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惹事兒的英國 文 / 火熱人生

.    第一百一十四章惹事兒的英國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一句在中華大地傳承多年的俗語道盡了許多的事理,一直以來這句話和「人做事,天在看」這句,很多時候都構成了中國人在做任何事尤其是背離社會道義、背離法律和良心事情之前的自省提醒,千百年來也正是因為這兩句話,不少中國人才會「三思而後行」。

    這些個俗語有的時候的確能夠引導人回歸正途,切勿以不可取的手段來達到自我的目的,但往往這些俗語同時也帶給了中國人的一種「報應」循環理,在受到不公對待甚至是傷害的時候,很多人都以「人做事,天在看」來寬慰自己,沒有選擇合理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能在嘴上咒對方遲早要遭到天譴。

    當然,這一切也不過是「以和為貴」的華夏千年儒家思想的部分社會化演變結果,這些思想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逐漸發展、演變,甚至有的時候左右到了一個國家的政治思想,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以和為貴,能行嗎?

    如今的共和國包括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大聲的告訴世界,在國家和民族利益面前,「以和為貴」的概念其實和「人權」、「人道主義」、「正義事業」等等一樣,在利益不需要得時候都是屁話,攸關的時候就是真理,就是為自己行為所拉貼上的膏藥皮口號。

    對於毒品,尤其是對於鴉片,每一個中國人的絕對會發自內心的恨,導致華夏文明走向一段難以回望的屈辱歷史,就是因為鴉片,因為英國人帶給、強給等多種方式弄進中華大地的鴉片,一個個由此而來的癮君子終究是敗掉了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贏來」了來自全世界的各種屈辱、鄙夷,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到十九世紀初,近百年的近代屈辱徹徹底底讓一個曾今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數千年的華夏有了洗刷不掉的傷痕、難以忘記的過去。

    因此,中國人和共和國政府對於鴉片的恨不是毫無緣由的,正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傷痛,所以才刻骨銘心的想要永絕後患,對於新金三角地區的打擊,雖說冒了很大奉獻的共和國政府,無論如何都從未後悔,更不用說害怕。

    事實也的確如此。

    9月7日共和國商務部與到華的美國商務部一行官員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交流會議正式宣告落幕,雙方對話交流的也終於在9月11日這一天的上午揭開謎底,雙方商務部共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一份「1943年中美經濟與貿易合作備忘錄」的文件公諸於眾,作為嘉賓出席的共和國財政部、共和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與會官員或代表詳細解說了這份文件。

    共和國人民銀行與會代表透露,從10月1日起共和國的貨幣(人民幣)匯率制度將脫離以美元為掛鉤對象,逐步實現浮動匯率制,並且這名代表還透露,共和國證券監督委員會、共和國人民銀行、共和國國務院宏觀經濟調控委員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從即日起就將有序組建出一個臨時性的匯率制度改革監督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旨在兩年的工作時間裡,監督好、調控共和國的貨幣匯率在趨於平穩之前的共和國國內經濟運行狀況,其不言而喻的自然是防止在共和國貨幣匯率調整期間出現的「經濟騷亂」問題。

    而財政部的與會官員說辭就比較少了,他像是免費借助了商務部的新聞發佈會來發佈屬於自己部門的一個消息一樣,直接對在場的記者們公佈,共和國財政部考慮在新的財政年度裡增購美國政府國債,屆時共和國持有美國國債的金額或將超過五百億美元大關。之後,他回答了記者們的一些有關兩國商務部所達成經貿合作備忘錄的問題,其核心回復思想始終在圍繞著匯率制度改革不會對共和國國民經濟造成太大影響或引發劇烈的波動,其他的都一概以「還要進一步觀察」來回絕。

    除此之外,海關總署還將文件中的一些內容加以解釋,比如兩國商務部商議結果中就有一條,美國針對共和國出口到美的75種商品從10月1日起正式下調關稅稅率,針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稅率降幅,海關總署給予的解釋是,此次美方將下調的共和國商品稅率的考量依據是產品的市場歷史銷售價格,像共和國的傳統奢侈品品牌所下調的稅率幅度就很低,針對美國政府鼓勵其本國工業發展契機之下,共和國出口到美的工業機械與生產設備等稅率幅度降幅就很大,未來甚至有可能出現零關稅。

