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遠東之虎

正文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雲卷雲舒 文 / 貪狼獨坐

    張學良聞言不由得一凜,但他沒有去問屠孟賁到底要拿的是什麼東西.能夠告訴張學良去歐洲是為了拿東西,這已經是例外了。

    按照現階段的情況來說,這件事情也僅僅是國防軍總參謀長蘇宗轍、總司令屠孟賁和聯合政斧主席林森及總理顏正清等不足十人知道此事。

    現在多了一位,但張學良並不知道這個計劃的全部。僅僅是知道,聯合政斧和歐洲有聯繫。而前往歐洲,更多的是要取得某些東西。

    至於是什麼東西,跟誰拿他完全不知情也不想知道。

    話說開了,兄弟倆這點而隔閡沒了之後隨即開始了說笑。張學良抱怨著曰本這地兒實在麻煩,到處都是需要處理的事情。

    他懶得打理這些政務,只想快點兒回國。屠孟賁倒是歎氣勸張學良再忍耐一段兒,這段時間國內的官員安排也很緊張。

    政法學院畢業出來的學生已經不夠分配的了,現在聯合政斧搶人都搶到各個大學裡去了。這事兒弄的雞飛狗跳的,賈小侯為這事兒都差點兒和聯合政斧打起來了。

    聯合政斧搶走的人,多數都是理科生。不少還是賈小侯看重的好苗子,打算學成出來了就進入研發機構工作。

    這倒好,人才還沒有培養出來就叫聯合政斧截胡了。你讓賈小侯如何能不生氣?!

    林森其實對這事兒也是無可奈何,聯合政斧太缺人了。到處都缺。現在聯合政斧有錢了,但對於管理方面的人才卻極度缺乏。

    這些管理型人才,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夠培養出來的。知識面、人際關係處理、危急事故處理,還有對地區的駕馭能力和發展眼光……等等都在考量之內。

    不得不說,如此算下來也只有國內的大學才有這方面的人才。每年的暑假,學子們多數都不會直接回家。而是前往聯合政斧內申請實習。

    整個假期,他們會領公務員薪水的一半。而他們則是會在聯合政斧所統治的全國區域內,協助各方官員們進行工作。

    這些工作包括了農務、稅務、法律……等等各個方面,對於學子們來說這是對社會的實踐同時也是讓他們熟悉政斧運作的良好機會。

    於是這造成的就是聯合政斧開始跟研究院爭搶各大學院的學子,為的是填充擴張的太快了的聯合政斧的公務員不足現象。

    「六哥,現在我們的公務員隊伍數量極其缺乏。就連派往東南亞的治理計劃,都暫時陷入了停滯。沒辦法,可用之人太少了。沒經過鍛煉,子超主席他們又不肯用……」

    「所以,你還得多忍耐一會兒。好歹等子超主席和顏總理他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來考慮曰本的事情……」說著屠孟賁無奈的歎了口氣,道。

    「這其實也是我們為什麼在曰本扶持德川他們的原因,沒辦法!咱們崛起的太快了,管理的人手根本就不足。要是隨意的把下面沒有經驗的人提拔起來,肯定會出事兒的……」

    對於這點張學良倒是很理解,這種寧缺勿濫的做法是好的。畢竟這些新征服的地區,都不是什麼平穩的地區。

    如果不派老人前往,那麼很可能造成的就是大面積的種族衝突。到時候有心人再一挑撥,那麼這些肥沃的土地很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火藥桶。

    是以,這些地區的管理人員必須是聯合政斧中的老鳥。而且必須要擅長處理各個民族之間的關係,這才能保證聯合政斧在當地的利益。

    什麼人該處置、什麼人應該安撫,什麼人是要拉攏的、什麼人是要趕盡殺絕的。這些他們必須都得有數。

    如果在處理這些事情的官員一個不慎,那麼導致的後果將是極為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聯合政斧不得不放棄對當地的統治,甚至很可能會影響到聯合政斧的整個東南亞佈局。

    是以,才挑選前往東南亞的官員這一項聯合政斧是極為謹慎的。當然,他們給予這些官員的待遇也是極高的。

    不僅僅是級別的提升,更多的是在當地平穩執行後的政績評比也比在國內的要高一截。同時,任職年限越長回到國內的升職空間就越大。

    在這些區域任職十年,便相當於在國內任職十五年乃至二十年的效果。這對於現在的聯合政斧官員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吸引。

    「德川他們要的承諾,我已經給他們了。暫時曰本還不會有什麼問題,而關於德川他們六哥倒是不必必在意。王九光會協助你盯著他們。」

    「只要這段時間我們緩過勁兒來了,自然會向曰本派駐一些人員。到時候他們會全盤接手你的工作,而大軍也會撤回去準備歐洲登陸戰。」

    說著,屠孟賁站起來歎氣道:「六哥,其實我比你更著急。但這些事情著急也沒有用,我們總得一步步的來。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情,剩下的自然就會平穩了……」

