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課程(一)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一百一十六章課程(一)

    暖閣裡,就剩下幾個人了。

    楊改革拿起自己桌子上的紙。

    「大伴,將這些給兩位師傅,李卿家看看。」這些紙上面,寫滿了,「語文」,「數學」,「天文地理」這些,都是給進士班準備的課程。至於舍人班和太監班的課程,楊改革準備在進士班的基礎上簡化一下教材就行。

    幾人接過紙,認真的研讀起來。

    「語文?」

    「數學?」

    「天文地理?」

    「格物」

    「農課」

    甚至還有體育。

    幾個人各拿幾張紙,互相傳遞著看了,都皺著眉頭。

    「敢問陛下,這些就是陛下所說的,要給新科進士們進行『培訓』的內容?」徐光啟第一個發言了,上次皇帝和他說過,要給新科進士進行培訓的事。

    「不錯,這就是朕擬定的科目。」

    聽皇帝答完,徐光啟又陷入了沉默,這個可比上次和皇帝說的培訓內容豐富多了,上次,皇帝只說在新進士當中推廣自己的《幾何原本》,也就是數學,主要還是說這個,雖然也說過地理,農課,但是,那時候的主要談論對象,還是《幾何原本》,那個時候,自己是贊同皇帝在新科進士當中推廣自己的書的。不過,現在,內容變多了,還得好好考慮一下。

    「敢問陛下,這『語文』為何物,主要教授那些內容?」孫承宗覺得還是問問皇帝這每一門的科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再下結論比較好。

    「這語文嗎,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就是語言和文字而已,教授的東西,自然是怎麼說話和如何行文寫字了。」

    「那就是說,陛下要推廣官話了?」孫承宗的理解,這文就不說了,都是進士,都會寫字寫文章,不然也考不到進士來,這語,自然就是官話了。

    官話?說實話,楊改革可從來沒打算推廣「普通話」,因為他自己整天都宅在故宮博物院,接觸的人不多,說的話,基本都能聽懂,所以,推廣普通話這事,可從來沒考慮過,現在聽孫承宗問起,才想起來,按照自己的解釋,這語文,確實含有推廣「普通話」,也就是官話的意思。

    「嗯,咳咳……是的,孫師傅,朕打算推廣一下官話,讓各地來的進士們都能講一口流利的官話,諸位新科進士將來都是朝廷的棟樑,這樣有助於群臣們的交流……」楊改革無厘頭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又新開了一門課了。這在明朝開語文課,變成了學講普通話。算了,這些進士原本就不需要再學什麼怎麼寫作之類的東東,改成推廣普通話也好,推廣「普通話」就從這裡開始吧。也算是無意中辦了一件好事,促進民族融合。

    「那敢問陛下,這數學?」孫承宗可是很較真的,一樣一樣的問。

    「數學,就是數數,朕準備以徐師傅的《幾何原本》為主要的講解內容。」數學的教學內容,楊改革早就想好了,以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為藍本,添加一些內容,就算是一門功課了,這《幾何原本》,也是一本很受文人追捧的書,研究過的人不在少數,如果列為課程,想必,很多人會覺得比較容易,更能接受。

    「再問陛下,這天文地理……」

    「這,天文地理,朕準備以欽天監的李祖白為講師,講述天文,曆法,……對了,李卿家,朕記得你說過,西洋有一種望遠鏡,能清晰的看到星空之中的星體的吧?有了它,就可以更精準的推測出天體的運行,更加準確的確定曆法?這對農時,都是有極大幫助的。」楊改革忽然問到李祖白,記得上次和李祖白談論西方的科技發展史,這李祖白就介紹,這西方,有天文望遠鏡,可以觀看星空中的星星,看月亮更是不再話下。

    楊改革這才把天文列為進士們的必修課,讓這些進士,明白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天下,是何其大,開闊開闊視野和眼界,不要老是把頭埋在那些四書五經,八股裡,做那個腐儒,自己需要的人是才,不是腐儒。

