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遠東之虎

第一卷 虎嘯滿洲 第三百七十章 協議 文 / 貪狼獨坐

    英國領事藍普森對於這個消息當然是十分高興的,事實上在一戰之後英國在遠東的影響力已經大為降低。雖然不願意承認,但這卻是不容迴避的事實。

    是以,英國現在最大的要求不過是保證英國在遠東的現有利益。至於日本和南京國府到底是誰贏誰輸,英國人根本就不在乎。也沒辦法在乎.

    甚至原本英國人在藏區的問題上還有些動作,可在一戰之後這種動作逐漸的也沒有了。

    歷史上在1911年12月辛亥革命爆發之際,外蒙哲布尊丹巴活佛在沙俄支持下,粉墨登場,自稱皇帝,宣佈「大蒙古國獨立」,但此舉卻遭到了當時清帝和新成立的國民政府的強烈抵制和反對。

    次年,沙俄仍一意孤行,同外蒙傀儡當局簽訂《俄蒙協約》與《俄蒙商務專條》,在外蒙取得一系列重大政治與經濟特權,進一步激起國內聲勢浩大的反俄浪潮,沙俄處境不妙,被迫在西藏問題上向英國讓步,縱容英國侵略西藏,意圖將中國政府與人民的注意力從外蒙引向西藏。

    英、俄在宰割中國邊疆地區問題上達成如下諒解:英國同意俄國在外蒙有完全自由行動權;俄國則承認西藏為英國勢力範圍。

    1912年末至1913年初,英國以保護在西藏的僑民為借口不斷派軍進藏,進藏英軍達5000餘人,分駐亞東、江孜與日喀則等地。引起國民政府嚴重關注與社會輿論猛烈抨擊。

    1912年12月23日,中國政府對8月17日的英國政府照會作出答覆,明確宣佈:第一,1906年中、英有關西藏的條約規定。除中國外,他國均無干涉西藏內政之權,英國8月17日的照會聲稱「中國無干涉西藏內政之權」是沒有根據的;中國是否改西藏為行省,純屬中國內政,不許外國干涉,但「中國對西藏並無即時改行省之意」;第二,中國「並無派遣無限制軍隊」駐紮西藏之事,根據1908年的《修訂藏印通商章程》。中國有權派軍進藏保護商埠與印藏交通;第三,承認中華民國是另一問題,不能將此事與西藏問題「並為一談」。

    其時,西藏叛軍進犯川邊失敗。西征軍駐紮川藏邊境,隨時均有可能進藏平叛,國民政府始終堅持對西藏擁有主權的嚴正立場,迫使大賴不得不向中央政府表達和解意向,其時的袁世凱政府亦對大賴集團採取安撫政策。下令恢復大賴名號,俸金照舊支付。

    至此,辛亥革命時期英國分裂中國西藏的陰謀未能得逞。但英國人從從來未曾放棄,直到後世英國人還是在藏區的問題上蠢蠢欲動!

    只不過。一戰和二戰之後英國人在遠東的勢力完全崩潰。於是他們只能是在一些問題上不斷的動用些小手段,但卻不敢把自己的臉露出來。

    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一戰之後英國的實力大減沒有了實力英國失去了繼續擴張的能力。日不落帝國,現在最大的要求不過是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罷了。

    至於其餘的。他們是在無力干預。這點事實上在九一八之後國聯的無力也反映了出來,甚至英國在初期對於德國的退讓,這也是主因之一!英國,實在打不起!

    而整個二戰,英國與其說是參與倒不如說是自衛和反抗。真正主導了二戰的,是美國和蘇聯。其餘的,甚至包括了當時的國民政府和赤色。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在這場全球範圍內的戰事中,真的不過是打醬油的。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1931年底,但全球的目光卻全然不在戰火紛飛的滿洲。而是轉向了已然平靜的上海,因為整個上海雖然戰事已經平靜但各國卻依然在使力!

    現在的日本也在頭疼,英、美、法、意四國的領事都已經明裡暗裡給了日本信息:上海的戰事必須要停止!否則為了本國利益,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行動。

    為此,日本軍部再次召開了會議。這次討論的結果很簡單,日本急於要將滿洲拿下,自然是同意停戰的。不過要求就是各國不得干涉日本在滿洲的行動。

    同時要求**暫留現駐地(京滬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雙方交戰區必須從此後劃為非武裝地區。雙方皆不在此區域駐兵,而日軍則是退回戰前防區。

    在四國干涉斡旋下,雙方終於召開了談判。國府方面自然是樂觀其成,此時遠在北平的張學良看到了屠千軍在滿洲戰事上取得的一系列戰果也有些心動了!如果此時他殺回東北,那麼事情會不會有所變化呢?!畢竟現在看來日軍似乎並非想像中的那麼強大。

    但張學良的想法,卻遭到了南京方面的反對。北平中南海懷仁堂裡,張學良捏著南京方面發來的電報沉默良久無語。

    電報上這樣寫著:

    漢卿吾兄萬萬不可衝動,現英、美、法、意四國正為我與日周旋。此時萬萬不可刺激日人,若戰事一開導致我與日全面開戰則後果不堪設想!

