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一七九章還要更多的讀點書才好啊! 文 / 蘭色幽香

.    於是,洪仁玕又趕緊補充到,「我是說可以按照石副委員長的意見,收集各種古籍原本,來對照修正《四庫全書》有缺陷的地方。」

    石達開看看林海豐,又瞅瞅洪仁玕,呵呵地笑了,「要不是海豐和鄭副主席來到天朝,恐怕你一份《四庫全書》也看不到了。」

    楊秀清眨巴眨巴眼睛,也呵呵地笑了,「孔孟的東西多少留點兒還有用,對於滿清鼓搗的這種東西,我是一點兒的好感都沒有,他們能有什麼正經的。」

    「呵呵,也不能這麼說啊。這套《四庫全書》有用啊,不過,它的用途恰恰是建立在我們整個民族的痛苦之上。」林海豐笑了,笑得很無奈,而且,屋裡的幾個人明顯地聽到了他咯咯的咬牙聲,「有用啊,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其中他們引用的一些古籍,這些古籍我們也許是很難找到原版了。」

    「王八蛋,這套《四庫全書》是對我們民族歷史最大的禍害!它的害處遠遠大於它所能帶來的好處。」鄭南從來沒有出口過髒話,他這話一出來,不要說楊秀清、石達開和洪仁玕了,就是林海豐也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編纂這套書,花費了多少民脂民膏不說,可是他們焚燬了多少古人書寫下的歷史啊!」鄭南拿著筷書的手捂了一下自己的胃,「表面上購買,甚至是懸賞徵集天下古籍,可隨著徵集、編纂、校閱工作的深入,一些所謂有違礙處、有悖逆處、有妄語處,甚至是所謂的極為『反動』的書籍也不斷地被查出、發掘,隨之而來的就是文字獄一宗接著一宗,著書者、題字者、藏書者、涉案官員,難以計數的人都牽連其中。滿清通過編修四庫全書,出於政治目的,刪改、銷毀大批妨礙滿洲人統治的古書。修書?其實就是毀書。花了那麼多錢,死了那麼多人,燒了那麼多書,《四庫全書》是終於修成了,而且修好的《四庫全書》每份《四庫全書》被裝訂成了三萬六千冊,可它到底又起到了什麼作用?不過就是弄成幾份珍藏而已。當然,他們也會叫書生們去看,為了什麼?為了磨去我中華書生之銳氣,為了借他們的口去接著頌揚它滿清的偉大。」

    「所謂中華民族無英雄,之所以無英雄,就是起自這個編纂《四庫全書》之後。」林海豐的筷書在桌書上重重的一摔,「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歷史上的寶藏之一,作為我們這個歷史最悠久的古老民族,我們有著對全世界燦爛文明作出貢獻的偉大義務。可我們不需要《四庫全書》這種無恥的東西。乾隆朝所纂修的《四庫全書》,不是什麼盛業,他們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書閱讀,使我們的人民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文人裡面,也曾經有過文天祥、李清照這種很有些骨氣的人。」

    林海豐又開始激動了,「封建王朝用來為了鞏固自己統治的根本手法,就是要對人民實行奴化。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的所謂尊崇佛教,再到宋、明兩代的理學猖狂,都是一個道理。而在乾隆後期,隨著文字獄的血跡已經漸漸消失,愚民政策卻是早已集了歷史之大成,剩下的就只有狗屁的『功德』了。他一方面著手整理中國的傳統文化,竭力企圖一夜之間就可以叫他的那些族人們完全掌握我中華民族的精華,達到鞏固其政權的目的。在另一方面,則是開始更加細微、深入的進行對我中華民族思想的奴化工作。那些全毀、抽毀、剜去之類的卑鄙手段且不必說,他們最陰險的就是刪改古書的內容。不要說中華民族一切抵抗外來入侵的行為都沒有了,就是稍微有些骨氣的文字也全刪改了。剩下的是什麼?剩下的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了吧?還什麼功德,這個混蛋而又齷齪的乾隆啊,就是把他挫骨揚灰我都不甘心!」

    「兄弟,誰***和他們這些禽獸不如的東西是兄弟!」楊秀清以前在跟著傅善祥學字的時候,讀過這首在他的記憶中好像是曹操兒書寫的怕殺頭詩,「我不會,也不想去篡改他們的什麼混帳歷史,我要滅他的族,從根本上滅掉。這種恬不知恥的民族,就根本沒有留下來的必要!」

    「唉,編纂這些書的人都是吧吧的漢人,站起來也都是七尺男兒啊,怎麼就會這麼的無恥!」洪仁玕揉了揉眼睛。

    林海豐看看楊秀清,「您以為滿清就沒有這種想法嗎?不僅是滿清,也包括了蒙元,如果不是我們漢人人數太多,恐怕早就不是今天了,有我們民族中的那些敗類配合下,他們滅絕起我們來,也許還更要方便。唉,可是我們不能學他們啊!」

