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六章 無縫鋼管的大宗進口生意 文 / 給與永恆

    第六章無縫鋼管的大宗進口生意

    和孫香婷在旅館門前分手之後,文昆凜徑直回了威利德洋行,托洋行裡各位職員努力上班的福,他這個董事長不用整天呆在辦公室裡,這為他另一身份的秘密活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過,為了不至於完全被職員們無視,文昆凜盡量還是在一天之內去自己的董事長辦公室坐上一段時間,少則二、三個小時,多則大半天。

    就像那天酒會上文昆凜對夏潮說得那樣,文昆凜即使坐在辦公室裡也不會隨意指手畫腳。在自己沒有完全瞭解洋行的業務之前,哪怕做個擺設似的董事長也比一個胡亂指示的董事長對洋行要強得多。威利德洋行的那些經理、襄理都是有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經商經驗的老手,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所在領域的商業專家。自己完全沒必要去插手他們手頭的事情,要做的只是監督那些商業專家們努力工作,不去貪污洋行的財產就可以。

    但是放手讓洋行的職員們做事,絕不意味著文昆凜就想一直做個撒手不管的董事長。現在的無為而治的策略用來維持現狀是最好不過的方法,但是想要把洋行做大,特別是今後要為地下黨的秘密工作服務的話,文昆凜必須對洋行的運行流程有著深刻的瞭解。為了這個目的,文昆凜關照告訴莉莉婭,以前的生意不算,現在開始,洋行的每一筆新生意都要備案做成文件,給他過目。文昆凜所需要的這個文件不是像賬目那樣簡單,而是要很詳細地記載著這次生意的相關信息,比如商品主要用途,上家是誰,下家是誰,是否有備選的上家,這種商品在國內是否暢銷,是否有潛在的下家,等等。而且,文昆凜要求這個備案文件並不是一筆生意結束後才作,而是在生意剛開始的時候就做成,隨著生意的進展再加入種種新的內容。

    這種對生意跟蹤性的文檔其實是出自於文昆凜穿越前在日本作項目經理時的經驗,他所常駐的日本會社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每個項目一開始都要做這種文檔,並隨著項目的進展,文檔的內容也會越加豐富,上級主管隨時都會調看這樣的文檔來瞭解項目的進程,當項目結束時,這樣的文檔就成了個很好的總結性的資料。今後即使換個新人擔任同樣的項目,之前所作的資料就是非常好的參照。

    文昆凜所要求的這種文檔工作,自然給莉莉婭和那些經理們增添了新的工作量。特別在這個時代又沒電腦,文檔更是必須一筆一劃手寫出來。最最煩的還是莉莉婭,所有的文檔資料都要在她那裡匯總留檔,因為文昆凜不可能跑到每個經理那裡去查閱資料。莉莉婭和經理們自然怨氣沖天,牢騷不斷。但是在文昆凜的強力要求下,大家也只能照做了,畢竟百分之十的加薪不是白拿的。

    現在文昆凜每天在洋行的工作主要就是查閱那些文檔,除了通過這些資料來學習洋行的運行流程外,主要還是為了逼手下們每天更新資料。其實,文昆凜自己在穿越前作項目經理的時候也非常討厭這類文檔工作,但是有一點他體會很深,那就是這樣的文檔如果每天都更新點的話,工作量並不算大,但要是想在項目結束後再補作的話,工作量就大的沒邊了,而且還會漏洞百出。

    文昆凜推開自己的董事長辦公室的大門,還沒等他在辦公桌後面作穩屁股,莉莉婭就推門進來了。

    莉莉婭在文昆凜的辦公桌上放下了三份文檔資料,說道,「老闆,這就是現在要開始的三筆新生意的資料。請您過目。」

    文昆凜抓起最上面的一份資料,對莉莉婭說道,「辛苦了,莉莉婭。」,為了和這個當作左右手用的混血美人拉近距離,文昆凜已經不再稱呼『莉莉婭小姐』,而是直接叫『莉莉婭』了。

    莉莉婭撇撇嘴,「您要知道我辛苦就再給我加點薪水啊。」

    文昆凜翻開手邊的資料,苦笑道,「我沒記錯的話你才剛剛加過薪。」

    莉莉婭暗自白了他一眼,轉身便要離開。

    「對了,莉莉婭,給我來一杯英國紅茶,要加奶加糖加檸檬。」,文昆凜衝著莉莉婭的背影喊了一句。

    莉莉婭應了一聲,拉門離開了文昆凜的辦公室。

    文昆凜專心閱覽著資料,第一筆生意是豬鬃出口生意,沒什麼過去特別的,文昆凜純粹從經商的角度看了下這次的出口量,預計的利潤,和今後可能的市場。第二筆生意是棉布進口生意,也很一般,只是經辦經理指出隨著國內華商的紡織廠越開越多,進口棉布生意會越來越萎縮,今後進口棉布可能僅僅局限於國內華商廠家無法生產的高檔面料上。

