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二六零章 純屬意外 文 / 火熱人生

    ~-~遠處的村莊漸漸映入了眼簾,夾道歡迎的蘇聯老少婦孺們都興奮地在搖動手中的鮮花,搜尋一圈倒也看到了幾面不知道是手工製作還是存放時間太久的五星紅旗,但不管怎樣,卡爾拉什農莊的上千人都聚集在公路兩旁歡呼,這樣的景象還是挺壯觀的。

    「營長,尖刀班報告前方出現了阻塞!」通訊兵急聲報告道,並很快就將前方的監控視頻切到了中央顯示屏幕上,讓梁成能夠一目瞭然。

    畫面中,尖刀班走在最前面的輕型輪式步兵戰車已經不動了,周圍都是興奮難當的蘇聯人民,人群中只有寥寥幾個背著ak-47步槍的蘇軍士兵在竭力維持秩序,不過他們也實在招架不住群眾的熱情,大人小孩都在往前面擁,寬闊的壓縮得連步戰車都通行不了,盛況可見一斑。

    不用梁成多問,偵察營的車速就明顯集體放慢了,沒等多久,乾脆就寸步難行了,這是什麼情況?這條公路不是已經臨時劃撥給共和國陸軍第二集團軍開赴戰場專用的嗎?梁成臉色一變,一把抓過通話器便向一連連長吼道:「一連,怎麼回事兒?怎麼下來了?」

    「營長,走不了,人太多了,把路都給堵住了!」播音器那頭的一連連長也是直冒汗,這蘇聯人該不會是瘋了吧,這又不是他們國家的人民軍隊,幹啥玩意兒這麼親切,就像是看到親爹似的。

    「老子不管。兩分鐘之內要是車隊還停止不動,老子……」梁成還沒說完,一連連長就掛斷了。嘟嘟嘟的忙音聲中,梁成抬起頭來正好看到視頻終端操作員切換到的最新畫面,堵在最前面的尖刀班已經下車了……

    打開車門,快速鑽出並展開,一連一班班長伍強上士頓時就被周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班裡的其他士兵也都明顯一愣,大夥兒都好奇的看著這周圍一個個幾乎枯瘦如柴的蘇聯人。幾乎所有人都有營養不良的症狀,面黃肌瘦活像是餓了上千年似的。

    而同樣,在這一瞬間「圍堵」在周圍高聲歡呼歡笑的蘇聯平民們也都失聲了,乖乖呀,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中**人長什麼樣,以前都風傳共和國國力如何如何強大,其軍隊也都是如何如何強大得可怕,如今見到真人。上帝啊。怎麼如此高大?

    伍強所帶領的這個偵察班隸屬於第八機步師師屬偵察營一連作戰排一班,他們並不會擔負滲透偵查、敵後破襲等任務,主要職責就是保護。所以是屬於准作戰力量,因而其武器配置也都是按照遂行多樣化條件下作戰而配,所以全身上下武裝到牙齒的他們剛一下車就把周圍的蘇聯平民給嚇住了。住在後勤交通要道旁的這些蘇聯平民顯然並不少見蘇聯軍人,可中**人明顯他們純屬第一次。

    人類對某樣事物的出現都會產生第一印象的效應,第一印象很多時候都會決定人類對事物的喜好或厭惡、親近或恐懼等,而當前的情形很明顯有些難以名狀了,下車後就展開戰鬥隊形的作戰班八名中國士兵中,有狙擊手、有機槍手、有通信兵、有火力手等。一個個都是頭戴頭盔、身著激光迷彩、腳蹬作戰靴,渾身上下還有很多平民們看不懂的裝備。但他們都知道,那黑漆漆的各式武器很先進,先進到可以眨眼間就能讓周圍倒下一大片。

    「散開,散開!!」

    身為班長的伍強當即下達了命令,連續吼了兩聲這才讓全班戰士們從錯愕中反應過來,旋即所有人都像是無數次演練的那樣,以輪式步戰車為核心,在戰車兩邊展開。

    沒有任何喊話,伍強通過班用無線電向全班下達了開路的命令後,荷槍實彈下車開路的中國士兵們也就不再客氣了,槍口朝下的開始揮手示意周圍的平民讓開,見此狀況的幾個蘇聯民兵也終於反應過來了,也顧不得過來和中國士兵們之間交流交流,便一改之前的溫柔,很快就用ak-47自動步槍推搡周圍的圍觀人群,口中還大聲的罵道:「滾開,滾開,擋著救兵的道路,偉大的蘇維埃滅亡了,你們都沒有好下場!」

