兩根火腿腸,廖志涵遞給了余少峰一份,誰都知道這時候整個航母都忙得很,他們去航空作戰指揮中心是接受任務,之後回來時又將起飛作戰,所以肚子餓也只能馬馬虎虎填一下了。

    還沒到航空作戰指揮中心,就聽到不少人在歡呼了,余少峰立馬定住腳步,看了看自己的手錶,立馬感歎到:「我x,肯定是錄像發送回來了。」

    說完,倆人相視一笑,拎著飛行頭盔叮叮咚咚就往航空作戰指揮中心跑.之前接替余少峰戰機和其僚機的兩架戰鬥機,其中一架就掛載了戰術空中偵查吊艙,用以評估對日軍第一艦隊的攻擊效果,在航空作戰指揮中心那裡就有閉路電視,可以現場觀看由「空警一號」預警機轉發回來的現場實時盛況,這對參與了攻擊也包括整艘航母上為之準備的官兵們自然是一個莫大的鼓勵,所以有空之人都會去。一向玩鬧不羈的余少峰,肯定不願錯過這種好事兒。

    事實上,對日軍第一艦隊的攻擊始於北京時間分零15秒,這個時間是以「空警一號」預警機下達導彈發射命令為基準。預警機全權負責了協調從泰州航空兵基地趕來的兩個攻擊機中隊和炎黃號航母起飛的兩個攻擊機中隊,當然首先是將兩個戰鬥機中隊保護任務分配下去。

    時間回到6點15分,參與進攻的攻擊機群已經就位。

    接受完預警機發送來的數據信息的時候,坐在前座的炎黃號航母第一攻擊中隊隊長海平閒來無事,看了看黑夜之下的大海,聽不到任何大海的咆哮,也看不到半顆星星的光芒,整個海天之間彷彿只剩下三十二架g-1a「虎鯨」攻擊機一樣,這三十二個殺手已經磨刀霍霍,也不知道八十公里外的日軍第一艦隊此時究竟在做什麼。

    沒想太多,海平把目光放回了自己面前的綜合戰術顯示板上,分配下來的戰術數據下載進度條還未滿,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成為噴氣式飛機飛行員,到最後竟然成了「導彈運輸機」的駕駛員,突然好懷念以前駕駛著螺旋槳戰鬥機和模擬敵人追逐、翻滾的日子,而現在竟然在敵人根本不知道的情況下,載著四枚導彈飛來、射了之後又飛回去,雖說安全但也太顯得無趣了。

    四個中隊的攻擊機,一共128枚反艦導彈,「空警一號」預警機能夠同時為四十枚導彈提供目標指引,而剩下的88枚導彈則需要攻擊機自行負責引導。而事實上,預警機不可能自己來引導導彈攻擊,這樣會佔用很多的數據處理通道,如果出現新的戰術情況,就無法做出反應了,所以預警機直接把所有數據分成了四份分給了四個中隊長,然後由每個中隊長來分配整個中隊的打擊任務,當然這些其實是中隊長後座的武器系統官在負責。

    日軍第一艦隊大型航母有赤誠號、加賀號、大鳳號,輕型航母有瑞惠號、瑞鳳號,戰列艦有長門號、陸奧號和金剛號,重巡洋艦有古鷹號、青葉號、妙高號、那智號、高雄號、愛宕號、最上號、三隈號,另外還有三艘輕型巡洋艦和十二艘驅逐艦,共計三十一艘艦艇。

    海平看了一一下自己中隊分到的任務,立馬驚呼道:「我草,這日軍第一艦隊就比咱們整個特混艦隊還闊氣,三十一艘軍艦中有六個大傢伙。老子以前只打過靶船,還真沒打過這麼多這麼貴的靶子,這次是賺大發了哈」

    按照大型航母三枚,戰列艦四枚,輕型航母、重巡洋艦和輕型巡洋艦都用兩枚,而驅逐艦用一枚。這樣的打擊標準之下,單次打擊需要發射59枚反艦導彈,而四個中隊足足帶了128枚導彈,也就是說分為兩次打擊,那麼都還會剩下二十枚導彈。可中國海軍並沒打算對日軍仁慈,首輪打擊就要讓日軍失去反制能力。

    預警機將海平的中隊臨時命名為第一中隊、另一個來自炎黃號的攻擊機中隊為第二中隊,來自泰州航空兵基地的兩個中隊分別臨時命名為第三和第四中隊。第一和第二兩個中隊是純正的海軍艦載機中隊,素質明顯更為過硬,所以這兩個中隊將擔當重任,他們需要對付的是容易給特混艦隊帶來威脅的日軍三艘大型航母和兩艘輕型航母,以及那氣勢駭人的三艘戰列艦。

    海平所在的臨時第一中隊非常幸運的分的了兩艘大型航母、一艘輕型航母、一艘戰列艦,也就是日軍的赤誠號和加賀號兩艘航母、大鳳號輕型航母、長門號戰列艦。臨時第二中隊分到了兩艘輕型航母和兩艘戰列艦,即瑞惠號和瑞鳳號航母、陸奧號和金剛號戰列艦。臨時第三中隊和第四中隊,則負責解決掉剩下的八艘重巡洋艦、三艘輕型巡洋艦和十二艘驅逐艦,而且第三中隊是最舒服的,只有八架攻擊機的他們也只需要對付那八艘重巡洋艦即可。

