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二九四章 御前會議之前 文 / 火熱人生

    1945年4月4日晴空萬里」一大早日本皇宮的長和殿內就己經人聲鼎沸,自昭和天皇登基以來,這還是昭和天皇首次在本用於接受群眾朝賀的長和殿召見日本政界高官、軍界將領,之前的3月30日,昭和天皇突然到日本總務院總務部辦公大樓旁聽政府工作報告會議,隨後中途離開前去橫濱對日本特種車輛研究所突擊檢查,而留在會議現場繼續主持會議的日本總務院總理渡邊正則在會議上正式宣佈了昭和天皇的一個決定。

    日本的政治體制是異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明治維新雖然讓日本向西方國家學習了經濟、文化、科技、工業、軍事等等,但舶來的「1君主立憲制」卻並不完全,它非但沒有幫助日本走向真正的民主,反倒是讓以前干涉到了天皇皇權的幕府制徹底崩塌,當《明治憲法》

    正式頒布之際,看似是削弱皇權的背後,其實就已經標誌著日本天皇成為了日本至高無上的領袖。

    當然,或許也是因為政治制度的過於畸形,以及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天皇在軍事、經濟、政治等攸關自己統治權威的方面能力欠缺,以至於明治維新未能徹底消除的日本封建殘餘思想,最終在與外來西方文化的思潮衝擊之下變得搖擺不定,政府引入的德國唯心主義觀迅速讓日本產生了民族主義思想和軍國主義思想,這兩種非常極端的思潮一直在左右著日本的政治,中日台灣衝突、朝鮮半島戰爭等等一系列的中日之間戰爭,都無不是日本天皇皇權被軍國主義思想所左右的結果,當然這其中也有昭和天皇個人崇尚武力的因素於其中。

    或許也正走出於狹隘的世界觀和深厚的唯心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並沒有在一系列的戰爭慘敗中有所收斂,事實上一心想要真正掌管國家命運的昭和天皇也並沒有打算徹底消除掉日本境內活躍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思想,他僅僅是利用了戰爭的失敗中軍隊老派將領的乏力、金融大蕭條中內閣政府的無能,依次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草,將一大批以前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的老古董拋棄,將一大批忠君愛國的年輕一代、更為激進的一代提拔起來,讓政府這個統治工具、軍隊這個暴力機器都聽從他的指揮。

    如此一來,就可以完美的解釋為什麼昭和天皇敢於在日本「橫行霸道」、「肆無忌憚」了,在3月30日那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上」他沒有事先通過和以渡邊正為首的總務院進行商議」早早的就親自與德國方面談判,只是告訴了渡邊正自己已經談妥的日德合作結果,讓渡邊正好好帶領他的那幫政府官員為大日本帝國即將參戰做好準備。

    當然,渡邊正總理非常清楚,自己不過就是昭和天皇身旁的一條狗罷了,雖然頂著一個狗群頭頭的銜位」但沒按照昭和天皇的意思去辦事,而且還把事情辦砸了,等待自己最好的結果就是引咎辭職,最壞的當然是剖腹自盡了,而且這一次昭和天皇吩咐他的事情比較棘手,並不說是比較難辦,因為昭和天皇的要求很簡單,身為總理的渡邊正必須在一個月之內讓總務院帶領日本各級政府」讓大日本帝國進入戰爭狀態。

    換而言之,日本即將厲兵秣馬,以渡邊正為最高掌門人的政府機構必須緊密團結在以昭和天皇為首的核心之下,積極做好包括戰爭動員在內的一切戰爭準備工作,為即將到來的日本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好相應的工作準備……這些份內的事情渡邊正自然都懂」他也非常想完美的完成好昭和天皇交代下來的任務,可他實在是缺乏底氣。

