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六九六章 紅色狂飆(三) 文 / 蘭色幽香

    更多精彩說,請前往親親說網,請前往親親說網,當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師的將校們吃完了今天晚上的這頓大餐之後,作為沙皇俄國的戍邊軍人,他們的使命也就徹底地完結了

    因為還在他們面對著石祥楨準備下的美味佳餚,推杯換盞地開懷痛飲著那無論是烈度還是口感都極為對胃口的蒙古燒鍋的時候,夜幕下的一股股紅色的鐵流,已經開始越過邊界,席捲而起的,是勢不可擋的狂飆

    而類似的情況,在整個由北方軍區所捍衛著的漫長的邊防線上,幾乎都是在同時上演著「」最裝備俄軍是陰謀,甚至連太平天國政府讚譽他們的亞歷山大二世沙皇閣下是中俄友的大功臣也被他們視為是一種陰謀

    不過,這些所謂「陰謀論」者們在如今的沙俄廣闊大地上,就像是幾隻鑽進鑽出於江河的淤泥之中的泥鰍,即便喊得再歡,也不會掀起一丁點兒的浪花來

    對於沙皇政府為了一味地討太平天國人居然在關乎國家存亡的國防大計上都可以使糊塗的極度危險行為,陰謀論者們自然也不會不喊出的警示口號:

    這正是太平天國人所期待的

    其實,亞歷山大二世人在不能把多的軍隊派駐在東部地區的這個問題上,也是心存忐忑的畢竟他是一個以崇尚武力才得以擁有了眼下這一大片的廣袤國土的俄國的沙皇不可能不知道一旦遠離了鋒利的刀劍之後的威脅性

    但是,亞歷山大二世卻始終堅持不改

    道理很簡單如果把過多的軍隊派駐在了東部,太平天國方面會怎麼?

    難道收人所送的厚禮的時候還非要手提著一把鋒利的戰刀才能感到心裡踏實嗎?簡直是豈有此理

    在這樣一種席捲整個沙皇俄國的極力「哈華」的大環境影響下,處於邊界一線窗口單位的沙俄官兵們,自然就得是要跟對面的太平天**人親熱的如同親兄弟一般漸漸地,在這些頭上帶有「必須表現出最大的友」的這道緊箍咒的沙俄邊防官兵們的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他們的沙皇俄國與太平天國之間所存在著的,那是絕對牢不可破的親密盟友關係

    在他們的腳下,那道所謂的什麼邊界線,變成了僅僅只是個形式上的標識,不管是這邊的過去,還是那邊的過來,都變成了家常便飯親兄弟嗎,相互之間串串門子,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在邊界線上能夠出現這樣一種極度和諧的環境,也跟邊界線另一側的太平天國方面有著很大的關係

    作為太平天**隊第一大軍區的北方軍區,下轄的正規軍不但也就僅僅只有五個,而且還都是遠遠地在蒙古自治區的腹地裡忙乎著類似農牧造橋修路等完全與軍事無關的事業

    在靠近邊界線的縱深數百里之內,除去必須設置的若干還都是歸屬於太平天國政府的內務部管理的邊防和邊防哨所之外,根就沒有任何一支正規的紅軍部隊存在

    然而,沒有正規的紅軍部隊存在,可不等於正規的紅軍部隊遠都不會來

    在這一點上,怪只能怪沙俄人疏漏的太多太多

    其實,無論是在太平天國政府的布裡亞特邊疆區,還是蒙古自治區的大地上,都有著相當可觀的地地道道的沙俄人,其中,以這樣或者是那樣的方式來為他們的沙皇俄國攝取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等方面情報的特別人員,自然也不會沒有

    但很遺憾的是,在一個為了錢財都可以將自己信奉了千百年的信仰東正教隨意地轉變成了「儒教」這種應是異教的國家,難道你還能指望著他的臣民會為它設身處地的想著什麼?

    肯定不可能

    在一切向錢的極大動力驅使下,沙俄費盡心機派遣進太平天國境內的特別工作人員們,要麼成了地地道道的一心只知道錢為何物的,凡事都會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的商人般的投機者,要麼,就乾脆搖身一變,直接成了領取太平天國內務部薪金的「工作人員」

    因此,對於太平天國北方軍區的一切動向,亞歷山大二世自始自終地根就是一無所知

    就這樣,自詡為擁有著在世界上至少可以排到第四的強大陸軍,以及同樣可以排在世界第四的強大海軍的沙皇俄國,僅僅只是在瞬息之間,整個的遠東邊境防線就被太平天國紅軍輕而易舉地全線突破而佈置在那漫長的邊界線的區區五個一線師,自然是毫無懸念地就徹底成為了歷史

    必須要加以明的是,在石祥楨的北方軍區旗下,的的確確是僅有五個正規軍的武裝力量

    這五個軍的番號分別是:

    太平天國工農紅軍陸軍第四軍第二十二軍第二十三軍第二十四軍,以及第二騎兵軍

    但同時也必須要值得明的是,如果你還是將上述的這五個軍當成是真正的五個軍來待的話,那可就是沒處理去了

    要知道,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雖然北方軍區的下轄部隊似已從原有的八個軍減少到了現在的僅僅五個軍,但是,現在的這五個軍的實力,卻連原的那八個軍都難以相比

    先劉蒼林的第二騎兵軍

    在由西北軍轉隸北方軍區之初的第二騎兵軍,人數不過才僅近萬,而至於那為天朝紅軍們所愛戴的,陸地馬上都是縱橫馳騁的式馬槍,也只能為大多數的將士們所艷羨和眼紅

    可是在現在的第二騎兵軍,卻下轄著八個騎兵師,人數是過了四萬

    而在硬件上,第二騎兵軍的每一位將士不僅都擁有著三匹歸於自己所騎乘的膘肥體壯的戰馬,至於手中的武器,可就是沙皇俄國的所謂鐵騎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什麼騎槍什麼擲彈筒,就連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機槍,在第二騎兵軍這裡也絕不稀罕

    而同樣,如今的紅四軍紅二十二軍紅二十三軍和紅二十四軍也絕非往日所能比,當太平天國紅軍的滾滾鐵流飛瀉沙俄境內的時候,所捲起的,已是近百萬紅色將士所組成的駭人狂飆

    邊界兩邊的軍隊,一邊是以他們的豐收碩果養精蓄銳,用艱辛的勞動成果,為他們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向前開進時鋪下了一條條便捷的寬闊通道而另外的一邊的他們,卻是整天沉湎於哼哼唧唧的「俺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乃一切」的調之中,度過著他們那渾渾噩噩的每一天

    於是,在猛然翻臉的太平天國紅軍面前,就如同那個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師一樣,沙俄的幾個一線邊防師頃刻之間即灰飛煙滅

    其後,烏斯季伊利姆斯剋剋拉斯諾亞爾斯克,以及那個沙皇俄國與太平天國友合作的楷模城市的托木斯克等邊疆重鎮,同樣也是在轉瞬之間即皆被太平天國紅軍那洶湧的滾滾鐵流所淹沒

    緊接著,石祥楨親率葉芸來的紅四軍和賴月紅二十四軍,以風馳電掣在前的劉蒼林騎兵第二軍的四萬餘鐵騎為先導,沿著歐亞大陸橋向著沙俄的中心腹地兇猛捲進

    而在他們的身後,韋俊的紅二十三軍則把一張由整整九個師的紅軍將士所組成的密實的大,扣向了通古斯卡河以西的沙俄勒拿河軍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