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六八○章 自信的力量(一) 文 / 蘭色幽香

    在蘇三娘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地將自己的想法都闡明了之後,林海豐的表情儘管看上去還是很平靜,但卻半晌沒有說話。

    可鄭南的臉上,則掠過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異樣。

    根據多年與林海豐一起工作的經驗,蘇三娘很清楚,此時林海豐內心裡,可未必會像他的臉上所表現出來的一樣,也是那麼的平靜。

    在接受人大代表指責的時候,即便有些代表的言辭相當不中聽,但林海豐卻始終都能保持著謙恭的態度和極大的耐心,不僅令蘇三娘感到欽佩,而且還很能理解。畢竟這些敢於一個接著一個地走到林海豐面前的代表們,要麼出自於一線的工礦企業,要麼就是來自居民委員會,他們所代表的,毫無例外地都是最基層的民眾。

    深知林海豐性情的蘇三娘當然明白,林海豐跟誰都可以翻臉動怒,卻絕對不會與這些工作和生活在最基層的人們有半點兒的為難之意。

    在這裡,很有必要額外介紹一下太平天國政府城鎮街區的管理模式:

    在太平天國的所有城鎮之中,最基層的管理組織是由各個城鎮居民聚集區的民眾選舉出來的居民委員會。每個居民委員會的轄區內,一般擁有兩千餘戶左右的居民。

    在每個居民委員會內,除去經居民選舉出的一名主任及四位委員外,還有區縣安全機構派駐的一名安全員(相當於大家熟悉的「片警」),為居民提供包括安全、幫扶等全方位的服務。

    根據太平天國所制定的《居民委員會法》,儘管居民委員會的所需資金全部由地方財政撥付,但是,當地政府對居民委員會卻僅能有政策及業務上的指導權。

    用來百姓的粗話來說,太平天國的城鎮居民委員會可以有不鳥任何一位當地政府官員的權力。因為只要他們能夠贏得轄區居民的歡心。這些居民委員會的委員們手中所捧著的。就都是一個個的鐵飯碗。

    當然。誰也不用擔心縣區政府會事先內定居民委員會主任或是委員的人選,因為除非是哪位縣區政府的一把手真的想急著去監獄裡嘗嘗牢飯的滋味兒了。

    更為重要的是,即便就是在類似在北京等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也統統地沒有設置什麼街道辦事處這一級的政府機構。因此,能夠對居民委員會提供政策和業務指導的,直接就是當地的縣區政府。

    而《居民委員會法》同時還規定,城鎮居民每年按戶繳納的類似衛生等服務費用。會按一定的比例留給居民委員會,即作為居民委員會的委員們的獎勵金使用。

    上頭沒有胡亂派交的所謂政府任務,也從不搞什麼這樣或者那樣的打腫臉充胖子,為當地政府貼金的什麼什麼特色社區,且各人的利益又與轄區居民對你的評價直接息息相關,居民委員會為居民服務的動力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北京,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

    某居民區內的道路坑坑窪窪,在連續幾次向縣裡反映卻一直未能得到解決後,該居民區的居民委員會將一份包括有五位委員在內的居民聯名信,直接遞交到了縣信訪辦。

    雖然調查的結論並非該居民區民眾所想像的那樣。是由於縣政府相關部門的不作為才造成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但該縣的主管縣長卻還是被市政府予以了通報批評。

    理由很簡單。雖然是因為道路養護部門已經超負荷在運轉,這才使得問題難以及時地予以解決,但是,縣政府卻沒有盡到耐心解釋的責任,以致引起了民眾的誤解。

    於是,主管縣長下到居民區,向居民道歉,對居民委員會的委員們表示感謝。而該居民委員會的主任,則被縣政府予以了通報嘉獎。

    在太平天國的各個城市之中,無論家長裡短大小事情,市民們總是樂於拿到居民委員會去,因為他們已經將居民委員會的委員們看成是自己的貼心人。

    而居民委員會的委員們,則將轄區的居民當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只有為居民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他們才會感到心安理得。

    居民委員會是魚,居民是水。

    有了這樣一種的魚水之情,若是轄區居民們吃不上足量的肉,缺少生活必需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這個大舞台之上,他們的代表再不直言指責中央政府的領導人們,那才會是一件極為奇怪的事情了。

    同樣也是出於對林海豐的瞭解,蘇三娘卻相信,面對著類似《南方雜談》這樣的社會渣子,林海豐根本就不會無動於衷。

    蘇三娘的感覺是對的,林海豐當然不能無動於衷,只是林海豐所針對的,卻並不是滿嘴都是跑火車的昏話的什麼《南方雜談》之流。

    一直默默而平靜地看著蘇三娘的林海豐,終於動了起來,但他還是沒有動嘴,而是先緩緩地站起身,再邁動雙腿走向位於這間書房兼客廳的另一面的書案,從上面拿起幾本書報之後,又轉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從蘇三娘剛才談話的語氣和神態中林海豐能夠看的出來,在蘇三娘的心裡其實是已經認定,近年來的繁重軍務的纏繞不僅影響到了他林海豐對其它方面的注意力,也無暇旁顧來自各方面的奇談怪論。

    當的確是有這種想法的蘇三娘在接過了林海豐遞來的書報之後,她卻愕然了。

    因為林海豐所遞給她的,恰恰正是長期以來鬧騰的最歡的那幾份報刊。

    而隨著林海豐的終於開口,蘇三娘就更是如同墜進了雲裡霧裡。

    因為按照林海豐的說法,縱然類似《南方雜談》之流們再能折騰,也根本不會引起他任何的擔心,更不要說是懼怕。而真正能夠令他感到恐懼的,反倒是有著與她蘇三娘同樣念頭的,他的戰友們。

    「三娘你仔細想想看,就靠著潑髒水似的胡亂謾罵,他們能把我們共盟會和我們的這個政權罵垮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