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二零五章 備戰 文 / 火熱人生

.    倫敦,斯托裡門人行道下的絕密防彈指揮部裡,以英國首相丘吉爾為首的大英帝國本土防禦作戰聯合指揮部於1945年1月1日晚20時整正式宣告成立,該指揮部將為保衛不列顛群島安危而擁有最高戰爭權限,在其職責範圍內,大英帝國所有的武裝力量、政府機構、軍工企業等等,務必服從指揮部的命令。

    本土防禦作戰聯合指揮部採用海陸空三軍元帥共同決策制,即空軍元帥道丁、海軍元帥弗雷澤、陸軍元帥韋維爾等三位元帥共同決策,海陸空三軍也各司其職,從海上、空中、陸地,阻止納粹德國的入侵,該聯合指揮部的成立宣告了英國反法西斯戰爭正式被迫進入本土防禦作戰階段。

    可喜的是,在美國當地時間1944年12月31日,羅斯福總統正式簽署了戰爭決議,美利堅正式加入了同盟國並向所有協約成員國宣戰,納粹德國正式成為了美英兩國的共同敵人。有了美利堅這麼一個強大的後援力量,大英帝**民的抗爭鬥志和必勝信心陡增不少,士氣高昂的準備痛擊納粹德國的侵略。

    聯合指揮司令部的成立,除了有美國參戰的利好消息促使作用之外,之所以能讓丘吉爾下定決心頑強抗爭下去,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12月27日,英**情六處在維多利亞府邸的德國「迷」密碼系統破解工作組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大英帝國特別行動委員會主席夢西斯、軍情六處處長門吉茲、艾倫?圖靈和阿爾弗雷德?諾克斯所率領的那幫帝國數學**,一同見證了「迷」機的完美破解,之前還因為無法破解「迷」,而被破解工作組副組長阿爾弗雷德?諾克斯想研製一種理論性的理想機來反破解德國的「迷」密碼機,這個大膽的想法成了破解工作組唯一的突破口,經過日夜不停的瘋狂努力,這群偏執的數學家、密碼學家們終於成功了,他們的「理想」機能完美的破譯出由德國「迷」密碼機加密發送的電報,一時之間德國的機密通訊內容向英國的諜報部門敞開了懷抱。

    丘吉爾在獲悉「迷」機已經被破解之後,和門吉茲等人一樣是激動不已,德國「迷」密碼機的破解,不亞於英國人擁有了一枚可以毀滅掉一座城市的原子彈,就算憑空給丘吉爾增加10個師的陸軍兵力,他也不願意讓德國的「迷」機永遠無法破解出來,大喜之下的他很快下令,讓門吉茲的軍情六處無論如何也要嚴密保護好破解工作組和「理想」機,大英帝國特別行動委員會主席夢西斯親自擬定了一份保密計劃,同「理想」機破譯出來的第一份高價值的德**事情報,一併交給了丘吉爾。

    被破譯出來的第一份電報是由德國海軍作戰艦隊司令岡瑟?呂特晏斯發給其海軍司令部的報告,報告中稱德國海軍作戰艦隊已經在亞速爾群島以東完成了一次攔截行動,擊沉了英國海軍護航軍艦6艘和8艘貨運總噸位約40萬噸的大型貨運船隻,艦隊完成海上物資補給之後將繼續完成原定作戰計劃。

    雖然這第一份破譯出來的電報,是有關於大英帝國亞歐物資運輸線被納粹德國痛擊的噩耗,損失了四十多萬噸物資和價格不菲的五萬噸級貨運船隻,丘吉爾雖然很是肉痛,但如今掌握了德國海軍作戰艦隊的動向,將來還會因為有可以完美破譯德國機密情報的「理想」機而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戰略情報,丘吉爾認為,這些物資和船隻的損失還是承受得起的,大不了再向共和國訂購一批貨運船隻和物資即可,共和國的強大工業實力尤其是造船能力那可不容小覷,新貨船完成建造下水的速度比德國海軍破交作戰擊沉的速度還要快。

