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四六八章值得,值得啊…… 文 / 蘭色幽香

.    主任難道喝醉了?薛江被林主任的「胡攪蠻纏」鬧得雖然有些愈發莫名其妙了,但心裡卻是更鐵定了主意,「主任,沒有您的命令,汪總監同樣也拿不走一文錢,這個訓令可是您親自定下的。」

    「我定的?」林海豐裝傻充愣地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忽然,痛快地笑了起來,「哈哈哈……好,好啊,就是應該這樣。錢這東西是好,可不是你的你就千萬別拿。將來你們離我們更遠了,鐵的訓令,就必須要有鐵的執行,否則還一張擦屁股的廢紙。」

    薛江和張祖光不約而同地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他們明白了,林主任今天來的第二個目的,其實就是在考察他們。

    「主任,聽說咱們要從天京遷都這裡,您剛才所說的借錢,是不是還有這方面的意思啊?」

    林海豐笑著沖薛江點點頭,「我已經提議統帥部了,遷都北京,而且把天朝政府所有的機構都集中安排在豐台。」

    「這樣啊,」薛江和張祖光相互一望,有點兒不理解,「豐台那邊沒有大宅場院,要是建在那裡,一切就都得從頭開始。其實……其實,以我的看法,倒不如就選在外城這裡更好。」

    「怎麼會更好?一下子呼啦啦來了這麼多人,都得有個窩兒,勢必就要侵佔這裡原有百姓們的利益,」林海豐搖搖頭,「他們才是主人,而我們不過就是為了他們服務的僕從,哪有僕從轟走主人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我們這些號稱是為人民服務的人,難道還能去與養育和支持了我們的人民爭利益?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那……」一想到天京城裡曾經的那些王侯府宅,再想想剛才林主任也許就是的那巨額錢款數目,薛江就不免禁不住地在心裡搖頭,「那得需要很多錢的。」

    「呵呵,是要花很多錢啊,」林海豐續上第二鍋煙,「據行營調查所知,眼下這外城裡很多的住房都需要整修,還有衛生條件太差,不僅茅房缺少,那麼多的污水溝也都需要疏通,否則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這都需要錢。至於政府機構的安排,行營這在加緊草擬方案,單單就是辦公和居住,那是花不了多少錢的。你們看,分別建上幾個大院,這是辦公房,這是生活區……」說著,林海豐在飯桌子上邊畫,邊給薛江兩人大致講解了一下未來的各個政府大院。

    這……薛江和張祖光一聽之後,不由得又是一陣驚訝。這哪裡是王侯們該去的地方,如果不是院子大了許多許多,那簡直跟老百姓居住的大雜院可以相互媲美了。

    「那……那內城將來空閒出來的那麼多王侯府宅……還有……還有那麼多閒置起來的民居……得……得怎麼處理才好啊?」張祖光滿面疑惑地看著說得興高采烈的林主任。

    「簡單,太簡單了,」林海豐呵呵一笑,「那些好的府宅,有的可以拿出來作為提供給人們散心遊玩的場所,對了,那叫公園,也就是公共的園林。有的嘛,則可以改成學堂啦、圖書館啦、研究機構啦等等之類的地方,去為大家服務。今後的內城,嚴禁各類有損其城市整體觀瞻,或是破壞性的行業出現,她將被作為重點保護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建築經典,永遠地、完整地傳給我們的後人,造福子孫萬代。」

    看到薛江和張祖光不住的點頭,林海豐笑了笑,「所以啊,你們要提前有個準備,這些工程也要統一由你們安琪爾商行來做,具體事宜由汪總監佈置。哈哈,怎麼樣,薛大掌櫃,你這頓飯可是不白請我哦,輕而易舉地就又撈到了一個大大工程,恭喜啊恭喜!」

    「求求您了,主任,誰要是接了您這個工程,那非得賠掉了底兒,哭都找不到廟門啊,」薛江裝的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馬上,他又哈哈地笑了起來,「主任,您放心,我一定把這個拆東牆補西牆的『艱巨』任務完成好。」