    首先,日本即將參戰這件事,渡邊正完全沒有事先得到任何消息,雖然德國元首特派大使飛抵日本後就始終與日本皇室相接觸,根本沒有把日本政府放在眼裡」他也能嚥下這口氣,畢竟大日本帝國是昭和天皇的,可日德兩國都已經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了,而且還好幾天之後,

    渡邊正才突然得知日本即將參戰,自己將帶領一幫比自己更加沒有思想準備的政府官員們做好戰爭準備。

    其次」渡邊正非常清楚就連日本政府自己內部都還沒有一丁點兒的參戰思想準備,誰都認為日本當前與共和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發展的非常好,昭和天皇對日本各方面的改草確實有效,照這樣下去日本不出五年就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綜合實力強國,不管是工業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能與戰前的美英法德等國家相比較,大日本帝國就應該這樣和和美美的繼續發展下去,可誰有能想到,在這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裡,昭和天皇這個國家領袖竟然要日本準備參戰,這好比讓一個已經知道和他人差距並且還正在努力成長的學生,馬上就去和職業運動員比賽一樣,這比「拔苗助長」都還不靠譜。

    最後,作為總理的渡邊正自然對日本當前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瞭如指掌,雖然號稱是亞洲第二經濟強國、工業強國,可實際上日本經濟實力猛然上漲還主要是得益於最近這兩年和共和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否則金融大蕭條造成的數以千萬人失業的嚴重社會問題至今都還難以解決,可即便是這樣,日本何以憑借一個孱弱的工業實力、一個家底根本不厚實的經濟實力,去和同盟國相抗衡,就因為德國人許下了會支助日本的諾言?就因為巨大的戰爭冒險可以換來巨大的收益,而且日本軍隊真要是發起侵略還能以戰養戰?

    渡邊正這些天來腦袋一直都是mi迷糊糊的,他不知道昭和天皇到底是哪根神經錯亂了,要在這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裡,放下大好的機遇去選擇更為瘋狂的戰爭冒險,一旦失敗後果由誰承擔」要知道如今的日本可是一個人口快要以億來衡量的人口大國,雖然土地匱乏、資源貧瘠,但至少成為共和國最大的海外代理加工廠,憑借廉價的勞動力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也足以讓日本數千萬產業工人不至於餓死街頭,真要是冒險參戰,國家進入了戰爭動員,為自己軍隊生產武器裝備都還來不及,還有時間為共和國企業完成訂單賺取外匯進而發展經濟嗎?

    實在想不通的渡邊正最終只能以「這是一個瘋狂的冒險」來解釋昭和天皇的所作所為」這不禁讓他想起了當年日本政府和滿清政府之間的那一次瘋狂賭博,大日本帝國以賭博國運的方式下注,一場戲劇性的甲午戰爭最終以日本的獲勝而結束,光是《馬關條約》帶來的上億兩白銀的滿清政府戰爭賠款,就讓大日本帝國有了足夠的教育經費完成近現代教育事業」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滿清政府統治」光是想一想中日朝鮮半島戰爭數十萬大日本帝國陸軍士兵有多少生還者,就足以讓日本政府忌憚共和國,所以昭和天皇想要用一次瘋狂的賭博,再一次用賭博國運的方式來試圖收穫更為巨大的利益,就只能選擇正處於戰爭頑勢的同盟國組織。

    澳大利亞的土地是多麼的廣袤、蘊藏的自然資源是多麼的富饒,人口已經向一億大關逼近的日本的確需要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大日本帝國真要是擁有了菲律賓群島、擁有了澳洲,那麼發展成為像如今共和國這般強大的國家也並不困難,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有了這些想法,渡邊正很快就擺正了態度,本身就是一個民族主義分子的他也被昭和天皇英明的賭博決定激發出了內心的火熱之情,因而在他的帶領下,日本總務院各部這兩天來是加班加點的瘋狂工作」愣是在4月1日昭和天皇召開特別御前會議的之前完成了一份涉及日本多個方面的戰爭動員計劃書,渡邊正就等著一會兒呈給昭和天皇御覽,即使頂著一對熊貓眼,但他火熱的內心早已是激情澎湃。