    這時莉莉婭再次推門進來了,在文昆凜的辦公桌上放了一杯熱氣騰騰的紅茶。

    文昆凜道了一聲謝,端起紅茶喝了一口,奶味香甜潤滑,檸檬微酸可口,紅茶茶香更是自然濃郁,比他穿越前喝的袋泡紅茶好的不止一星半點,莉莉婭的泡茶手藝決不是蓋的,文昆凜喝過一次後就老惦記著莉莉婭的檸檬紅茶。

    「莉莉婭,我發現我離不開你泡的紅茶了,要是有一天你不再做我秘書了我怎麼辦?」,文昆凜對莉莉婭開玩笑著說。

    莉莉婭老實不客氣地說,「老闆,只要你每年都給我加薪百分之十,我相信你一直都能喝到我泡的紅茶。」

    文昆凜目送著莉莉婭離開,心裡嘀咕,這個莉莉婭還真是不客氣。

    文昆凜打開了最後一份生意的資料,這一次他的目光被資料緊緊地吸引住了。這是一筆大宗五金材料進口生意,說得更準確點是一筆大宗的無縫鋼管的進口生意。上家竟然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下家的名字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國內小公司,但是這個小公司是所在地是東北瀋陽。

    無縫鋼管可以用來加工成火炮的炮管,在n久之前,文昆凜就看過一部國內的老電影《51號兵站》,在這部電影裡就有蘇北新四軍通過設在上海的秘密兵站收購無縫鋼管並運往蘇北根據地製造火炮的劇情。

    而根據文昆凜的歷史知識他知道,在瀋陽有當時中國最發達最先進的兵工廠——奉天兵工廠(後來改名為瀋陽兵工廠),奉天兵工廠能夠製造各種槍支和輕重火炮。是中國唯一一家能製造加農炮和重炮的兵工廠。其他的國內兵工廠最多也就是造點低膛壓的迫擊炮,山炮之類。而奉天兵工廠差不多可以製造所有類別的輕重火炮。儘管文昆凜早忘記了奉天兵工廠可以製造火炮的各種詳細型號,但是有一點他記住了,因為當時在網上看到資料時給他的印象太深了,那就是奉天兵工廠可以量產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遼十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仿日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

    這次的生意,進口的都是七十五毫米內徑和八十毫米內徑的無縫鋼管。其中七十五毫米內徑的無縫鋼管差不多佔七成。

    文昆凜很清楚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不管是地方軍閥還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機械化程度都非常低,火炮主要依靠騾馬背馱或者拖拉。重型火炮不是一般部隊所能用得起的,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絕對能稱得上是戰略級別的重火力了。因而,七十五毫米山炮因為運輸輕便,火力適中,使用保養也很方便,成了中**隊的主要壓制火炮。在原先歷史上解放戰爭百萬大軍渡長江的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很多師級單位的壓制火炮依然使用日式七十五毫米山炮,甚至在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部隊還在大量使用日式七十五毫米山炮作為師級單位的壓制火力。

    但是無縫鋼管生產工藝較高,國內的鋼鐵冶煉廠無法生產,只能依靠從國外進口,主要的進口渠道就是上海和天津的眾多洋行。

    七十五毫米內徑的無縫鋼管正是加工七十五毫米山炮炮管的必要材料,至於八十毫米內徑的無縫鋼管文昆凜猜想可能是用作於迫擊炮的生產。只是有點他不明白,怎麼沒有六十毫米的無縫鋼管的需求,難道東北軍已經不需要六零迫擊炮這樣輕型火炮的火力支援了麼?

    但不管怎麼樣,這一次的大宗無縫鋼管進口生意要是和東北的奉天兵工廠沒任何關係,文昆凜願意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寫。

    出於一種直覺,文昆凜打算親自和來自瀋陽的東北客戶見個面,當然並不只是為了這一次的生意。東北直接面領著那頭窮凶極惡倭狼的血口,也許在未來自己能夠給那個少帥提供點有用的東西。

    文昆凜站起來拉開辦公室的門,揮著手裡的文件,對坐在外面的莉莉婭說到,「莉莉婭,把這宗無縫鋼管的生意的主辦李經理幫我叫過來一下。」。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