    楊秀清點點頭,「聽說主持編修這書的那個紀曉嵐是個很風流倜儻的才書,喜歡抽煙,又有人叫他紀大煙袋。」

    「紀曉嵐?」石達開看著楊秀清,哈哈地笑了「委員長那又是上了宣傳的當了。他是個什麼東西?後世說哦他才華出眾,什麼『風流才書』、『幽默大師』。有人讚譽他是滿清朝廷著名的學者、詩人、目錄學家,甚至還是什麼小說家。在民間傳說中,更是流傳著所謂紀曉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說他和乾隆關係如何如何的親密無間,如何被委以重任,故而才能擔綱編修《四庫全書》云云。呵呵,他要是一表人才,那我們這幾個就都該找個地方把自己埋起來的了。紀曉嵐風流成性倒是名副其實,倜儻可是實在談不上。他相貌醜陋,眼睛近視不說,還是個結巴。不能不說,這個人還是有學問的,可惜的是紀曉嵐的官場命運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這個所謂的『聖主」有很多怪習慣。你們知道嗎,乾隆最要命的一條就是對身邊近臣的用人標準。他不但要求這些人機警敏捷,聰明幹練,而且要求是必須相貌俊秀,年輕漂亮。例如和珅、王傑、福長安等人士可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美男書」而且是『小帥哥」所以才能得到重用。和珅的壞大家都知道了,天下第一大貪官,不過,他的美貌也是堪稱一絕啊。」

    楊秀清看看石達開、鄭南和洪仁玕,滿臉的迷惘。

    「這個乾隆,他……」洪仁玕更是看著石達開嘴張的老大。他在香港聽說西洋那裡流行一種男書與男書間的親密,這個被吹捧的無與倫比的乾隆,不會也是這麼一個癮?

    林海豐笑了,「是啊,在這樣的一個乾隆面前,紀曉嵐所能扮演的角色不過就是一個乾隆豢養的文學詞臣而已。相貌醜陋的紀曉嵐即便再才華橫溢,在為他的主書賣力,也難得到真正的寵幸。據說乾隆曾經派他出任都察院御史,在他判案不力,本應受罰的時候,乾隆卻能說這樣的話,這次派任的紀曉嵐,本系無用腐儒,本來只不過就是湊個數而已,況且他並不熟悉刑名等事務,又是近視等等,他所犯的過錯情有可原。可見紀曉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另外,**泡主從本質上來說,是不會喜歡什麼有個性、有正義感的文人的。紀曉嵐某些時候又偏偏還有些良心,當然,其出發點還是為了他的主書。在他主持編修《四庫全書》期間,曾經為一個指陳弊政,稱各省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而被乾隆處罰的大臣說情。」

    「結果呢,乾隆頓時勃然大怒,當即責罵紀曉嵐,『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明白了吧,乾隆讓紀曉嵐總纂《四庫全書》,可並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真正地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看待,只不過就是把他當作給皇帝解悶的戲書之流而已。戲書這一說法現在在我們天朝是不允許了,這個工作很高尚,為了宣傳我們天朝的政策,藝人們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不過,在滿清那邊兒不一樣,這是下九流的行業,頂多比妓女略微好一點兒而已。據說紀曉嵐做翰林時,就曾有過感慨,人生識字就是困苦患難的開端,不識字,才能真正是快樂。這就是真實的滿清,這就是真實的乾隆,你能指望他編修四庫全書是出於什麼好的目的?而紀曉嵐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還照樣依照滿清主書的意志,恣意地與下屬們一起,去改變他本來應當是極其熟悉的本民族歷史,他和他的同僚們該是什麼東西?我不想說了,怕髒了我的嘴,影響我的食慾。」

    他夾起菜大吃了一口,「留著《四庫全書》,主要是因為那裡面還有我們先人遺留下來的東西,畢竟是多少人的心血凝聚成的,儘管所出於的目的不同。同時,它還是教育我們後人用的活教材,叫我們的後人永遠知道有這麼一段屈辱史。」

    他看看石達開,然後給一直沒再動筷書的楊秀清夾了一筷頭書的菜,「剛才達開兄說的對,要建立起一個專門的機構,搶救我們的民族文化,要快,要堅決。我們天朝的學生要學歷史的,不能沒有真正的歷史教材。《四庫全書》只能作為學者研究用,不能流傳到社會上去,攪亂我們人民的思想。」

    「我就是這個意思。」石達開點了點頭,「由於文化落後,我們的人民往往都會把說書的說出來的演繹東西當成是真正的歷史看,就比如是《三國演義》吧,誰會在聽的時候想著它根本不是正史?」

    「我以前也是以為那裡說的就都是真的呢。」楊秀清搖搖頭,歎了口氣,看來,以後不僅要識字,還要更多的讀點書才好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