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五十七章 石油,波斯灣 文 / 火熱人生

.    bo彼斯灣八個國家中,就國土面積而言,巴林絕對算是卡塔爾與沙特阿拉伯之間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島國。

    由大大小小36個島嶼所組成的巴林距離沙特阿拉伯24公里、距離卡塔爾28公里,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城市而後腓尼基人增添了它的繁華,直到後來被葡萄牙人和bo斯帝國殖民統治,獨立後不久又遭遇到英國入侵,在1880年和1892年,英國分別強迫巴林與其簽署政治和軍事的不平等條約,徹底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而在1933年還被英國搶奪了石油開採權,直到共和國強勢進入bo斯灣地區,與伊朗王國和伊拉克王國的密切合作讓bo斯灣其他國家和地區民婁看到了獨立得到希望。

    攆走了英國人之後的巴林酋長國很快就與共和國之間往來密切,共和國也樂於同這個有「中東的香港」之稱的島國密切往來,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也自然而然為巴林酋長國帶來了巨額的經濟收入,再加上其四季如春的宜人氣候和秀美的島國風光,共和國國內在1943年下半年就開始盛行的中東遊業務中,重頭戲之一便是安排遊客在巴林遊玩。

    巴林是除了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備豐富,其他資源可謂貧乏到了極致,農耕資源也並不富足,而且作為bo斯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巴林的國民經濟支柱便是石油開採和出口,與共和國這麼一個世界級工業強國合作後,其產出的石油根本不愁賣,然而巴林也意識到資源總有開採完的一天,因而從和共和國合作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在盡一切努力的使得自身經濟多元化。

    1944年全年,巴林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20億元人民幣,約等同於30億巴林第納爾,而就在當年的5月,中巴經濟合作企業峰會便成功在其首都麥納麥舉行,數百家共和國企業參與了此次峰會,整個峰會上,達成了數百億元人民幣的合作項目,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巴林開始努力創辦自己的石油企業,經營石油探查、開採、冶煉、運輸等業務,並成功在共和國台北原油交易所掛牌交易,而借助其在bo斯灣的特殊地理位置,巴林還引入共和國技術,開辦了自己的船舶企業,開始從簡單的船舶維修做起,爭取能在五至十年之內,能夠自行設計建造大噸位的遠洋油輪。

    雄心勃勃的巴林想要bo斯灣最為發達的經濟,自然免不了要在許多的公共設施上投入較大的力量。

    共和國與伊朗阿巴斯之間的國際航線投入正式運營之前,往來於共和國和bo斯灣都需要乘坐輪船,非常耗費時間,所以在阿巴斯國際機場投入使用之後不久,巴林的國王哈列維(化名)就要求巴林也要有自己的現代化交通,於是乎在1943年11月期間,共和國就數十家工程企業不遠萬里來到bo斯灣進入巴林,開始從事各種等級的公路建設、薩勒曼深水港口的擴建,尤其是巴林國際機場的建設,更是創造了一個記錄,那就是工期期內無一天中斷施工,每時每刻施工現場都能看到數以千計的工人為國際機場的修建而忙碌。

    1944年4月,經過大規模的建設,建設之初就誓要做bo斯灣空中交通樞紐的巴林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到1945年4月為止,在一年的時間裡,該機場就創造了300萬人次、5萬客貨機起降架次等驚人紀錄,而同樣投入巨大的薩勒曼深水港,經過擴建之後也暫時成為了bo斯灣第一大港,擁有16個深水泊位,從共和國原裝進口的裝卸橋、高壓輸油等設施設備,可以保證該港口同一時間內接受8艘萬噸級集裝箱輪裝卸、2艘五萬噸級遠洋油輪裝運油料、2艘大型滾裝輪卸載,另外四個泊位還能承接其他等級的貨輪或客輪。

    大量的公共建設支出一度為巴林帶來了相當繁忙的國家建設景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945年,大量的基礎設施已經投入了使用,巴林又是一個小島國,因而基礎建設高峰期一過,大量的共和國工程企業便撤離了巴林,取而代之的是在12月到4月份非齋戒和朝拜期間密集往來巴林的共和國遊客,他們的到來依然讓巴林這個資源輸出經濟國顯得異常熱鬧。