    戰爭就是一次比拚綜合國力的較量,雙方較量的不只是軍事實力,還要從工業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方面展開角逐,大英帝國雖然在工業、科技等方面不如德國,但丘吉爾在27日就已經得知,美國的參戰已經成為必然,有了美利堅這麼一個綜合國力強悍得不弱於納粹德國的幫手,丘吉爾顯然是信心十足,更何況遠在亞洲的共和國又是一個給錢就賣的軍工廠,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打算讓共和國造船企業幫助他們建造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在內的大型水面戰艦,因此丘吉爾非常有信心贏得本土防禦作戰的勝利,成立海陸空三軍聯合指揮部也就成為了不可更改的決議了。【——】【——】

    第二個促使丘吉爾決定要在1945年1月1日這一天讓三軍聯合指揮部成立的原因也相當簡單,美國參戰的消息在羅斯福總統正式在參戰決議上簽署名字的幾分鐘之內,就通過在現場的媒體們,用各種手段將消息傳遞至全世界,世界各地的廣播無論白晝都緊急插播了這個重磅新聞,納粹德國最高統帥部也當然獲悉了這個消息,雖然丘吉爾並不知道希特勒緊急召開了最高統帥部高機密會議商討對策,但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發佈了一系列的命令,這些命令的電報內容都因被破譯而呈現在了丘吉爾面前,德國將「海獅」計劃提前的消息瞬間讓這個抽著黑雪茄的老頭亢奮不已。

    雖然到現在為止,英國都沒有掌握到德國三軍的「海獅作戰計劃」,但經過英**方的推測,希特勒很有可能是在1944年9月中旬或下旬讓德國參謀部開始擬定的,作戰計劃的擬定週期並不長,在10月初納粹德國的空軍就率先向英國發難了,依靠空中優勢而瘋狂肆虐英國本土的德國空軍已經拉開了德國「海獅作戰計劃」的序幕。

    作為一個老牌海軍強國,大英帝國的軍官們自然非常清楚渡海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沒有掌握戰區制海權,遭遇上惡劣的英吉利海峽氣候和極端海況,要是海軍缺乏渡海登陸作戰支援準備、陸軍部隊也缺乏海上航渡適應訓練和登陸作戰訓練,作戰物資也並未囤積充分,那麼這樣的貿然的渡海作戰顯然是『自殺』**。

    英國戰爭統帥部大膽推測,德國的渡海登陸作戰到來之前將會有一個很長的準備時期,這個時期之內,德國海軍肯定會清除掉英吉利海峽或多佛爾海峽中的障礙,通過一系列的海上作戰削弱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實力,通過海洋破交作戰來削減英國獲取海外作戰資源補給,同時還需要為渡海作戰準備足夠的運輸船隻,屆時用於登陸部隊人員及裝備、作戰物資等運輸。

    同時,德國空軍將加強對英國本土的打擊力度,通過大量的轟炸,削弱英國皇家空軍的抵抗能力、摧毀英國重要的工業城市進而減弱英國的戰爭實力,通過不斷的轟炸和空戰,還能錘煉部隊在英國本土的作戰能力,為將來渡海作戰時期內的支援作戰做好準備。

    至於德國陸軍,他們最主要的任務不用猜也會是加強相關訓練,登陸作戰不同於陸地作戰,德國陸軍的高度機械化促使他們可以在歐洲大陸橫行無阻,閃電戰戰術可以打得西歐國家毫無反抗之力,但渡海登陸作戰可就不一樣了,因而德國陸軍務必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至少要淬煉出好幾支搶灘登陸作戰的拳頭部隊,讓他們從容打開登陸場後,為機械化部隊的登陸與展開奠定基礎,而最為重要,也是登陸作戰成功與否的關鍵,或許就在於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屆時能否成功展開,當然消耗巨大的登陸作戰期間,是否有足夠的後備兵力、是否有足夠多的作戰物資可供消耗,也都會左右戰爭的勝利,因此德國陸軍一定會好生準備。

    英國戰爭統帥部的推測基本沒有多大偏差,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德國「海獅作戰計劃」的細節,可從後來的德國空軍與英國皇家空軍的不列顛空戰、從德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大西洋海戰,在從德國陸軍在法國、荷蘭等沿海展開登陸作戰大練兵,其國內也大肆生產並運輸戰爭物資到前線囤積,種種跡象無不表明德國的戰爭準備是符合英國戰爭統帥部猜測的。

