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六八四章 自信的力量(五) 文 / 蘭色幽香

    楊秀清和石達開對應該立即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鎮反運動,不僅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異常的堅決,理由更是極其的充分。

    因為根據楊秀清和石達開已經掌握了的真實數據,類似《南方雜談》這種不僅滿口胡說八道,還極富煽動性的書刊,每月發行的數量都在幾萬或是十幾萬份以上,可見其受眾範圍之廣,影響之巨大。

    尤其令楊秀清和石達開感到憤怒的是,他們還已經清清楚楚地掌握了《南方雜談》所擁有的真實背景滿清殖民者的遺老遺少。

    於是,當五位太平天國政府的最高領導者一起聚在楊秀清的書房兼客廳裡的時候,楊秀清不僅提出必須要好好地整治一下那些攪亂民心、影響國家安定之徒,還毫不客氣地對鄭南進行了一通言辭犀利的指責。

    「……看看你領導下的那些報刊們,除去《紅星報》、《新天京報》等報刊外,大部分報刊的發售量都根本不盡樂觀。」

    楊秀清順身邊的茶桌上抓起了一張報紙,衝著使勁地鄭南一搖,「尤其是像這類的官辦報紙,滿篇不是這個重要會議,就是那個什麼狗屁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再不就是連我只要看上幾眼都會立即感到犯困的大片大片的什麼理論闡述。不錯,今年的大年我是到了他們那裡,也的確是在除夕的茶話會上講了幾句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的話。可就是這麼幾句以往都不知道講了多少遍的常話,竟然又被他們給冠以了重要講話,居然還東拉西扯地整整寫滿了一大版。也就難怪他們的報紙沒人肯掏腰包來買了。」

    「人家變著花樣辱罵咱們的報刊都能掙錢,可咱們的這些報刊呢,卻是寅吃卯糧。前些日子居然還有人恬不知恥地央告我,是不是可以通過政府的強制手段。來促進報刊的發行量。既有利於擴大宣傳面。也能幫助報社脫困。」

    說到這裡,楊秀清臉色鐵青地將手中那份報紙狠狠地朝著地上一丟,「要我說,像這些只會將民眾的血汗錢變成擦屁股紙來的什麼狗屁報社。就都該關門大吉……」

    相比起楊秀清來,接著開始發言的石達開要平和了許多。

    在石達開看來,類似《南方雜談》這些揣著明白使糊塗的報刊,不過只是一些暫時還在隱藏於暗處的那些陰謀者們的槍。陰謀者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先以輿論來搞亂和搞散民心,煽動民眾與政府的對立情緒,最終達到他們徹底摧毀天朝的目的。

    也正因為如此,再次「鎮反」不僅是必要的,還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為了國家的穩定,為了讓那些正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們能夠全無後顧之憂,不僅要給予《南方雜談》等直接煽動者以堅決的打擊,還要趁熱打鐵地徹底揪出它們的黑後台,令所有與天朝政府為敵的勢力再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儘管林海豐和鄭南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儘管連洪仁玕都開始變得兩面搖晃不定,但楊秀清和石達開的態度卻始終未有絲毫的改變。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間的言辭也逐漸地在趨於激烈。

    「我是一國的首腦,我有權決定對這些無恥的刁民採取任何的手段!」

    實在忍無可忍的楊秀清用力一拍身邊的小茶桌,終於爆發了,「什麼他娘的言論自由?就是一個尋常人若被沒完沒了的罵,那還要揮拳相向呢,我們要是依舊這樣地對他們放縱下去,政府的尊嚴何在?」

    又是一個「刁民」!

    當聽到楊秀清的口中居然也猛地蹦出了這兩個字的那一瞬間,就像是在林海豐的胸口裡點燃了一團熾熱的烈火,幾番的強忍之下,才最終沒有發作。

    「楊秀清同志,你可以無視民眾的言論自由在憲法中的存在,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必須要正視憲法所賦予共盟會的神聖權利。」

    林海豐竭力使自己的臉色保持著平靜,語氣雖然和緩卻不容置疑,「不錯,你是一國的首腦。但同時你還必須要牢記,一切事關國家命脈的大計,都不能背離共盟會的指導方針。」

    好好好,那咱們就召開個共盟會中央委員會的會議好了,反正共盟會也不是你林海豐一家開的,誰怕誰呀!

    楊秀清略加思索,即同意了林海豐和鄭南的提議。

    就這樣,最高五領導的這次會晤雖然沒能就「鎮反」問題達成共識,但卻最終達成了一個統一的意見,那就是即刻召開一次共盟會中央常務委員會的臨時會議,以對書記處五大書記所分別堅持的兩種針尖對麥芒的不同意見進行最後的確認。

    然而,還是與楊秀清那種無所謂額心情不同,當石達開不得不接受不久之後即將召開共盟會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餓這個現實的時候,內心的感受卻很是複雜。

    對於林海豐的這個提議,石達開覺得已經輕率地即表示同意了的楊秀清,其實根本就沒有仔細地過過大腦。

    因為石達開的心裡相當很清楚,在共盟會中央的常務委員會裡,多半的人士都可以算是林海豐的忠實擁躉。於是,此時的石達開就不免會生出一種擔心,一旦共盟會中央的常委們還是會跟往常一樣,依然要將林海豐的提議當成是「一句頂一萬句」的萬古真言,那麼,不用共盟會中央的常委會召開,也就等於他和楊秀清已經從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的意見。

    道理很簡單,在共盟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內,大多數的常委都是林海豐刻意培養出來的老部下。儘管你再說天朝的官員們有多麼的高尚,但石達開還是不得不懷疑那幾千年來所傳承下來的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的醜陋惡習,真的就不會顯露在此次共盟會中央的常委會之上。

    不過,石達開到底是石達開,因為即便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石達開還是首先選擇了兄弟的情份。(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