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六十三章 大出血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六十三章大出血

    楊改革可真的是氣得渾身發抖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言官進諫?

    楊改革覺得自己肺都快氣炸了。一個小官也敢頂撞自己,自己要是不用點手段,那以後豈不是沒有消停的了?任誰都可以朝自己發火?那自己豈不是鬱悶死?別人的受氣包?楊改革一想到這裡就火大。想和那個官玩真人pk。

    可惜的是,越發火,越激動,心裡就越沒主意。有砸東西的衝動,很想用個東西甩那個小官。楊改革又看到這是「故宮博物院」,是自己家,扔了就是扔自己家的東西,這裡的東西在後世可全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捨不得,在動手還是不動手之間徘徊。

    坐在龍椅上忙活了半天,怒氣才逐漸的平息下來。腦經才清醒一點,這應該是一個言官了,故意用激烈的言辭刺激自己,好達到出名的目的的,楊改革也聽說過明朝的「言官」,「廷杖」,這東西。

    下面的群臣都眼巴巴的看這這位年輕的皇帝怒火中燒,無處發洩,都估摸著該出「廷杖」了,那出言刺激楊改革的小官,也挺身抬頭,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估計也是在等皇帝的廷杖,打完之後,自己也就該出名了。

    太和門大殿就這樣詭異的安靜。

    楊改革的心神煎熬了半天,心想,自己雖然是要寫小字,折磨你們這群人,但是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節約,現在居然被人說成是胡鬧,心裡也覺得挺委屈的。寫小字又沒有錯,自己後世就是用的還小的字。

    楊改革想了想,努力的使自己冷靜下來,覺得純粹的發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出「廷杖」這東西,如果自己是以前那個崇禎,毛頭小伙子,估計就用了,但是自己是後世來的,自然知道這明朝言官的德行,自己是文明人,對打人屁股也不感冒,體罰,是不對的,剝別人褲子,更是流氓,於是轉頭對王承恩說道:「大伴,可有記錄朕言行的史官?」

    王承恩答道:「啟稟皇上,有的。」

    「嗯,很好,讓史官記錄一下,朕今日以勤儉節約之名號召群臣用小字,寫小字,聚幾張紙的字為一張紙,為朝廷節流,節省開支,那個什麼……叫什麼來著的,出言反對朕提倡節儉節約,說朕是瞎胡鬧,讓他如實記錄……」

    楊改革的聲音不算大,似乎就是說給王承恩一個人聽。但是大殿裡極為安靜,群臣都聽得是一清二楚。都對皇帝陛下這種做法感到直冒冷氣。立刻想到了一個成語:遺臭萬年。

    那個言官聽了楊改革對王承恩說的話,立刻煞白了臉,本來是想利用激烈的言辭激怒皇帝,讓皇帝脫了自己褲子打板子,這樣自己可以出名,沒想到,皇帝還真能忍,居然不打自己的屁股,還讓史官記錄自己反對皇帝提倡節儉節約的話,這樣一來,自己不用靠「廷杖」來博出名了,自己將遺臭萬年。當下就覺得天旋地轉,這皇帝的手段,實在太辣。頓時攤倒在地。

    許多大臣瞧著著急,看到自己同僚被皇帝弄得站都站不穩,立刻出來和皇帝求情,求皇帝別這樣寫,因為這樣一寫,這個人算是玩完了。一生,一輩子,後幾百年都是別人唾棄,恥笑的對象。

    從來就只有大臣勸皇帝節省,節約,不要鋪張浪費的,現在皇帝自己主動提出來節儉,節約,居然還有人法對,說是瞎胡鬧。這個,實在是……腦經轉不過來彎啊!太陽現在興從西方出來了嗎?許多大臣都這樣想。

    楊改革沒有給這些人機會,還沒等那些人站出來說話,就跳下龍椅,說了聲「退朝吧。」

    一聲長長的「退朝」。

    崇禎元年二月的最後一次早朝,結束了。

    一干大臣的話都蹦到嘴邊了,皇帝又退朝了,一口氣憋在喉嚨裡,特難受。望著皇帝轉身離去的背影,許多大臣都覺得,這皇帝有點陌生,有點看不透。許多人又用憐憫的眼光看了看攤倒在地的言官,覺得這個人很可憐。這個人算是完了,特倒霉。恐怕過不了今夜就要『自殺』吧,很多人如此的想到。