    在中蘇兩軍士兵的開路下,道路終於寬闊了不少,不過熱情高亢的這些平民讓出了一條車道後仍然聚在一起圍觀,這可讓蘇軍民兵氣惱了,其中一個長官模樣的頓時大紅著臉,拔出手槍便沖天開火,一連開了好幾槍,營養不良但不至於失去理性的周圍平民們終於嚇得退得遠遠的,有的小孩子甚至當場就被嚇哭了,被大人們抱起來就趕緊作鳥獸散盡,被堵住的車隊也終於重新上路了,但秩序不得不繼續維持,連長命令作戰排全排留下繼續警戒,待全營通過後再跟上隊伍。

    「全體都有,以公路為中線,兩側道旁展開,維持秩序!」

    伍強讓本班乘坐的輪式步戰車開到了路旁,隨後便讓全班在公路兩側持槍站崗警戒,避免在遠處圍觀的蘇聯平民們又一次的湧上公路來造成堵塞。

    而在另一邊,明顯維持交通秩序不力的幾個蘇軍民兵可就倒霉了,聽聞中國陸軍部隊被堵住道路後急急忙忙趕來的一個軍官毫不客氣的賞給了這幾個民兵幾大耳光後,沒有直接槍斃就是客氣的了,完事兒後還並不解氣,看著不遠處親自來維持交通秩序的中國士兵,氣兒就不打一出來,一腳就蹬在帶頭的民兵隊長屁股上,大聲罵道趕緊去驅散圍觀人群。

    摟著ak-47自動步槍,被長官狠狠訓了一通還挨了幾個耳光的民兵們發狂了,搜刮肚子裡所有的髒話罵語責罵周圍的人群。可氣的是竟然還有幾個小孩還在模仿剛剛他們被長官扇耳光的場景,一肚子的窩火騰的一下就爆發了,三兩步衝上去就要踹上幾腳。幾個小孩早就跑遠了。

    而在公路旁,一個作戰排維持交通秩序的場景還是相當壯觀的,剛剛責備自己手下民兵的蘇軍長官雙手叉腰很是羨慕的欣賞著這些高大威武的中國大兵們,一身上下的裝備都是那麼的令人咋舌,手中的武器、身著的作戰服、腳上的作戰靴以及那些看不懂的掛件物品等,都給人一種高度武裝的感覺,尤其是這些中國大兵頭戴防護頭盔還戴著傳說中的防風鏡。似乎每個人都配置了單兵電台似的,耳旁都掛著耳麥,士兵們不用走近就能交流……羨慕啊。

    伍強自然不知道那個站在二十米開外的蘇軍少尉心裡在想寫什麼,他看了一圈兒周圍的情況後,拿起戰術望遠鏡觀看了四週一下,不得不說卡爾拉什這個農莊的條件很差,平民們居住的房屋都破破爛爛的,而且觸目驚心的是,在遠處的一塊平地上。還有一些巨大的彈坑。估計是德國空軍的傑作,繼續往薩拉托夫前進,戰爭的痕跡會越來越多吧?伍強心中想著。將戰術望遠鏡放回了掛袋裡,槍口朝下的端著突擊步槍慢慢的巡視在公路一側,此時此刻偵察營的車隊已經在公路上高速奔行。一輛接著一輛的快速通過這個熱情得有些過分的卡爾拉什農莊。

    沒過多久車隊就很快通過完畢了,在通報連長後,作戰排登車也出發了,留給周圍圍觀的蘇聯平民和民兵們一陣尾氣味兒便很快離去,輪式步戰車剛剛駛出農莊不久,收拾著武器的伍強心裡就犯怵了。靠在椅背上,他一邊擦拭著突擊步槍一邊想著離去之時那些蘇聯平民的目光。狂熱的興奮中夾雜著一種渴求與希望,可他們生活得是如此那般的疾苦……

