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刺刀1937

第三部 第四百八十七章 重回重慶 文 / 西方蜘蛛

    第四百八十七章重回重慶

    「恆淵那,上次一別之後,沒想到沒有多少時候又見面了。」

    戴笠滿臉笑容的迎進了鄭永。

    這次倒有些怪異,來機場迎接他的不是那些政府官員,卻換成了軍統的戴笠。鄭永也沒有問什麼,隨他上了車子,一路上戴笠也就問些關於前線作戰之類的事情,其它的一概沒有開口。

    帶著一肚子疑惑,隨戴笠來到了軍統總部,戴笠失宜下面人迴避,帶他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前,卻沒有進去,而是低聲在鄭永耳邊說道。

    「快進去吧,總裁正在裡面等著你呢。」

    鄭永吃了一驚,趕緊正了正軍裝,推開門輕輕走了進去,一眼就看到委員長正捧著一本書坐在那看著。

    「報告總裁,第三戰區鄭永到!」

    「坐吧,不要有那麼多的禮數。」委員長揮了揮手,臉上笑容可掬:「一路上辛苦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用,總裁,鄭永不用休息!」鄭永大聲回答道。

    「好,年輕人,精力充沛,好得很。」委員長微微笑著,讓自己的愛將坐了下來:「這次讓你回來,為的什麼你心裡也清楚得很,說說你的想法吧。」

    早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應該怎麼說,鄭永不暇思索地說道。

    「總裁,方震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勝也好,敗也好,就是不要同它講和』,鄭永以為這句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應該如何對待兩國關係。

    倭人狼子野心,久欲謀吞我國,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其是不會主動和我們和談的。三次『近衛聲明』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此時倭寇在華夏戰場進展不順,處處碰壁,其精銳師團屢遭重創,這也是他們現在這麼做的原因所在。

    我們需要休息,倭人一樣需要休息調整,以便重新部署兵力再次發動戰爭。這不過是倭人一貫喜歡使用的伎倆而已。因此鄭永認為兩過之間絕對沒有任何講和的餘地,也絕對沒有任何講和的可能。眼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在為軍事服務罷了……」

    「你講的,正是我所想的。」委員長指了指鄭永,又點了下自己。

    「那些倭人可笑得很,居然要讓我把自己的大將交給他們。當時我聽了之後,很想問問他們,是不是可以把松井石根也交給我們審問。恆淵,倭人處心積慮的要得到你,在戰場上他們無法得到的東西,在其它方面,要小心倭人狗急跳牆……」

    「請總裁放心,我會小心從事的。」鄭永淡淡說道。

    委員長微微沉吟了一下。

    「既然倭人想要得到你,那麼我就派你和他們談,你動身來之前,拍來的電報中所陳述的事,我以為很好,都可以照著去做。但要注意一下方式。自從南京保衛戰結束之後,敵我都遇到了很大的損失,相比之下,還是我們的困難要多一些。

    關於軍事方面。你第三戰區苦戰惡戰無數,部隊減員嚴重,國民最精銳部隊,你的老底子111師從軍官到士兵也換了大半,苦得很,累得很。不過不是沒有收穫,除了連續殲滅倭寇幾個師團外,戰線也穩定住了,你對國家是有大功的。

    我已經仔細考慮過了你的建議,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地點,可以再發動一次大型會戰。戰前準備的問題,政府正在和美國人秘密商量軍援問題,相信年內會有結果,兼之這段時間正在和倭國政府『談判』,能夠為你,為政府爭取到一段相對平穩的時間……」

    稍稍停頓了下,委員長又說道。

    「我看來中日之間的戰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其一,島**企圖消滅華夏軍主力,結束戰局。華夏軍必須力求戰而不決;其二,在未來可能到來的會戰中,我認為只以全部兵力的百分之六十進行消耗作戰,保留百分之四十兵力,作日後繼續堅持持久戰的基礎……」

    鄭永心裡有些欣慰,方震先生的持久戰理論已經深入人心,這已經成為了抗戰如何打法,如何取得勝利的一種理念,就連國民政府的最高權利掌握者,說到抗戰時也經常會把「持久戰」這三個字掛在嘴邊。

    接著委員長又對目前戰爭說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鄭永一一聽著,沒有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時委員長忽然話鋒一轉。

    「你和第九戰區是怎麼回事啊?陳誠把狀子告到我這來了。」

    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鄭永沒有半分猶豫說道。

    「這只是一些誤會而已。當時我第三戰區軍事物資被劫,事關抗戰大業,鄭永心裡上火,就派了一支部隊清剿,所以和陳長官之間或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誤解。眼下物資悉數奪回,鄭永會當面向陳長官負荊請罪的……」

