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遠東之虎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利益(上) 文 / 貪狼獨坐

    大英帝國沒落了,無論丘吉爾是否願意承認但這就是無比確鑿的事實。作為一個沒落的帝國,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自己的沒落。

    然後,尋找下一個崛起的帝國。緊緊的和這個帝國靠在一起,同時細心的維護自己的利益並保證不會讓這個崛起的超級大國與自己為敵。

    英國哪怕是一無是處,但這個從十八世紀一直保持在強國行列中的帝國還是有著自己一定的過人之處的。

    比如,他們審時度勢抱大腿的本事。早年間,他們聯合了法國來壓制歐洲崛起並很有可能一家獨大的德意志。

    隨著借助一戰而逐漸強大起來的美國,也被英國不計前嫌的抱住了。儘管英國國內很多人不滿意,自己的前殖民地竟然混到了自己要抱其大腿的地步。

    但大英帝國最終還是做了這樣的選擇。在九一八發生的時候,他們甚至是先前往了美國、法國和日本拜訪,最後才來到了中國進行所謂的「調查」。

    「首相閣下,我們要趁著這個機會做些什麼嗎?!」一位議員興沖沖的對著丘吉爾道:「現在,可是我們拉攏這位猛虎的機會啊!」

    「我們在印度和中東的利益,到時候少不得會需要這位猛虎的出手。現在我們是否應該……」

    他的話還沒有說話,就看到了丘吉爾極為鄙夷的眼神。因而不再說話,眼巴巴的看著丘吉爾等待他的解釋。

    「中國人在幾千年前所寫的《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丘吉爾解釋了,既是解釋給這位傻乎乎的議員聽。

    也是在告誡在座的其他的議員和各部官長們,有些事情不說明白了他總是會腦子不清楚的。腦子不清楚,就容易做出混帳事兒。

    有些混帳事兒,做完也就算了無傷大雅。但有些混帳事兒,做下來了那可就會把所有人都坑死。比如薩拉熱窩的那位青年。

    他倒是很爽利的把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給干挺了,可他這爽利之下帶來的是第一次這顆星球上的全面戰爭。

    超過三十個國家被迫或主動捲入戰爭。三千萬以上的軍隊傷亡。平民因此而死者不計其數。加夫裡洛.普林西普這位學生哥倒是多活了幾年,卻不知道那些因為戰爭而死的人們是否會怨恨於他。

    而這位幹掉了費迪南的學生,他的祖國並沒有如他所願的就此強大起來。他的刺殺,造成的是大面積的戰爭。雖然戰後國家成立,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大面積的混亂。

    頻繁無比的政權更迭,大面積的各種組織、勢力的暴力爭奪帶來的不是繁榮和安全。他們帶來的更多的是戰爭和毀滅。

    在一戰之後,所謂**的南斯拉夫經過了多少的腥風血雨誰也說不出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段時間中幾乎沒有任何當地人可以活的像是曾經的奧匈帝國那麼的安全……

    「我們現在首先並不知道中國方面有什麼打算,同時也不知道美國人打算怎麼處理。我們更不知道,他們之間談的如何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覺得我們可以插手這件事情麼?!」

    丘吉爾看著這位議員,歎氣道:「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大動作而是小心翼翼的試探。不要忘記了。前段時間因為軍情五處的魯莽我們和美國之間已經交惡了……」

    「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無比的謹慎。」頓了頓,丘吉爾道:「交好國防軍,我們可以在印度進行。而關於此事,我們則是以試探為主、隱蔽的表示我們的支持。但不要輕易的暴露我們的目的。」

    印度,新德里。尼赫魯最近幹勁兒十足,因為他看到了印度大量的自然資源開始被開採。很多從前因為路途艱難。所以一直都丟荒著。

    而現在,佔領這個的國防軍開始用印度的人力建設這些區域。所謂的建設,其實就是利用大量的印度戰俘,來修建運輸必須的鐵路和公路。

    公路都修建的極少,鐵路反而修建的挺多的。雖然大量的戰俘被累死在了工地上,不過尼赫魯還是覺得很滿意。

    至少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當然,對印度的賠償先還沒有討論出方案。但毫無疑問的。這筆賠償是印度出不起的。