    從去年的10月月份,到今年年初,兩個月餘的時間裡,德國三軍可謂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其「海獅作戰計劃」的一系列要求,英國皇家空軍一度被打得毫無反手之力,若不是中英貿易的大批物資及時由共和國海軍護航之下安全送抵英國,美國也讓其陸軍航空兵部分飛行員以國際志願者名義到英國來充實皇家空軍的人才隊伍,再次被武裝起來的英國皇家空軍才有可戰之力,否則德國空軍早就從空中「佔領」英倫三島了點m

    德國海軍的進展也非常大,他們在大西洋海戰中成功擊破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神話,讓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損失慘重,如果不是本土艦隊的航空母艦沒有出戰,英國及時按照《租借法案》及時從美國租借了一批艦艇回來,又從遠東艦隊調遣了一批戰艦回歸本土,否則如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或許已經名存實亡了,但面對不斷在北大西洋海運航線和亞歐航線上肆虐的德國潛艇狼群和德國海軍作戰艦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也毫無辦法,如果出擊遭受到了重大損失怎麼辦?要知道本土艦隊可是大英帝國本土防禦作戰的重要力量,更是威脅到德國渡海作戰制海權的關鍵所在,一旦被德國海軍殲滅,那麼英倫三島將徹底被孤立起來,本土防禦作戰將極其艱難。

    夜,已經降臨,如果沒有意外,德國空軍的轟炸今夜依舊會到來,雖然英國人破譯了德國的密碼電報,對他們的軍情電報清晰掌握,不用雷達探測也知道今夜的不列顛會再次被德國空軍的瘋狂轟炸所點亮,但英國皇家空軍所能做的也僅僅是奮力反抗,日益減少的戰爭資源輸入量迫使英國皇家空軍難以保證轟炸機部隊有源源不斷的零部件、彈藥和油料供應,寶貴的戰爭資源都將向防禦作戰轉移,防空戰鬥機部隊將會得到更多的物資。

    轟炸還未到來,按照破譯出來的德軍電報,德國空軍將在一月上旬加強對英國本土重要軍事目標和准軍事目標的轟炸力度,除了以前常常轟炸的港口、機場、物資倉庫、發動機廠、飛機組裝廠、發電站等之外,人口集中的城市也成為了德軍轟炸的目標,美其名曰——「地毯式轟炸」。

    元旦節的夜晚注定會是一個難以安靜的夜晚,屆時密集的防空炮火,奮力攔截的防空戰機、猛烈擲彈的德軍轟炸機、猛烈的爆炸,都將讓不列顛的夜晚籠罩戰爭獨有的斑斕之色,在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之下,肯定損失慘重,但此時此刻,只能要求皇家空軍的夜間防空戰鬥機盡力出擊攔截、要求陸軍防空高炮部隊頑強作戰、要求各主要城市嚴格管制燈火並疏散人民,丘吉爾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聯合司令部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

    「根據破譯情報得知,德國空軍將集結640架轟炸機對我國猛烈轟炸,重點轟炸帝國重要航空工業城市考文垂,考文垂防空司令部已經展開部署,重要生產設備也已轉移……」

    英國皇家空軍元帥道丁在會議開始前,通報了德國將轟炸考文垂的消息,雖然英國一度從共和國購買了數量巨大的各型防空雷達、預警雷達、防空火炮雷達,加強了防空預警能力和防空作戰能力,但顯然預警雷達的預警作用距離有限,能提供的預警時間也是有限度的,而如今,英國人破解了德國的「迷」機以後,可以通過德國空軍的通訊電報獲悉德軍意圖,提前展開部署,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德國空軍對考文垂的轟炸已經不是一次了,今晚之所以要集結如此之多的轟炸機前來肆虐,估計也是德國情報部門獲悉了英國飛機生產部在考文垂的飛機生產廠又重新投入使用了,從共和國購進了大量的生產設備和物資,考文垂的飛機生產廠利用高價購來的技術資料和發動機,已經能成熟組裝生產和維護j-4戰鬥3轟炸機,j-4y夜間戰鬥機他們也能少量組裝和進行基本的戰備維護。

    可以說,考文垂航空企業的飛機生產與維護能力是英國皇家空軍戰鬥力的一大重要保障,德國空軍要想徹底贏得不列顛制空權,並不是要擊落所有的戰機、殺死所有的飛行員,擊落一架戰機、弄死一個飛行員,對於已經有了美利堅作為後盾的大英帝國而言,他們會得到充足的戰機供應和人才補充,在美國完成戰爭動員之前,是德國實施渡海作戰的黃金時期,而消除英國航空工業,又是最佳的削弱英國皇家空軍作戰潛力的途徑,因而對考文垂的轟炸,是包含了德國空軍宏偉理想的一次戰略性轟炸行動。

