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一百七十章 尷尬的美國 文 / 火熱人生

.    第一百七十章尷尬的美國

    1944年9月14日,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一個值得大英帝國上至國王相、下至平民乞丐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在14日這一天,納粹德國在共和國、美國等國家的強烈質疑與抗議聲中,正式宣佈了封鎖不列顛及愛爾蘭群島,一切中立國商船、軍艦、潛艇、航空飛行器,務必封鎖海域和空域,否則遭受到的一切後果和損失,德國政府以及軍方都概不負責。

    第二次大戰中有這麼一天的到來,並不令人們稀奇,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就曾在5年2月11日,宣佈實行無限制潛水艇戰,對環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領海以及英吉利海峽中的敵國商船一律擊毀,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國的船隻也不例外。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宣佈了同樣的政策,這樣的「無限制潛艇戰」政策,雖然一定程度上是令人極其厭惡的,尤其是像共和國、美國、日本等中立國,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都感到在德國潛艇的威脅之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顯得更為困難和危險了,為了做上一次買賣,出售方必須組織一批規模較大的船隊,要在軍艦的護航下才能前往英倫三島,這樣一來成本問題就更為突出了。

    當然,能讓世人如此銘記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方面有百萬計的物資沉入大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潛艇戰持續至今,同盟國方面的商船與物資損失量也令人頭皮麻,真正的夢魘式緣故,那還是因為5年5月7日,德國一艘潛艇在毫無警告的前提下,將「路西塔尼亞」號郵輪擊沉,直接造成而來郵輪上128名美國人喪生,美國民眾在原本就對德國的厭惡感上更添憎恨,這次事件為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創造而來一定的輿論基礎。

    可以說,時至今日,美國人似乎——「好了傷疤,便忘了痛」,「路西坦尼亞」號事件他們權當成了一次過去的、不堪回的記憶,自覺自願的就把它給封存在了記憶的深處,他們寧願把這次事件當成了德國潛艇的一次誤打誤撞,或者是一次警告,因為在美國政府大聲抗議後,德意志帝國便暫停了他們的無限制潛艇戰長達五個月之久。

    從9月14日納粹德國又祭出了他們的無限制前提戰政策以來,徹頭徹尾清醒得很的英國人就比較理智,上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們短短六個月時間裡,這其中還拋開德國人暫停了一些日子的潛艇戰,他們就損失了2噸的物資,而且在當時的貿易政策並沒有「到岸交易」,而是購買方下訂單之後與定金之後,出售方自僱船隊將物資送至目的地,如果途中貨船與物資盡毀,那負責的是購買方而非出售方,因此大英帝國可謂是在一戰期間受苦了這個「無限制潛艇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了,高傲的英國人唯一所忌憚的就是德國人的潛艇,而希特勒還是遂了英國人的「願望」,把更為厲害的納粹版本的「無限制潛艇戰」政策給實施起來了,這一次德國海軍所裝備的潛艇更為厲害,航程更遠、潛航更為安靜、魚雷威力更大等等,總之納粹德國海軍的作戰潛艇,往往比商船船隊護航的軍艦還「靈敏」,不僅能跑、能藏,而且還能聽、能打,這可讓英國人吃盡了苦頭,這也就有了「到岸交易」這一種新式貿易政策。

    「到岸交易」是物資出售方務必將貨物送至英國指定港口,屆時才能收到貨款,這樣一來航運途中的危險都扔給了物資出售方,英國人只需要在港口坐等物資到岸就行了,雖然他們這樣一來會為所購買的物資付出更高的價格,可他們寧願這樣,就好比這一次他們一次性用了7o億元來購買了共和國三百多萬噸物資一樣,除了這些貨款之外,他們還另外支付了一億元作為物資承運方的戰爭危險補貼。

    但英國人不得不考慮到的是,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戰爭物資和工業原料主要的輸出國,和它僅僅相隔著大西洋的美利堅,是英國人將反法西斯戰爭繼續下去的重要力量源泉,美國為他們輸入的大量物資都是按照「租借法案」而來,換而言之就是,英國人目前在美國提貨、運物資,那都是打著白條的,卯足了勁兒往國內運便是,對於來自上萬海裡之外的共和國物資,他們則需要用硬通貨或者外匯儲備來購買,否則物資與運輸相關的共和國企業們將先對大英帝國深感厭煩,指不定就把這些物資統統運到意大利或者法國馬賽去,將物資賣給納粹,不僅航程更短、週期更快,而且納粹的出價也不低,畢竟希特勒劫掠了西歐數國,黃金白銀之類的硬通貨多得是。

