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迴光返照的瘋狂 文 / 火熱人生

.    第一百三十一章迴光返照的瘋狂

    「如果我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第八屆珠海國際航展,那麼一定會用『熱鬧非凡』;如果能用兩個,那麼我會義無反顧的選擇『瘋狂』和『燒錢』兩個詞來表達」來自英國聯合航空公司的參展負責人克拉倫斯,在接受共和國商務報專訪的時候是這樣說道。

    「這是我第一次以參展商的身份參加珠海國際航空展覽會,雖然在此之前每一屆我都來參觀,但我的的確確感覺這一屆的會展,除了從組織安排、活動策劃、服務保障等方面主辦方有了更大的提升之外,其他的都是極其瘋狂的,無論是參展商還是企業客戶,他們之間用金錢演繹出了最瘋狂的一屆航展。」

    克拉倫斯在專訪中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整個會展期間英國聯合航空公司只簽訂了一百多萬元的貿易協議,而且這還是澳大利亞給予的面子,相比之下共和國的航空企業們則又成了大贏家,而且這一次還是超級大贏家。

    以共和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為例,旗下有沈飛、成飛、陝飛等眾多實力強勁企業的它,在這一次的航展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因為連成飛公司尚且還在試驗飛行階段的cf03型噴氣式戰鬥機,按照成飛的信息披lu,這架戰機最早獲得共和國的適航證和軍事武器出口許可也是在八月份,但就是在這架之前參加了靜態展出的戰機,剛剛結束完噴氣式戰機特技飛行表演的當天就為成飛贏得了8架的訂單,而後德國空軍、意大利空軍、英國皇家空軍等各**方也紛紛下單,到航展結束為止,單架售價350萬元的史上最昂貴戰鬥機竟然就這樣銷售出去了54架,1.89億元的訂單就此落進了成飛的口袋了。

    一款尚且還在測試飛行中的噴氣式戰鬥機便有了如此瘋狂的表現,而沈飛公司和陝飛公司在與共和國空軍聯合展出,並且由空軍現役飛行員們參與飛行表演,在半島戰爭、東海海戰、琉球戰爭中,大放異彩空軍戰鬥機、對地攻擊機、轟炸機、偵察機等,以及海軍艦載偵察機、魚雷轟炸機、俯衝式轟炸機、戰鬥機等數十架現役飛機,都參加了靜態展出和飛行表演,軍方如此賣力的宣傳自然為企業們打出了絕對的廣告影響。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空軍、朝鮮共和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印度尼西亞空軍運輸部隊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伊朗王國皇家空軍、伊拉克王國皇家空軍等二十餘個國家軍方都向一航訂購了各種各樣自己想要的機型來構建或加強空中力量,尤其是在德國入侵挪威、英國與之對峙,整個歐洲都已經籠罩上一層納粹戰爭陰雲的情況下,西班牙、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也再也顧不上什麼西方人的尊嚴與孤傲。

    在危機重重的情況之下,這些國家彷彿都變得大方、捨得掏錢了,像荷蘭和比利時這兩個xiǎo國,自知購買什麼轟炸機之類的毫無用處,所以他們當中的荷蘭便一次性向沈飛公司訂購了120架戰鬥機用於防空、24架偵察機,並且由中國防務出口公司安排,隸屬於國務院國防科工委,也是向共和**方提供電子戰裝備、通訊與指揮裝備、計算機等電子產品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將向荷蘭提供4台遠程預警雷達、7台中近程對空警戒雷達、數百台無線電通訊設備,而北方集團公司還要為之生產245men37毫米防空炮、140men88毫米防空高炮、56men120毫米高炮等等防空武器。

    共和國對外產品出口限制中早在39年就已經解除了對防空用途的雷達設備禁售令,在哈薩克、印尼等國家很早便已經用上了共和國出口的防空和預警雷達,這在美國、英國等國家尚且還屬於高度科學機密的技術,已經被共和國化為了技術產品實物,並且還弄出了各種各樣的出口型號開始販賣,這不能不說共和國這個軍火頭子賣軍事武器和設備等真的是駕輕就熟。

    時代在變,共和國的軍火也在變。

    當年歐洲大戰還僅限於地面戰爭,自治區出口的武器也沒有現在的複雜化和高技術化,而現在德國已經在戰爭中亮出了他們的致命絕招,空地一體化快速推進的閃電戰如何應對是歐洲各國不得不暗自思索的問題,而在這樣歐洲地區客戶需求自然會讓共和國這個「老資歷」的軍火販子做出適應新時代的軍火產品出口調整從而贏得足夠的軍火貿易利益,戰爭的勝利還為共和國的軍火產品締造了最佳的宣傳,成了歐洲各國救命稻草般的共和國自然在「自由貿易」政策之下很是大方,儼然已經成了「只要想買,就有得賣」。

