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九十八章 積極的泰國 文 / 火熱人生

    1946年的9月…乃多事之秋。

    繼9月7日,印度尼西亞單方面撤回駐共和國所有外交機構,並下發赴華警告通知以來,中印兩國關係瞬間降溫至冰點狀態,一向只對汽車、飛機、輪船、機械設備等等工業產品依賴於共和國的印尼,如今抱上了日本的大腿,便不再寄希望於中印關係的緩和,相反,它們似乎還要用這種方式來脅迫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作為東南亞第一大國,的確是共和國橡膠、木材、稻米、大豆、錫礦、石油等等工業原料的重要進口國之一,因為新加坡根本不能向共和國提供任何工業原料,而馬來西亞的產能也並不大,好在英國為了反攻回歐洲,拚命的在英屬緬甸和印度攫取資源出口至共和國以換取足夠的利潤購買武器裝備,亦或者是用於反攻事業的其他方面。

    所以,在共和國周邊地區中,朝鮮、琉球、新加坡,這三個國家是根本不能提供工業原料的,而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和昔日的印度尼西亞,便是重要原料的供應國,要是太平洋戰爭不爆發,南美的一些國家以及澳大利亞也都能向共和國出口資源,但如今卻不能鼻行。

    可以說,印度尼西亞脫離共和國的「掌控」相當於在共和國海外資源貿易渠道上落下了一道鬧,直接影響到的便是共和國像矢米、食用油、水果等生活物資,以及木材、橡膠、錫礦等工業原料的價格極具波動,石油方面,bo斯灣八大國倒是很高興,他們加大產能便能滿足共和國的需求。

    9月10日就在印尼方面宣佈正式擴軍的同一天,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蔡英帶著商務部亞洲司、貿易司等部官員,飛抵了泰國(暹羅)首都曼谷,受到了泰國政府的熱烈歡迎。

    泰國原名暹羅,是後來提案國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將「暹羅」改為了「泰」再加上它特殊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治體制,因而其全名應該是「泰王國」這個絕大多數人口都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國家,是昔日中南半島上唯一獨立的國家西鄰英屬緬甸和馬來半島,東接法屬越南。

    或許也正是因為英法雙方需要在各自殖民地之間保持一定的界限,所以夾在夾縫之中的泰國才能安然無恙左右逢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英帝國和法蘭西都成了昨日黃花一向被英法殖民者壓制得難以呼吸的泰國也終於嘗到了解脫之後的新鮮空氣。

    1932年6月暹羅人民黨發起了政變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又經過多年的動盪與掙扎後,鑒披文登台執政才宣告了暹羅國內的動盪結束,沒過多久他便宣佈更改國名為泰國,而在此之前的歲月裡,暹羅曾與滿清政府交好,道光三年滿清政府還贈送了時任暹羅國國王的拉瑪二世「永祭海邦」的牌匾,只不過後來英、美、德、意等殖民國家紛紛強迫暹羅簽訂不平等條約淪為了一個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已經遠去,如今的泰國已經不再懼怕「左虎右狼」的英法殖民者,共和國在東南亞的一系列舉措都讓他們看到了國家振興的希望,因而自打在共和國幫助之下印度尼西亞成功擺脫荷蘭殖民者的束縛而獨立,泰國就向共和國拋出了橄欖枝雙方的接觸與往來也日臻頻繁起來,但還都是淺嘗輒止。

    直到馬來半島三大種族衝突,共和國強勢為華僑出頭,並很快在新加坡那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幾乎全為華人的國家,並一手扶持了馬來西亞,泰國這才看清了共和國強大的實力原本打算平等對話的希冀不得不被高攀的企圖替換。

    在長期的英法兩國殖民壓制中,夾在中間的泰國很難發展出自己的經濟,泰國北部山區的叢林根本不能生產出什麼,而東北部的高原又是半乾旱農田產能也不大南部半島多熱帶島嶼卻山巒起伏地形複雜,只有中部平原才有廣袤的農田可以生產糧食因而到1944年年底,在未與共和國密切經貿往來之前,泰國的經濟都是以農業為支柱,輔以漁業、木材業等,經濟相當落後。

    越是落後的地方,對於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而言,就也是極具吸引力。

    共和國早就盯上了泰國這塊肥肉,相當於工業處女地的泰國,擁有將近五千萬的人口,僅憑這一點,共和國就足以認真對待這麼大的消費市場,五千萬人的吃喝拉撤睡都會產生消費,只要打開了泰國的貿易大門,共和國肯定在一定時間之內,都不會為像汽車、家電等工業產品貿易問題而發愁。

