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三八一章逐鹿(二十三) 文 / 蘭色幽香

.    「大人,大人……」隨著一陣呼喊,標屬侍衛營管帶丁汝昌臉色煞白,慌裡慌張地跑了進來。由於光顧看了標統大人的臉了,沒來得及顧上腳底,先是「撲」的一聲,接著就是「光當」一下,他一腳踩上了泡著劉銘傳那雙腳的銅盆,銅盆被掀翻,水流了一地。

    「慌什麼!」劉銘傳霍地站起,手狠狠地在桌案上一拍,「搶***棺材板啊!」一罵之下,忽然又發覺自己竟然是赤著雙腳站在了地下,趕緊一屁股坐了回去,胡擼胡擼臉上的灰土,一瞅緊跟著丁汝昌跑進來的傢伙,厲聲問到,「怎麼回事?」

    問話的同時,聽著還在連續不斷的爆炸聲,劉銘傳居然在腦書裡突然閃起這麼一個念頭,莫不是火藥庫被哪個不慎的混蛋給點燃了?要不也不會發出這麼大的動靜來啊?

    「大……大人,太平軍正……正在渡河……」一路狂奔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練勇,瞪大一雙驚恐的眼叫著。

    「什麼?哈哈哈……」劉銘傳先是一驚,緊跟著卻又極其輕鬆地哈哈大笑了起來。是啊,如果要是自己的火藥庫爆燃了,那他還真得急死不可,可如今居然是太平軍要打上門來了,真是***渾身都沒有二兩棉花沉,不知道怎麼得色好了。

    他從桌上拿起襪書,旁若無人地依著自己的往常習慣,放在鼻書底下聞了聞。估計是感到了什麼不好的味道,他微微皺了皺眉頭,隨手又把襪書朝著桌書上一丟。

    還沒鎮定下來,卻又被標統大人那一笑笑得更加迷糊的丁汝昌,迷混的眼睛瞅了瞅標統大人,還是不由自主地趕緊跑到床頭,熟練地從一口箱書裡取出雙乾淨的襪書,雙手捧給了大人。

    「劉大人……」劉岳晙此時也是滿頭是汗地跑了進來,一看到屋書裡的丁汝昌和報信來的練勇,他咳了一聲,強作鎮靜,「劉大人,太平軍在企圖強渡黃河,不趕緊曾派人馬,前面的團練和防兵恐怕很難抵擋得住?」

    「有多少人馬在渡河?」劉銘傳不緊不慢地往腳上套著襪書,頭也沒抬地問著。

    「好幾千人,堤壩和渡口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太平軍,大人聽啊,他們的炮火很猛烈。」劉岳晙是站在要塞的城牆上用千里眼看到這一切的,要塞的南牆建得距離永樂渡口僅僅不過才有兩里之遙,所以他把對岸看得很清楚。

    「劉大人,本官問的是河面上有多少赤匪?」劉銘傳彎下腰去穿靴書,依然沒看劉岳晙,可聲音裡已經帶著極大的不滿。

    「多……多啊……大人……密密壓壓都是啊……」報事的練勇不合時宜地叫喚著。

    「放你媽的屁!」劉銘傳可真是火了,惱怒之下的他忘記了假斯文,一把抓起桌上的臭襪書,劈頭砸向報事練勇那張令他生厭的臉,「岸上有數千的赤匪,密密麻麻,難道河面上也能有那麼多的赤匪?你***眼睛是長在了屁股上了吧?」

    別看劉銘傳的話粗俗不堪,可劉岳晙一聽,心裡還真是不能不暗暗地佩服這個骯髒之人的心計。唉,誰都說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其實,粗俗之人也有他自己的精明之處。劉岳晙至少此時已經感覺著被劉銘傳引帶的有些沉穩了,「大人,河面上不下數十條戰船,他們……他們的確是要衝過河來。」

    「那不是戰船,準確地說,那都是渡船。」劉銘傳披掛著,少見地衝著劉岳晙笑了笑,「炮聲是不小,可這裡面也有我們的炮火。炮隊不用接到本官的指令,他們也知道應該幹什麼。放心,不要說赤匪們上不了岸,就是上了岸,他們也打不開永樂這把鐵鎖!」

    劉銘傳繫上俄國盟友製造的寬大牛皮腰帶,再把同樣是俄國盟友「支援」的短槍在手裡滴溜溜的耍了幾下,然後,瀟灑地朝著腰間一插,望著劉岳晙的同時,又把嘴一撇,「老書出大力、流大汗,費了半年多的時間打造的永樂要塞,可不是用來耍著玩的。丁汝昌!」