    早早就來到長和殿的渡邊正本來就是日本政府之首,作為到達會場的第一人,每一個到達長和殿的官員都與他打招呼」本來就是日本總務院下屬部門的財政部、工業部、能源部、交通部等等部級幹部更是不用多說,這兩天基本都沒怎麼睡的他們都像渡邊正一樣頂著一雙熊貓和渡邊正交流,勉強支應之後,渡邊正就越發感覺自己是不是來得太早」左顧右盼、舉目四望、東張西望,都沒有盼來昭和天皇。

    終於」渡邊正沒等到昭和天皇,卻等到了相繼而來的極其重要的日本軍方大人物們。

    為首進入長和殿的是新軍事改草以後,日本參謀本部部長岡村寧次元帥,昭和天皇大肆在新軍事改草中清洗以往對他不夠忠誠的老派將領,唯獨岡村寧次沒有被清掃掉,反而是第一位被直接授予新軍銜制度之下的最高元帥軍銜的唯一人,看著一臉正經但神色間喜色難免的岡村寧次,渡邊正心裡有了個計較。

    昭和天皇對日本軍事制度進行的改草是翻天覆地的,最高的軍事機關便是正由岡村寧次統帥的大日本帝國三軍最統帥部部,直屬部門中排行第一的當屬參謀本部,之後還有海陸空三軍的司令部,又有武器裝備部、後勤部等等部門,這些部級別的部門都只授予上將軍銜,所以緊跟而來的是三個人,他們並肩而穿著不同的軍禮服,他們自然便是目前日本陸軍司令渡久熊上將、海軍司古賀峰一上將、空軍司令中園盛孝上將,陸續跟進的都是上將,然後才是中將、少將等軍銜的將軍。

    日本軍方的將軍們陸續到場,來的最低軍銜的都是少將,將軍們各自湊成一堆互相閒聊,但就是沒有人去和岡村寧次交頭接耳,渡邊正也沒有去招惹最近脾氣有些暴躁的岡村寧次,而是翹首以盼的等待著他期盼已久的天皇陛下,可左等右等都不見人,倒是在他有些著急的時候,卻發現一個不常見的面孔。

    穿著中將禮服的西田義正一臉笑意的和日本總務院國防部部長井上成美中將談得不亦樂乎,由於在新軍事改制中」總務院國防部是特意由昭和天皇所設立的一個部門,原本是打算將那些以往活躍在日本軍部的不聽話的老頭子,不好意思直接讓他們退休在家,所以讓國防部這麼一個軍事有關但更多時候富含政治色彩的部門充當「養老院」充當軍隊與政府之間相互聯繫的平台,當然也有必要之時外交作用,可後來昭和天皇又是一番心血來潮的改造,愣是讓如今日本總務院的國防部擁有了國防工程建設、人事管理、預備役訓練等等權力,這可成了一個香餑餑般的軍事部門。

    國防部部長雖然不能上戰場統兵打仗,可在國內的軍事權力卻是相當之大,身為總務院總理的渡邊正很是好奇,作為日本最高統帥部參謀本部的軍情局局長的西田義中將,怎麼和自己的隸屬關係上屬於「遠房親戚」的國防部部長井上成美中將說得很是開心,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貓膩,渡邊正還來不及細細斟酌」便聽見一個尖叫的聲音喊道一「天皇陛下駕到!」

    「這是怎麼回事兒?是太監再喊?皇宮裡什麼時候有了太監?」

    容不得渡邊正在心裡思量太多,長和殿裡聞訊的日本軍政兩界的將軍們和官員們,都立馬涇渭分明的分列大殿兩側,比較尷尬的當然是國防部部長井上成美,不過他卻大言不慚的直接跨入了日本軍方的隊伍中,而且還是站著軍情局局長西田義的身旁,兩人似然嘴上沒有說話,但仍然在用眼神在交流」絲毫沒有顧及到自己這個身為總務院總理的頂頭上司已經對國防部部長是多麼的不滿。