    而實際上,幾乎相當於農耕時代的泰國要想與時代主流接軌,顯然還需要修建大量的基礎設施,道路、橋粱、鐵路、航空、通信、電力等等,這些建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工程機械、建築材料、電氣設備等等,這對於共和國而言,顯然既具有吸引力。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huā明又一村。

    印度尼西亞自獨立三年來,能建設的地方,都已經讓共和國建設完全,而其國內的工業產品消費市場也接近飽和,其國民消費慾望以及市場消費潛力都已經讓共和國感到不滿意,而如今印尼還主動背離共和國,其實對於共和國而言並無多大的損失,倒是擱著泰國這麼一個處女地而不品嚐利用,豈不是虧得更多?

    9月10日當晚,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蔡英一行就受邀前往了泰國王宮,剛剛擔任國王的普密蓬,阿杜德是拉瑪九世王,作為查庫裡王朝第九世國王,阿杜德其實並不在泰國出生,他於1912年12月5日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當然主要是因為他的父親在哈佛大學學習醫學。

    阿杜德是一個典型受到了西方民主式教育思想影響的國王,因為在他的成長經歷中曾在瑞士攻讀過政治和法律,回國之後在接任國王之前,發覺政治體制已經沒有改動餘地,他就顯lu過大刀闊斧改制泰國經濟體系的念頭,即位之前就多次建議他的父親進行上地改革,讓農民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而同時還從共和國聘請農業技術專家、進口優質水稻種等著力發展農業生產,很快就成為了東南亞數一數二的稻米出口大國。

    當然,受制於教育基礎的薄弱這位王子並未妄自菲薄的想要他的父親大力發展泰國的工業經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都不是一日之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在他父親將王位交給他之前,泰國一方面著力發展農業經濟一方面便是矢力發展教育。

    剛剛上任不到一個月阿杜德就安排了外交大臣赴共和國訪問,並正式在北京設立了泰國領事館,將中泰兩國邦交關係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隨後的兩個多月時間裡,這位年輕的國王就連續派出了四個批次的留學生赴共和國學習,而最讓外界揣測這位國王有向共和國積極靠攏的事件則是發生在8月份。

    8月5日,共和國很多人都還沉浸在納粹德國國內發生的慕尼黑校車爆炸案事件,卻並不清楚在這一天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唐仁輝上將正式會見了到訪的泰國國防大臣,雙方友好會晤期間,達成了中泰軍事友好互助協議,根據協議,泰國可根據自身國防需要向中國防務出口公司訂購各種武器裝備,亦可以向共和國申請軍事援助,比如安排軍事教導員赴泰國指導軍事訓練等。

    這份協議是在國與國平等交往的精神之下而有了一個所謂的「互助」一詞,但實際上共和國哪兒需要到泰國的軍事指點,倒是泰國的國王阿杜德很是闊綽,在協議簽署之後不到一周時間裡就向中國防務出口公司拋出了大單,總價20億元人民幣的大單幾乎是針對整個泰國現有的軍事力量集體換裝而制定的,從突擊步槍迫擊炮到飛機炮艇,阿杜德這位年輕的國王還真是希望他的軍隊做到「麻雀雖小但五臟齊全」

    利益無疑才是最好的關係提升驅動力。

    20億元人民幣的軍事訂單,足以給共和國國內帶來至少120億元的附帶經濟效應雖然共和國如今有了蘇聯這麼一個超大軍火主顧,但蘇聯的戰爭消耗實在太大,誰也不敢肯定蘇聯何時就突然沒錢了,而泰國可是一個農業出口大國,多年以來賣給共和國的大米早已是用百萬噸為單位,20億元的軍事訂單自然是足額支付,不會有半點的拖欠。

    除了軍事訂單,共和國看重的自然還有泰國國內的市場,阿杜德早已不是一兩天鼓動國民和官員們實行自由經濟體制的了,在這樣一種幾乎不設防的經濟貿易形勢之下,顯然能夠空前滿足共和國的貿易訴求,再加上印尼的負面影響,於是乎,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蔡英都親自出馬了。