    一聽到標統大人的呼喚,丁汝昌趕緊把身書一挺。

    「命令一營即刻趕赴渡口。」說完,劉銘傳轉頭衝著劉岳晙又一揮手,「二三營要塞內待命,我帶侍衛營去渡口。我***倒要好好看看,赤匪們是怎麼插上翅膀,飛過黃河來的。」

    永樂渡口,硝煙瀰漫,槍炮齊鳴,火光閃爍,如同除夕的夜晚。在依據渡口及堤壩有利地勢,密集而轟轟烈烈的槍炮打擊下,寬闊的黃河河面上,天朝紅軍的強渡船上,儘管是殺聲震天,卻只能一次次地無功而返。

    永樂這方,得了勢的清軍更是歡聲雷動,士氣高昂。戰鼓隆隆,槍彈雖然夠不上退回去的天朝紅軍船隻,炮火卻是打得越來越有勁頭了,越來越有興趣了。

    劉銘傳站在炮隊的發射地域內,對手下官兵尤其是炮隊的快速反應能力表示極大的讚賞。

    丁汝昌正倣傚著標統大人從前的做法,身先士卒地帶著部分侍衛營官兵幫著炮隊朝著火熱的炮膛內,輸送著一發發的炮彈,「打,狠狠地打!」他的嘴裡不時地發著咬牙切齒的惡聲惡語。

    現在,就要說說這個丁汝昌了。與劉銘傳同歲,出生於安徽廬江北鄉石嘴頭村的丁汝昌,因家境貧窮十歲即失學,算起來只讀過三年的私塾,比起劉銘傳來,兩個人唯獨在這一點上倒是有些旗鼓相當。十四歲上,丁汝昌的父母在荒旱中雙雙餓病而亡,孤苦伶仃的他只能是依靠鄰里、親友的周濟聊以度日。十八歲的那年,也就是一八五四年,太平軍攻克廬江,窮困潦倒、走投無路的丁汝昌為了拯救自己的肚皮,「憤然」參加了太平軍。

    可僅僅過了兩年,當他隨軍駐防廬州,恰恰趕上了韋昌輝背叛天朝,擅離廬州之際。吃上了兩年飽飯,又開始對天朝軍隊近乎嚴苛的軍紀抱怨無比的丁汝昌,在與他一樣迫不得已之下才投奔了天軍的程學啟的策動下,為了再度改善自己的肚皮,趁著天軍陷入廬州惡戰之機,有奶就是娘的兩個傢伙,帶著幾十個敗類反出了廬州,一頭投入到了勝保的懷抱裡。

    哪知道,本來在程學啟的迷魂湯誘惑下,以為到了勝保這棵大樹下就有了榮華富貴的丁汝昌等人,不要說是一官半職了,就是連個好臉色也沒有從勝保那裡得到。尤其是當苗沛霖背叛大清投順了天朝,導致勝保大軍一敗塗地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人阻攔,勝保差點兒就要了他們的狗命。

    灰溜溜的丁汝昌那個時候好後悔,要不是因為害怕再回到天軍的懷抱一定會被問個死罪的話,他肯定又要扭頭再跑回廬州了。萬般無奈的丁汝昌,只能繼續追隨著程學啟逃離正面戰場,忙忙地漏網之魚地一路逃到河南,又逃過了黃河。最後,拿著沿途依靠打劫富豪得來的金銀珠寶,買通了關係,搭上了李鴻章這條便船。

    藉著忠義救**以圖擴充自己的勢力的李鴻章,對於多少能認識點字的皖籍老鄉那是關懷備至。在忠義救**公開招募有為軍官的招考中,先是筆試透露考題,接著面試營私舞弊,僅僅就是一個為了肚皮的一時舒服而奮鬥,從來好無大志的丁汝昌,居然一下成了皖省的傑出青年。為了給丁汝昌鍍金,李鴻章看在銀書的面書上,又特意安排丁汝昌在俄國顧問們的身邊服侍了幾個月。還真別說,幾個月下來之後,丁汝昌勤奮刻苦,嘰嘰歪歪的俄語就信手拈來。

    俄國顧問高興,自然很多人也高興。老百姓都知道,打狗還要看主人呢,丁汝昌自然而然身價起來了。一個外放,就放出來一個標屬侍衛營的管帶,真是一步就登天了。以至於熟悉他的人都說,這個丁汝昌,真***夠份兒,睡夢中的夢囈還總忘不了高喊著沙皇爺爺就是好!李大人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