    日人本欲侵我,早就全面戰爭之局勢。然英、美、法、日之介入,制止日人動作。迫使日人對我之侵暫時停滯。

    然,此時卻是我與日人談判之關鍵。切不可過分刺激,且現日派遣大批軍力前往滿洲!此滿洲之戰事一時不能結束。我當待國聯調解之。

    上海之事,以證實列國將有調節之意。是以我萬萬不可此時有動作,若引我與日之全面戰爭其時悔之晚矣!萬望兄思之!慎之!

    南京

    蔣中證

    是戰?!又或是觀戰?!張學良陷入了沉思中,若戰!能勝之嗎……

    十一月底,國府方面已以出席過巴黎和會、參加北伐戰爭,時任國府外交部次長郭泰祺、淞滬警備司令部司令戴戟、十九路軍參謀長黃強與日本植田謙吉、重光葵、鳴田繁太郎、田代皖一郎等在上海英國領事館進行停戰談判。

    其時,作為監督的英國駐華公使藍普森、美國駐華公使詹森、法國駐華公使韋禮德、意大利齊亞諾駐華公使,聯席參加了談判。

    在日本有意停戰,而南京政府更是盼望著停戰。是以,不過數日雙方便在上海英國領事館商定簽署了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

    這份協定主要內容為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暫留現駐地(京滬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雙方至此之後不得駐軍。

    而日本為了「僑民及其產業安全」則是可以繼續在上海保持駐兵,並隨時可以增加兵力。此事不必向列國匯報。

    但整份協議,對於正打的如火如荼的滿洲依然是隻字未提。南京政府對於此事也沒有提出任何的意見,雙方簽署了協議之後便隨即將這份協議公知於眾!

    一時間舉國嘩然!滿洲打的是如火如荼,而國府竟然再次和日人商定了這樣的協議?!立時舉國上下抗議四起,無數學生湧上街頭抗議南京方面的這次協議。

    而拿到了各方反應的屠千軍此時正在自己的指揮坑道裡冷笑!數年前,在北大的校園裡團便說過。抗議,在戰爭的時候不過是最無力的方式。

    你的抗議對於敵人來說,無關痛癢。只有切了他的膚、割去他的肉、抽掉他的骨頭!他才會知道,其時你反抗的時候他是會掉皮、掉肉甚至會被抽掉骨頭的!他才會恐懼!才會退縮!

    除此之外,一切皆是無用。

    「通知部隊!今天晚上總攻!」便見得屠千軍扔下那份報紙,對著身邊的蘇宗轍和尚迪南沉聲道:「告訴弟兄們,拿下山海關!此戰,我不要俘虜!!」

    聽得屠千軍的話,尚迪南和蘇宗轍猛的「啪!」的一聲肅然的立正!而後大聲應道:「是!!此戰,國防軍不需要俘虜!!」

    是夜,原本一直隆隆作響的炮聲忽然悄然停止了。這讓山海關內的日軍感到了一絲的疑惑,要知道自從他們前去攻擊奉天的部隊被擊退回來後這炮聲幾乎就沒有停止過!

    但,這一夜炮聲竟然詭異的平靜了。這種平靜不僅不能夠讓日軍心安,反而是讓處在山海關內的日軍心中有了絲絲的恐懼!

    他們不知道對面的軍隊到底想幹什麼,為此守備山海關的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大將召開了軍事會議。但討論了良久也沒有得出一個結論,畢竟現在對面的軍隊在數次進攻中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

    雖然他們有著空中支援和炮兵,但關東軍佔據著山海關的地利是以雖然關東軍損失不小卻依然沒有失去戰略要點。最為重要的是,關東軍的後方可以直接聯繫到津門!

    即使一時戰略失利,那麼關東軍完全和撤至津門!而其餘的部隊都已經開拔,估計最遲明天就會和敵軍的鴨綠江部隊開戰!即使關東軍失利退走,等待他們的也不過是被殲滅的結局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