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遠東之虎

正文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柏林-莫斯科-華盛頓(上) 文 / 貪狼獨坐

    ps:早晨起床,某胖子很勤奮的給大家碼字!小超很勤奮吧?!哇哈哈哈……

    「我們的元首在和日本方面進行充分的溝通之後,決定詢問蘇聯是否有意願要加入軸心國?!」這是裡賓特洛甫見到了加裡寧之後說出的第一句話,裡賓特洛甫沒有任何的寒暄、沒有任何的掩飾,直接看著加裡寧道。

    「我們現在需要一個極為強大的盟友,這個盟友需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來支持我們的戰爭。同時,可以協助我們進攻並最終摧毀掉英國、法國和美國最後的倚仗。」裡賓特洛甫看著加裡寧,笑著道:「顯然,蘇聯很符合我們盟友的條件。」

    加裡寧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他臉上一絲表情也沒有。但其實加裡寧的心裡卻掀起了驚天巨濤,各種想法百轉千回。

    一會兒加裡寧懷疑這是德國人的緩兵之計,為的是麻痺蘇聯好讓那些囤積在波蘭邊境的大量軍隊突然發動進攻,便如他們曾經在歐洲所做的那樣。

    但一會兒他又自我否定,的確!如果和蘇聯在本土作戰,那麼戰爭最終的走向誰也說不準。即使最好的結果他們擊敗了蘇聯,但德國的損失也不會小到哪裡去。

    如果在蘇聯的戰場上損失太大,那麼接下來對加拿大甚至對美國的戰事便無法進行了。對於德國、日本這樣的非人口大國來說,最為重要的便是人力資源。

    沒有人,再好的、再精密的武器也沒有用。因為無人操控的武器,就是個擺設而已。根據情報顯示,日本人已經發佈了第八次戰爭動員令了。他們在中國戰場上損失慘重,這直接導致的是日本國內現在情況堪憂。

    德國雖然在歐洲國家損失並不算太大。但如果把作戰地點轉換到了蘇聯那麼他們的損失絕對不會比日本在中國損失的要小多少。

    只要損失數十萬的部隊,那麼對於德國來說絕對是傷筋動骨。到時候面對著苟延殘喘的英屬加拿大和幾乎沒有任何損失的美國,德國贏得戰爭的勝算很低。

    「裡賓特洛甫先生,這件事顯然超出了我的權限範圍。我需要將這件事情匯報給最高委員會,然後才能夠給予你答覆。」加裡寧沉默了好一會兒後,才握著裡賓特洛甫的手道。

    而裡賓特洛甫則是洒然的一笑,道:「是的,這點我理解。但也請蘇維埃的諸位能夠盡快的給予我答覆,你知道的現在德意志的將軍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戰功。這點元首已經有些壓制不住了。在歐洲的勝利讓容克們太過驕傲。而元首的意思,是希望繼續和蘇聯的合作……」

    加裡寧聞言臉色陰沉,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便直接離開。他聽得出裡賓特洛甫話裡話外的威脅,如果蘇聯不答應加入軸心國那麼開戰就成了必要的選擇。

    那些囤積在波蘭的德國,毫無疑問的會長驅直入配合已經在阿富汗聚集的日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加裡寧沒有任何的耽擱。他回到了戰區指揮部後立即將這件事情形成電文並加上自己的分析、看法全數發回了莫斯科。

    隨後便是親自在電報室裡抽著煙斗,安靜的等待著莫斯科的回應。

    加裡寧的電報,在莫斯科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最高委員會的委員們為了此事激烈的爭論著,有人認為應該選擇和軸心國進行合作。

