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四四四章不過,儘管加拿大暫時是沒有了顧忌,但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還有一個時刻在密切關注的目標 文 / 蘭色幽香

    第四四四章不過,儘管加拿大暫時是沒有了顧忌,但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還有一個時刻在密切關注的目標

    這些天裡,林海豐與林鳳祥(自打今年七月間林鳳祥與左宗棠結伴回到北京之後,林海豐就不顧林鳳祥的一再請求,堅持提議其留在北京作為自己的助手。結果,林鳳祥被天朝政府任命為了國防軍事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帶著國防軍事委員會及紅軍總參謀部的官員們,結合譚紹光、曹偉人及賴裕新、劉明遠等已經抵達阿拉斯加特別區的美洲戰區司令部將領們的情況反饋,對李秀成和黃再興早在英國對美利堅宣戰伊始,就已經帶著國防軍事委員會的作戰部及紅軍總參謀部所擬定下來的那個「暖流」作戰計劃,又再次進行了周密的研討及細緻的修繕。

    其實,正如不久前的某位報人所預測的那樣,太平天國政府一直都在把自己介入進這場世界性大戰的契機,首選在了與阿拉斯特別區加毗鄰的加拿大。

    太平天國政府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決斷的原因,其實也是順理成章的。

    因為在一八五五年的時候,美利堅商業巨賈方靜波旗下的天龍黃金公司,就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弗雷塞地區,探查並開發出了金礦。

    一八六六年,當英國人正式與美利堅合眾國宣戰開始,弗雷塞地區的這個美利堅商人的聚寶盆,顯然就要引起英國人的眼熱。

    而更為重要的是,美利堅天龍黃金公司的弗雷塞金礦,不管是管理者還是生產者,九成以上又都是中國人。

    從內心上講,儘管受到了林海豐影響的太平天國政府,很樂於看到這場世界性的大戰的爆發,但卻並不願意過早地介入到這場之中去。不過,倘若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弗雷塞地區的近三萬中國採礦工人,一旦遭受到了來自英國方面的嚴重威脅,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也就別無選擇,只能咬牙痛下決心,提前參戰了。

    可是,林海豐所擔心的事情,直到今天,也始終一直沒有出現。

    當然,能夠有眼下的這種「好狀況」,林海豐還是要感謝他的那位「老朋友」阿禮國先生。

    作為大英帝國的加拿大總督的阿禮國,不僅在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利用帝國的國會通過的英屬北美法令,使得倍受加拿大各地區的首腦們認可的,轄有安大略、魁北克、紐布郎斯威克和諾瓦?斯高莎四省的加拿大自治領終於宣佈成立,為帝國討伐美利堅合眾國的大軍建立起了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與此同時,他還運用自己的「超人」智慧,及其擔任外交官期間對太平天國政府的極深瞭解,順利地化解了弗雷塞地區美利堅天龍黃金公司帶給大英帝國的這個難題。

    面對著一片要求對美利堅天龍黃金公司加以無償沒收的強烈喧囂,阿禮國力排眾議,不允許任何人觸動美利堅天龍黃金公司在弗雷塞地區的一草一木。

    阿禮國不僅曾經費盡口舌地勸誡美洲遠征軍的統帥亞歷山大?喬治?伍德福德爵士,還一再警告他屬下的加拿大自治領的官員及大亨們,千萬要遏制住他們那只是希冀一時的痛快與本能的貪婪。因為他們根本不熟悉的那個太平天國政府,絕對非一般的國家政府所能比。

    他反覆提請伍德福德爵士等人務必注意,弗雷德地區那可是有著近三萬的中國人。而在眼下這種極其敏感的時刻,不要說是一下子將這三萬的中國人弄得走投無路、傾家蕩產,就是哪怕無意間只是不湊巧地傷害到了一個中國人的性命或是利益,太平天國政府都會做出超乎尋常的反應。

    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時候的太平天國政府,再也不會孤芳自賞和悶頭搞所謂的發展,而是必定要不惜一切的代價,跟大英帝國拚個你死我活。

    最後,阿禮國的這種顧全大局的聰明之舉,得到了來自大英帝國政府的高度讚譽和大力地支持。

    美利堅天龍黃金公司的弗雷德金礦,受益於其所僱傭的大批中國員工,沒有遭到英國人的直接摧殘。

    但是,阿禮國不是個樂於施捨的大善人。

    雖然他可以阻止那種要求帝國政府徹底驅逐美利堅人的萬眾一心的激憤,但卻不會還叫美利堅的天龍黃金公司繼續在弗雷德金礦大發其財。

    在阿禮國的自治領地方官員與伍德福德爵士的美洲遠征軍的通力協作下,弗雷德金礦不僅喪失了通向南邊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所有海陸道路,還被切斷了所有的就地供給途徑。

    當然,聰明絕頂的阿禮國絕不會困死弗雷德金礦,而是在採取了這一切極其嚴酷的措施的同時,又很紳士地提前通告了弗雷德金礦上的人們,大英帝國政府出於對中國人尊重,出於高尚的人道主義意識,已經特意在北面給弗雷德金礦的人們預留了一個足以生存的通道,那就是穿越寒冷多山的育空地區,與太平天國的阿拉斯加特別區取的必要的聯繫。阿禮國甚至還代表大英帝國的加拿大自治領政府宣佈,大英帝國政府將會確保由弗雷德地區前往阿拉斯加的人及一切民用和生產物資,都會安然無恙。

    後來的事實證明,阿禮國的這個許諾還真不是糊nong人的,不管是起初由弗雷德試探性地前往阿拉斯加的中國工人,還是後來來來往往的運輸供應隊伍,除去一些必要的檢查之外,還真的就沒有遭受過更多的來自英方的非難。

    不過,儘管加拿大暫時是沒有了顧忌,但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還有一個時刻在密切關注的目標。

    這就是南非的比勒陀利亞,在那裡,中國人的人數已經不能以幾萬來計算,而是必須要以幾萬戶才能來衡量了。

    從一八六一年開始,一批接著一批黃皮膚的亞洲人相繼湧入南非的比勒陀利亞地區。

    一八六二年中,法蘭西大亨比斯特的雪鐵龍財團,與美利堅巨賈方靜波的天龍財團共同出資,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成立了瑞雪黃金公司。

    隨後,更多的亞洲人——也就是中國人接踵而至。

    僅僅三四年間,這個被中國人稱之為金山的原本不mao之地,雖然還沒見到那些早已被傳說的沸沸揚揚的什麼黃金,但卻很快就平地拔起了一座擁有數萬戶人家,數十萬人口,無論是日常用品的生產,還是各式商貿都熱鬧非常的大城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