    轟炸與防空會上演的慘烈作戰,自然不是這群待在地下指揮部裡的將軍、元帥們需要過多考慮的,此時此刻的他們濟濟一堂的坐在一起,商議的內容已經不再是如何防止考文垂被德國空軍炸成廢墟,事實上面對640架轟炸機的瘋狂轟炸,這座城市能否保全的問題已經毋需考慮,只能寄希望於防空部隊能盡量給德軍帶來一些損失。

    「好了,考文垂的防空作戰,我相信經過我們的一系列準備,會取得較好的戰果,下面進入本次會議的第一個議題」

    丘吉爾主動打破了會議的沉悶,雖然他心中也知道今晚的考文垂注定會生靈塗炭損失慘重,幾百架轟炸機黑壓壓的肆虐開來,豈能會有好結果?但身為一國之首的他,應該把眼光放遠,即將到來的本土防禦作戰才是攸關帝國命運的關鍵。

    「韋維爾元帥,陸軍的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經過敦刻爾克大撤退,帝國遠征軍和本土部隊經過了長時間的整合,由中英貿易所購得的1.8萬具反坦克火箭筒枚反裝甲地雷、120門155毫米榴彈炮、120門152毫米加榴炮、大量的輕重機槍與彈藥、包含自行火炮在內的22式裝甲系列車輛等等,全部用於建設帝國陸軍的新步兵師、裝甲師……」

    二戰爆發之前,英國的正規陸軍,含駐印和駐緬部隊總兵力不到23萬人,編成2個皇家騎兵團、20個正規騎兵團、5個團步兵衛隊、64個正規步兵團、皇家炮兵團、皇家坦克團和其他輔助部隊組成。

    戰爭爆發後,擴編到了42萬人,編成了6個陸軍集團軍司令部、2個**區和1個防空司令部,自英國遠征軍參加到西歐戰事直至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包含北非剩餘的部隊,英國本土剩餘的陸軍正規部隊兵力已經不足20萬人,經過緊急擴編和一系列的軍官人員編排,在西歐戰事中幾乎被德國陸軍嚇破膽的英國陸軍漸漸恢復了士氣,在戰爭中用鮮血和犧牲回來寶貴經驗的英國陸軍大有知恥而後勇的勁頭,可惜他們的裝備實在太差。

    按照英國陸軍的編制,步兵師是英國陸軍的基本編製,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英國陸軍還並未按照世界陸軍發展主流進入機械化,因而他們的一個步兵師是由3個步兵旅和3個炮兵團及支援部隊組成,編製人數13600人,作為重要支援力量的炮兵只裝備36門18磅火炮、36門25磅炮和48門2磅反坦克炮。

    **的炮兵部隊中,中型炮團由2個8門6英吋榴炮和6門60磅炮的炮連組成,重炮團由1個4門制的6英吋榴炮連和3個4門制的8英吋榴炮連組成,除此之外,英軍最大的裝甲兵團也就是裝甲師,由2個裝甲旅、一個炮兵支援群和2個摩托化步兵營構成。一個裝甲旅由3個裝甲團組成,每團1個團部中隊、3個坦克中隊,共52輛「巡洋坦克」和10輛偵察車、官兵575人。

    從裝備上來看,英國陸軍單兵制式裝備是7.62毫米口徑的李?恩菲爾德非自動步槍,配以少許的斯登衝鋒鎗、風冷的布朗輕機槍、水冷的自動馬克重機槍等,加上一戰時期,當時由自治區出售給協約**隊的通用輕機槍、155毫米榴彈炮,配屬一定的「馬蒂爾達」步兵坦克、「巡洋坦克」、「丘吉爾」坦克,英國陸軍的單兵裝備並不弱於德國陸軍多少,但在部隊火炮數量與口徑、裝甲部隊數量與戰車配置等方面,英國陸軍就孱弱了。

    經過改編和重新武備,吃了德國裝甲部隊苦頭的英國陸軍打造了屬於自己的裝甲部隊,即英國皇家陸軍第一裝甲軍,並且由在敦刻爾克防禦戰中表現突出的蒙哥馬利統帥,該裝甲軍裝備清一色的共和國22式裝甲系列,從主戰坦克到步兵戰車、從裝甲運輸車到野戰救護車等,數量雖少,但著實是一溜的中國特色裝備。