    所以,不管結果並不是太理想,但共和國與美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取得了新進展之際,也算是喜事一件,可這個新聞發佈會的後半段,氛圍就開始不對勁了。

    參與會議的外方記者,尤其是來自英國的一些記者彷彿是提前約好的一樣,在一個有關共和國與美國經貿合作進展新聞發佈會上,竟然向共和國的商務部就共和國越境製造緬北兩村慘案事件展開詢問,發佈會主持人是商務部的新聞辦公室主任,一開始還很客氣的以不知情來回絕了第一位記者的聞訊,而後越來越多的記者加入到了詢問隊伍,喧鬧的會場中這些記者開始以各種方式繪聲繪色的向到會的其他國家記者講述事件,原本還屬於兩個國家之間的不公開事務,頓時成為了會場裡眾所周知的慘案。

    好好開始的新聞發佈會開始演變成了一場鬧劇,連續回絕了記者們提問後的共和國商務部此次發佈會發言人最後不得不提前宣佈了發佈會結束,喧鬧一時的會場終於重回寂靜。

    與此同時,共和國外交部在收到英方第三次外交照會之後,都還未作出任何反應,沉默的共和國外交部一時之間讓英國頗感束手無策,當然對於第二次登門交涉的英國駐華大使約翰遜,共和國外交部部長蕭奈天也再一次重生了第一次兩人私人會面時候所闡述的觀點,那就是外交部已經將英方通報的此事上報國務院,但對於此事共和國外交部尚且未得任何有關此事的告知,當然如果英方有更多有關事件的進展或者是有說服力的報告,都可以由蕭奈天親自轉交給共和國中央高層,甚至約翰遜可以提出與共和國國務院總理親自會晤。

    不過兩位部長在分別後不久,蕭奈天就知道了在共和國商務部新聞發佈會裡所發生的鬧劇,緊跟而來的是共和國國內媒體也對於此事的報道,發佈會上共和國和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所取得的新進展一事的影響力迅速被英國記者捅出的「緬北事件」蓋了過去,有關此事的各種消息和傳聞頓時不脛而走,一時之間整個共和國都為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四百多名村民全部在轟炸中慘遭不幸,究竟是記者們的杜撰消息,還是屬於事實?」、「為何共和國空軍無故越境轟炸,而這一切是否真的有真憑實據證明?」、「無論消息真假與否,傳揚出這樣消息的背後究竟誰是受益者?」、「這起事件究竟是欲加之罪還是真有其事?」

    各種各樣的疑問和猜想,借助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傳播後頓時猶如蝗蟲一般鋪天蓋地的席捲共和國,最後在很短時間內又擴展至整個東亞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沒人敢肯定世界其他州的國家人民是否也聽說了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的消息就這樣見證了一句古語——「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兒傳千里」,更何況這一次的事情可能是傳遍全球。

    對於在經濟領域上鋒芒畢露的共和國,對於一個敢於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惜連續開戰的共和國,對於一個已然成功崛起於東方的共和國,「樹大招風」的共和國很快就被很多人所知曉、所關注,其本身意義上來講對於神秘而富有、強大而聞名共和國,彷彿自其建國以來就未成傳出過任何負面消息,就好像某個大明星始終未傳出過任何緋聞一樣,當真的負面消息到來時,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自然是難免的,雖然這一次的關注度的確是大了一些。

    有關此事的共和國官方消息始終沒有,但有人注意到9月11日晚上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辦公大樓十分罕見的燈火通明,許多人頓時認為,有關於共和國負面的消息竟然是通過共和國本國的媒體放大、擴散,這對於本身就是監管這一塊的廣電總局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行政能力問號,可以猜想如果廣電總局直接下令封鎖這條消息,恐怕到現在為止全世界的人們能知道九月七號這一天,有關共和國中央政府部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消息就是共和國和美國自金融危機後取得經貿合作新進展,根本不會有其他的事兒讓世人知曉。