    不過尼赫魯對此保持著樂觀,至少他看到了某家公司擁有的潛力。而這家公司,現在則是在印度大肆的勘探和準備開採。

    這家公司,就是在瑞士成立的環亞礦業集團。尼赫魯認為,這家公司絕對和盟國所有的國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否則,這家公司不會如此肆無忌憚在在印度開始他們的礦產勘探。而同時,所有的盟國竟然對此不聞不問。

    「這樣下去。我們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很可能會被他們挖掘一空的!尼赫魯,你看到了這其中的危險了嗎?!」

    沉不住氣的甘地,還是找到了尼赫魯。這段時間以來,甘地一直致力於讓印度和平的被國防軍所接收。

    尤其是在日本的暴力之血事件之後。他看到了那些意圖反抗的日本人遭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下場。

    僅僅是企圖,還沒有發動。這些人就遭到了極為瘋狂的毀滅。重炮、坦克、輕重機槍。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

    雖然沒有明確的資料,但甘地相信日本人絕對死了不少。想到這點他就不寒而慄,一旦印度爆發了這樣的情況,那麼國防軍會怎麼做呢?!

    結果是毫無疑問的,他們不會對印度人心存憐憫。是以,這段時間以來甘地都在勸服那些不甚服氣的反抗勢力。

    而日本的情況,也讓這些勢力開始膽寒。當得知自己一旦發動可能面臨的是什麼、一旦失敗會是什麼結果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對此三思而後行。

    比口頭威脅更讓人恐懼的是暴力恐嚇,而比暴力恐嚇更讓人膽寒的是直接無視你而將如此做的人轟殺至渣。

    「我看到了,但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兩個。第一、我們沒有任何的選擇權,他們的軍隊在這個國家裡。如果我們反抗,那麼導致的將是更嚴重的後果……」

    「第二、我現在盡力協調的是,讓他們為我們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誠然,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會帶來大量的傷亡,但對於印度的長遠發展來說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尼赫魯對著甘地解釋道:「我們不是戰勝國,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就是戰敗國。我們沒有力量來反抗他們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只能是盡力的從他們的掠奪中為國家爭取利益……」

    不得不說,尼赫魯在說服方面的確可以擔當一個成功的政客。至少,甘地沒有反駁他的話。而他則是不斷的運用各種數據,和理論來讓甘地配合他的工作。

    尼赫魯心裡無比的清楚,一旦印度發生了什麼反抗情況首當其衝要被收拾的就是他這個現任的印度臨時領導人。

    想要獲得國防軍的支持,在戰後繼續領導著印度那麼尼赫魯就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國防軍不會養著一個閒人。

    「印度現在,比任何時候發展的都要快。基礎設施的建設,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亦不為過。雖然這種發展我們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這種代價在長遠上看是值得的……」

    尼赫魯不斷的把印度的現狀,和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分析了一遍。這才讓甘地不甘心的承認,如果自己稍微動作那麼影響的可能會是印度將來的發展。

    而即使現在有所犧牲,但為了印度將來的發展這種犧牲還是有所必要的。

    「甘地又去找尼赫魯了?!沒事兒,不管是為了他自己還是為了印度。他總之會說服甘地,讓我們盡力釋為的。」

    李宗仁在自己的指揮部裡得到了甘地又去找尼赫魯的消息,得知消息的他僅僅是冷笑了一下,對於此事他並不在意。

    「尼赫魯不會告訴甘地,我們建這些鐵路當然是為了我們自己。只要印度還有我們所需要的利益,那麼印度就會一直在經濟層面被我們所把控……」

    李宗仁聳了聳肩,冷然無比的道:「『環亞礦業』,這可是所有盟國的利益。影響到了這份利益,無異於與所有的盟國開戰。別說印度現在的情況了,哪怕是他們成長成美國也只有失敗的下場……」

    「當然,我們不會明面上對印度發動戰爭。但將和我們唱反調的人弄走,還是輕而易舉的……」

    此時的聯合政府和國防軍,已經在思維方式方面受到了屠孟賁極為深入的影響。後世這種代理人戰爭層出不窮。

    而一旦大國的利益受到了影響,那麼那位代理人被幹掉的速度會比他崛起的速度更快。而那些慘然被夾在大國之間不斷的痛苦掙扎的小國,只能是不斷的處於風雨飄搖中。

    比如伊拉克,比如車臣。再比如,後世的烏克蘭。各方勢力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斷的在當地挑起衝突和爭鬥,他們掛著什麼自由和人權的名義。

    但實際上,讓當地人死傷最大的卻是他們……(。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