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十三章 文 / 蘭色幽香

.    對林海豐、鄭南他們與眼下世界那些格格不入的新鮮思維,石達開並不能完全接受。畢竟他所受到的教育告訴他,門第觀念是不可更改的。官與民,天王與大臣,總該有區分。所謂人人平等,也無非是一種宣傳上的需要。可是,他還是喜歡他們的思想,為官者,不貪圖安逸,不追求權力,這是決定一個王朝興盛的必要條件。

    林海豐瞅著石達開,笑著問:「你說你現在穿的王袍和我們那身軍裝比起來,哪個更好些?」

    「呵呵,還是你們的好些。」石達開瞇縫起眼,腦海裡閃現著當時一身戎裝的林海豐和鄭南,「既方便,又精神。尤其是那顆紅星和左右的兩塊紅布,很是好看。」

    「我們追求的是天下大同,和你們所說的人人平等大同小異。」林海豐臉上泛著光彩,「你們喜歡黃色,因為黃色象徵著皇權。我們不一樣,我們喜愛紅色,我們的軍旗是紅的,象徵著無數為我們的事業獻身的英雄們,是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戰旗。我們頭上的紅星是顆指路的明燈,照耀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而兩邊的領章就是兩面紅旗。」

    「嗯,寓意真是深刻。」石達開讚歎著,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杏黃色的王袍,又抬頭瞅瞅林海豐他們身上雪白的襯衫,「這內衣的樣式也不錯。」

    「這一切我們以後都能製作出來。」林海豐笑了,「軍服的樣式既要體現出人的精神,還有就是要方便、靈活。先說這顏色,黃色不利於夜間作戰,太明顯了,很容易被對方發現,因此還是草綠色好些。不過,一隻軍隊是否能成為鋼鐵般的隊伍,穿著還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官兵一致,做官的不能搞特殊化而脫離了士兵。」

    從如何愛兵開始,林海豐一直講到軍隊和老百姓的魚水關係。

    最後,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視著石達開,「天軍的將士很多都是好樣的,我希望咱們一起努力,把天軍真正建設成一隻打不垮、拖不爛的人民軍隊。」

    「會的,一定會的。」石達開兩隻拳頭緊緊地攥著,激動地說。他本來還想和林海豐他們繼續攀談下去,西洋鐘的十二下鳴聲止住了他的念頭。

    「你看,我一下影響了你們的休息,明日上午還要去天王那裡議事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站了起來,「二位賢弟明日的議事會上,一定要把對天朝以後的安排全部講出來。」

    「嗯,」林海豐點點頭,也站了起來,「當務之急是要盡早通知林鳳祥他們順原路馬上返回天京,如果再耽誤了,按照歷史上的發展,他們就將放棄對懷慶的圍困,進入山西了。」

    「好,我連夜派人去招回他們。救兵如救火,明早再向天王和東王稟報就是了。」石達開從柳湘荷手裡接過自己的王帽,「我就不耽誤你們了,累了一天,也該早點休息了。」

    林海豐和鄭南一直把石達開送到大門口。

    臨分手,石達開拍著一邊侍立的汪海洋的肩膀,莊重地說:「安王和寧王的安全就全托付在你們的身上了,要加一萬分的小心,絕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汪海洋看看安、寧兩位新王,胸脯一挺,衝著翼王堅定地說:「殿下放心,卑職會用生命來保證兩位王爺的安全!」

    石達開恩了一聲,又瞅瞅四下裡安靜的巷子,滿意地點點頭

    直到石達開一行人消逝在巷子的盡頭,林海豐才轉過臉來上下仔細打量了一下汪海洋。看的出來,這個十七、八的小伙子是個精明強幹的人,從帽子上的官銜,知道他已經是個「指揮」了。戰爭真是個大熔爐啊,它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的軍事天才!林海豐心裡感慨著。

    他本來想安排汪海洋幾句什麼,當目光掃見一旁的柳湘荷和路靜的時候,他輕輕搖了搖頭,親切地拍了拍汪海洋的肩頭,「安排好值勤的衛士,你們就去休息吧。」

    「遵命,殿下!」汪海洋笑著回答。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林海豐指了指門洞兩邊懸掛的足有一米直徑的大燈籠,「這裡掛燈籠是對的,可以方便來往人夜間的行走。不過,燈籠上的官銜標明就完全沒有必要了,明天想著把它換下來。」

    「這」汪海洋遲疑了一下,不解地看看安王又瞅瞅寧王。

    「安王說的對,」鄭南微笑著,「以後不單單是門前的燈籠,一切亂七八糟的依仗全部丟一邊去。不要叫老百姓們一見到我們的樣子就覺得和咱們很難接近。」

    「遵命,殿下!」汪海洋答應著,心裡卻是有些莫名其妙。王府該有的標誌和依仗都是朝制,也是為了體現天朝的威嚴,怎麼都成了亂七八糟的了?

    望著離去的兩位王爺的背影,王府牌刀手的副統領李蒙湊到汪海洋的身邊,捂著嘴小聲地嘀咕著,「什麼都沒有了,這裡也就不像個王府了啊?」

    「不像?什麼不像?」汪海洋扭頭瞪了他一眼,「別說沒有執事、依仗,就是不穿王袍,殿下們依舊是王爺,這裡還是王府。」

    「當然啦,」李蒙嘿嘿一笑,「我只是認為王府應當有王府的威嚴。」

    「閒話少說,」汪海洋一擺手,「還記著臨來時翼王殿下的吩咐嗎?」

    「當然記得,一切聽從兩位王爺的指令,保證他們的絕對安全。」李蒙斂起笑容,拍拍腰間斜插的西洋火槍。

    「記得就好。」汪海洋一邊指揮幾個牌刀手關好朱漆大門,一邊瞅著他說,「以後我跟隨安王殿下,你跟隨寧王。大門、二門和後院門都要放人守護,沿院牆每十步安排一個牌刀手,一個時辰一輪換,以免有人懈怠。」

    「好,」李蒙點著頭,又咂了咂嘴,指指房後略帶遺憾地說,「就是這個園子小了點,後面的兩個馬棚也只能拴下二十幾匹馬,其餘的馬匹看來只能長期放在鄰院了。」

    「是啊,也只好先這樣了,」汪海洋檢查下關好的院門,呵呵一笑,「以後就會好的。對了,你住在後院,我住前院。另外還要注意告訴所有人,前後院來往不得騷擾內院的女官,違者嚴懲!」

    「這你指揮大人就放心好了,咱們這些弟兄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好漢,絕對不會做出什麼污七八糟的事情來的。」李蒙望著汪海洋,斷然地說。他比汪海洋還要大幾歲,可心裡著實佩服這個童子軍出身的小將,不僅作戰勇猛,還心細如髮。他是個旅帥,所有掉來這裡的牌刀手都是在他原有的旅裡選出來的,比起汪海洋來,他更瞭解這些手下的兄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