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正文 第七五四章 大收官——拿破侖三世的惆悵(一) 文 / 蘭色幽香

    再說說軍備方面。

    儘管「很多年」都已經再也難以得到來自遙遠的朋友——太平天國政府的幫助,但是,由於又有了那位艾華侯爵(鑒於雪鐵龍財團對法蘭西帝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一八七一年的艾華,又獲得了帝國皇帝陛下授予的馬賽侯爵的榮譽所領導的雪鐵龍財團做為靠山,拿破侖三世皇帝陛下的大軍不僅沒有在裝備方面感到絲毫的拮据,反而較之從前還加變得富裕了。

    從雪鐵龍財團旗下各大企業源源流出的式槍炮和藥,幾乎已經武裝齊備了這位法蘭西帝國皇帝陛下的所有將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平天國政府的老朋友們的再三開導下,這位法蘭西帝國的皇帝陛下終於將民主的大門打開了一道縫兒。

    一八七零年春,歐洲**國際同盟(簡稱共產國際的總部赫然佇立在了巴黎城內。

    三個月後,在歐洲共產國際的指導下,法蘭西工人黨正式宣告成立。

    這種政治上的開明,令被戰爭的陰霾長期籠罩著的法蘭西的,出現了一派嶄的面貌。

    工廠的車間裡,農村的田埂上,以及城市的街巷之中,到處活躍著法蘭西工人黨的黨員們的身影兒。在他們的宣傳和鼓舞下,人們不再為那似乎總是都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所犯愁,而是以一種全的,與法蘭西共存亡的精神面貌,握緊手中的鐵鉗和鋤頭,用他們的百倍的努力和比的熱情,積極投身於這場「必定會讓整個世界都走出黑暗」的大戰之中。

    前方有武裝齊備的大軍,後方有熱情高漲的全體帝國民眾們做為可靠的支撐,面對著這樣的一種前所未有的一派大好局面,恐怕包括這位拿破侖三世在內的所有人都會堅信。他們的法蘭西帝國,絕對是敵的!

    然而,事情接下去的發展。卻是令人們大跌了眼鏡。

    正所謂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並非武器的精良與否。而在與人。

    已經不愁式的精良武器來源的法蘭西帝國大軍,不僅沒有像這位拿破侖三世皇帝陛下所想像中的那樣,能夠給他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勝利之後的巨大喜悅,恰恰相反的是,卻一次又一次地讓這位皇帝陛下不停地感到窩心。

    他的這支已經武裝到了牙齒的本該是所向披靡的精銳大軍,在戰場上顯露出來的表現,卻是連以往都不如。攻,攻不好,守,守也不穩。

    先是有奧地利、捷克和羅馬尼亞各路軍隊作為同盟軍的布拉格攻堅戰。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數萬法蘭西帝國的精銳將士殞命沙場。

    接著,儘管又多了意大利的軍隊參與,可歷經半年多的苦戰之後,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竟然也宣告陷落……

    一次次的血拼。一次次的折戟,整師整團的法蘭西將士魂飛天國,一批又一批的式武器,同時也變成了英普聯軍的戰利品。

    「同盟國就是我們的運輸大總督」。

    這句帶有相當刺激性的言語,從一八七零年的下半年開始。不僅甚囂於英普聯軍之中,還情地被流傳到了這位拿破侖三世皇帝陛下的耳朵裡。

    雖然在地中海的一次次爭鬥中,他的法蘭西帝國的艦隊和意大利、奧地利、希臘等同盟國的艦隊眾志成城,斬獲頗豐。但是,決定整個歐洲戰局的,畢竟還是在陸上。

    前方戰場的戰事接二連三地不順,而原本曾感到欣慰的大後方,也開始讓這位法蘭西的皇帝陛下愈發地覺得是殺機四伏。

    由於前線的一再失利,在歐洲共產國際和法蘭西工人黨領導下的各地民眾,已經開始不僅僅只是埋頭於手中那各種生產和支前活計的忙碌,而是竟然「不務正業的」搞起了武裝。

    在眾多的城市,甚至在巴黎的城內和郊區,都紛紛湧現出了農民和工人們所組成的各種自衛武裝。

    可怕的是,這些人人都將條紅布條子繫在脖頸上的武裝力量,口中最愛、最常高喊著的,又都是什麼**。

    在這些身上「染紅」的「不務正業者」們的折騰下,諸如皇帝陛下就是個最大的蠢貨,偉大的法蘭西早晚都要毀在波拿巴這個敗家子兒的手裡,只有重整政府和軍隊才能最終拯救法蘭西等等的流言蜚語,已經在街頭瀰漫。

    而不少工廠的廠主以及鄉下的富豪們,也紛紛跑到這位帝國的皇帝陛下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自己沒法活了,泥腳桿子們要登天了。

    這哪裡是什麼要保衛他的法蘭西帝國,分明是那些**者們在攪亂民心,分明是要落井下石。

    於是,一八七二年二月的這位法蘭西帝國的皇帝陛下,終於覺得忍可忍了。

    儘管礙於太平天國政府的顏面,這位拿破侖三世皇帝陛下還沒太敢對歐洲共產國際怎麼樣,但卻將法蘭西工人黨定為了「異端邪教」。

    同時,又不顧前方戰場上的危局,抽調部分人馬,對各地的民眾武裝們揮舞起了血腥的屠刀。

    突如其來的巨變,令作為太平天國政府派駐歐洲各國的總公使的傅善祥感到萬分的驚愕。

    遺憾的是,除去根據國內的指示,立即面見那位法蘭西的皇帝陛下,連威脅帶哄勸地盡可能阻止這場血腥大屠殺的繼續之外,傅善祥能夠做的,也僅僅只是將部分巴黎的法蘭西工人黨的人員,營救進公使館之內。

    法蘭西國內開始的這場驟變,令原本就不是很樂觀的歐洲大陸的戰局,是如同雪上加霜。

    一八七二年四月,趁著法蘭西的這股子亂勁兒,英普聯軍雙管齊下,一舉突破了法軍的萊茵河防線。

    於是,一八七二年五月,已經將屠刀向自己的民眾揮舞了足有兩個月之久的這位法蘭西帝國的皇帝陛下終於不得不停下了他那雙血腥的手,並突發奇想地為了證明自己的偉大和英明和比的正確,開始親征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