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正文 第七六八章 大收官——必然的選擇(六) 文 / 蘭色幽香

    當然,這種事情的發生,免不了又要會招惹上一些所謂的精英專家們的。

    布爾布隆屍骨未寒,而且法蘭西的專家們還都沒有對人家自己的親兒子布爾布隆的這種最後選擇表示出任何的不理解,可是,這些不停且貪婪地吸允著太平天國沃土的營養,卻從不肯真正地正眼看上一下自己祖國,反倒專門以刨自己的祖墳為榮的所謂的精英們,偏偏就急吼吼地跳了出來。

    根據他們的說法,林海豐這類人那其實就是一群地地道道整蠱專家,就像他們可以迷惑了太平天國的無數愚昧無知的百姓一樣,布爾布隆根本也是一個極大的受害者,純粹是被林海豐們的**湯給灌糊塗了,以至於最終竟然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數典忘宗的法蘭西的背叛者,真是給偉大的法蘭西抹黑啊……

    當然,還與以往一樣,明明知道這一切的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是絕對不會同這些本就不正常的人去一般見識的。正所謂你罵對了話,我即認真聽取。即便你罵錯了,你有你罵人的自由,而我呢,也有聽不見的權力。

    而已經聽不見這些噪音的布爾布隆,自然更是長眠的安逸。

    就像墓碑背面篆刻著的那由布爾布隆自己為自己擬就的墓誌銘上所書的那樣,能夠躺在這片擁有著無數的甘願為了廣大民眾的利益,腳踏實地地奉獻著他們的一切的人們的火熱大地上,他布爾布隆永遠不會後悔。

    儘管因為始終以天主教為自己最崇高的信仰,布爾布隆一直也沒有成為法蘭西工人黨的一員,但布爾布隆卻毫不懷疑,以林海豐、鄭南等等的他的那些老朋友為代表的**者們,必定會前赴後繼地引領著太平天國,乃至整個世界,走向輝煌的明天。

    雖然林海豐承受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的壓力,但是。貪多嚼不爛,欲速則不達,他依舊還必須繼續按部就班地去落實那曾經既定的一切戰略方針,因為只有腳腳實地。那才是取得最終勝利的萬本之源。

    當然,還要有必須的審時度勢。

    鑒於剛剛組建起來的俄羅斯人民軍的實際戰力尚不具備大型攻堅戰的能力,同樣推崇腳踏實地的俄羅斯共和國的最高統帥部已審時度勢地將其一八七二年的主要戰略,定在了積極擴大解放區、繼續壯大人民軍的力量為主,而作為推翻沙皇政府之標誌的聖彼得堡的大會戰,則推遲到了明年的開春。

    因此,按照太平天國最高統帥部既定大戰略,一八七二年的下半年,西線的李侍賢集團在將波斯全境從奧斯曼土耳其人手中全部解放之後,即不再繼續西進發動對奧斯曼土耳其的總體攻勢。而是以協助波斯穩定形勢為主。但給予美洲和非洲兩戰區的任務,則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尤其是在林肯的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提出要退出戰爭,其實就是在乞求投降之後,太平天國的最高統帥部甚至還有著一個更為樂觀的想法,那就是要在下半年即可解決好美利堅的事情。而明年,就能全面解決整個的美洲問題。

    屆時,陳玉成的遠征軍也將會完成從東非向西非的大進軍,而李侍賢的西方面軍則已經把整個的奧斯曼土耳其踏在了腳下,聯通印度洋和地中海的紅海和蘇伊士運河不僅隨之變成為了一道通途,更已經相當於了紅軍的一條內河一般。

    這樣,一八七四年的以大英帝國為首協約國們就只能有兩條道路選擇:

    一是無條件投降;二是等著被徹底地毀滅。

    可遺憾的是。被寄予了極大期望的美洲戰區,已經不可能再有作為了。

    因為令太平天國最高統帥部更為撮牙花子的是,由於紅軍的美洲戰區總部與法蘭西遠征軍之間已經建立起來了無線電報通訊的緣故,當一得知了譚紹光的美洲戰區紅軍主力已因後勤障礙喪失了南下的能力之後,那個狡猾的福雷將軍居然玩起了裝病的把戲,也不肯單方北上了。

    於是。在一八七二年下半年還能夠有看點的,就只剩下了正奮戰在非洲大地上的陳玉成的紅軍遠征軍一個了。

    於是,林海豐就在這裡加了碼:即一八七二年的下半年不僅要完成對盤踞於摩加迪沙等地的英軍亞洲戰區最後主力的清剿,同時還要徹底打掉那支令很多人長期都會感到如鯁在喉的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

    當然,對於林海豐來說。大英帝國的這個印度洋艦隊是不會讓他有什麼如鯁在喉之感的。

    因為儘管亨利?凱派勒上將的這支印度洋艦隊也的確曾經相當地強大,但是,如果林海豐以及他的戰友們都勢必除之而後快的話,恐怕即便就是亨利?凱派勒上將再怎麼不樂意,那也完全無濟於事。

    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毫不懷疑自己的紅海軍公海艦隊是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的,但他們之所以沒有做這樣的選擇,是有著另外一種用意,也即是一種大局觀念。

    首先,一旦亨利?凱派勒上將的印度洋艦隊真的被全殲,遭受痛擊的英國人在清醒之後所可能做出的反應,應該不會考慮如何地去再造印度洋上輝煌,而是要在非洲進行適當的收縮,以便將目光更多地聚集於他們那本已佔據了一定優勢的歐洲戰局。

    也就是說,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能夠暫時容留亨利?凱派勒和他印度洋艦隊這根橫在同盟國喉中的小刺兒,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減輕歐洲同盟國身上那已經不堪重負的壓力。

    當然,除此之外,林海豐和他的戰友們還有著另外一個心思,那就是絕不能讓好不容易才發展起來的紅海軍,輕易地去跟對手做魚死網破的買賣。

    紅海軍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那可是太平天國的政府和人民經過了十餘年嘔心瀝血之後的成就,說他們是太平天國政府和人民的至寶,也沒有半點兒的誇張。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