    楊改革剛出了太和門的大殿,就盤算自己的損失:「大伴,你說說,什麼叫做白糧啊?」

    王承恩也是一臉的愁容,回到:「回陛下,白糧,就是向江南五府徵收的粳、糯,專供皇宮大內和百官用的額外漕糧……」

    啊!原來是這個啊!楊改革總算明白那些官為什麼得意了,原來,自己的糧食專供、補貼沒了,連帶著還要掏銀子補文武百官的那份。楊改革在心中慘叫,損失巨大,這皇宮裡還不知道多少人要靠這個吃飯呢,這文武百官還有多少人要領這份米呢,現在「免了」,那就的自己就的掏錢了,楊改革對京城龐大的太監群體和官僚群體感覺到了恐懼,人實在太多,吃也會吃窮自己啊!

    楊改革心中慘叫,今天被那群人坑了,還不知道自己損失多少呢。又問王承恩:「大伴,你說是江南五府?」

    「回皇上,是的,江南五府。」

    「朕好像免了其中四個地方的,那豈不是說,只有一個地方沒免,那豈不是說要補貼八成以上的白糧?」楊改革心中在哀歎,中了別人的計了,好在還有二成,那群大臣做事也沒做絕了。

    「回皇上,是的。」王承恩跟著楊改革一起上早朝,當然知道這君臣是怎麼鬥法的,也對今年少了八成的白糧表示出擔憂。

    楊改革無比鬱悶,今天在白糧這件事上大輸了一把,那個什麼捉弄大臣的寫小字也未贏,最多算個平局,倒是弄到了一個小官,算是小贏一把,今天算起來,頂多就是一平局。

    楊改革覺得,這群人的智商也不低,如果自己不是皇帝,掌握著主動權和最後的拍板權,要跟他們鬥,估計要吃很多虧。

    「那往年的白糧都有多少?」楊改革無比鬱悶,還是先算算今天損失了多少再說。

    「回皇上,往年的白糧一般都有二十二萬石之多……」王承恩也知道這個消息對楊改革是多大的打擊,說道最後,聲音已經小的不能再小了。

    啊!晴天大霹靂!楊改革差點昏厥。二十二萬石?那是多少?好龐大的數字,果然沒猜錯,這京城裡的人,很多人都靠這個吃飯,現在歸自己掏腰包了。

    「那得掏多少銀子?」楊改革心中淚奔不止,我的銀子啊!我本來就是一餉奴,你們這群沒良心的,還來訛自己的錢。

    王承恩小聲的答道:「啟稟陛下,近年京師的米價漸貴,白糧又是上好的米,估摸著,二三兩銀子一石能買到都是好事……」

    二三兩銀子一石米……楊改革真的崩潰了。那樣豈不是說,自己要補貼六十六萬兩銀子出去?這幫子沒良心的人啊!果然是挖了個大坑給我,我還興奮的跳下去啊!楊改革心中,再次淚奔。

    「那豈不是說,朕要補貼八成,豈不是要補貼五十萬兩銀子出去?」楊改革的數學成績還可以,很快就算出自己要掏多少腰包了。那群大臣事沒做絕,五個府,留了一個府給皇帝吃口新米。算夠意思了,沒讓皇帝吃陳米。

    「回皇上,好像是的……」王承恩今日也把腦袋低的不能再低了,差不多快埋到胸口上去了,今天皇上損失大筆銀子,可不要招惹皇上。

    好大一個晴天霹靂啊!楊改革真的是心都疼了,大出血。看著這金壁輝煌的「故宮博物院」,有了拆了去賣古董、賣地皮的心思,也有了站在「故宮博物院」門口收門票的心思。

    好在王承恩又說了句:「不過皇上,倉裡還有些舊米,可折些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