    「中隊長,數據下載完畢了」後座的武器系統官陳亞提醒道,他嘴上的話剛剛說完,手上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作為中隊長戰機上的武器系統官,他需要為整個中隊八架戰機分配數據。

    「哦」應了一聲,海平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顯示板,數據已經分配下來,而且陳亞已經打開了火控雷達和戰術通訊系統,就等著自己下達命令。

    戰術顯示板上很快顯示除了陳亞分配的攻擊方案,海平在自己的腦海裡瞬間衡量了一下,心裡默念了一遍:「一中隊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四枚導彈全部發射,交錯攻擊四艘戰艦。一號、二號分別發射兩枚導彈,交錯攻擊赤誠號和加賀號。七號、八號,分別發射兩枚導彈,全部攻擊長門號戰列艦。」

    「如此以來,大型航母六枚、輕型航母四枚、戰列艦八枚,按照打擊的兩倍標準足以讓這些戰艦沉沒。而一號與二號、七號和八號,四架戰機都能剩下兩枚導彈以防不時之需。看來咱們可能要幫第四中隊忙啊」

    海平幾乎只用了二十秒就思考清楚了陳亞分配的打擊方案,立馬表示同意之後,數據就通過戰術數據鏈傳輸至了臨時第一中隊的其他八架攻擊,當顯示面板上的八架戰機小標識都亮成了綠色,也就代表臨時第一中隊所有攻擊機已經準備就緒了。很快,其他三個中隊也發來了準備就緒消息,預警機上的系統操作員自然清楚這一切,當場就發送了一個可以開始的信號給四位中隊長。

    「全體注意,一分鐘準備」赤誠號和加賀號兩艘航母、大鳳號輕型航母、長門號戰列艦

    臨時第一中隊要攻擊的日軍第一艦隊赤誠號航母,是一艘戰列巡洋艦改建而成,一個有著兩百六十米長、二十九米寬,排水量近三萬噸而且艦員編制一千六百多人,能搭載六十架戰機的大傢伙,和它相差不大的還有加賀號航母,不過加賀號不是戰列巡洋艦改建而來,而是一艘尚未建成的戰列艦改造而成。

    在另一個時空裡,赤誠號挨了三枚炸彈便宣告起火燃燒並在次日沉沒,而加賀號稍強一點兒,它挨了四枚炸彈後起火,後來同樣沉入大海。但是現在,共和國海軍卻非常重視這兩艘排水量三萬噸左右的「大型航母」,為了確保攻擊效果最大化或者說是最快將它們送入大海,臨時第一中隊為他們分別準備了六枚反艦導彈,實在是太看得起他們了。

    6點20分零20秒,臨時中隊隊長海平大聲命令道:「一中隊,兩千米高度,攻擊開始」

    幾乎與第一中隊同時,其他三個中隊隊長也下達了命令,天空中低空低速巡航的三十二架攻擊機很快抬起了笨重的身子,昂起了腦袋向兩千米的高度飛去,並且所有戰機都加大了油門,黑夜之下的發動機尾部火焰顯得格外的耀眼。當高度達到兩千米的那一刻,所有攻擊機都相當默契的以十五度仰角拋出了兩側機翼下的導彈,有的是四枚、有的是兩枚。

    拋下的高亞音速反艦導彈呈自由落體運動了不到兩秒,尾部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就順利啟動,其自主控制系統讓導彈迅速降低飛行高度直到六十米的巡航高度為止,之後便一直保持0.75馬赫的速度飛行。導彈有很先進的中段慣性制導和末端主動雷達制導,而且其彈頭位置的寬頻帶捷變主動雷達導引頭很先進,但分配了具體打擊目標的四個中隊無一例外都選擇了讓攻擊機擔負引導任務,為此所有的攻擊機都需要在日軍艦隊航行的垂直方向上久久不能動彈。

    除了臨時第一中隊有四架攻擊機共計剩餘八枚反艦導彈,此時向日軍第一艦隊高度飛去的整整有120枚高亞音速反艦導彈。而且這些導彈射程都在110公里左右,將發射距離縮短至80公里,每一枚導彈都將剩下不少的燃料,這些燃料都將進一步助長導彈的攻擊效能。但此時的日本第一艦隊,根本就不知道死神已經向他們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中國海軍發射的120枚導彈正在高速飛來的時候,沒有對空搜索雷達和平面搜索雷達的日軍第一艦隊,就算幾艘重巡洋艦上的對空警戒雷達開機,也只能發現三十海里左右的目標,但可惜的是為了執行山本五十六下達的嚴格保密命令,雷達是不能開機的,整個第一艦隊三十一艘大小艦艇都只能接收電報、不能發送電報,因為無線電定位技術已經不是秘密。