    「第一裝甲軍已經完成整備訓練多日,將成為防禦作戰中重要的機動打擊力量,亦可以應對成功登陸後的德國陸軍裝甲部隊」

    韋維爾元帥站起身來,將自己帶來的一些宣傳畫冊和資料分發給了在場的將軍、元帥們,映入他們眼簾的第一張圖片就是共和國22式主戰坦克,雖說在共和國已經被淘汰,連生產線和相關設備都一併轉售給了德國,讓如今的德國擁有了強大主戰坦克生產能力,而在一系列的實戰中,德國陸軍也把22式主戰坦克的優秀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深受其苦的英國陸軍自然對這種坦克所帶來的巨大戰鬥力再熟悉不過。

    中英貿易中,英國從共和國陸軍手裡購置到的22式裝甲系列都是部隊換裝下來的,共和國國內已經沒有了22式坦克的生產線,這些原本準備封存或者融化的裝甲系列車輛運抵英國後,立馬成了英國陸軍各部競相爭奪的香餑餑,不過在韋維爾元帥的強壓之下,新組建的第一裝甲軍首先得到了裝備。

    22式主戰坦克是當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人民軍陸軍裝備發展趨勢,由亞美特種汽車根據張宇所提供的另一個時空t34坦克資料所來,從動力系統、制動系統、火力系統等都加以了優化設計,增強了該主戰坦克的機動力和防護力,縱使在共和國服役了二十載,其優良的性能和簡單的後勤維護,都深受官兵喜愛,不過隨著共和國陸軍新一代裝甲系列車輛的服役,22式系列逐漸走下了舞台,但卻在德國人手裡大放異彩,很快就被冠以了「二戰最強裝甲系列」的榮譽稱號。

    「22式坦克戰鬥全重36噸,乘員4人,採用圓炮塔式結構和總體佈置方式。裝甲防護以結構防護為主,車體用軋制裝甲鋼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傾角,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約100毫米。裝甲炮塔為不等厚截面的鑄造件和軋制鋼板焊接而成,其前部裝甲厚約220毫米,外廓呈流線形,具有良好的防彈能力。」

    「火炮為一門100毫米線膛坦克炮,在身管前端裝有抽氣裝置並配有光學瞄準設備,可發射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為34發,最大射程16千米、戰鬥射速每分鐘7發。副武器是一挺配彈500發的米高平兩用機槍和一挺備彈3000發的7.62毫米並列機槍……」

    韋維爾爵士非常高興的向列會人員介紹強悍的22式主戰坦克,德國陸軍閃電般橫掃西歐大陸的戰事中,至英國遠征軍被壓縮至敦刻爾克不得不戰略後撤,德國陸軍的裝甲裝備給英國陸軍留下的是鮮血和死亡的印象,長相並不漂亮但皮實耐打、公路機動和戰場機動能力強悍並且火力強大的22式主戰坦克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那恐怖的機槍火力是每一個捨身炸坦克的士兵噩夢,而強悍的前裝甲防護更是讓英軍手裡反坦克火炮憋屈,無法撼動的坦克攻擊群往往是突破英軍防線的主力,可以說英國陸軍的種種失利,大多都是因裝甲武備不如德軍所致。

    「另外,我軍還購得了為數不少的大口徑火炮,這其中122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加農炮、203毫米加榴炮等用於充實岸炮打擊群,引進的共和國57毫米反坦克火炮、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火炮、105毫米自行突擊炮,用於加強部隊反坦克實力,配以反坦克火箭筒、反裝甲地雷,我軍的反裝甲實力大大增強」

    「購進的新型武器裝備的彈藥生產線也已經投入使用,只要生產資源充足,可確保部隊彈藥不至於匱乏……」

    英國陸軍元帥韋維爾元帥繼續滔滔不絕的說著,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臉色卻並不如其他將領的那般喜上眉梢,他的心裡一直在嘀咕著,德國陸軍一旦登陸,會有多少部隊?會有多少裝甲部隊?久經戰陣、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德國陸軍,需要多少的英國陸軍反制,是一比一,還是一比二,或許更多。

    丘吉爾猛然認識到,英國陸軍務必擴編,沒有百萬之軍豈敢言勝?。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