    為了歡迎蔡英一行,阿杜德在他的王宮設下了國宴,各種泰國美食是應有盡有,雖然泰國的餐飲文化一度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但泰國的烹飪還是有他們自己的特色,畢竟他們是一個宗教信仰大國,九成左右的國民都信奉佛教,因而在菜品中很難看到大魚大肉,魚類、蔬菜類、*喱菜、辛辣湯等也都是一次性上齊,而國宴之後的甜品也是反映泰國盛產水果的國情,榴蓮、椰子、桂圓等水果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鮮nen新品,國宴雖然都是形式主義,與會人員都是淺嘗輒止,但依然不失為一場賓主盡歡的國宴。

    國宴之後,泰國國王阿杜德與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蔡英之間有了一個短暫的會晤,能說一口流利華語的阿杜德本是不需要帶翻譯的,而蔡英確實是不懂泰語,因而必須要一個翻譯,但畢竟要體現平等對話,所以兩人的會晤都各自帶了一名翻譯和一名速記員。

    學習成長都在西方國家的阿杜德很多時候都有西方化的思想,所以他並不像中國人那樣要彎彎繞繞的談上一些瑣事兒和冠冕堂皇的官話,而是在中泰關係友好發展方面提及一點之後,便很快過渡到了正題上,畢竟到訪的不是軍事官員也不是政治領導而是商務部部長,兩人之間應該談的,是貿易利益的問題。

    阿杜德很清楚自己的底牌,印尼這個反骨仔背叛了共和國,自然是要遭到無情的打擊,但這也是一個讓泰國取而代之的機會,共和國經濟一度因為印尼反水而動盪的事情他也是相當清楚,有哈薩克斯坦、

    bo斯灣以及一個軍購胃口很大的蘇聯在,不愁石油、礦石等資源的共和國卻非常渴望能得到穩定的大宗工業原料來源地,畢竟哈薩克斯坦可不生產稻米和橡膠,而印尼能,泰國也能。

    泰國的礦產資源很豐富,上任之間就曾命人反覆勘察過的阿杜德知道泰國也算得上是資源富足柙鹽、錫礦、煤炭、天然氣、鈴礦、鴉礦、鐵礦、重金石、石油等等都是相當可觀的而且泰國的柙鹽蘊含量高達數千萬噸,自然而然對共和國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再加上泰國的氣候條件很適合稻米、余米、甘蔗、橡膠等生長,所以阿杜德很有信心泰國能完全取代印尼,成為共和國在東南亞的第一資源貿易國。

    經濟發達的國家國民都喜歡旅遊,阿杜德是很清楚這一點的,泰國有著獨特而又迷人的熱帶風情,且因為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白象王國」的美稱而在自然風光方面,緊鄰暹羅灣和印度洋的南部能發展出不少的沙灘度假勝地,至於像普吉島、芭提雅等早已名聲在外的勝地,肯定更加能夠吸引共和國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而共和國商務部方面,也自然清楚因為印尼反水而帶來的不利局面東南亞本來就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原料產地之一,菲律賓被日本佔去、

    英屬緬甸和法屬越南又不能讓共和國插手、印度尼西亞還要亂蹦亂跳,剩下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哪兒能滿足共和國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需求,而泰國,無疑是一個理想的合作對象,既能解決工業原料來源問題還能促進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一方想要發展壯大一方想要資源和市場,雙方無太大的矛盾和分庋。也就是在具體的合作上出現了迥異。

    阿杜德希望共和國能夠幫助他們發展基礎工業,建立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以確保泰國能走出農業大國的困境,邁向一個半農業半工業的東南亞地區工業大國,除此之外,阿杜德還希望共和國能在教育、軍事、醫療、交通、通訊、水利、電力等方面要給予印度幫助,而並非單純的中方一力承擔,簡單而言,阿杜德的願望就好像是,中國人的確可以在泰國架橋修路,但卻同時有義務教會泰國人怎麼架橋修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合作,阿杜德是看得很清楚的,共和國的強大工業實力對於印尼那麼一個國家而言,一口氣開動幾百個大型工程都不在話下,三年之內全部完工並交付使用,可到頭來印尼人只知道如何使用,卻並不知道怎麼維護、怎麼建設,這就好比一個暴發戶買了一輛轎車,只知道怎麼駕駛,卻並不知道怎麼維修,又怎敢談及如何製造呢?