    「負荊請罪沒這個必要,我已經幫你們當了和事老了。」委員長微笑著說道。

    「恆淵那,你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這是好事,但有的時候也會變成壞事,要和前輩搞好關係,將來說不定就有什麼事情仰仗他們。你是知道的,有時候政府也不太好插手一些糾紛。靈活點,聰明的協調好友鄰戰區的關係」

    「是,鄭永以後會遵照總裁訓令。」鄭永知道這事已經揭過去了。

    「還有一個事,我也不知道應不應該和你說。」委員長面色沉了下來。

    「我剛得到美國方面的情報,日前美國秘密抓獲了一些倭國間諜,從繳獲的情報來看,倭國已經派出了一支精幹隊伍前往美國,目的嘛,我想你心裡也能猜到,是針對你那兩位正在美國進行遊說的夫人去的……」

    鄭永微微點了點頭,這方面他也得到了一些情報,不過這是由島國國內直接實施的計劃,具體細節如何他並不清楚。

    不過孔令儀是委員長最喜歡的外甥女,而且她還肩負著為華夏爭取美國幫助的重任,相信委員長一定有所安排了。

    自己也已經抽調了一部分人手,緊急趕赴美國,配合早已在美國的特工,保護自己家人安全。想來有了這些安排,也不至於會出什麼問題……

    門輕輕的被敲響了,進來的人將一份文件放到了委員長的面前,接著又輕手輕腳的離開了辦公室。

    委員長看了一會,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好得很,倭國和俄國人幹起來了。」

    鄭永不用看就知道想來是俄國和倭國的「諾門坎事件」爆發了。

    倭國《帝國國防方針》早把蘇聯列為了第一敵對國,並悄悄著手戰爭準備。隨後島國制定了或北進蘇聯、或南下南洋的《國策基準》,緊接著又與德國簽訂了《德日關於『共產』國際的協定》。

    極為亢奮的島國認為有納粹德國在歐洲幫忙,可以放手在遠東大幹一場了。

    民國二十八年遠東紅軍第五十七軍更換完新裝備開入蒙古。作戰對像直指海拉爾的島**第二十三師團。

    個師團以好戰和擅長進攻而著名,師團長小松原長期為島國駐蘇聯大使館的武官,是島國陸軍中為數不多的「蘇聯通」。

    開戰伊始,東京認為「大清洗運動」後的蘇軍已不足為慮,狂妄地宣稱島**一個師團可以對付蘇軍三個師。關東軍各部隊好戰情緒被激發起來,據戰後島**心理機構調查表明。

    「幾乎所有參戰的島國士兵都熱切盼望與蘇軍交手,90%以上的軍官對蘇軍情況一無所知,卻毫無理由地輕視對手。」

    當時島**整個處在一種病態的亢奮中,蠢蠢欲動。

    在諾門坎開戰之前,當時德國派有軍事觀察團隨行。島國有意在此戰重顯日俄戰爭的輝煌,打通「北進」路線,同時給德國留下深刻印象,故島國派出參戰的是精銳中的精銳,關東軍的小松原二十三師團、「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雙料王牌第七師團和全島國唯一的坦克師第一坦克師。

    戰爭開始之前倭國就讓德國觀察團「印象深刻」,在德**事觀察團發給柏林電報中寫道。

    「……小松原非常堅信他的師團能擊潰朱可夫的三個師……

    島**的戰前訓練令所有在場的德**官非常目瞪口呆,島**居然主要練習白刃戰和衝鋒,大多數軍官認為島國還以為是在島國俄戰爭時代……

    島**的坦克……很難稱之為坦克,且全國只有一個坦克師,戰鬥力難以想像……」

    但是狂妄的島**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些,尤其是小松原堅定不移地認為。

    「蘇俄經過『大清洗運動』後,一大批有經驗的軍官被斯大林砍下了腦袋,而他們的士兵正處於一種軍心渙散的狀態中,二十三師團完全有能力憑藉著一己之力,擊敗我們對面的所有俄國人安置在那裡的軍隊。

    我的二十三師團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開戰準備,現在就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的到來,我相信這個機會很快就會來到,為了天皇陛下,為了帝國榮耀,我會握緊鐵拳,恨恨的把那些狂妄的俄國人揍倒在我的腳下!」

    正如他之所願那樣,這個「小小的機會」很快就來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