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五四一章「雷雨計劃」(四) 文 / 蘭色幽香

    第五四一章「雷雨計劃」(四)

    一八六九年四月二十一日,釜山港。

    近百艘大都還帶著新鮮木茬的船隻,挨挨擠擠地幾乎佈滿了被西下的殘陽映照得如血般的釜山港的水面。

    碼頭上,緊張的神情中還夾雜著幾絲難以抑制的得意感的大山巖少將,正吆五喝六地指揮著早已在岸邊等得心急似火的成群成群的老弱日軍士兵,準備踏上回鄉之路。

    此刻的大山巖,發覺自己就好像是牢牢地抱上了日照大神的一條粗tui,簡直是幸運極了。

    因為自打從姐夫西鄉隆盛那裡接受了監造船隻的艱巨重任之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他不僅率領著部下們順利地造出了近百艘足以在海上乘風破l-ng的船隻,同時還摸出了一條回歸家鄉的安全之路。

    就在五天前,當時被他只是當做瞎貓撞死耗子似的派去對馬島的三艘船隻,不僅順利地抵達了對馬島,而且還令人難以置信地又完好無損的回到了釜山港。

    雖然這三艘被大山巖派出去的聯絡船隻沒有能載回什麼更多的值得大家歡呼和慶祝的實際物品,甚至同時還帶回來了對馬藩的那位藩主居然厚顏無恥地以太平天國人所發佈的「禁海令」為理由,打死也不肯放任何一艘對馬的船隻離港的這樣的極其惡劣的壞消息,但不管是大山巖,還是西鄉隆盛等人,卻依舊欣喜若狂。

    在他們看來,至少他們這些「漂泊」海外的遊子們,眼下又能再次牽住了祖國母親的那只溫暖的手。

    而現在的大山巖,就是再次奉了姐夫西鄉隆盛總司令官的重托,要率領這支經他一手打造出來的船隊,親自前往對馬島走一遭。

    當夜幕完全籠罩了海面的時候,大山巖的船隊紛紛扯足風帆,在剛剛由大邱趕回來的西鄉隆盛等人那飽含殷切希望的目光注視下,魚貫駛出了釜山港,湮沒在漆黑的夜s-之中。

    然而,這一回的大山巖或許是太過興奮和激動,又或許是太專注於手舞足蹈地為坐船上那些正在奮力搖槳的屬下們喊號子提振精神,從而放鬆了他原本是緊抱著日照大神那條粗tui的兩隻手,於是,他的好運算是到頭了。

    倒霉的大山巖的船隊駛離釜山港才僅僅不足一個半時辰的路途,就一頭扎進了似乎是早已翹首以待了許久的一支朝鮮艦隊的懷抱。

    而更為倒霉的是,大山巖所這回碰上的,還是個相當的狠角s-,因為迎頭攔住他的船隊去路的,正是樸鎮海所帥那支由十餘艘明輪快船組成的快速編隊。

    於是,樸鎮海的戰艦編隊如同是老虎撲進了羊群,二話不說,開始大打出手。

    可面對著凶悍的強敵,悲慘的大山巖和他的官兵們,除去只能以各船上的那幾桿火槍去跟對手玩命之外,唯一還能做的,就只剩下抱頭鼠竄這一條路了。

    但在樸鎮海面前,倭奴們這樣無組織無紀律的lu-n跑,那肯定是不行的。一艘艘猛虎般的明輪快船一面要對著眼前的倭奴船隻狠錘猛打,一面還得承擔起牧羊犬的重任,將那一隻隻不聽話的lu-n竄的倭奴船隻,圈回到它們該呆的隊伍裡。

    於是,在幾經lu-n竄lu-n撞不得要領之後,大山巖和他的船隊就只好一邊生抗著樸鎮海編隊的淒厲炮火,一邊以同一個掉頭回竄的「嚴整」隊列秩序,沿著來路再發了瘋似的往釜山港逃。

    就這樣一面狠打,一面窮追,樸鎮海帶著他的快船編隊一直殺進了釜山港。

    當把大山巖連同其船隊中僅剩的幾隻木船徹底砸進了海底之後,就如同是還沒有過足了手癮一般的樸鎮海,不僅又對著釜山港內一切漂浮在海面上的物件一通猛砸,還捎帶腳地將釜山港的海岸耕地似的給好好犁了一遍……

    這一次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嘗試的失敗,使得西鄉隆盛愈發覺得,他和他的那二十幾萬官兵們,就像是進了一口底下早已架起了柴火的大鍋裡,正在被他的敵人們用文火慢慢地燉著。

    「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即便是朝鮮人還不主動地來攻擊我們,我們自己也就完蛋了。」

    四月二十七日,當西鄉隆盛再次與大島圭介、大久保利通及山縣有朋這三位方面軍的司令官坐在一起的時候,一向以不服輸著稱的山縣有朋,居然也已垂頭喪氣到了極點。

    接下來的日子將怎樣度過?

    是帶著二十幾萬官兵向朝鮮人發動最後的猛攻,以求一起殺身成仁?還是為了保存更多大和民族的骨血,乾脆放下武器呢?

