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五六四章「暖流行動」(三) 文 / 蘭色幽香

    第五六四章「暖流行動」(三)

    因為他們不僅看到了正四敞大開著的白馬城的北城門,同時還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城上那為數並不多的幾個懶洋洋的英軍士兵,居然朝著他們這裡表現出了相當友好的神態。[.]

    拿下北城門,為隨後而來的主力完全打開通向白馬城的坦途。

    這就是十七位紅軍勇士此刻唯一的心願,或許他們也已想到過這一去很有可能是等同於自入絕境,但是,他們卻依然向著他們的目的地,義無返顧地衝了上去……

    當紅一騎兵軍的二師四團緊追著偵察分隊的足跡,也接近了白馬城的時候,在白馬城的北城門處所發生的一場實力極為懸殊的激戰,已經進入了尾聲。

    曾經激烈得猶如炒豆一般響的根本分不出個個數來的槍聲及爆炸聲,也已變得稀稀落落。

    為了最後的勝利,敢於藐視一切的那十七位紅軍勇士,在與十幾乃至幾十倍於己的敵人的瘋狂反撲下,已經有十六位先後倒都在了血泊之中。

    但是,就在北城門的城牆之上,卻還有一位年輕的紅軍勇士,仍然在頑強地堅守著自己的陣地。儘管他已經是拖著一條斷腿,儘管他的半邊臉連同一隻眼睛都已經被殷紅的鮮血所覆蓋,儘管連自己的那桿馬槍都已經再難以舉起,儘管他已需要用兩隻手才能勉強握牢從腰間費力撥出的那支曾經是輕飄飄的六輪短槍,儘管隨著每一次槍機的叩響,就都會有一股熱血順著他那條空了一半的ku管中驟然湧出,可他的槍聲卻依舊不停,直到槍膛裡的子彈全部被打光。

    出生於江西洪都郊區一戶農民的家庭,年僅二十歲的趙蘭蕙,不僅是家中的獨子,還是一個三代單傳的家中的寶貝疙瘩。就是這樣一個被視為是老趙家千傾地上的一根獨苗兒的年輕人,卻硬是在兩年前隱瞞了自己獨子的身份,毅然選擇了報名從軍的人生之路。

    而當他那被隱瞞起來了的真實的獨子身份不幸被「戳穿」的時候,十八歲的趙蘭蕙居然又動員了父母雙親,三口人一起來到徵兵辦,不吃不喝地玩了整整一天的「坐地泡」,並最終成為了光榮的紅一騎兵軍的一員。

    現在,已經感覺著自己的全部力量都被耗盡了的趙蘭蕙,終於從他趴伏著的,那個就是由幾具僵硬的英軍士兵屍體臨時「構築」起來的掩體後面坐了起來,在吃力地蹭動了幾下身子之後,「舒適地」依靠到了身後的垛牆上,嘴角兒帶著得意地微笑,望著對面那幾個雖然在朝著他

    i近,臉上卻還帶有明顯的畏懼之色,如同是猥瑣的叫花子般的英軍士兵。

    他似乎是聽到了來自身背後的那一陣陣急促的,震撼的大地也為之抖動的自己的團隊的鐵蹄之聲。

    他的耳邊,同時似乎又響起了當年的父母雙親在聽到自己一心想參軍報國之時所說過的話,「咱們的地,是天朝給的,咱們的好日子,是天朝給的,咱們應該報恩!」

    當然,他還想起了,在他穿著一身嶄新的紅軍騎兵軍服就將告別慈愛的父母雙親之時,曾經說給父母雙親的話,「我一定會成為一個英雄,為爹娘,為咱老趙家爭光!」

    作為全軍的前衛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紅四騎兵團,長驅九百里,早已歷經了大小十餘戰。雖然每戰都總避免不了會有一定的傷亡,但一戰就會失去十七個優秀官兵的生命的局面,卻還是頭一次。

    但是,十七個曾經是生龍活虎的、年輕的紅軍官兵的犧牲,卻為他們的戰友們爭取到了勝利的關鍵。

    因為當這十七位紅軍的勇士剛一衝進白馬城的北men之內的時候,他們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已經綁成了捆手榴彈,把白馬城北men的那兩扇厚重的大門,炸成了鋪滿一地的木屑。

    正是沿著十七位同伴用鮮血鋪成的這條勝利之路,四團得以順利地一舉殺進了白馬城。

    如果全面而客觀地來評價一下如今的太平天國紅軍和英軍的整體實力,曾經叱吒風雲整個世界多少年的大英帝國軍隊,只能算作是日暮西山之流。

    而如果要是再用眼下白馬城內的這個本就是英軍的二三流軍團的第十七軍團,去與太平天國工農紅軍的這支精銳中之精銳的紅一騎兵軍相比,那就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還甭說是整體的裝備,單單就是只談一個技戰術方面,英軍第十七軍團的那些將軍們,根本也難望紅一騎兵軍的將校們的項背。

    坐落於育空河西岸,堪稱是英軍在加拿大的整個西北地區第一重鎮的這個白馬城,東西寬一千餘米,南北長近一千六百米,再加上又經過了英軍長達三年之久的精心構築,早已不可不謂是城高牆厚。

    而更重要的一點,就與地廣人稀的加拿大西北其它地區一樣,即便是算上那些如同是虱子一般地寄生在英軍第十七軍團的身上,一心指望著要發第十七軍團的官兵們的財的商人和妓女們在內,偌大的一個白馬城之中,能夠稱得上是所謂的平民的,僅僅也就是不足三千之數,至於拿著槍的英軍官兵們,卻已是逾一萬之眾。

    這樣的一個白馬城,可真稱得上是固若金湯了。

    也正因如此,儘管僅僅十幾個「投機取巧」的中國士兵就曾能把一個白馬城攪合得幾近昏天黑地,但是,已經從夢中驚醒的第十七軍團的將軍們,雖然也為之耗費了不小的氣力,可在他們的精心組織之下,畢竟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五團的官兵們已經殺進,並牢牢地控制住了白馬城的北城,可第十七軍團的將軍們還是仍然有理由相信,只要他們付出了努力,就同樣能夠獲得他們理想中的那個偉大戰果。

    儘管輕易地就佔據了北城,可五團的指揮員們,卻並沒有僅以他們那九百多官兵的力量,繼續地去乘勝擴大他們的戰果。而是面對著數倍於己的英軍的不斷的反撲,開始了逐街逐屋的誓死爭奪。

    五團的這種打法,恰恰順應了第十七軍團的將軍們的心理,已然生起了超強的鬥志的第十七軍團的英國將軍們開始張開血盆的大口,把一支接著一支地的武裝力量,不停地投入進「生死攸關的」北城的爭奪戰之中。

    洪災,令人哀歎不已。

    在此,謹向所有罹難的同胞們表示深切的哀悼!

    洪災過後,各類「英雄壯舉」需要文字總結,捐款等各類事項也緊隨其後。尤其是天還要下雨,過去曾經疏忽了的那各類的災害預防工作,一旦想起來了要做,肯定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唉,更新緩慢已經是在所難免。

    小女子在向各位忠實的朋友們表示感謝之餘,還得要再致以真誠的歉意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