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六九三章 指點江山(十) 文 / 蘭色幽香

    接掌已經死去了的老鷹派代表人物緬希科夫親王的大旗,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和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兩位大公言辭激烈地當面痛斥那些一貫將太平天國人當做親爹看的陸海軍將領們誤國:

    為了討好太平天國人,帝國東部的武裝防衛力量早已形同擺設,現在好了,你們的親爹已經翻臉了,看你們怎麼向咱們的沙皇陛下交代,又怎麼向全體的帝國民眾交代!

    而他們的親哥哥海軍大臣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以及陸軍大臣米柳京、外務大臣亞歷山大?哥爾查科夫、財政大臣賴騰等所代表的鴿派人士,則同樣毫不客氣地對鷹派人物們的不識時務而很可能會給帝國帶來滅頂之災的種種冒險主義行徑予以了怒責:

    如果不是你們這些人的貪得無厭,如果不是你們的不自量力,如果不是你們的誤導而使得咱們英明無比的沙皇陛下錯誤地判斷了形勢,本是咱們最可靠、最親密的盟友的太平天國政府,又何以要向咱們動起刀槍來?現在好啊,你們不是願意打嗎,去呀,到東方去跟太平天國的紅軍赤膊相見呀!

    其實,這位此時表現的氣急敗壞的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與米柳京、哥爾查科夫和賴籐等人不同,他原本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鴿派人物,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心志高遠的鷹派之士。

    只是自從與太平天國政府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尤其是在看到太平天國政府不僅幫助他的沙俄帝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黑海。而且還真是實實在在、毫無保留地幫助他將波羅的海造船廠改造成了名副其實的俄國海軍巨艦搖籃之後,這位一向以能夠為其帝國開疆裂土為最高榮譽的大公殿下就開始了一個長期以鴿派的姿態為偽裝,實際上卻是在韜光養晦,潛心等待著羽毛完全豐滿再展翅翱翔的大好機會。

    可是。老哥爾查科夫、緬希科夫及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和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等鷹派人物的折騰下,他的韜光養晦之志卻變成了一堆的泡沫,怎麼能不令他氣憤填膺。

    鷹、鴿雙方互不相讓、臉紅脖子粗地鬧成了一鍋粥,直到大家都感覺著肚子裡已經開始在咕咕地亂叫的時候,他們這才突然想起了本該還有一件比彼此間的相互責罵更大的事情,卻都忘記了及時去做:

    應該趕緊向東部的各個軍團下達作戰令,還應該立即在東部的各省實施全面戰爭的動員。

    然而,對於一貫雷厲風行的太平天國工農紅軍來說。即便就是亞歷山大二世閣下和他那些鷹派、鴿派的先生們能夠再早點兒想起這些事兒來的話,也是一切都晚了。

    一八七一年二月十三日的太平天國北京時間下午三時,在聖彼得堡,剛好大約是上午的十點。

    而等到亞歷山大二世的大員們吵鬧得連午飯的時間都快要過去了的時候。在太平天國布裡亞特邊疆區早已夜幕降臨,本是裊裊升騰著的晚飯的炊煙即將散盡。

    石祥楨今天的晚飯,是在布裡亞特邊疆區靠近邊界的一個營區裡吃的。

    身為太平天國工農紅軍北方軍區總司令兼太平天國政府駐蒙古自治區全權代表的石祥楨,這十幾年來始終都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每逢中華民族的新年的時候。他總是會與守衛在邊疆第一線的官兵們在一起。

    今年的石祥楨與往年一樣,臘月二十三的頭一天,他就已經到了布裡亞特邊疆區的首府北海市(今已在俄羅斯境內的伊爾庫茨克)。

    在參加了布裡亞特邊疆區軍政兩部門共同舉辦的迎新春團拜會之後,他便開始按照老習慣。與一小隊隨行的軍區文工團的演員們繼續北上,深入到一線的邊防站。甚至會突然走進某個小的僅有幾位紅軍士兵的哨所,向堅守在艱苦邊防線上的紅軍官兵們致以新春的問候。並表達了真誠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隨後,他會與身邊的參謀衛士們走進廚房,給官兵們做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或是走到哨位上,替哨位上的紅軍士兵站上一班崗,以便讓邊防站或哨所上的紅軍官兵都能夠好好看上一場軍區文工團的演出。

    當然,這十幾年來,還有一個老習慣也被他一直保持了下來,那就是在臘月二十九的這天,他總會在某一個至少是營級以上的邊防部隊的機關駐地內,舉辦一次規模相當盛大的迎春宴會。

    而之所以會說這個迎春宴會的規模是「相當盛大」,還不僅僅只是由於駐地的紅軍官兵們屆時都會聚集一堂,更重要的,是位於邊界線另外一面的沙俄軍的首腦們,也都會應邀出現在這場宴會上,興致勃勃地與熱情、豪爽的太平天國朋友們同樂。

    今天,恰恰正是臘月二十九。

    與往年同樣,陪同石祥楨一起吃今天這頓晚飯的,除去當地邊防站的紅軍官兵們之外,還有一百多個本應是堅守在邊界對面崗位上的沙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軍團的一線部隊——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師的將校們。

    正所謂吃慣了嘴兒,跑慣了腿。

    十幾年了,對面的這個沙俄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師的將校們,已經從一開始的扭扭捏捏,轉變到了現在的年年都是早早地就在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

    因為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他們不僅會相當榮幸地與石祥楨這位太平天國紅軍的堂堂上將共進晚餐,再共賞紅軍文工團帶來的各種節目。而每到臨別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還總會能收到由石上將親自贈送的數條香煙,以及那不知要好過他們的伏特加多少倍的,一整箱的蒙古燒鍋。

    對於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師的將校們來說,今天的這場晚宴依舊是一如既往地豐盛,喝了第一口就想第二口的蒙古燒鍋也依舊是照樣管夠。只是在酒足飯飽之後,當大都已經變得是醉眼朦朧了的他們打著臭氣熏天的飽嗝,正習慣地還打算著要看接下來的喜慶文娛演出的時候,這才感到了有點兒的異樣。

    因為他們都已經規規矩矩地排排坐著等了好一陣子了,不僅早該出現了的太平天國紅軍的漂亮女文工團員們一直也未露面,就連在雙手抱拳、笑容滿面地說了聲「稍等」之後,大概是出去方便方便的石上將,同樣也是始終未返。

    再一細看,異樣感更大了。

    除去他們這一百多個同胞還在傻呵呵地在這裡坐等之外,曾經陪在他們身邊的那些石上將部下們,同樣也都早已不見了蹤影。

    當然,要說周圍連一個太平天國方面的人都沒有也很不符合事實,因為在他們的周圍,遠遠地還站立著一些太平天國紅軍士兵,只是這些手中已經端上了槍的紅軍士兵,顯然不是在等待著看什麼文娛表演,反倒很像是看押他們來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