    「那就辛苦你們了,」林海豐點點頭。

    「嘿嘿,為天朝……不……為人民服務嘛,再苦再累也心甘!」薛江開心地笑著,順手端起酒杯,自斟自飲了一把。

    「還有一點,我要特別提醒你們,」林海豐認真地望著眼前的兩個忠實部下,「也許以前有些疏忽,有些訓令制定的過於偏頗,沒有更多地考慮到你們的實際處境。以後的任務中,你們總是脫離不了老本行,掙錢是重要,節省也重要,但是不能過於刻薄了自己。屬於你們的該有的活動經費,以後不允許隨便勒褲腰帶節省,記住,身體第一。」

    薛江轉頭衝著張祖光,倆人互相一笑,「主任放心,以後絕對不節省了。不吃個肥頭大耳,絕不回來見您。」

    「好,到時候我親自把天朝的功勳獎章給你們掛在胸前。」林海豐鄭重地望著二人,一字一頓地說到。

    薛江他們說歸說,實際中還是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

    北京內城滿洲人的外遷進展的異常之快,半年以後,除去少數一些「有一技之長」的滿洲貧民外,其他人等連同那個「小皇帝同治」,就都被幾乎可以說是「赤條條」地遷往了各地。

    同時,太平天國最高統帥部北方行營在「認真核查中」發現,承擔北京城修整的安琪爾商行,蒙蔽北京臨時軍管會,涉嫌多種舞弊案,決定予以查處。可不巧的是,安琪爾商行的大股東範文瑞和薛江及其「爪牙」居然在此前就已經「攜巨款畏罪潛逃」。於是,安琪爾商行被北方行營收歸了國有,據新創刊的「京華報」發佈的消息稱,在股東們的大肆揮霍下,安琪爾商行其實早就已經資不抵債,國有後,留給天朝政府的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為了把北京城的整修、建設大業繼續下去,為了不給天京的天朝政府增添更大的負擔,北方行營所轄近百萬將士,硬是勒緊褲腰帶,從自己牙縫裡省錢,才使得如此浩大的利民工程得以維持云云……

    「潛逃出」北京的範文瑞、薛江等人,在上海的一處秘密地點,與早已提前到達這裡的張祖光重新團聚。在經過了兩個月的秘密特別培訓之後,他們相繼到了朝鮮,「安寧商社」、「同樂堂大藥房」又開張大吉。

    在範文瑞和薛江的指揮下,「內務部朝鮮特別工作站」在朝鮮、琉球、東瀛倭國構織起了一張張巨大的經濟、軍事情報網,並在對倭國的貿易中,大發其財,為天朝財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繼美洲、歐洲站之後,天朝內務部的第三大王牌站。

    遺憾的是,薛江最終沒有能站在林主任的面前,親身體會接受林主任授勳時的那個振奮的時刻。這位手中曾流動著數不清財富的天朝功臣,由於勞累過度,加上營養不足,在「朝日大戰」結束不久,在接到了召喚他回國的命令之際,卻含笑倒在了他的「戰壕裡」,化作永遠佇立在天朝朝鮮特別區上那片沃土上的一塊豐碑,「人民功臣、太平天國聯邦政府朝鮮特別區內政部長、陸軍中將——顧永寧」。

    臨終前,望著並肩作戰多年的老戰友們,他「緊緊」拉住範文瑞和張祖光的手,只留下了短短的一句話,「替我再看看安琪爾,我好想她……」

    「……北京的變化快得叫人眼花繚亂。

    一走出永定門外那座宏偉巨大的北京火車站,舉目望去,全是林立的令我都感到陌生的嶄新樓宇。在天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寬闊街道上已經有了的那一輛輛色彩鮮艷,而又寬敞舒適的公共交通汽車、有軌電車,在這裡也有了,可奇怪的是,在火車站廣場東側的廣場上,居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整齊排放著一輛輛裝飾得色彩斑斕的四輪馬車。

    據接我的人一講解才知道,原來,西廣場上的那些汽車和有軌電車都是跑城外的,如果你要是想進城,就只有從這裡乘坐馬車。聽他說,隨著天朝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曾經出現了一些刺耳的聲音。有的「學問人」甚至公開批評說,北京城內拒絕汽車和有軌電車,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守舊象徵,是對居住在城內的老百姓享受天朝新科技發展權利的無理剝奪,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表現,也更體現出來了北京人的那種極端不思進取、樂於養尊處優的萎靡生活節奏……不過,北京市政府依然不為所動,而且還明文規定,北京內城拒絕汽車這一類對城市有嚴重污染的政策,將永遠執行下去,任何人不能更改。