    事到如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赳赳自負的大英帝國不得不承認,戰爭的天平已經失去了平衡,搖搖晃晃的天平大有讓納粹勝利的傾向,作為難兄難弟的美利堅,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了英國這個盟友。

    11月28日,在美國海軍反潛護航艦隊的陪同下,一支有1o艘五萬噸級散裝貨輪、4艘油輪、6艘糧食運輸船,另外還有一艘搭乘了三千多名在美國召集到赴英作戰的反法西斯志願者的大型郵輪,這支有21艘大型船舶的船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紐約港後,就在加拿大外海向東北方向前進。

    12月4日,這支包含有六艘美國驅逐艦的船隊在亞爾群島正北方向167海里左右,它們走的也就是早已中斷的法國敦刻爾克至美國紐約航線,這條航線上之前已經有不下3o余艘商船葬送在了德國海軍潛艇的魚雷之下,可以說得上是一條死亡航線,但應英國政府請求,美國海軍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他們安排了六艘驅逐艦來為這支船隊護航,卻不知道自己剛從紐約出,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就已經周密策劃了圍殲這支船隊的計劃,當然他們並不打算擊沉美國海軍的護航驅逐艦。

    12月5日凌晨,寒冷的海風在海空之間囂張作祟的時候,黑雲沉沉,天空上不見任何星辰,3點o6分,排成了兩路縱隊、四艘軍艦分佈在航渡編隊前後左右,另外兩艘機動反潛中的船隊,終於進入了三十餘艘德國潛艇的狼群包圍圈,慘烈的狼群吞食大戰就此開始上演。

    滿載了鋼鐵、銅錠、武器彈藥等等的貨船,縱使它們當中很多都是由共和國船舶企業建造,可它們對魚雷的抗打擊能力是遠不如軍艦的,再加上光是貨物運載量就動輒幾萬噸,那有上百米長、幾十米寬、好幾米的吃水深度的它們,自然而然猶如海上的龐大大物,面對借助黑夜掩護射來的直航重磅魚雷,那不如人意的機動能力,根本不能讓它們躲過多少的魚雷,於是乎,整個海面上開始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猛烈爆炸聲,最為悲劇的莫過於那些裝運著武器彈藥的貨船,被魚雷命中之後,立馬就在海上放起了「焰火」,殉爆的各種口徑炮彈、槍彈,點亮了夜空的同時,也讓裝運它們的貨船不可避免的炸裂成截,震飛到離海面一定高度之後,就相繼砰砰不斷的砸落進大海裡,濺起無數的浪花。

    壯觀的潛艇魚雷襲擊中,德國海軍的潛艇們是毋需擔心會攻擊到那些在船隊中,最為渺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因為在這動輒排水量以萬噸衡量的船隊中,就是那艘搭乘了三千多名反法西斯志願者的郵輪,在潛望鏡裡也是一個龐大大物,驅逐艦那身板根本入不得德國潛艇的「法眼」,當然只要美國海軍的那些潛艇沒有倒霉到家,自己給撞上了那些射失的直航魚雷,那也只能抱歉了,就驅逐艦的那身板,一枚重磅魚雷足以讓它半死不活。

    可憐的是那些在郵輪上的反法西斯志願者們,他們來自美國的各大城市、他們來自美國的各行各業,因對英國人民那慘烈的反法西斯戰爭所感染,他們放棄了在美國的生活條件,報名成為了國際反法西斯志願者當中的飛行員、醫護人員、飛機技師等,作為第一批響應號召奔赴英倫的他們,從出之後不久,整天就在船上吹噓著到了英國,自己會如何如何的教訓德國佬,那些戰鬥機志願飛行員們,更是誇耀著自己的飛行技術是如何如何的牛。

    可當熟睡的他們被猛烈的爆炸聲所驚醒的時候,他們當中不少人就跑到了甲板上觀望黑夜沉沉之下的各種各樣的「焰火表演」,一艘艘商船在魚雷的打擊下所迸的各種各樣的爆炸很是壯觀,油輪的爆炸聲音不大,可那竄起的火勢足以照亮夜空,而運輸工業原料的那些貨船則沒有什麼大的動靜,被擊中之後,魚雷爆炸的火光一閃,視線裡能看到那些貨船很是一顫,不久之後就會生偏移,或左或右的猛偏移著,沒過多久就會翻覆在海面上,當然它們當中也有龍骨斷裂,直接變為兩截而各自高高翹起的,當然最後也都無法逃避沉入大西洋的悲催命運。