    所以,在複雜的歐洲地區形勢之下,各國的軍事武器與設備訂單總額早早就一舉超越了以往的七屆航展,各**方除了訂購了大量的航空產品,還附帶訂購了防空火炮、防空和預警雷達、通訊聯絡與指揮等設備,因而各**方在航展上只要下了訂單的,衡量單位都已經不是萬計,而是以百萬計算,尤其是像如狼似虎般在共和國購買各種各樣飛機、設備,似乎每一樣航展上的產品都要購買回國的日本,整整在航展中揮霍掉了6.87億元,這一張張的共和國人民幣百元大鈔似乎成了廢紙一般不值錢。

    引爆航展燒錢風暴的當然是民航部分的交易,作為共和國最大的民用航空飛行器科研、生產、銷售的超級企業,共和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與一航合作生產的噴氣式客機在這一次航展中獲得了空前成功,光是美國泛美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bo音民航公司等民航企業,均價285萬元的c04噴氣式窄體客運飛機贏得了68架訂單、商務貨運型10架。

    連同維護設備和零部件配件等價值2.45億元,再加上美國航空局應國內民航運營向噴氣化方向發展,而不得不升級空中管制與導航設備、地面機場運營商也得升級設備等所產生的訂單、美國富豪們的私人飛機訂單,遠道而來的美國客人們在本次珠海國際航展中燒掉了整整3億元,假如再加上美國陸軍航空兵和美國海軍航空兵包括訂購噴氣式戰鬥機在內的huā銷,他們的開銷僅僅落後於日本,位列航展最大訂單消費國的第二位(6.21億元)。

    德國和朝鮮在這這一屆航展上的表現就不同於其他國家,對於德國而言,共和國航空企業們大肆對外推銷的軍事武器和設備等所用技術,他們很早通過購買手段獲得,並且他們也研發出了自己的產品,而在經歷了戰爭的考驗後,他們猛然發現曾今被自己所忽視掉的一種飛機,竟然有很大的用處,那就是直升機。

    朝鮮對直升機感興趣的原因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因為在平壤洪災中為數不少的平壤市民都是靠共和**方的各型直升機拯救而倖存下來,並且數量眾多、種類齊全的直升機,在物資運輸、設備調運、空投等方面都為救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直升機在和平時期的巨大作用他們已經非常清楚。

    所以,在這一次航展中,有些拮据的他們依舊拿出了兩千多萬元來購買直升機,在航展中展出的那些各型直升機中,雖然沒有共和**方所用的先進,但至少也是性能優秀值得信賴,因而他們購買了26架「黑騎兵」多用途出口型運輸直升機、10架「鋼鐵鳥」中型運輸直升機、5架「大力士」重型運輸直升機,全部用來裝備剛剛成立的朝鮮共和國國家災害應急反應部隊。

    總而言之,克拉倫斯認為自己非常幸運,他見證到了一次總參觀人次突破了160萬大關、一次各種航空產品與設備貿易總額達到105.6億元的超級國際航空展,來自全世界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上千位親臨現場的各國富豪與大型企業,為共和國奉獻出了1944年年度最大的蛋糕,這一百多億元的訂單按照一比八的輻射效應,它將帶動共和國近一千億元的生產產值,有效促進就業和企業生產,因而這一摞摞金錢累積出來的訂單在毫無懸念的彰顯共和國航空工業顯赫地位的同時,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的的確確是一個大蛋糕。

    當然,從未錯過一屆會展的克拉倫斯也見識到了科學技術的力量。

    當年第一屆航展之時共和國的航展還是以美元來作為結算貨幣,並且當時的戰鬥機單價3萬、運輸機10萬、魚雷和俯衝式轟炸機都是5萬,如果加上這些年來黃金價格走高、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等原因,也不如這第八屆上共和國的各型飛機價格高昂,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情況下,噴氣式戰鬥機單價350萬元、噴氣式客運飛機285萬元,很顯然隨著共和國航空工業的不斷進步,航空產品飛行品質與性能提高的同時,售價也是水漲船高,但無論怎樣都是共和國賺錢,這一點是沒有變的。

    「科學技術的的確確是第一生產力」

    克拉倫斯結束專訪的時候,是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和專訪記者告別,而他和他的英國聯合航空公司參展人員以及設備等,也在7月9日從廣州港出發了,他們租用的貨輪將直接將他們送到英國樸茨茅斯港,同樣是這一天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遊客們、參展商們、民航企業和政府代表們,也從廣州港或者香港港啟程回國。

    同日發行的共和國銷量最大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新聞便是以「第八屆珠海國際航展圓滿落幕,成績喜人」來作為新聞標題,以很長的篇幅和大量的文字來闡述了這一屆空前熱鬧的盛會,尤其是對在會展中表現不錯的共和國航空企業們大加讚賞,同時也刊登出了共和國的那些航空專家們的一些意見,少不了的還有國外遊客們對本屆航展的看法。