    西鄉隆盛的這兩條意見一提出來,所得到的回答竟是一派的寂靜。當然,對於此時的這種寂靜中所包含的深意,西鄉隆盛不會不清楚。

    不過,正當西鄉隆盛為了他和他的那二十幾萬派遣軍官兵的生死存亡而痛苦、悲愴之際,又一個意外發生了。

    日本本島來人了

    五月八日,身為日本陸軍部中將高參的高杉晉作,竟然由蔚山爬上了朝鮮的土地。

    在朝鮮的這二十幾萬派遣軍官兵,那可是堪稱是日本陸軍的全部精華,如果他們全部完蛋,整個日本也就相當於基本上被繳械了武器。

    所以,當海軍的本土艦隊及派遣軍海軍艦隊的主力遭受到致命的打擊後,對於背負著全日本希望,卻眼看著已經被隔絕在了海外的這支派遣軍的命運,遠在江戶的德川家茂所c-o的心,也絕不會比西鄉隆盛少一丁點兒。

    為了挽救這支派遣軍,德川家茂在向他的鮑林總顧問強烈要求大英帝國強大的海軍力量,應立即前來日本幫自己解困的同時,又多次召集以勝義邦為首的陸軍部的大員們進行緊急會商,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應該派誰趕緊設法趕到朝鮮去,接替彰顯親王遺留下的那個派遣軍總司令的位置。

    因為德川家茂很明白,眼下的派遣軍所處的大形勢本就已經是惡劣到了極點,如果再沒有了一個強勢人物的統一指揮,那可是真的就沒救了。

    當德川家茂把派遣軍眼下這個當務之急的大問題擺在陸軍部的大員們的面前的時候,最初所得到的,都是七嘴八舌的贊同之語。然而,當接著討論到了到底誰更合適去朝鮮的時候,會場立即卻變得一片的死寂。

    就連那位似乎是最應該回去的彰顯親王的嘴,也像是被抹滿了豬皮鰾。

    因為在座的大員們誰的心裡都很清楚,太平天國人對他們所下的那個片板不得下鯨海的號令,可不僅僅就是一件張張嘴說著玩的事情。而是從這道「禁海令」下達的那天起,太平天國紅海軍的戰艦整天就像是在自己家的魚塘內閒逛一樣地,在他們的近海來回穿梭。甭說是一艘還載著人的船,就算是不幸被大風刮離了岸邊的任何一隻空船或是小舢板,都會在太平天國人那裡得到一個立即粉身碎骨的悲慘命運。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奢談什麼去朝鮮?唉,那不明擺著就是找死嘛。

    不過,正當德川家茂被長時間的冷場搞得差點兒沒瘋掉的時候,高杉晉作終於挺身而出。

    懷揣一紙駐朝派遣軍總司令官的委任狀,以及鮑林總顧問和德川大將軍的各類口頭承諾的高杉晉作,在離開江戶後,先是與他的幾個貼身隨從一起,搭乘一艘名為「丙辰丸」的小型風帆戰艦順著背對太平天國人一方的海路抵達了下關,隨後,在通過了數天的認真研究和細緻分析後,高杉晉作毅然而然地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直接指揮「丙辰丸」穿越朝鮮海峽。

    高杉晉作果然很幸運,在離開下關之後,儘管經過了十幾天提心吊膽的海上艱苦漂泊,但他還是最終登上了蔚山的海岸。

    當高杉晉作一行終於見到了愁眉苦臉的西鄉隆盛等派遣軍的將領們之時,略作猶豫後的高杉晉作又做出了他的另一個驚人之舉。

    鑒於西鄉隆盛已經被派遣軍的將領們推上了總司令官的寶座,高杉晉作不僅沒有把揣在懷裡的那紙委任狀掏出來,反而還順水推舟地以德川家茂大將軍的名義,為西鄉隆盛做了一個正式的正名。

    其後,高杉晉作又滔滔不絕地將一個又一個所謂的好消息,一一講述給身邊這些幾乎是與世隔絕了許久的派遣軍的將領們。

    如大英帝國盟友那支強大的遠東艦隊已經從南洋出發,眼下正在加速趕往日本的途中,太平天國人和朝鮮人對鯨海及朝鮮海峽的全面封鎖,不久即將成為過去。

    同時,德川大將軍及全體日本民眾還已經為勞苦功高的派遣軍將士們準備下了各類數不清的物資,只要時機一到,就會源源不斷地運抵派遣軍的軍中等等……

    當然,高杉晉作還不會忘了轉達天皇陛下對派遣軍將士們的無比掛念,以及殷切的期望。

    在一切該做的表面文章都做完了之後,當身邊只剩下了西鄉隆盛和山縣有朋、大島圭介、大久保利通這幾個派遣軍的高級首腦的時候,高杉晉作終於吐l-了他此番登陸朝鮮的最後一個目的:

    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向北方挺進

    什麼什麼,向北方全力挺進?

    於是,西鄉隆盛也就變得更無奈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