    擔憂、恐懼、絕望,各種各樣的心情開始讓這艘被命名為「卡迪文森」號的郵輪上空前熱鬧起來了,那些之前叫囂著要去狠狠教訓德國空軍的人,越能吹噓的人反倒是最先去哄搶救生衣,最先去大喊大叫的要船員們立刻放救生艇的,這一刻他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了「保命要緊」,之前嘴上的「英勇作戰」隨著瑟瑟寒風被吹得毫無蹤跡。

    終於,「卡迪文森」號郵輪那健碩的船舷也與兩枚拉著長長航跡的重磅魚雷親ěn了一下之後,脆弱的鋼板根本無力阻止魚雷的鑽進船艙裡,動能十足的魚雷狠狠的衝擊了郵輪水線一下那些艙室後,幾乎同時到來的猛烈爆炸很快就將這艘郵輪撕裂開來,民用郵輪那裡是兩枚重磅魚雷的對手,就算是一艘重巡洋艦被兩枚魚雷命中了右舷水線以下部位,這艘郵輪倒是沒有當場被炸成碎片,而是很快被震離了水面,化為三截的在天空中飛了一會兒後這才重重的落在了水面上,掀起的驚濤駭浪之後的巨大漩渦,頓時將那些自作聰明提前跳海的給吞噬了,可憐的這些反法西斯聖鬥士們,還沒有看到英倫三島的樣子,倒先嘗到了冷冰冰的大西洋海水是如何的難以吞嚥,直到吃喝飽了整個肚子、失去知覺……

    12月5日,德國沒有任何一家報紙布了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在凌晨取得的戰績,而比歐洲完了好幾個時的美國,自然得知了這件驚悚的大事,德國海軍潛艇狼群竟然在美國海軍六艘驅逐艦的護衛之下,非常高效的完成了魚雷攻擊,讓這支有1o艘五萬噸級散裝貨輪、4艘油輪、6艘糧食運輸船、1艘郵輪的船隊,全部沉入了大西洋,將近七十萬噸的美國援助英國的物資也就此做客西歐羅巴海盆,那些英國人維持戰爭下去的工業原料、油料、糧食等等,或許那些糧食不會損失掉,至少它們或將滿足海裡的那些魚類。

    六艘美國海軍驅逐艦自然是「護鏢不利」,把所有的深水炸彈都用在了報復德國海軍的潛艇狼群上,茫茫黑夜裡,根本沒有有效的對潛艇探測、定位手段,炸一氣根本就沒法讓那些前幽靈們付出代價,早已是逃之夭夭,留下那些悲憤不已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們可勁兒的投深水炸彈,炸彈沒有了之後甚至連艦炮、防空機關炮都用來洩,到了最後也只能悲催的向美國海軍司令部報喪。

    商船被擊沉、物資送入大海,這對於英美兩國而言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就在這支船隊被毀滅之前的幾天,就有一支要為英國運輸他們急需煤炭的船隊葬身大海,但這一次之所以能在美國國內要鬧得沸沸揚揚,是因為這次被擊沉的船隻當中,那艘「卡迪文森」號郵輪搭乘有三千多名反法西斯志願者,他們和郵輪一起沉入了大海,而這一事件當中,身為掀起輿論漩渦的他們,究竟算是戰爭中的無辜平民,還是准軍事人員。

    說他們是平民,那是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在美國國內的各大反法西斯志願者招募點報名,成為了反法西斯陣營中的一員,可他們畢竟還沒有抵達英國,手裡更是沒有任何武器,如果他們到了英國,被英**方認可並加入了正式的編制之後,這才算是軍事人員,還在郵輪上的他們不能算是軍事人員而是平民,德國潛艇對他們所乘坐的郵輪起攻擊,那顯然是違背人道主義的。

    可從另一個角度講,既然這些人已經宣誓並且正式登記成為了反法西斯志願者,那他們此行的目的和身份,就是要去與協約國國家作戰的,雖然半路上不幸被德國海軍的潛艇給擊沉了,那也只能說是他們倒霉,要真是等這些人到了英國、上了岸,在多個軍事崗位上工作起來了,到了那個時候,真要是把他們全數殲滅掉,納粹方面需要付出更高昂的代價,如今僅用兩枚重磅魚雷把這些反法西斯戰士們給喂鯊魚了,也算是提前除了大害。