    但是,日軍第二艦隊的南雲忠一中將卻把山本五十六給惹毛了。因為山本五十六前後收到了由沖繩島基地發來的兩封電報,第一封聲稱第二艦隊派出了水上飛機聯絡他們,讓他們加派偵查力量,這個電報只讓他罵了一聲「八嘎」,但後來一想,南雲忠一中將是讓水上飛機飛出了艦隊很遠距離後發出的電報,不會暴露第二艦隊位置,這也就罷了。

    然而,第二封電報就是沖繩島基地報告他們的一架水上偵察機失蹤遺失,電報中提到小澤智二和塚原林一倆人駕駛的偵察機,在執行由沖繩島出發往正北方向偵查任務時,在兩百八十海里的位置上,只報告了一聲位置後電報便中斷了……

    也就是如此重要的一個消息,沖繩島基地是引起了高度重視,趕緊就發送了出來,山本五十六的參謀軍官們很快就在海圖上標注出了事發海域,並推算出了中國特混艦隊的位置,可和自己當前的位置一對比,山本五十六突然發現第一艦隊根本打不著中國海軍特混艦隊。而寄予厚望的第二艦隊南雲忠一中將卻傻乎乎始終把自己當成誘餌對待,已經得到明確位置提示了,結果組織打擊機群出發之時太晚了,因為南雲忠一一直在準備先挨打、後進攻,這一來一去肯定浪費不少時間。

    「南雲忠一中將最遲也能在第一波打擊機群,從現在看來,我們兩大艦隊的位置都未暴露,而中國特混艦隊的位置已經清楚,憑借不弱於第一艦隊的實力,相信第二艦隊能夠把中國海軍全部殲滅。」

    山本五十六暗暗給自己安慰道,但心裡卻有太多的不甘,忙活那麼久竟然讓南雲忠一這個老賊抓住了機會,早知道自己就應該扮演誘餌,總之都怪中國海軍太蠢了……山本五十六在加賀號航母的航海艦橋裡顯得有些鬱鬱寡歡,周圍的參謀都不敢去招惹火頭正盛的大將閣下,都躲得遠遠的。

    呈現一個橢球形的日軍第一艦隊,以三艘航母為中心,其他戰艦猶如眾星捧月般的分佈於周圍,而前出和殿後的兩艘輕型巡洋艦則猶如橢球形的兩個小頂點,這兩艘巡洋艦桅桿頂端的觀瞭員相比於其他戰艦的則更有視界優勢,當然那三艘戰列艦上的觀瞭員處於更高位置也有不錯的觀察視界,可黎明前總是非常黑暗,靠望遠鏡觀察的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發揮其應有的職責,但有的時候越黑的夜晚,偶然出現的亮光總能特別的吸引眼球。

    「那些是什麼東西?」伊東平助用高倍望遠鏡發現在艦隊的右側竟然出現了一條暗紅線,但卻更像是點點火光組成的火把陣,而這條紅線正猶如脫弦利劍一樣向艦隊籠罩而來

    「難道是海市蜃樓之類的奇觀?」

    伊東正喜趕緊揉了揉自己的雙眼,還特意哈了一口氣擦拭了一下望遠鏡的鏡片,再次觀察的時候,其他戰艦的觀瞭員也發現了那條暗紅暗紅的線條。

    還未等伊東正喜再次觀察那條紅線的時候,那些組成紅線的點點紅光卻已經沖天而起,有的還在不斷前進,按照這樣下去那些紅點點非得撞上第一艦隊的艦群不可。事實上,伊東正喜一開始看到的那條紅線是那是120枚貼近海面,以每秒鐘兩百五十多米速度逼近第一艦隊的導彈反艦導彈,而且其中很一部分已經進入了末端自導衝刺階段。所以,伊東正喜發現那些紅點有的正沖天而起、有的正加速靠近,其實這正是導彈準備進入末段攻擊的標誌。

    因為反艦導彈有俯衝攻擊和水平攻擊兩種方式,最恐怖的莫過於俯衝攻擊。

    俯衝攻擊也就是讓反艦導彈在末端突然爬升,然後高速俯衝,反艦導彈有著230公斤重的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憑借俯衝和自身發動機帶來的強大動能穿入敵艦內部後,延時引信這才引爆戰鬥部內裝著的90公斤高聚物粘結炸藥,日軍最牛的大和號戰列艦460毫米主炮的穿甲彈內置炸藥也不足35公斤。鑽進航母這種缺乏頂部防護的戰艦肚子裡的反艦導彈,其威力可想而知。

    當然,像戰列艦這種有著超強頂部防護,炮塔的裝甲防護超過半米厚度的鋼鐵堡壘,被人工制導的反艦導彈更多選擇水平攻擊方式。重型魚雷雖然裝藥是反艦導彈的兩倍有餘,但魚雷最快時速也就一百多公里,而反艦導彈的速度末端衝刺速度卻能達到近音速,也就是魚雷的十倍。反艦導彈有著更強的穿透性能,而魚雷有著更大的爆炸攻擊能力,所以能夠為戰列艦這種恐怖鋼鐵堡壘帶來重大傷害的武器,攻擊能力不弱的反艦導彈同樣能夠帶來驚喜。

    但,伊東正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美麗的焰火,會締造出一個什麼樣的恐怖地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