    當然,依靠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巴林的國民收入相當殷實,即使因為其農耕面積有限,而不得不依靠進口來滿足日常生活品的消耗需求,但巴林人依然能夠消費得起,尤其是在1944年3月和6月,連續有兩批次共六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廠由共和國企業建成並交付巴方使用之後,巴林就不再緊缺淡水了,依靠能源外貿和部分旅遊經濟收入所得來的經濟實力,還促使巴林實現了免費制的醫療和教育。

    也正是因為巴林的國民經濟還太依賴於能源出口,中巴之間的關係自然相當密切,在納粹勢力已經影響到了bo斯灣地區和平之際,不可能獨善其身的巴林顯然也希望能與其他bo斯灣國家空前團結起來,共同在共和國的庇護下,繼續維持中立和平的現狀,否則戰火遲早都會讓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繁華變成廢墟。

    12月10日,巴林首都麥納麥又是陽光普照,在巴林國際會展中心外,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國旗迎風飄飄,而並非出口石油的共和國也因為受邀參加此次會議,因而在一溜兒的旗桿中,其中一根旗桿之上就飄揚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

    12月正是共和國大多數地方進入寒冬的時節,但在萬里之外的bo斯灣巴林島上,這裡卻是陽光溫暖、氣候宜人,乘坐多家共和國民航企業趁著bo斯灣地區旅遊旺季加開的航班班次來到巴林的中國遊客,自然而然得知了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要在訪問bo斯灣八大國家期間,出席石油輸出國組織首腦會議。

    因而許多在巴林島上的中國遊客都在各自旅遊團的帶領下,在12月10日這一天,沒有去參觀用巨石料建成於公元前2500年的巴爾巴爾廟,以及建成於公元692年的哈米斯市場清真寺,反倒是來到了現代化氣息十足的國際會展中心外,守在氣勢嘻宏的會展大樓前,就等著各成員國首腦的專車隊伍抵達現場。

    豪華、氣派、奢侈……但凡能夠找到貼切形容詞都被遊客們用來形容一支支抵達現場的車隊,伊拉克王國、伊朗王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阿曼以及輪值【主】席國的巴林,一支支動輒就是豪華轎車組成的車隊在閃光燈的卡卡聲響中抵達了現場,飄揚在各國首腦車隊每一輛轎車前的旗幟,一面是成員國的國旗、另一面則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會旗。

    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員國中唯一的一個亞洲國家印度尼西亞,以及唯一的一個南美洲成員國委內瑞拉的首腦車隊也都駛抵了現場,最後一個出現的是共和國的首腦車隊,相比於石油輸出成員國組織的成員國首腦的車隊,共和國的首腦車隊明顯「寒酸」了不少,不過現場的遊客們並不覺得丟面子,因為所有成員國首腦的車隊轎車,都是共和國三大國際汽車品牌之下的產品,亞美、奔馳以及寶馬。

    當年亞美集團在美國開創了甲殼蟲轎車銷售奇跡的時候,世界的汽車產業就開始被中國人烙下深深的印記,到1945年為止,共和國已經向全世界銷售了上億輛各種汽車,轎車、貨車、特種運輸車、工程車、

    軍用車輛等等,就連第二次世界大戰目前的交戰雙責,那用車輪來機動的車輛大多都是共和國生產製造,亦或者本身就是共和國的汽車技術和生產設備出口後的「兒孫」也正是因為共和國讓人類世界坐在了汽車上而不斷前進,石油這種必須的動力之源才會有如今這般利益巨大,才會讓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每一個成員國都能依靠石油出口而賺得盆滿缽滿。

    由此一來,石油輸出國組織邀請共和國這麼一個石油進口大戶參與會議也就不足為奇,事實上即便軸心國和同盟國兩大戰爭組織目前戰事「演繹」得精彩紛呈,對石油這種戰爭之血更是達到了驚人的消耗和需求量,可共和國也始終依靠其世界工業之王的能耐,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來滿足國內的生產和社會消費需要,因而從長遠角度來講,的確當前同盟國組織石油進口量高於共和國一個國家的進口量,可戰爭終究會有停止的一天,屆時共和國依然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共和國的首腦車隊已經抵達會場,由巴林軍方負責現場警戒的會場自然很快就進入最高戒備狀態,閒雜人等很快就被禮貌的邀請到了會場五百米之外,由共和國提供軍事教員以幫助訓練,並且直接購買共和國武器裝備而形成的巴林軍隊中,所挑選出來的數百名軍人,荷槍實彈的佈置在會場周邊,讓前來看熱鬧的遊客們只能遠遠的眺望會展中心,也不知道裡面的會議是否已經開始。