    廣電總局是沒能力這麼做?還是壓根兒就因為能力缺失而沒及時反應過來?廣電總局的加班加點工作,在首都的部分市民是能夠知道的,但中南海的景象,能知道的就絕對很少了。

    此次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張雨生親自夜間召開緊急會議的參會者,按理說除了外交部和國防部有幾位主要負責人務必在場之外,不會有太多得人,但實際情況是國務院下屬的多個部級領導都在場,甚至幾個重要部門的副部長也在場,而這場似乎主要目的就是討論上午在商務部新聞發佈會現場所發生之事的閒談,一開始就以張雨生為主。

    「我小時候就常聽父母說一些俗語,像什麼『人怕出名豬怕壯』、『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兒傳千里』等,但後來我也聽說了一些比較新潮的俗語,像什麼『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現在細細想來,本來是做了一件正義之事的我們,反倒是被壞人一口咬住了,我不知道這到底是狗急跳牆,還是瘋狗咬人」

    張雨生一臉笑意的說了不少俗語,寥寥幾句話就把事情以及最新發展狀況說得一清二楚,而且還有不缺乏趣味,弄得在場的人都笑個不停,當笑聲止住之後,更多的目光開始紛紛聚集在了國防部部長唐仁輝的身上,張雨生也是目光炯炯的看著一身上將軍銜的唐仁輝,此時此刻的唐仁輝似乎根本沒有顧忌到已經成為焦點,厚實的臉皮所呈現的神色絲毫沒有變化。

    「怎麼?我臉上寫著字嗎?大夥兒這樣看著我」過了大概十幾秒,好像在眾人的目光沐浴下ting享受的唐仁輝終於開口說話了,看了看四周尤其是多看了幾眼總理張雨生,他笑呵呵的說道:「我就知道我兒子唐仁虎明兒的喜酒大伙都不會錯過」

    「你就少裝聾作啞了,沒見到我耳朵都長繭子了嗎?要不,還你去和約翰遜試試,我保準又強又傲的英國大使非得把你氣得吐血」

    蕭奈天說完,盯了唐仁輝幾眼,似乎在傳遞著這些日子以來自己的備受煎熬,非得要後者給點補償才行,最不濟也是明兒也得讓他少喝幾杯,當然眾人在如此高級別的會議上如此笑談,是因為在會議召開之前,張雨生就特意讓秘書通知與會人員這次會議是一次茶話會,也就是眾人喝著茶來交流、商議,不是什麼正式的會議,所以唐仁輝也才敢如此「放肆」,蕭奈天也才能以如此方式回應。

    「我估計,英國大使就算是找民政部部長,恐怕也不會找我這個國防部部長,難道他想和我單挑?因為,我這個人從不爭口舌之利。」唐仁輝說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後,舒坦的長歎一口氣後,這才說道:「我以前就在想,要是我早生幾十年,說不定這鴉片戰爭就沒了,但沒想到我有了現在這番模樣,所以我說什麼也得弄死那些以我國市場為主、在我國周邊搞鴉片的人。」

    「你是說你還沒爽夠?」

    說話的是之前和美國商務部大打口水戰好些天的蔡英,這說起話來,眾人也覺得她喉嚨沒啥問題,哪兒像之前抱怨說和蓋德的交涉實在麻煩。

    「爽是爽了,這不仇家找上門來了,弄得你那兒是一塌糊塗不要緊,堂堂外交部部長也叫苦不已,我反倒成罪人了不是?」唐仁輝坐正了姿勢,提高了聲音說道:「咱們和英國人打交道已經不是一兩天了,當初咱們鬧得沸沸揚揚的『自治區政府強行回收國家主權』一系列的事兒,不也是在香港、漢口租界等鬧得不可開交嗎?到最後,還是要靠拳頭(實力)說話。」

    開了個頭後就沒再開口說話的張雨生算是聽明白了,唐仁輝這傢伙顯然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照唐仁輝之前的說法,中國和英國的關係那是源遠流長,但不好的關係始終佔據了絕大部分,從「人民自治政府」變成「共和國」之後,兩國的關係那也是按部就班的繼續按照「壞關係」方向發展,但從未達到過雙方一定要以軍事衝突甚至是戰爭來解決矛盾的地步。

