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國際銀行家

小說博覽 作品相關 買權證日賺700倍是怎麼回事 文 / 和佛祖一起打牌

.    炒權證賺錢可以有多快?相信不容易回答。國內的記錄是1天700倍。

    據報導,2007年2月28日,南京一位股民張浩(化名)以1厘錢(0□001元)的價格,買到收盤價近0□70元的82萬份海爾認沽權證(580991),創造了股市有史以來的一大奇跡:一天之內獲得了近700倍的收益!820元資金翻成了56萬元!

    一天之內賺700倍,怎麼可能?這堪稱證券史上的奇跡。翻看海爾jtp1(580991)2007年2月28日的最低價確為0.001元,0.001元成交82萬份權證——這筆奇特的交易也真實存在。那麼,1厘錢何以能買到海爾jtp1(580991)?其實,關鍵在於「市價委託」這一交易機制。

    所謂市價委託,是指投資者委託時只需申報委託數量而不用像以往那樣填寫具體的價格申報,交易系統會對「買入或賣出五檔之內」以最優的價格自動進行撮合。說得通俗一點,「市價委託」就是當天必須要成交的,且按市價交易,只要有人掛出了按市價委託的賣單,而大家恰恰都不買、沒有什麼買單,0□001元的買單排在委託賣出數量之內,並且0□001元的報價在當日權證的漲跌幅範圍內,理論上就有可能以0□001元的價格買到權證。根據交易所的《交易規則》規定,投資者只能在有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連續競價期間採用市價委託方式。即,在9點25分之後投資者才可對符合條件的證券採用市價委託方式。

    下面我們再將鏡頭對準2007年2月28日,看看張先生是如何實現日賺700倍的暴富夢的。

    2007年2月28日開市前,張先生預先根據漲跌幅價格計算公式計算出當日可交易權證的漲跌停板價格,找出最低價格是0的所有權證。根據2007年2月27日的收盤數據計算,包括海爾在內的10個認沽權證是可能在2007年2月28日跌到1厘錢的。詳見下表。

    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收盤價

    2007-2-27漲停價

    2007-2-28跌停價

    2007-2-28收盤價

    2007-2-28038008鉀肥jtp11□4024□689501□378580990茅台jcp10□8563□593500□856580991海爾jtp10□6771□964500□699580992雅戈qcp10□6362□31100□633580993萬華hxp11□1635□08801□126580995包鋼jtp10□5331□15800□513580996滬場jtp10□0153□202500□015580997招行cmp10□4362□348500□421038004五糧ygp11□324□4701□281038006中集zyp10□9754□062500□955接著張先生在正式開市前進行如下委託:買入海爾jtp1(580991)數量p1,投資者用的是市價委託方式,數量是大於或等於82萬股(因為最後成交了82萬股)。更巧合的是,當日這個時點買單不踴躍,買單極少,甚至可能只有張先生這一個價位的買單,按照市價委託規則,即以張先生報出的買入價格成交!

    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明白,時機是至關重要的。2月27日和28日當天都有些突發利空,大市繼27日大跌後順勢跳空低開,投資者較為觀望。那麼什麼時點是買單較少的呢?有交易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相對於連續競價期間,9點25分至9點30分之間的買單是相對少的。在9時25分至9時30分之間,雖然只有張先生一個人掛買單的概率接近於0,但畢竟是存在這個可能。

    這個案例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張先生是在對交易規則深入研究和堅持不懈地堅持每天掛單後,才實現了一天獲利700倍。據報道,早在2006年8月交易所公佈實施市價委託交易規則後,張先生就仔細琢磨了市價委託交易規則,發現可能出現市價委託陷阱。隨後,張先生便每天都把權證可能出現的交易價格計算一遍,然後再每天挨個去掛買入價為0□001元的買單,真可謂工夫不負有心人。

    第二,這個暴富神話的另一面,就是同時有一位或數位投資者的資產轉瞬間出現巨幅縮水,幾十萬元的賬面資產兌現後只有不到千元。這是投資者因為不太熟悉市價委託規則而遭致損失的典型案例。由此可見,就投資者而言,在增強學習權證基本知識以及投資技巧的同時,也要熟悉交易規則,方能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