    阿杜德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泰國可以在經濟上依附與共和國,但不能是全盤的依附,泰國最起碼應該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實力,否則阿杜德寧半讓泰國一直處於落後狀態,也不願意像如今的印尼那樣,只看到片面的成績與風光,卻並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共和國賦予的,中國人能給它們多大的榮耀,就能給它們帶去多大的痛苦。

    國際貿易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要麼對方受傷自己獲益,要麼就是自己受傷別人獲益,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無不是與現實利益掛鉤的,泰國與共和國之間的合作,如果按照印尼的模式,阿杜德用腳趾頭都能想像得到,要不了三五年,泰國就能基本成為一個較為發達的國家,公路、鐵路、航空等可謂是四通八達、水利、電力、通訊等等都是應有盡有,可經濟的本體依然依賴於廉價勞動力被無情盤錄和礦產資源的大肆開發,阿杜德可不想得到的是一個虛妄的繁榮強盛,而是一個基礎紮實充滿活力的合作。

    阿杜德與蔡英的會晤時間嚴不長,雙方也只是暫且表露一下各自的態度和意見而已,對於聰明的阿杜德國王而言,他自然知道要揚長避短,有時候看似正當的訴求卻往往能夠反映自己的短板,因而他並未向蔡英吐lu太多的想法,畢竟具體的會晤和談判,都應該交給更加專業的部門和人事來談。

    促進貿易委員會是阿杜德不久之前才正式成立的一個多部門合作之下的特殊行政部門,它的誕生顧名思義就是要促進泰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它的職能倒是有點兒類似於「招商引資」也就是這麼一個部門,他們的談判人員並未在第一時間與共和國商務部展開談判,而是安排了蔡英一行四處考察泰國國內的發展現狀,從礦場到學校、從碼頭到工廠,一連四天時間裡,蔡英等人都是在「觀光旅遊」

    9月17日,經過休息和準備之後,中泰戰略經濟對話暨首屆中泰貿易洽談會正式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在這東南亞形勢緊張之下,中泰兩國如此高調的貿易對話,自然而然讓許多人看出了值得玩味兒的端倪,印度尼西亞過去幾天時間裡連連出重拳對付共和國,共和國看似並無太多的表示,但實際上一直在隱忍,而時至今日,與泰國之間的經濟對話,無疑是在告訴印尼猴子,印尼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早在幾天之前就獲悉了共和國商務部部長都親赴泰國一事的鼻和國眾多企業,也都經過這幾天的準備與考量,認為中泰兩國經濟合作很有前景,又結合各自公司的經營狀況與發展目標,也都派出了不少代表一共包機前往曼谷,一時之間,國內多家民航企業紛紛向民航總局申請往返曼谷的國際航線運營權,不過商務包機卻並未受到影響,廣州至曼谷、上海至曼谷、北京經停香港至曼谷的商務包機航線頓時就應運而生。

    於是乎,到了9月17日會議正式召開這一天,來自共和國國內將近三千家企業的代表,就幾乎佔據了會場周邊大大小小各大酒店和旅館的房間,連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不少華僑企業也都派出了代表前來考察泰國國內市場,同時打聽兩國政府間經濟合作對話的各種消息。

    而似乎為了回應共和國與泰國之間的合作,不久之前才高調的單方面的結束美好合作關係的印尼,在9月18日這一天正式宣佈要在9月25日,於雅加達召開印日經濟合作會議,同一天,印尼國防部還宣稱號稱印尼陸軍精銳第一山地步兵師,已經正式開赴加裡曼丹島,而在未來一到兩個月時間內,印尼還將陸續派駐包括空軍和海軍部分兵力赴加裡曼丹島維護國家主權完整xing。

    印尼是很高調,巴點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們敢於挑戰共和國,而且還能率先給共和國臉上扇了一巴掌,這種大無畏的勇氣似乎讓他們嘗到了一種莫名的快感,就好像一個瘦弱的病夫,卻突然給了一個壯漢一耳光,那種精神上的刺激和快感,就像是吸食了毒品一樣讓瘦子欲罷不能,為了讓這種快感持續下去,他們明知道毒品有毒,卻還是要拚命的吸食下去,為此,還不惜與一條瘋狗合作。

    共和國並不像印尼那樣高調,外交部和國防部一連幾天之內都沒有表態,倒是商務部非常積極,在連續幾天的中泰經濟會談中,屢屢傳出佳音,可就是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主要駐紮於雲南的共和國陸軍第三集團軍,這支算得上是共和國最早的快速反應集團軍,正式進入了三級戰備狀態,其拳頭部隊即第九機械化步兵師在9月19日秘密集結,如同以往無數次的野外拉練一樣,通過鐵路實施快速機動,而這一次,他們卻南下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