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四四○章在朝鮮艦隊強大炮火的掩護下,第四軍團也順利登陸。 絕望之下的木古水賴,只得在仰天一聲悲鳴之 文 / 蘭色幽香

    第四四○章在朝鮮艦隊強大炮火的掩護下,第四軍團也順利登陸。絕望之下的木古水賴,只得在仰天一聲悲鳴之

    至於後一個意在全殲日本侵朝海軍艦隊,完全取得鯨海控制權的「海嘯」計劃,則是在「颱風」計劃基礎之上的延續。

    也就是說,一旦「颱風」作戰計劃開始正式實施,那就容不得有半點兒的失誤。

    正因為如此,林海豐才會擔心。

    他擔心新組建的朝鮮艦隊雖然官佐齊全,卻缺少真正的實戰經驗。

    於是,就像當初在紅海軍的各個艦隊中猛然出現了眾多朝鮮族的「特殊」官佐一樣,十月,當朝鮮艦隊主力紛紛集中在旅順、塘沽、威海等軍港,為即將實施的「颱風」計劃做著最後的準備的時候,一批來自紅海軍北海艦隊和渤海艦隊的將領們,出現在了朝鮮艦隊的各個指揮位置。

    如今久扳玄瑞所面對的韓正熙和樸鎮海等人,就是眾多紅海軍將領們的其中之一。

    當然,韓正熙和樸鎮海都不過只是他們的臨時化名而已。

    韓正熙的本名許明旭,眼下的紅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許宗揚的族侄,金田團營之後,就曾跟陳yu成、譚紹光等人一樣,成為了天軍童子軍中的一員。當紅海軍初建伊始,許明旭又投身於紅海軍的行列,在其叔父許宗揚的麾下,參加過崇明島等一系列的海戰。

    一八六一年,曾經在紅軍大學海軍科做過學兵的許明旭,再次進入紅軍大學的海軍學院,苦修了整整兩年。

    當這次受命承擔起指揮朝鮮艦隊的重任的時候,這位給自己起了個標準的朝鮮族名字——韓正熙的紅海軍的年輕將領,其真正的身份,已經是紅海軍渤海艦隊的少將參謀長。

    而那個能把久扳玄瑞攪得hunluan一片的朝鮮快速編隊的指揮官樸鎮海,則是紅海軍東海艦隊護衛艦支隊的支隊長,紅海軍上校張子朋。

    林海豐不僅僅是考慮到了海軍方面的問題,就是對未來濟州島的登陸部隊,他也是格外地關注,並為此還幾次致電朝鮮戰區,提醒朝鮮戰區的實際指揮官,也就是他的那個姑爺陳廷香,登陸部隊必須是一隻鐵拳。

    就這樣,「颱風」計劃中的濟州島登陸部隊,就由那個以潘起亮的紅七軍為班底新組建起來的朝鮮第四軍團擔負,而潘起亮本人,也是親自披掛上陣,以崔勇健為名,就任「颱風」計劃中的朝鮮混合艦隊總司令官。

    一八六八年十一月二日清晨,伴隨著出現在海天之際的黎明那最初的一抹淡暈,距離濟州島正北稍稍偏東不足十海里的海面上,擔負協防濟州島重任的海軍艦隊指揮官木古水賴大佐,收到了外巡快船帶回來的這樣一個消息,遠東共和國的一支由十幾艘船隻所組成運輸船隊,已經距離濟州島不足十海里。

    巡邏船帶回來的這個消息,沒有引起木古水賴的興趣。

    跟他們的日本一樣,都需要依靠在大英帝國強壯的身軀上的那個什麼遠東共和國,為了表示他們對大英帝國的忠誠,同時又可以同他們日本國拉近關係,自從日朝戰爭開始後,這個遠東共和國就一直隔三差五地給他們日本國的朝鮮派遣軍送東送西。當然,遠東共和國也忘不了他們這些屯駐在濟州島上人們,隔上個一個月左右,總會派來一支裝載著各式物品的船隊,慇勤至極地前來登島慰問。

    但是,木古水賴沒有想到的是,就跟隨在這支來自遠東共和國的慰問船隊後面,潘起亮所率領的混合艦隊也來了。

    這次一同前來的由韓正熙指揮的朝鮮艦隊,一共有五個支隊,趁著濟州島的木古水賴還沒有反應過來之際,他的朝鮮艦隊主力就已經衝到了木古水賴停泊在港內的艦隊的眼前。

    頃刻間,木古水賴那支被封鎖於港內,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的艦隊,就被打得ji飛狗跳。

    與此同時,在朝鮮艦隊強大炮火的掩護下,第四軍團也順利登陸。

    絕望之下的木古水賴,只得在仰天一聲悲鳴之後,將自己肋下的佩刀,捅進了自己的xiǎo腹之內。

    所以,久扳玄瑞根本就想像不到,如今出現在他眼前的,是早已完成了「颱風」計劃第一步,且正在按照計劃的內容,試圖巡殲他的主力的韓正熙艦隊。

    陷身於hun戰之中的久扳玄瑞,使盡了全身的解數,拼盡了吃奶的勁頭,即便是面對著已經投入戰場的朝鮮艦隊主力,還是硬生生地堅持了將近兩個xiǎo時的時間。

    然而,當他依然還是看不到木古水賴的蹤影兒,而他的「千歲號」又再次中彈起火的時候,再看看眼前這支佔有絕對優勢的朝鮮艦隊,他終於氣餒了。

    「邊打邊撤!」久扳玄瑞在下達完了這個命令之後,就根本再也顧不得其它的任何東西,開始拚命地東逃……

    濟州島丟失,久扳玄瑞的第三艦隊主力幾乎是全軍覆沒,這個打擊,無論是對於日本朝鮮派遣軍,還是對於德川幕府來說,都是超乎尋常的巨大。

    這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太平天國政府已經正式參戰!

    至少當時的德川幕府和鮑林總顧問所領導的大英帝國援日顧問團,在聽到了這個驚天的消息之後,第一反應首先都是這樣。

    但衝動之後,再對濟州島的丟失及濟州海戰經過了幾番認真的分析,他們又正視了現實。

    他們確認,太平天國政府依然沒有參戰。而大日本軍隊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慘敗,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過低地估計了朝鮮方面的能量。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開始自認,他們以往總是過多地沉浸在太平天國政府不會直接介入到朝鮮戰事之中來,卻忘記了太平天國政府還可能會給予朝鮮方面的那些大力援助。

    oo}}。

    其實,不管是在日本的德川幕府,還是在日本中央軍的高層,都曾有一些人對目前日本皇國所處的局勢,始終保持著冷靜的頭腦。

    比如陸軍部的總裁勝海舟,以及那位與久阪玄瑞、吉田稔磨同拜在吉田松yin的門下,號稱是「松men三秀」之首,眼下也已由過去的倒幕先鋒變成了幕府心腹,中央陸軍中堅的陸軍中將高杉晉作,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