    張學良無奈的點了點頭,雖然他很不想留在曰本。但屠猛虎的話確實很有道理,現在這裡雖然平定了,但由於各方面的緣故變數還很多。

    沒有大軍震懾,是完全不行的。這種事情,只有讓時間來平定。等曰本人習慣了這一切,習慣了國防軍作為征服者出現之後。

    大軍便可以撤離這裡了。當然,在曰本他們還是會保留一定的軍隊。一方面是防備於西太平洋,另一方面也是遏制可能會在這裡出現的蘇聯。

    曰本,是聯合政斧和國防軍所下的一招極為重要的棋。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在環中國島鏈中曰本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從聯合政斧再到國防軍高層,都知道必須要把這裡掌握在手裡。而且是長久的掌握在手裡,唯有這樣才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抽身自如。

    而東南亞地區的資源也是不可放棄的,且這地方關係到了中國對歐洲和非洲的出海口怠慢不得。於是,讓大軍先停駐於曰本著手解決於東南亞的問題便排在了首位。

    兄弟倆隨後續了些體己話,談了談將來前往歐洲的事宜張學良便告辭而去了。現在他只要得到自己可以離開的消息就足夠了。

    張學良完全可以在曰本稱王稱霸的想法,從九一八之後他便知道自己實際上不適合成為一個全面的領導人。

    他最適合的,還是帶著軍隊打仗。關於政治,他很多時候總是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難得扣了一次蔣中證,卻錯誤的認為人家不會收拾他而跟著人家回南京。結果差點兒就出不來了。

    是以,有了這種覺悟後張學良就決心不參與任何的政務。一心一意的撲在了軍事上。只管帶兵打仗,其他的基本不予理會。

    即使目前曰本的政務,多數他也不予理會。只有王亞礁表示希望他介入的時候,他才會勉為其難的處理一下。

    剩下的時間,他多數呆在自己的指揮部內。或是下去巡查部隊,整頓風紀並抓緊訓練。

    國防軍正在消化鯨吞的土地,而蘇聯的莫斯科已經豬腦子都打出狗腦子來了。希特勒為了爭取時間,不計代價的向蘇聯派遣兵力。

    在倫德施泰他們失利之後,希特勒隨即派出了五十萬的兵力作為支援。其後,再組織了一百萬的德軍部隊前往蘇聯支援。

    而盟軍也不堪示弱,在盟國的支援之下蘇聯在站穩了腳跟之後開始進入了反擊狀態。出乎倫德施泰和希特勒的預料,托洛茨基的死亡並沒有打擊到蘇聯的士氣。

    反而使得蘇聯更加的堅韌,他們不計傷亡的對德軍的陣地晝夜發動進攻。大量的炮彈、火箭彈向著德軍的陣地轟擊著。

    而那些蘇軍戰鬥機飛行員們,幾乎就是在以敢死隊的姿態在進行作戰。他們的瘋狂,甚至連德國人也心有餘悸。

    「這麼打下去,就算我們取得了勝利也得不償失……」倫德施泰看著遞交上來的傷亡報告,不由得苦笑。

    莫斯科進攻失敗之後,雙方的戰線陷入了膠著狀態。而蘇聯在得到了全面的支援之後,則是直接在美軍的協助之下發動了**。

    「已經超過了四十五萬的傷亡,我們能夠支撐到現在陣地都沒有崩潰。這已經是最大的奇跡了……」貢特爾.漢斯.馮.克盧格元帥苦笑著道。

    而倫德施泰則是一言不發,現在的戰況對於他來說極為棘手。恢復過來的盟軍站住了腳跟之後,完全壓制住了德軍。

    除去空軍還有一定優勢之外,陸軍基本就是被壓著打的狀態。雖然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沒有跟他們說,但他們心裡清楚空軍的損失也很巨大。

    雖然空軍在東線上誕生了大量的王牌飛行員,但隨著蘇軍那種敢死隊似的進攻導致的是德軍的優秀飛行員不斷的被人海吞沒。

    這些該死的斯拉夫人,甚至不惜用命來拖住德軍飛行員的注意力。從而給和他們配合作戰的美軍飛行員創造進攻機會。

    這樣的做法屢試不爽,德軍根本就不敢去忽略那些追逐著自己的蘇軍戰機。這群瘋子在數場空戰打下來之後,已經有了一定的空戰經驗。

    如果對著等飛行員掉以輕心,那不亞於將自己的命放在死神手裡保管。

    「國內對我們的支援已經達到極限了,最高統帥部已經表示他們無力再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兵力……」克盧格元帥沉默了一會兒,道。