    「嘿,班長,你在想什麼呢?該不會想媳婦了吧?」笑呵呵著保養手中狙擊步槍的賈思林聳動肩膀,提醒了一下坐在一旁假寐的機槍手李正,後者一頓,也接連點頭,周圍其他戰士也跟著起哄。

    「想個鳥的媳婦,老子是在想剛剛那個農莊的蘇聯平民們怎麼大好日子裡能有如此閒心,不去耕種勞作,卻跑到公路上來阻塞交通,難道都吃撐了?」

    「我看是餓昏了才對!」正在開車的駕駛員頭第一個在無線電裡說道。

    「我覺得她們是沒法去勞動,你也不看看,那些人除了傷殘軍人之外,大部分都是歲數很大的老人和婦孺,唯一具備勞動力的婦女能幹重活嗎?當然她們能做,可她們的任務貌似不是耕種,而是縫縫補補!」

    聰明機靈的賈思林能當狙擊手自然有他獨到之處,他將擦拭得很亮的狙擊步槍合上保險後杵在腳下,說道:「過了這個農莊就快到恩格斯城了,這個農莊應該主要是為蘇軍後勤被服、鞋襪等縫補而存在的,當然,更主要的作用是收養那些殘廢的蘇軍官兵!」

    賣弄聰明才智的賈思林說的話沒有讓伍強聽進去,他正埋頭看著手中的戰術顯示終端,終端可以接受來自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的精確定位和授時服務,而這個終端還能夠在營一級內做到信息共享,所以他正看著調閱出來的地圖,賈思林剛剛說得不錯,過了卡爾拉什這個農莊,再往前正常行駛約莫一個半小時就到伏爾加河南畔的恩格斯城了,這座與薩拉托夫隔河相望的城市目前應該是蘇軍的一個主要軍事要點,第八機步師要部署在薩拉托夫地區什麼位置,那還得看蘇聯西南方面軍的安排。

    被烈烈太陽曝曬的碎石公路很快就在車隊的奔行下煙塵滾滾,從空中俯瞰下去,就好像是一條泥黃色的巨龍正在狂奔似的,為了行車安全,車輛間的間距被拉得稍大了一些,同時還打開了應急車燈以提醒後車注意車距,而第八機步師師屬偵察營通過卡爾拉什農莊之後,就在蘇聯民兵預備部隊通報下知道中**隊快要趕到恩格斯城的蘇軍西南方面軍終於喜出望外了,剛從阿斯塔納飛回薩馬拉後不久又輾轉來到薩拉托夫坐鎮指揮的蘇聯西南方面軍總司令崔可夫元帥興沖沖的要親自趕到恩格斯城歡迎中國陸軍的到來。

    被兩座大山所圍繞的薩拉托夫位於低窪平原地帶。在韃靼語中也就是黃色山城的意思,在薩拉托夫城的東面便是川流不息的伏爾加河,河對岸便是薩拉托夫的衛星城市——恩格斯城。連接這一大一小兩座城市的橋樑並不多,除了一條雙線鐵路大橋之外,就剩下一座1940年才在中國川西道橋集團中亞公司承建下修通的斜拉公路橋。

    另外的兩座年代久遠的橋樑不久前又被德國空軍轟炸了一番,各自挨了一枚重磅航彈後橋面被炸斷,修復的代價很大,所以也就沒有再行修葺,蘇軍集中了防空力量來守衛好質量很好的斜拉公路橋和鐵路大橋。密集的防空炮火也逼迫得德國空軍根本不敢前來轟炸,因為這裡還佈置了蘇聯人視為寶貝的中國製造的地對空防空導彈,用轟炸機高空實施轟炸也都不可能。

    當初花費了蘇聯人400萬人民幣外匯修建的斜拉公路大橋還用了一部分共和國國家投資銀行的對蘇貸款才完成了修建,這條擁有雙向六車道的大型斜拉公路橋在正式通車當天,便高高掛起了已故的前蘇維埃領袖斯大林的親筆題名——友誼大橋,此名似乎是為了見證中蘇之間的友誼,為了修通這座大橋,來自共和國四川的上百名技術人員和多名工程師為此奮戰了上百個日夜,也是因為這座大橋。還締結了兩座城市的友好關係。因而友誼大橋可謂是實至名歸。