    邀請了許多記者進入會場的首腦會議在口點整正式召開,bo斯灣地區的八個國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的重要組成力量,而來自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也並不勢單力薄,他們在組織框架之內是享有平等權利的,因為在十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首腦進入圓形會議桌,正式展開第二屆例會的首腦會議之前,他們都閉嘴不停任何問題,而是統一的坐在椅子上,看著正對進門口的【主】席台。

    以一面面成員國國旗為背景的【主】席台設有一個講桌,上面放置好了四個話筒、正面有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徽章,正在【主】席台一側角落和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也就是巴林酋長國能源大臣伯爾尼交談的共和國國家圭席張宇,兩人似乎有說有笑的聊了幾句之後,張宇這才在現場上百名與會人員,尤其是十大首腦的注視下走上了【主】席台,站在了演講桌前,非常和善的微微一笑後,開始做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以來最為特殊的一次致辭【主】席先生,各位元首,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感談石油輸出國組織十位首腦一致決定邀請我前來參加此次會議,在這莊嚴而又重要的時刻,全世界最為重要的十個石油輸出國領導人及政府有關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在新時期、新國際形勢之下,如何更好的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1944年12月10日,在石油消耗需求日趨旺盛之下,海灣八國和有著共同石油外貿利益的印度尼西亞與委內瑞拉,為消除石油價格有害的、

    不必要的波動,保證國際石油市場上的石油價格穩定,尤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各石油輸出國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也能給石油消費國提供穩定、經濟和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十位國家領導人齊聚一堂共同簽署了石油輸出國組織,英文簡稱歐佩克的組織成立宣言。

    一年的時間已經成為過去,擁有上千億噸原油儲量、佔全世界石油儲量近七成的成員國兌現著誓言,通過組織框架內的有效機制,維持著國際石油的供應與價格的穩定,以強而有力的舉措,震懾了惡意破壞世界和平的軍事組織,表達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決心。

    在此,我相信這是所有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願望,更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必然是有遠見、有能力的政治家們一貫的共識。

    1918年1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提出了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締結和約、維護戰後和平的《十四點綱要》,其中的最後一點就是呼籲要成立一個國際性組織,經過一番波折後,巴黎和會宣佈《凡爾賽和約》正式生效之際,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聯盟也正式宣告成立。

    以減少武器數目及平息國際糾紛為宗旨的國際聯盟,以保障國際和平和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在盟約中的規定通過集體安全、裁軍、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措施,以保障會員國的領士完整和政治獨立,並對違背者實行經濟制裁。

    國際聯盟自成立以後,妥善的解決了瑞典和芬蘭關於奧蘭群島的爭端、立陶宛和bo蘭關於維爾紐斯的爭端、玻利維亞和巴拉圭之間的領土爭端等等,還在號召全世界注意衛生和知識產權的交流、禁止奴隸交易和毒品貿易、保護fu女權益等等方面成績斐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國際聯盟已經在法西斯組織的蓄意侵略之下名存死亡。

    寄托了人類無數共同美好願望的國際法庭、國際勞工組織、國際紅十字協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合作委員會、世界難民委員會等等國際組織,也在無力在戰爭中踐行組織宗旨、維護世界和平、

    保證正當權益、促進合作與交流,而我們可以清醒而又準確的看到,石油輸出國組織這一新興的國際組織,卻在茁壯成長,它的職能建立健全過程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反思為何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其他國際組織卻不能合理的存在、合法的展開國際事務,共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6月22日,以現任國際聯盟秘書長削雷斯德為首國際聯盟向行政院一行,來到了共和國首都北京,我與之會談間,深刻的理解到當前的戰爭給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所帶來的慘痛災難,法律被踐踏、人權被辱喪、生命被屠殺、財富被掠奪。

    而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熱衷和平的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始終在努力構建一個統一的世界性綜合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能有一個能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國際安全機制功能,能有效的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能在解決地區衝突、協調國際關係、促進各會員國在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等發揮重要作用。

