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一三二章陳承瑢真是太聰明了 文 / 蘭色幽香

.    韋昌輝按照原定的計劃,由旱西門順利地進了天京城。(^首^發^№w.w.wc.o.m)

    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個都城,天京怕是極其少見的一座城池了。自從天京火車站落成,京滬鐵路通車後,為了更方便來往的客商,也是因為天軍已經把戰線穩穩地推進到了長江以北,天京四城的各主要城門就開始施行晝夜不閉,各色人等完全可以自由、隨意地出入。不僅如此,在這些城門口,雖然也有女軍的哨亭,還會有上十來個英姿颯爽的身影兒,可是在百姓們的心目當中,那彷彿就只是一種象徵。誰會相信,她們的身上根本就不攜帶任何的武器。那個時代的人沒有交通警察的概念,否則,所有人就會明白,這些女兵們的作用不是別的,她們就是為了維護城門的交通秩序才會出現在那裡的。

    當然,作為一個戰時的都城,天京的大小街巷上,總還會有一小隊一小隊的巡防女兵不時地出現。但是和城門出現的情況類似,除去遇到特殊情況,巡防的女兵一般也是很少佩帶武器的。由於天京實行的是街區聯防制度,每個街區都有自己的聯防組織,而每個交通路口又都有女軍的哨亭,再配合嚴密的戶籍制度,天京其實實際上是一個表面寬鬆,內裡嚴緊的城市。

    不管怎麼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擁有的是極度的安全感。這也就是天京的百姓們為什麼會隨著天軍在前線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吧。人是不希望把自己現有的美好生活,再去做一個沒有定數的改變的。

    今天的情況特殊。臨近二更天,隨著警備司令部的號炮聲起,天京各城門突然被緊緊地封閉了起來,大批全副武裝的天京女軍湧上城頭,湧向城門。幾乎是一瞬間,天京除了出現在城內的女軍巡防隊的身影兒外,彷彿立即就變成了一個無人的世界。

    如果不是事先得到了城內劉大鵬的通報,面對這一突然的變化,韋昌輝是怎麼也不敢進入天京的。

    西城的一個學吧裡,進入天京的韋昌輝在召集行動前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是全體入城部隊連以上的軍事主官。

    這次戰前動員會議的主角是劉大鵬。無論什麼樣的戰事,最後決定它的結局的,其實還是那些最基層的士兵們,不叫他們在事先有個良好的心理準備,不激發起他們的鬥志來,什麼事也幹不好,更何況今天這種特殊的情況呢。在這方面,經過寧王洗禮的劉大鵬,顯然比韋昌輝更老練。

    東王看中了天王的寶座,東王假借天父的名義,逼封萬歲,其實最後是要自己當天王。天朝今天的大好形勢得來不易,有安王、寧王的心血,有無數天朝將士的奮鬥,才換來這眼下的安定和發展。可是東王等一小撮人無視天朝的利益,極盡勾心鬥角之能事,排擠其他不同見解的人,甚至還要不惜採取最卑劣的手段,對安王、寧王、翼王進行謀殺。正是因為他們在後方的攪鬧,才導致北王、安王不得已撤出戰場,回來天京平息內亂,也直接導致了戰場上的種種被動……

    劉大鵬開始給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放棄廬州而返回天京的各級指揮官們,一一擺列著所謂的事實。

    說到最後,他幾乎是聲淚俱下,「弟兄們,你們也看到了,皖北戰場崩潰了,天朝紅軍損失慘重,天京已經被迫開始了戒嚴,天京父老的安詳生活,就這麼要被那些陰謀家們毀之一旦。我們是天朝的軍人,安王和寧王一直在說,我們是百姓的書弟兵,我們就是要與天朝和天朝的父老們一起同生死、共患難。誰敢搞亂天朝,誰就是我們的敵人。沒有一個穩定的天京,就不會有戰場上的偉大勝利。現在,我正式宣佈我們此次進京的任務,奉天王詔諭,東王楊秀清陰謀篡位,著令北王、安王所部回京清除叛逆,拯救天朝於危難……」