    共和國人民日報的報道可以說是沒有新意,但還是有看點的,不過令所有報刊讀者們都驚訝的是全國發行量非常不錯,並且在北美洲、東南亞、西歐等地區也有很大影響力的共和國商務報,在這一天的頭版頭條新聞中,竟然以——「6.87億,日本人想做什麼?」來作為標題。

    在這個標題的闡述之下,這則佔據了整整三個版面的新聞中,除了全面闡述、講解了本次航展之外,還盤點了本次航展中湧現的新飛機、新技術設備等,也重點介紹了國外參展企業們的展品,隨後的一大半內容都是對在本次航展中開出訂單總額國家排行榜的前十名進行分析,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榜首的日本,一個剛剛和共和國展開經濟合作、經濟方面有所復甦的國家,竟然能甘願一次性拿出6.87億元來購買各種航空飛行器和設備,在這樣舉措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商務報列出了幾大猜想,或者是他們自己的一些推測。

    第一個猜想就是本次航展中的協辦方之一有中國防務出口公司,對於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日本求購共和國技術事件,已經在他們的運作操控下,日本在本次航展中的大肆出手其實就是在變相的在購買各種技術,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闡述了共和國對於日本的態度,那就是世界上其他國家能購買的,日本也能買到,但日本想要當初德國那樣的特殊待遇,顯然在新時期裡已經不可行了,共和國在未來也再也不會和任何一個國家單獨展開技術貿易,一切能賣的都會在各種國際展會中展出。

    第二個猜想是共和國已經拒絕了日本的技術貿易請求,因為以前和德國的兩次技術貿易所涉及的很多航空技術,如今都是航展中的各種產品,或者是其他展會中的產品和技術設備。也就是說,如果日本真要想通過正當渠道獲得工業技術與設備,完全可以在每隔兩年在3月15日這一天,在深深圳的現代工業展覽中心舉辦的中國工業成就展覽會中求購,要想要軍事方面的技術和裝備,可以在每隔兩年在9月18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中國防務展中購買。

    第三個猜想就是則不同於前兩個,對於日本已經在現代工業成就展中嶄露頭角,如今又在國際航空展中拔得頭籌,日本是否會在中國防務展中聲名鵲起似乎已經有了定論,至今國民經濟發展還依仗於與共和國合作、國內各種經濟建設和政府的各種改革還都依靠於共和國的貸款的日本,購買如此之多的技術和產品回去,他們將用來做何種用途,便是這個猜想的主要內容。

    不管如何,商務報最終得出了一個推測結果,那就是日本有躋身世界工業經濟強國的夢想,他們正試圖通過購買各種共和國可出口的技術設備提高本國生產力,同時也對這些設備進行研究、仿製,意圖通過一切的努力手段提升本國的工業實力,最終在引進、消化、創新、實現自主化的這條發展之路上,走出一條屬於大和民族的工業崛起道路,而這一條路究竟是否適用於日本,商務報沒有告訴讀者自己的猜測答案,恐怕日本的國民們也不知道。

    第八屆珠海國際航展的風波已經煙消雲散,但在世界的西方、在歐洲大陸,完全忽視掉了英法美等國家所作所為的希特勒,正試圖依靠著他們早已具備的強大實力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出來。

    1944年7月第八屆珠海國際航展中購買了大量戰機和雷達設備而稍稍覺得心安,認為他們不安定的鄰邦第三帝國可能會出於共和國的面子,而不會將戰火蔓延開來的時候,第三帝國在希特勒的統帥下已經正式實施了曼斯坦因計劃,希特勒的三個集團軍群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入侵了比利時、荷蘭、盧森堡。

    7月22日,在德意志鋼鐵洪流中淹沒掉的荷蘭等國正惋惜於自己的軍購物資恐怕還在共和國的工廠生產製造,或者還在漂洋過海運往歐洲的路上,他們所支出的大筆定金也恐將隨之成為過去的時候,德軍a集團軍已經成功通過了法國防守薄弱的阿登地區進入了了法國境內,很早就對德國宣戰的英法聯軍難以抵擋,而幾乎與此同時德國的b集團軍如同鬼魅一般和比利時平原的英法聯軍纏上了,難以脫身的聯軍主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德軍完成要扼殺他們的超級大包圍。

    44年的六月,自然災難的肆虐了人們的內心,而在七月,西歐大陸的和平已經悄然褪去,希特勒的魔爪正層層撥開巴黎貴fu的纖薄禮服,露出白嫩嫩的皮膚,隔海相望的英國佬也怒髮衝冠了,人為導演的吞噬生命與財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降臨,和它相比,或許平壤洪災的哀嚎與苦難只是地獄之men敞開的一個前奏曲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