    雷斯德離開北京之後,遷移至香港的國際聯盟正式宣告解除,同日在共和國政府和香港政府的支持下,願意為人類和平事業奉獻一生的雷斯德先生正式就任聯合國籌建委員會【主】席,共和國成為了第一個加入的國家,其後朝鮮、琉球、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伊朗等等,迄今為止數十個在戰爭中恪守中立的第三國都已經加入到了這一組織中來,共同準備建立一個統一而又高效的國際組織。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聯合國籌建委員會的奮鬥決心,這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已經經受一次世界大戰,並且還在經受第二次世界大戰苦苦折磨的人民,也必將回到國際社會中來,和平、有序、友善、互信的共同推動人類和平事業的發展,各國也更加重視以對話合作和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彼此的爭端與矛盾,在統一的國際安全機制之下,遵守國際責任承擔國際義務,讓國際社會真正實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至此,世界人民普遍認識到,這是一次以法西斯德國、意大利、日本等納粹國家引起的侵略與反侵略戰爭,納粹肆意踐踏別國的領土、燒殺擄掠別國的財富與人民,嚴重的破壞了世界的和平,違背了人類的共同精神,為被侵略國家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和嚴重的社會破壞。

    各位元首,各位代表!

    法西斯國家燃起的熊熊侵略戰火正導致全世界判乙計人民掙扎在死亡的危險之上,人類社會的發展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和嚴重的戰爭危機,要和平、要合作、要發展、要進步,這是時代進步的主旋律,然而法西斯國家的軍事崛起卻違背了這一規律,讓世界處於了不穩定的狀態,就連恪守中立、熱愛和平的國家也不能正常的生產和發展。

    歷史,反覆的警示我們,在危機與挑戰共存的重要歷史時期,只有世界所有熱愛和平與共同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緊密團結起來,才能為人類社會發展創造光明的未來,才能真正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我們所見證的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其他的國際組織也能正常運作,為此,我認為應堅持和平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已經成為遙遠過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正在愈演愈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都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沒有和平的發展環境作為保證,任何發展與建設成果都將難以避免戰亂的毀滅,因而國家不分大小與強弱,都應該並肩攜手,在平等互信、協作互惠的基礎上,摒棄霸權思維和掠奪思想,建立公平而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在此,我願聲明,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的共同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地把自身的發展與人類共同進步聯繫在一起,中國也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履行國際義務,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新秩序,以一切有效的手段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合作與發展!!

    掌聲在張宇講完最後一個詞的時候就熱烈的響了起來,雖然張宇的發言中有許多內容並不關係到此次石油輸出國組織首腦會議的討論內容,但在不斷強調和平問題,要努力創建和平的張宇,顯然讓在場所有人都意識到,共和國已經對法西斯主義的軸心國感到了深深的厭惡,而且張宇還史無前例的將同盟國搬到了一個反侵略的正義位置,這意味著什麼?

    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為何要不遠萬里來到當今世界重要石油產區的bo斯灣,難道張宇是為了來穩定共和國的石油來源?共和國在伊朗王國的阿巴斯擁有一個超大軍事基地的事情可是世人皆知,共和國到底部署了多少軍事力量外界雖然不知,但可以看到的是,共和國的駐軍隨時能夠封鎖bo斯灣對外石油輸出的咽喉要道一霍爾木茲海峽,因而石油輸出國組織自成立之日開始,就普遍被世人認定為是一個附庸共和國的國際組織,因為正是該組織的成立,才讓國際石油貿易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更加穩固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共和國需要讓國家領導人親自來到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首腦會議上莊重表態?聰明的記者們很快就從組織成員國中找到了答案,印度尼西亞這個很早之前就傳出與共和國關係不和的種種消息雙方不僅撕毀了軍事合作協議,共和國更是直接從雅加達軍事基地「狼狽」撤出,而且印尼還被傳言與日本之間達成了秘密協議,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都執行著對軸心國所有成員國的經濟制裁決議,唯獨印度尼西亞沒有。

    很顯然,這次首腦會議要著重討論印度尼西亞違背組織統一決定,私自與日本之間以物易物方式進行石油資源交易的事情,張宇的親自到場,顯然也是要向在場的印度尼西亞國家【主】席蘇米特羅發出中國人的怒吼表達共和國對於日本和印尼之間曖昧關係的不滿。

    記者們的揣測並未及時的得到答案,首腦會議只會召開兩天,而且討論的事情往往因為關係重大所以需要保密,因而張宇致辭之後沒多久,記者們就被請出了會議大廳而張宇卻以受邀旁聽國首腦的身份正式參加會議但離去的記者們顯然發現,張宇的座位上沒有話筒,始終保持微笑的張宇戴上同聲翻澤耳機之後,卻有幾秒鐘絲毫沒有笑容,一位已經被安保人員推搡著要趕出會議室的記者,也不知道是不是靈光一現,他當即就利用照相機照下了這一瞬間。