    因此,張雨生是認為唐仁輝已經看透了英國人,一個能置bo蘭盟友於不顧,和法國安安穩穩的躲在鋼鐵防線後面睡大覺的英國,早就沒有了上個世紀的英勇和倔強,因為無論從工業實力、經濟實力還是國防實力等等來講,英國在這個世界上能否排行第三都還是個巨大的問題,真要是讓英國為了四百個殖民地的奴役對像、為了本身就違背人類道義和社會公理涉毒之人,而去和一個東方大國發生軍事衝突,那難度恐怕比讓他們出兵bo蘭還要困難。

    「唐部長,你這是有恃無恐,還是胸有成竹?」

    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王助對唐仁輝的提問,也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大夥兒都想問問這究竟是什麼東西,能讓國防部這麼有恃無恐?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伙,這一次事件終究會演變成為英國人的自取其辱,同時也會成為我國將自身影響力滲入東南亞的契機開端」唐仁輝一臉自信的說道。

    身為共和國國防部部長的唐仁輝的確有他的本錢,從跟隨張宇在美國打拼開始,他的戎馬生涯也可以說是整個共和國人民軍的軍史,他當過亞美集團的保安、也當過特別集訓隊隊員,從排長、連長一直做起,伴隨著人民軍陸軍的發展壯大,他當過人民軍第一支機械化作戰師的師長,後來他又擔當了共和國首個重裝機械化集團軍的軍長,在晉陞並且擔當國防部部長之前,他已經是共和國首個數字化重裝集團軍也就是第一軍的軍長。

    所以,他從不懼怕什麼,他出任共和國國防部部長海、陸、空、特、二炮等部隊都沒有半句怨言、非常服從,可以說始終代表著共和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軍隊,在任何時候都是為利益而存在,無論是過去為了主權利益還是後來建設穩定周邊環境的國家利益需求,從廣西到台灣、從朝鮮半島到琉球群島,人民軍的作戰都圍繞這利益二字,恰好的是唐仁輝最注重的就是將利益最大化,雖然很傾向於走軍事途徑。

    「我們的國家,從一個一貧如洗的落後封建國家,一步步走到半工業化、半農業化,再到現在的工業化,在中華大地上,農民的數量在下降、低收入者的數量再下降,工人數目在增多、企業家數目在增多、科技工作者和si營業者的也在增多,我們的社會群體越來越富於多元化,所以我們的國家也正在經受著傳統封建主義思想和新現代務實主義思想的相互作用。

    「換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國人正從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站起了身來、伸直了腰桿、鼓足了腰包,但我們當中的絕大部分國人都還沒有真正的看向遠方,在努力以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政策等鼓勵國人構建世界全局觀的同時,如何從全球的角度來思考自身的利益、公司企業等團體的利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我們在未來很長時間裡需要解決好、引導好的一個思想課題,而這也恰恰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夠真正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問題所在。」

    「任何一個國家,在向世界輸出自己的思想,並且讓自己的思想影響世界之前,都不可能稱之為大國,無論他的經濟有多麼的強盛、軍事實力有多麼的強大、民族凝聚力有多麼的恐怖等等,統統都不是構成一個世界大國的缺一不可,但並不是有一即可」

    張雨生說著,站起身來指向了西方,說道:「長期以來,西方強加與我中華人民的蔑視也好、恥辱也罷,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積極向前的障礙,在這叢林法則的世界裡,我們應該時時刻刻以自身本國利益為中心,從思想上不要受到任何的羈絆和束縛,就像我們始終號召黨員和人民要時時刻刻『解放思想、科學求實』一樣,緬北事件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講,我們何錯之有?那我們又有何懼?」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上講,策劃、實施整個緬北事件,已經是我國準備向東南亞、向世界輸出我們的思想的一個標誌**件,任他英國現在如何挑唆事實真相弄虛作假,我們始終秉持一個觀點,那就是在真相面前我們絕無過錯。」

    張雨生算是對在場所有人正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當然也是國家主席的態度,這緬北事件縱使發展到影響兩國關係的地步,也不能扼殺掉共和國為自身利益採取適當行動的理由。

    「歸根結底,如果不是英國人帶給了東南亞鴉片,又豈能有今天這種事件發生?咎由自取的英國人沒有想到自己唆使他人種毒、製毒、販毒是一種罪孽,倒先想到要為自己的利益討個說法,而這樣的國家,咱們共和國又豈能怕它?」

    說著,唐仁輝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蕭奈天,眼神中彷彿是在說——「別怕事兒,有國防部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