    死三千個人對於一場波及十數個國家、千萬計人口的大戰,壓根兒就算不了什麼大事,當初索姆河戰役,一天下來死掉的都是好幾萬人,就算是前不久德國空軍對英國各大城市的日夜轟炸,這難以計數的重磅炸彈、燃燒彈都一股腦子的往英國的城市,人口越多、工廠越密集的就扔得越多,被活活燒死、悶死的也不止三千這個數。

    可惜的是,這三千人是美國人,上一次世界大戰的「路西塔尼亞」號郵輪被擊沉,也只有128名美國人不幸罹難,而這一次死的人更多,三千多個美國伙子,滿懷著對英國這個老祖宗的幫助之情、滿懷著對納粹主義的仇恨,要去英國參加對德國的戰鬥,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葬身大海喂鯊魚」,這樣的一個結果讓美國政府應該如何做?難道讓美國政府對德國歇斯底里的抗議,抗議德國政府擊沉「運載平民」的郵輪?

    1944年12月5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船隊被擊沉的消息,尤其是那艘被潛艇擊沉的「卡迪文森」號郵輪,那三千多個要到英國去抗擊德軍的錚錚漢子,同時,報紙上海刊登了8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一員、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決議的次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華盛頓群眾集會上表的對德宣戰的總統演說詞。

    在這場集會上,威爾遜總統任命了美國著名6軍將領潘興,讓他為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正式率領英勇的美利堅士兵們遠赴歐洲作戰,裝運這些士兵的船隻沒有在大西洋上被擊沉,不過他們抵達了歐洲戰場上後,於1第二階段戰役,二十萬人美軍參加的戰役,一天就丟下了6萬具屍體和2萬名傷患。

    與之相對的是,美國總統威爾遜所說的那番話——「我們樂於為世界的最後和平,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為大各國的利益作戰……我們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們不想征服別人,我們不為自己索取賠款,我們不為自願的犧牲尋求物質上的補償……」

    前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這番話說了不久之後,美國的遠征軍士兵們就在馬恩河戰場上死傷八萬餘人。而如今,現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4年11月16日的國會大廈裡表了戰爭演講,還並沒有讓美國政府參加戰爭,結果12月5日凌晨「卡迪文森」號郵輪就被擊沉了,三千多名反法西斯志願者成了批戰爭犧牲品。

    《華盛頓郵報》上當然刊登了羅斯福的一段話——「我堅信,美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擁有強大的軍事武裝,我們能夠為自由和民主奮戰不休,就算我們付出犧牲,那也是為了世界的和平與自由,是為了美利堅的和平與安寧……」

    威爾遜的演講,死傷了八萬餘人,羅斯福的演講,死了三千多名戰爭志願者,這究竟是一種因果報應,還是戰爭必需的代價?

    不管如何柏林時間12月5日下午3點,德美兩國間的外交關係已經降為了代辦級,不過美國駐柏林代辦處亞歷山大?寇克,還是緊急約見了德國國務秘書威茲薩克,結果自然是相當明顯,威茲薩克根本就不鳥亞歷山大的各種威脅,一口咬定是美國的商船和軍艦進入戰區,運載違禁物資而被德國海軍擊沉,德國海軍犯下非人道主義的謬論根本無從談起。

    另外,威茲薩克還當場警告了主動上門「求教於」的亞歷山大,美利堅合眾國雖然與德國在戰前保持了較為密切的經貿往來,雙方還算是有很美好的過去,可如果美國要想變著法的來對付德國,像掛著什麼「國際反法西斯志願者」一類的頭銜,把本國的軍人尤其是英國皇家空軍急需的戰鬥機飛行員給弄來,德國的忍耐力是有限的。

    如今的德國可不是另一個時空的,他們安安心心的是要收拾掉了英國之後,才回解決蘇聯的問題,再加上德國海軍作戰艦隊很爭氣的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給弄得半死不活,德國空軍實力也是遠在英國皇家空軍實力之上,可以說德國如今就等著天氣轉好,先是讓德國空軍恢復對英轟炸,同時也讓因英國皇家空軍『自殺』式攻擊而需要休整的作戰艦隊恢復戰鬥力,接著便是轟轟烈烈的渡海登6作戰。

    可以說,當前唯一能夠保護英國的,就是惡劣的天氣,可一旦冬去來,那留給英國滅亡的時間便沒有幾個月了,因此相當有底氣的威茲薩克,在美國駐德國柏林外交代辦亞歷山大?寇克離開之前,還送上了一句話——「美國人,應該像惡劣的天氣那樣護衛著他們的祖宗——不列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