    我們坐上一輛能夠同時容納八個人的馬車,離開坐落於豐台轄區的北京火車站,沿著南北筆直的寬闊水泥路,奔跑了大約有數分鐘之後,就看見了橫在面前的那條新開通的,依傍著護城河,比腳下的路還要更寬闊的環城公路。路的對面,就是每回看上去都是一般新艷的永定門的城樓。

    接我的人介紹說,北京多年來著力打造的海澱、豐台、朝陽這三個嶄新的陪城,眼下都已初具規模。海澱不僅是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集中地,建築的模式上,依舊採取的是集古樸和典雅於一身。而行政機構居多的豐台,還有東面的金融和商務中心的朝陽城,則是令人完全眼目一新全現代建築。

    的確,由火車站進入到永定區,我就體會到了,其實,北京的新老融合和搭配,是那麼的完美,又那麼的富有深意和內涵。

    永定區曾經就是當年那個破破爛爛的,只有「賤民」才會聚集在這裡的那個北京外城。如今,順著一條筆直的中央大街一直北行,直到正陽門下,兩側所見到的不是一所所的學校,就是供人們休閒娛樂的公園和運動的場館,還有一家一家的商場。

    進了正陽門,踏上古老的北京內城,在林主任的努力之下,她果然還是一如既往地被一直完整地保存著。還是我熟悉的那個「皇城」,要說到變化,她唯一的變化就是整座中心城比我每次離開的時候都更整潔、更漂亮,另外,就是在乾淨、整潔的街道上、胡同裡,那比過去更多的一輛輛奔跑著的大小四輪馬車,還有那川流不息的腳踏車。

    聽陪同的人員介紹說,在已經包括了永定區在內的北京的中心區裡,當雲集豐台的政府機構及家屬還在用蜂窩煤采暖、燒飯的時候,這裡已經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經過整體改造後的集中供暖及自來水、煤氣的全覆蓋區域,無論你走到那一個角落,再也見不到任何從前那樣在做飯和取暖時瀰漫而起的濃濃煙霧,更看不見其它工業城市裡林立的煙囪。

    正如林主任當年描繪的那樣,在這裡,天朝政府開創了世界的先河。除去各大休閒場所及其附屬的服務性設施,如隨處可見的賓館、飯莊和各類商品店等等之外,僅在東西南北四城及永定區設有數量不多的輕工業作坊。這五個區裡最多的就是學校、博物院、書畫院和圖書館,近百所十年全日制寄宿學校分佈全城,為數十萬孩子們提供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

    聽陪同的人員講起,曾經有許多次那些外國的元首們在這裡觀光之後,在瞠目結舌之餘,總不會忘記給天朝政府提上一個建議,「這裡是遠離塵囂的人間天堂,是一座無與倫比的美學博物館,在這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寸土寸金的最佳居住區裡,根本不應該放置這麼多的學校,而是應該開發成一處處的花園別墅及商務中心,它會帶給你們數不盡的財富……」

    可你知道林元帥的回答是什麼嗎?陪同的小伙子說到這裡,忽然眨巴著眼睛問我。

    我笑了,我猜得出元帥的回答一定很經典。

    元帥說,我們的確需要錢,沒有人願意跟錢過不去的。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比金錢更珍貴的財富。這樣的天堂,只有孩子們才配享受。

    穿行在以往只有屬於皇家專用的「金鱉玉橋」,看到的是一隊明媚的陽光下臉上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的孩子們。男孩子們是清一色的藍色短褲,白白的短袖上衣,紮著五彩髮帶的漂亮女孩子們,則是穿著湖藍色的背帶裙,多數的孩子們脖子上,都繫著一條鮮艷的紅領巾。

    這個時候,兩邊綠樹環抱,微波蕩漾的「海」面上,飄來了一陣陣孩子們的那甜蜜動人的歌聲,「……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聽著聽著,我看到身邊夫人在流著喜悅的淚,而我,眼睛也開始有些濕潤了,我們又想到了那位已經長眠了的老夥計。老夥計啊,你就安心地在天國等著我們吧,咱們的付出沒有白白地浪費,為了這些幸福的孩子們,值得,值得啊……」

    這是太平天國秘密戰線上的功勳戰士,同時肩負著老戰友重托的張祖光,在作為太平天國聯邦朝鮮特別區的人民代表,二十年後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的真實記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