    因為現在軸心國的優勢已經很明顯了,整個歐洲都被納入了他們的統治之下。只要跟著他們,那麼毫無疑問的蘇聯會成為戰爭的勝利者隨後便有權參與戰爭紅利的分配。

    而反對者則是認為這首先很可能是德國的緩兵之計,為的是麻痺蘇聯方便他們對蘇維埃發動偷襲。這樣的事情他們不是沒有幹過。前不久的法國、英國都是吃了這個虧啊!不得不防。

    而同時,反對者也認為現在蘇聯加入軸心國已經沒有太多的優勢了。戰爭紅利的分配,是和你出力多少成正比的。

    德國毫無疑問的會在贏得全部戰爭後拿到最高的紅利,而日本也不例外。不出所料。日本將會贏得他們在東南亞地區得到的權益。

    意大利現在已經拿到了包括北非一部、地中海一些島嶼、科西嘉島和希臘西部南部中部一部分。算起來也贏得了一些好處。

    而蘇聯呢?!毫無疑問的,德國不會允許蘇聯佔領加拿大。否則膨脹起來的蘇聯,將會成為戰後德國的大敵。甚至很可能戰爭結束,德蘇自己就會立即打起來。

    「德國人不可能真心的和我們合作。他們想要的是拖延、麻痺我們。即使是他們最終拋出合作,我也認為這是他們放出來的誘餌。誘使我們和英美反目。最終讓我們無處可去。」

    恢復了工作崗位的季諾維耶夫憂心忡忡的對斯大林等人,道:「德國人給予我們的,肯定不如英美他們給予我們的利益要多。畢竟這場戰爭現在已經關係到了英美的生死存亡,他們會不遺餘力的支持我們的發展。從這點上來說,德國考慮的更多的是利用我們的人力和自然資源。他們肯定會限制給我們的供應……」

    「我同意季諾維耶夫同志的意見,我的看法也是如此。」同樣是最高委員會委員的布哈林點了點頭,道:「德國人現在已經佔據了優勢,他們絕對不會像英美等國一樣的支持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搞不清楚德國人是否是在麻痺我們,而後擇機發動對我們的戰爭……」

    同為委員的李可夫皺了皺眉,掃了一眼眾人道:「但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德國已經取得了優勢。我想問一句同志們,你們認為我們能夠在這場戰爭中贏得勝利麼?!」

    李可夫的話一出口,所有人都不吱聲了。大家其實心裡都有底,蘇聯要贏得這場戰爭的幾率實在太小。或許能夠勉力支撐,但最終還是難逃落敗的局面。

    除非蘇聯能夠支撐到美國將大部分的兵力派往蘇聯,那麼戰爭就還有獲勝的可能性。否則,蘇聯的下場不會比歐洲強到哪裡去。

    德國人強大的進攻能力,一戰而將整個歐洲擊垮。從來不曾被人佔據的倫敦,現在也淪為德國的囊中之物。這已經從某些方面,表現出了德國的軍力。

    蘇聯的高層們很清醒的認知,自己的實力絕對不可能超過英法聯軍。所以,要贏得戰爭的幾率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我說說我的意見吧!」看到大家都不說話了,斯大林放下了自己的煙斗看著眾人道:「我的想法是,繼續保持和德國人的接觸。同時通過一些渠道放出消息給英國人和美國人……」

    托洛茨基聽的斯大林的話,不由得一笑。斯大林這是在做兩手準備呢,如果和德國的談判成功了那麼蘇聯就會加入軸心國並選擇進攻加拿大。

    而如果蘇聯和德國沒有談妥,或者德國這是打算麻痺蘇聯而發動進攻。那麼蘇聯這些悄然洩露和德國密談的事情,會引起英美的高度緊張和重視。

    他們會想方設法的破壞這次談判,而為了讓蘇聯站在他們這邊英美肯定會加大對蘇聯的援助。否則一旦蘇聯加入了軸心國,那麼只需越過白令海峽加拿大便會陷入危險。

    「斯大林同志,這會不會引起英美的警惕從而切斷給我們的援助啊?!」李可夫有些猶豫的道:「這些有太過冒險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托洛茨基此時笑著搖了搖頭,道:「李可夫同志,我想這大概是不會的。我們距離加拿大太近了。只需越過白令海峽,便能夠威脅到英國最後的保留地。」

    「所以,英美應該不會輕易的選擇和我們翻臉。而且,洩露也是要有技巧的洩露。我們需要表現出有點兒要和德國合作,但又希望英美加大援助讓我們有信心贏得戰爭的態度……」

    李可夫瞬間就明白了托洛茨基的意思。很簡單,如果蘇聯秘密的和德國接觸那麼時間長了英美肯定有所察覺。

    甚至可能英美安插在德國內部的間諜,也會把這個消息報告回去。與其如此,倒不如蘇聯自己偷偷的洩露給英美知道。

    這一方面是要表明蘇聯的態度,如果英美沒有給予蘇聯贏得戰爭的信心那麼蘇聯未必就不會選擇依靠德國。

    而另一方面,則是給德國提醒。無論你是真的要談判,還是準備麻痺蘇聯。蘇聯方面都會有所準備,不會讓你輕易得逞。

    不得不說,斯大林現在比歷史上的他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富有政治智慧。曾經那次內亂引起的騷動,讓他成長了許多。這甚至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的處事態度。

    「把我們的決定電報告訴加裡寧同志,同時請他在談判中觀察到底德國人是要真心和他們談判還是僅僅在做拖延。」一番商談之後,蘇維埃最高委員會終究做出了決定。

    而作為最高委員會主席的托洛茨基對著會議記錄道:「至於如何告訴美國人……」

    「由我來辦吧!」斯大林笑呵呵的道:「這裡大概就是我最熟悉這些帝國主義者了,和他們打交道我打的最多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