    莫斯科戰役期間,德國西南集團軍群的就曾組織過航空兵力對這座氣勢恢宏的斜拉公路大橋實施轟炸,那時候這座大橋還曾挨上了一枚航空炸彈。炸彈命中在了橋頭位置,並未造成太大的創傷,用鋼筋水泥修復之後這座大橋迄今就沒有再遭到任何打擊了。倒是德國空軍為了這座大橋前後損失了不少轟炸機。

    共和國陸軍第八機步師師屬偵察營開入恩格斯城的時候,時間已經快要接近中午了,而隨著越發接近戰區,已經高度提高警戒力度的偵察營官兵們很詫異的發現理應人口更多、擁堵更甚的恩格斯城,絲毫沒有擁堵,而且圍觀的人也沒有幾個。舉目四望能夠看到的除了軍人之外,冒著滾滾濃煙的軍工廠倒是能見到不少。公路兩旁都是掛著笑意的蘇軍士兵。

    車隊不得不又一次停了下來,這一次卻並非是平民的擁堵,而是車隊在穿行過城區往友誼大橋駛去的路上,碰見蘇軍設下的路障了,什麼叫做戰爭景象,剛一下車的伍強就算見識了,已經可以遠遠看到的大型斜拉橋就在遠方,而在這距離尚且很遠的地方,蘇軍就佈置設下了很多的防禦工事,在道路兩側的高樓上,就能夠看到防空作戰用的大功率對空探照燈,城區外的山頭附近還能看到用偽裝衣覆蓋著的大量防空高炮,蘇軍儼然是把友誼大橋當成了寶貝,所以嚴加看守之下,任何通過的車隊都需要檢查也自然是合理的事情。

    中蘇哈三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剛剛成立不久,軍隊之間還並未有統一有效識別證件,但設置路障進行例行檢查的蘇軍守橋部隊也並非是要檢查檢查這支遠道而來的友軍,嘰嘰喳喳和偵察營翻譯交流的蘇軍長官笑呵呵的還沖部隊揮手致意,緊跟著在公路的兩側,就掛出了紅底白字的橫幅,竟是中文所書寫的——「熱烈歡迎中國陸軍第二集團軍!!」。

    更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正通過翻譯和蘇聯西南方面軍第12守備旅也就是守衛這友誼大橋和不遠處那座鐵路大橋的旅長卡斯卡夫大校溝通的偵察營營長梁成中校,竟看到了不遠處在眾多蘇軍將軍簇擁下走來的一個人,這個人他當然認識,早就分發下來的蘇軍將領資料中就有他的信息,他就是蘇聯西南方面軍總司令崔可夫元帥。

    一個蘇聯元帥前來迎接一個中國少校?梁成不得不說這一刻他感覺自己就像是被拉伸了一樣,明顯感覺自己的身高像是突增了一截一樣,怎麼看都覺得自己要比崔可夫都還要偉岸幾分,當然,這種錯誤的感覺並未持續太久,他便在參謀長的提醒下回過神來,共和國陸軍第八機步師師屬偵察營營長梁成少校、參謀長付銀奇上尉、翻譯官蘇威少尉等中方官兵頓時就齊齊向走來的崔可夫等人敬禮,從軍銜上來講,對方走來一群最低級別都是少將的大佬,而中國陸軍這邊最大的也不過是少校-第一時間更新崔可夫自然認得中國陸軍的軍銜,他沒有認錯人,三兩步就帶著滿臉的笑意走到了梁成的面前,回了一個中國式的軍禮後,微笑著打量了一下裝束不錯的中國陸軍少校,又看了看一溜兒停成兩排的中國陸軍先頭部隊軍車,主動伸出手來和梁成握手,等候這一刻的蘇聯戰地記者們很快就開始發威了,卡卡卡的不停照相拍攝,手握著手並肩而站,身高要比崔可夫還要高出一些的梁成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少校,率領而來的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偵察營,在共和國陸軍十三個集團軍裡比自己這個偵察營牛氣的多得是,崔可夫應該迎接的是第二集團軍的軍長級別人物,犯得著讓一個元帥來迎接自己這麼一個小小的少校麼?

    燈光閃動,中國陸軍少校和蘇聯西南方面軍元帥的微笑和兩人身後的友誼大橋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當然最好的背景映襯,還是畫面一側整齊停放開來的中國陸軍戰車,以及那飄揚的中國國旗與軍旗……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