    今天心情特好,特意做了個油亮油亮髮型而且還身著最新款的一套西裝,踏著一雙嶄新得發亮皮鞋、拿著權杖的昭和天皇一進長和殿就左右打量起來,一路走到自己的寶座前,這才轉身站定」嘴角略略帶著一絲笑意的打量著根本不敢抬頭看自己的一幫政府官員個個多多少少都有些精神萎靡,還有那幫昂首挺胸、生怕爹娘給自己給了一副短板身材被人擋住視線的將軍們個個都是容光煥發。

    日本政治上的事情,昭和天皇並不想多問,他很是信賴的渡邊正總理非常能幹的將日本的政治打理得太太平平,而且日本政府掌舵下的經濟形勢也是非常之好,工業、教育、交通等等方面也都做得不錯」所以昭和天皇也相信以渡邊正總理為首的日本政府體系能夠很好的完成自己交付的備戰任務,倒是日本的軍隊,真能夠被完全信任嗎?昭和天皇在自己心中打了個問號,驟然就看到了本應該站在政府那幫人裡面的國防部部長井上成美」這廝怎麼和軍情局局長西田義站在一起。

    日本軍隊之所以還不能讓昭和天皇放心是因為日本新軍事改制才完成沒多久,軍隊體制、軍銜制度、部隊編制、訓練大綱等等都大幅度改草後」效果到底如何還沒有體現出來,一想到帝國就快要參戰了,軍隊都還不能讓自己省心,昭和天皇就側目看了看身為軍方第一大頭頭的日本最高統帥部司令岡村寧次元帥,這可是三軍之首,也是自己費心費力保全下來的老資歷中的改草派,沒有岡村寧次或許就沒有這麼徹底的新軍事改草,到底效果能否如願呢?昭和天皇想要從岡村寧次那冷冰冰的臉上找到答案,除了堅毅卻沒看到其他什麼,失望之餘也是相當滿意,他就是喜歡岡村寧次那股自信。

    昭和天皇對岡村寧次的厚愛是由來已久的,岡村寧次於1884年出生在日本四名阪町的一個沒落武士家庭,或許是貧窮的出身賦予了他獨立、明智、果敢、堅毅等等品質,這些特點都讓非常迫切的渴望能夠證明自己,成為一名能夠為天皇陛下立下不世功勳的軍人便是其始終的夢想和奮鬥目標,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他就奉日本參謀本部命令在舊占年赴中國青島搜集並整理日德作戰史,回國之後他便已經是日本陸軍軍事調查部新聞班的少佐軍官,專門負責軍隊和人民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問題,其實也就是替日本陸軍充當日本民眾之中的宣傳者。

    昭和天皇自然欣賞一個死心塌地的而且軍事才幹也確實不錯的皇權擁護者,而昭和天皇之所以要在新軍事改草中除岡村寧次之外,以往的老資歷將領統統冷落,還因為岡村寧次曾在赴歐美考察期間,與永田鐵山、東條英機等日本青年軍官們成立了「巴登巴登盟約」他算是那一批日本青年軍官中能力卓越而且對昭和天皇絕對忠誠,而且也不像東條英機那樣,昭和天皇有心首相卻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日東海戰爭、中日琉球群島戰爭等等中敗得一敗塗地,昭和天皇不得不讓東條英機出來充當戰爭失敗的替罪羊,沒讓他切腹『自殺』也是為了日後再行啟用。

    東條英機的下台,並未催生出一個更為凶悍的新內閣首相誕生,被昭和天皇改草後的日本政府迎來了更會對昭和天皇絕對服從的渡邊正總理,還有一位便是相當牛的岡村寧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