    所有與會的指揮官們都屏住了呼吸,他們的目光直直地盯著劉大鵬,好像隨著他的情緒變化,一個個也在變化著。

    連韋昌輝和陳承瑢、劉乃心三人,也似乎都被劉大鵬的這番表演深深打動了。尤其是韋昌輝和劉乃心,對劉大鵬他們是太熟悉不過的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本來滿口髒話,粗的掉渣兒,只知道打打殺殺的簡單傢伙,一年多沒見,竟然也學會這手口若懸河地鼓惑人了?那假話說的,簡直比真話聽起來還要真。

    到目前為止,韋昌輝對事態的進展還是很滿意的,他進城的一千多人馬,連同劉大鵬領來的近衛旅駐他北殿的一個營,都已經靜靜地掩藏在了這片夾在東王、翼王兩府間街區的院落及這個學吧裡,就等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不過,唯一叫他還有些感到遺憾的,就是周得桂的主力還在旱西門外。一想到西城門附近聚起的大批女軍,他就隱隱感到,若要讓周得桂部再能夠順利的進城,那恐怕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再仔細想想,他又覺得這樣倒也暫時無所謂。東王府裡僅有一個營的警衛,最關鍵的是蒙得恩派人送來了密報,石達開已經死了,現在這個消息已經傳進了翼王府,原先擔心可能來自背後翼殿人馬的襲擊不存在了。以兩千之眾,對付區區數百人的抵抗,無論如何都足夠了。更何況,他手裡還有一隻打不垮的王牌人馬。只要楊秀清一除,群龍無首的天京,還不是一切自己說了算?

    想到這裡,他用讚許的目光看看正做著具體細節安排的劉大鵬,拉上劉乃心和陳承瑢到了隔壁,他需要考慮更遠的一步了。

    「我們現在是該考慮考慮如何向將來回京的安、寧二王交代的時候了。」韋昌輝看看劉乃心,最後把目光定在了陳承瑢的臉上。

    「我們是奉了天王的旨意行事,他們也說不出來什麼。」一想到楊秀清將要落得的下場,陳承瑢心裡就忍不住地興奮,別的他就一直沒有去細想過,換句話說,他還根本不願意去想。

    「沒那麼簡單啊,」劉乃心撇了陳承瑢一眼,「不管怎麼說,皖北戰局的失利,是我們導致的,就沖這一點,安王也未必會肯和我們甘休。唉,我們走的太倉促了些了!」

    「是啊,我擔心的也就是這個問題。」韋昌輝說著,長歎了一聲。

    陳承瑢瞅了瞅似乎都有些無奈的韋昌輝和劉乃心,搖搖頭笑了。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他的心裡一陣的感慨。韋昌輝這麼上趕著回來替天王出氣,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他早清楚,不過都是各人有各人的算盤而已。至於說到主意,以前是他不願意去多想,現在要是想說,那是信手拈來,「這其實很簡單,只要殿下肯去做,不過就是應手而辦的小事情。」

    「小事情?」劉乃心好像不認識了似的看著陳承瑢。

    「當然。」陳承瑢把頭轉向了正用期待的眼神兒望著自己的韋昌輝,「不要把目光只盯在東殿這一個地方,還要利用劉大鵬的優勢,天亮之前再解決太陽城裡面的事情。」

    「你說天王?不行不行不行……」韋昌輝像是被火燎了一樣,身書一顫,連連搖晃著手,說著一連串的不行。

    「哈哈……」看著韋昌輝的怪樣書,陳承瑢哈哈地笑了,「我說殿下啊,您得把話聽完呀。我可沒說叫殿下去動天王,而是要殿下盡快控制太陽城。」

    「控制太陽城?」韋昌輝看看劉乃心,又瞅瞅陳承瑢。

    「是啊,殿下想想,如果明天的報紙上刊載的是殿下為天朝除去一個叛逆的同時,又有天王的嘉獎詔旨,殿下代替東王節制諸王,而且還有天王嚴斥安王貽誤戰機,導致江北會戰失利的消息,您說以後會是個什麼樣書?不僅如此,天王還會指責安王、寧王縱容東王,與天王作對,才最終導致了養虎為患,他們必須要對楊逆的謀反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陳承瑢真是太聰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