    李祖白站在那裡半天,腿都站麻了,也沒人搭理他,很不自在,也很自卑,這裡,他這官,小的跟芝麻一樣的,能站在這裡,都是福分,實在不敢奢求什麼。聽到皇帝講要以自己為天文科目的講師,頓時就覺得這世界一下變亮了許多,自己的腿也不麻了,身體也輕便了許多,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又聽到皇帝問自己天文方面的事,出來答話道:「啟稟陛下,確實,臣聽聞西洋教士說過,西方確實有這種望遠鏡,看星星如同就在眼前一般,特別是月亮,更是清晰明瞭,推測星辰運行,更是不在話下,陛下如果修訂曆法,能使曆法更加的準確和精準,對農時,都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修訂曆法,這個在封建社會裡,是一件極大的事,帝王們都是極為重視的,君權神授,皇帝就是天子,代表了天,再者,曆法和農時的關係極為密切,準確的曆法能保證農業上的豐收,所以,這個曆法的準確性,和帝王的合法性,天下的安寧有著極大的關聯的。歷代帝王都是相當的重視。

    李祖白說修曆法,就是想如果可能的話,皇帝下令修曆法,自己在裡面謀個小職位,也算是跳出欽天監這個鐵衙門了。

    李祖白的話,倒是讓孫承宗小小的驚訝了一把,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等奇物,觀看星空當中星星的物件。徐光啟則顯得比較自然,他自己就是入了教的,基督徒呢,對西洋的東西,更是門清,一點也不驚訝。

    「嗯,很好,朕也打算,讓朕的門生們,明白明白,這天外天的道理,開闊一下眼界,提高一下境界。對了,這望遠鏡,可以仿製否?」楊改革準備多造一些,給那些只知道讀四書五經,寫八股的進士們好好開開眼。讓他們睜開眼睛看世界,也讓明朝的人們,睜開眼睛開世界。修訂曆法?現在還沒那個心思。

    李祖白的心思白費了,也很為難,要說造望遠鏡這事,也就聽湯若望說說,實物,還沒見過,就算見過,也不可能動手製造,帶著一點遺憾的說道:「啟稟陛下,臣不知道如何製造,……或許,有一個人可以。」

    「誰?」

    「湯若望,以前微臣曾提起過,陛下可還記得?」

    湯若望?那廝,自己當然記得,自己已經快馬招他進京了,估計都快到了呢。想想道:「朕當然記得,那就是說,要等湯若望來了才知道?」

    「啟稟陛下,是的。」李祖白答道。

    唉……楊改革歎了一口氣。這十七世紀,東方的科技,已經有被西方超越的地方了,西方連天文望遠鏡都弄出來了,開始觀測天空了,觀測天空的後果,就是帶動對世界認知的大變化,從此,人類的視野一發不可收拾,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對待世界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開始否定上帝萬能,相信人類自己。世界,從此,改變了模樣啊!這天文學,實在是人類進步史上的一個巨大的推動因素。

    楊改革很想讓自己的「內廷」仿製一些望遠鏡,想來以自己內廷的牛程度,應該沒問題,但是想到湯若望進京在即,也不急在這一時,還是等湯若望進京了再說。

    「那陛下,這地理?所謂何物?講解何物?」孫承宗較真的一項一項詢問皇帝,這些科目的內容和功能。

    「這地理,孫師傅可見過《堪輿萬國全圖》?」

    「啟稟陛下,臣見過,確實精妙,能將世界畫在一張紙上,確實很厲害,歎為觀止,陛下難道準備以此圖為基準,講解天下萬國的方位?天下州縣的位置?」孫承宗在地理方面的認識,則顯得比較陳舊,眼界,還停留在了傳統文人的視野之上。

    「呵呵,孫師傅可見過地球儀,聽說過麥哲倫環球航海的事?」楊改革打算給自己的這位師傅上上地理課,開闊開闊自己這位師傅的眼界。

    孫承宗一時沒聽清楚皇帝說的什麼意思,腦門上,一個個巨大的問號。不過最後那個環球航海,倒是挺明白的。

    「啟稟陛下,可是陛下正在招募勇士,進行環球航海那事?」

    楊改革笑道:「是啊!孫師傅,朕聽聞一百多年前,有一位西洋人,率領著一隻船隊,繞了地球一周,回到起點的奇事,想我堂堂天朝上國,豈能無人,所以,也就準備一隻船隊,也繞地球一周,顯示一下我堂堂天朝上國的也是有人的。」

    孫承宗沉默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