    「我們現在手頭上的兵力僅有不足兩百五十萬,而蘇聯及美國等盟軍至少有五百萬的兵力在和我們作戰……」

    接下來的話,克盧格元帥沒有說。但倫德施泰心裡清楚,如果這麼打下去的話德軍唯一的結果就是被迫投降。

    「元首讓我們爭取至少兩年的時間,但我估計我們支撐不下去。以這樣的傷亡率,最多兩個月我們就得撤出現在的陣地……」

    倫德施泰聞言不由得歎氣,隨著道:「元首已經批准了我們關於徵集附庸國兵力的事宜,但要求是我們謹慎使用這些人……」

    「尤其要注意的是,他們可能會和盟軍勾結來進攻我們的陣地。所以,對於他們的使用必須謹慎……」

    克盧格沒有說話只是嗤笑,那些不願意和德國合作的早就成了盟軍的游擊隊了。只有那些願意合作的,才會做出這個申請。

    「說實話,這段時間意大利人打的倒是不錯。至少喬瓦尼.梅塞沒有辱沒羅馬帝國軍隊的榮譽,但可惜的是他這樣的人太少了……」

    克盧格隨即轉移了話題,而倫德施泰也不欲對希特勒的這封命令談下去。

    「喬瓦尼.梅塞確實不錯,可惜的是意大利人似乎內部起了爭論。他們現在在觀望,而不願意再派部隊前來了。」

    倫德施泰的話讓克盧格一陣點頭,喬瓦尼.梅塞現在帶領的意大利遠征軍團共計有二十三萬的部隊。

    戰損了近八萬之後,意大利對他們進行了一定的補充。但當戰爭進入僵局之後,意大利開始不對遠征軍進行兵力補充了。

    而在曰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他們甚至都對彈藥供應減少了。如果不是倫德施泰等人拿出自己的給養供應給意大利,或許這支遠征軍得斷糧。

    「霍爾蒂那傢伙呢?!我想知道的是,他會派出多少人來協助我們?!」克盧格沉默了一會兒,對著倫德施泰問道。

    「霍爾蒂這個老混蛋現在借口道路運輸困難已經不準備派兵過來了……」倫德施泰咬牙切齒的狠聲道。

    霍爾蒂.米克洛什海軍上將,這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也是一位二戰期間最為奇特的將軍。在一戰之前,他進入了當時世界第四強國奧匈帝國的海軍學院內學習。

    畢業後,他成為了奧匈帝國的一名海軍軍人。但隨即,一戰爆發。這場戰爭導致的是戰敗的奧匈帝國解體。而霍爾蒂則是隨後趁著混亂,直接幹掉了貝拉.庫恩為首的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自任攝政王。

    這位在一個沒有任何海岸線的國家擔任海軍上將的將軍,在幹掉了這個蘇維埃政斧後成立了帝國。但卻沒有自任或找來一位國王,而他卻把自己的職務定位攝政王。

    而由於一戰時期,奧匈帝國由於解體導致大量的領土被侵佔。這讓霍爾蒂選擇了和當時理念相同的希特勒合作。

    當然,匈牙利也從這種合作中獲得了好處。在進攻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羅馬尼亞的戰役後,堅定的站在德國一邊的匈牙利不僅拿回了領土,還獲得了兩國匈牙利人的居住的所有地區。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莫斯科戰役的失敗讓霍爾蒂開始緊張了。他開始有意識的保存實力,並試圖讓匈牙利離開這場戰爭。

    在他看來,這場戰爭中匈牙利付出的已經夠多了。也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繼續下去那麼對於匈牙利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的退縮也是有理由的,莫斯科一役匈牙利第2軍團被全殲這件事情對他們影響很大。霍爾蒂肯定考慮到了戰爭進程和如果我們失敗了,匈牙利將會面臨著什麼的問題……」

    說著,倫德施泰頓了頓道:「現在他們展開談判,相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一旦戰事完全於我們不利的時候,他們的籌碼就少了……」

    「電請元首,把我們的意見遞交上去。」倫德施泰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匈牙利不再能繼續配合我們,那麼他們就該選出一個能夠配合我們的人!」

    而此時,一群印度人在渥太華惶惶不可終曰。他們滿懷信心的前往渥太華,試圖接觸英國的希望破滅了。

    英國政斧根本就沒有人來接待他們,甚至連派出一個辦事員打發他們的表面功夫都懶的做。一群印度人,就這麼在渥太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一群**奴才,他們現在知道怕了?!想要取得帝國的原諒了?!這群混蛋,怎麼不想想他們協助曰本人的時候那副嘴臉!」

    在議會裡,一位英國議員對於怎樣應付印度人撇了撇嘴道:「這群白癡真的以為抓個混蛋,就能夠平息我們的怒火嗎?!」

    「這些人必須受到懲罰,而他們也參與了這件事情。不可能讓他們抽身而出!」一位議員叫嚷著。

    從來都是大英帝國坑人的,何曾讓人坑的這麼慘?!當年大英帝國的艦隊,沒少把土著們的黃金騙出來,然後再順手把他們宰掉。

    沒想到啊,風水輪流轉。這一轉眼,就成了大英帝國被人坑了。坑他們的,竟然還是他們認為不可能背叛的奴才。

    這叫他們如何能不火大?!

    「首相大人!我覺得我們應該電請國防軍執行已經商定好的戰役了,這些奴才死不足惜。我們需要保全的是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

    丘吉爾看著這些議員們不由得苦笑,他總算是知道大英帝國為何會落寞了。有這樣的一批人在,就是再強大的帝國也逃不過落寞的命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