    在那一刻,他只知道自己想要記錄下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不高興的表情卻直到照片被沖洗出來後,他才發現照片中張宇的目光像是虎嘯山林的霸王流露出的霸氣眼神,像是看著小動物一般打量著照片中只有一個背部的印尼【主】席蘇米特羅,照片拍攝的一瞬間,似乎兩人正眼神交替。

    次日這張照片就被刊印在了香港日報的頭版上那名負責拍攝下這一照片的記者在暗室裡沖洗出照片後,知道其中蘊含的噱頭和價值,就當即奔赴到了巴林國際機場,高價航空托運了照片的膠捲回國,下午舊點30分起飛的一架共和國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從巴林飛抵香港後次日的報紙還並未完成排版,香港日報的記者隨同航空急件發回的文字資料和照片膠卷自然而然被異常重視。

    原本是要以國際消息報道一下的該報紙的主編,之前好幾天已經連續報道了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在bo斯灣各國訪問的情況,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張宇被各國高級別禮遇的消息主編新奇的噱頭後自然而然改變了主意,在原有消息報道基礎之上急忙邀請了特約的經濟專家和時政專家分析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出席此次石油輸出國組織首腦大會的意義何在,尤其是那張來自不易的照片,還請到了心理學家來進行分析。

    12月11日的香港日報賣得相當紅火,那張共和國國家【主】席張宇怒瞪印尼【主】席蘇米特羅的照片,被報紙特意的放大在版面上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和購買慾望,一向和善而微笑示人的張宇,在人們的心中算是一個理智而又聰明、穩健且不失強硬的國家領導人,共和國在其領導之下不斷向前發展,還通過一系列的對外戰爭提升了國家威望、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很少有怒目圓瞪表情的張宇,這下子算是讓香港市民首先見識到了怒火中燒的張宇到底是什麼樣子,圍繞張宇為何要如此姿態的種種原因很快就吵翻了天。

    經過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傳播,整個事件很快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具有新聞影響力,一向愛熱鬧的人們似乎忘記石油輸出國組織會在首腦會議上達成什麼樣的決議,進而影響到國際石油的價格走勢,而是關心在萬里之外的巴林,張宇為啥不給蘇米特羅好臉色看。

    根本不知道自己短短三秒鐘之間,與其他組織成員國首腦都微笑示意,而沒有和蘇米特羅相視而笑,就可以引發世界新聞界一次小地震的張宇,在會議當天是枯坐了上下午六個小時,上午首腦會議是討論了一個半小時,圍繞的討論議題都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石油輸出國組織應如何積極應對,以及過去一年時間裡組織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和存在的一些問題,直到下午的四個半小時超長會議,張宇才憋著心情的波動,耐心的聽聞十個成員國首腦圍繞石油油價展開的討論,其中鬧得最長時間的一個事情,自然而然就是印度尼西亞違背組織宗旨,獨自向日本出售石油的事情。

    蘇米特羅在兩個小時的討論時間裡,一度還矢口否認印尼向日本銷售石油,可誰都知道,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太平洋戰爭已經圍繞大洋洲的爭奪戰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付出慘重代價才拿下新幾內亞島和所羅門群島的日本,不得不在正式登陸澳大利亞本土之前臨時休整,補充參戰力量的同時,就是要囤積必要的、大量的作戰物資,除了彈藥之外,最為重要的也就是石油了。

    【日不產石油這是世界公認的一個事實,而且組織其他的九個成員國首腦都明確表示本國的石油絕沒有私自向日本出售,委內瑞拉由於在南美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其產出和冶煉之後的石油產品就根本沒法運往亞洲,大部分都是依照組織的共同協議,出售給在戰爭中反抗侵略的同盟國組織中的美國,其餘部分則就近在南美洲銷售,至於bo斯灣的八個國家,他們的原油銷售已經以對共和國為主,從bo斯灣到印度洋、從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或巽他海峽進入南海,直到運抵共和國沿海港口,就算bo斯灣八國無法提供充分的證據以證實,共和國都非常清楚,因為這些國家的油輪都是從共和國眼皮子低下運輸,伊朗阿巴斯和新加坡樟宜,本身就有保證共和國海上能源通道的責任。

    也只有印尼,這個不安分的東南亞島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