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燙樣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一百三十八章燙樣

    回紫禁城。

    王承恩見皇帝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也只能是搖搖頭,暗自安排人記錄下今天的事,如果日後有必要,也得做些安排,比如,這皇長子出生在宮外……

    楊改革今天覺得爽呆了,身體上爽快不說,這精神上,更是爽歪歪。

    楊改革出權利,出保護傘,這孫麗娘負責具體的實際經營,「夫妻」雙雙去把蒙古人的錢來騙,說到興頭上,楊改革不顧別人「反抗」,硬是來個梅開二度。

    第二天上午。

    楊改革準備去新軍訓練場看看,這海軍那邊招收到了足夠的人,楊改革準備進行「軍訓」,先進行步兵訓練,等有船了之後,再上船進行水上訓練,爭取早日打造出海軍來。

    自己好像已經很久沒到新軍那邊去看了,自己最近發脾氣,挺低沉,頹廢的,居然連槍桿子都不要了。想想,自己實在是混帳,這兩天,處理了朝政上的事,準備去看看新軍。這和新軍的感情,是如論如何,也不能生疏了的。這日後錦衣衛砍不動的時候,就該這些人上去砍了。

    王承恩進來,道:「啟稟陛下,鄭懷忠求見。」

    鄭懷忠?這個,難道是造船的人找著了?記得自己是讓他找造船的人的啊:「傳。」楊改革決定見見,如果如此,這可是個好消息啊!

    「奴婢鄭懷忠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懷忠很恭敬的給皇帝磕頭。

    「鄭懷忠,看你的樣子,精神挺好的嘛。」楊改革看這鄭懷忠的精神頭,實在是好得很,好像吃了返老還童的藥一樣,滿臉春風,整個人年輕二十歲。

    「奴婢謝皇上誇獎,奴婢那是高興的,能為陛下辦事,就是奴婢的榮幸,當然得高高興興的去辦啦。」鄭懷忠那股子幹勁,怎麼掩飾,也掩飾不了。

    「呵呵……今天來可是有什麼事找朕?難道你找到造船的人了?」

    「回稟陛下,不是造船,乃造房子的事,奴婢聽負責營造的人說,圖樣和燙樣都已經準備妥當,請皇上過目。」鄭懷忠滿懷欣喜的給皇帝報喜。

    造房子的圖樣和燙樣?那是什麼?楊改革納悶?造房子?哦,想起來了,不就是那個帝國大劇院的事嗎?

    「嗯,如此甚好,那就傳吧。」儘管這事不算很重要,但是既然別人已經準備好了,那就見一見吧,不要打擊別人的積極性。

    一群綠袍小官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東暖閣。

    「吾等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個綠袍小官給楊改革行禮了。

    「嗯,起來吧,聽說,你們那個什麼設計的圖紙已經弄好了,是嗎?」楊改革準備看看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圍屋。

    「謝陛下!微臣的圖樣,燙樣俱已準備妥當,就等皇上過目,欽定了。」一個帶頭的回了話,幾個人才顫顫兢兢的起來。

    圖樣,這個,楊改革理解,那燙樣是個嘛東西啊?麻辣燙一樣的東西?

    「這燙樣是個什麼?朕怎麼沒聽過啊!」楊改革覺得,自己對古代的知識,還是瞭解的不夠,很多在二十一世紀學的東西,在古代,名字是對不上的,叫法,不一樣的。

    「回稟皇上,燙樣乃縮小了的實物,縮小了的所造之建築,為了供皇上御覽,特地製造出來的。」領頭的那個小官,連忙給皇帝解釋什麼叫燙樣。

    嗯縮小的實物,縮小的建築?這不就是模型嗎?建築模型?這個……楊改革覺得,這古代的人也不傻啊!知道造東西前先給自己弄個模型,看自己喜歡不喜歡。

    「哦,是這樣嗎?那還不快給朕拿來瞧瞧?」楊改革以前也愛好過一段時間的模型,不過,愛好的那是機器人模型,比如變形高達,變形機器人這種朔料製品的模型,每天拿這些朔料的機器人,給這些機器人配音,進行各種戰鬥,呃!就是快樂的中小學生生涯!現在在明朝,也遇到一群玩模型的人,楊改革覺得,可以做一些機器人的模型或者飛機坦克,戰艦的模型玩玩,這個在後世,可是沒有機做的。現在在明朝當了皇帝,這全國的資源供自己利用,自己完全可以奢侈一把,用皇帝的權利來過一把擁有各種模型的癮。

    那個領頭的綠袍小官,連忙奏到:「啟稟陛下,物件皆在殿外放著,還請陛下准許……」這官小了,拿個東西給皇帝,也不是那樣容易的,很顯然,他們的東西,就被要求放在殿外。要是皇帝不喜歡,也就別拿出來惹皇帝不高興了。

    「快去。」楊改革只得催促。

    王承恩連忙答應,指揮著小太監去殿外搬東西。

    不一會,一個用黃布蓋著的盤子就托了進來。楊改革看著,納悶,這個是啥?模型?用個盤子托著,用塊布蓋著,貌似沒有什麼東西的模型是這樣扁扁的吧,難道明朝人已經學會了「變形」?呆會那個布蓋著的東西經過幾次變形,就成了一個魁梧變形金剛?

    只見那個小官道:「陛下,圖樣和燙樣都到了,還請陛下過目。」說著,揭開了黃布,裡面一個扁平的,折疊得整整齊齊的東東,那個小官過去,拿起,三折兩折,一個有腳盆大小的「建築模型」就展現在了楊改革的面前。

    這個東西,和楊改革印象當中的圍屋,絲毫不差。青瓦,黃土牆,紅色木頭做的椽擱支撐。三層窗戶,內部三面是環圓,一面是舞台,這個,正是楊改革心目中的大劇院形象。

    「好好好!不錯。」看著如此精緻的模型,楊改革不得不佩服,這古代人的智慧,真是是高超。

    楊改革走到模型的邊上,發現,這模型,做得和實物幾乎一模一樣,十分好奇,問道:「此物製作得如此翔實,難道是以真實比例做的?」

    「回稟陛下,此物乃燙樣,可看成是實物的縮小,上面標注了建造的尺寸,揭去上面的房頂,還可以看到此物的內部構造,實際建造的時候,只需要拿出此物,給建築的工匠們看,他們就知道如何建造了,會建造的和此物一模一樣,不會有分毫差別。」這個小官費勁了腦汁,給皇帝講解這什麼叫燙樣。邊說,還邊揭去這蓋在上面的那個「屋頂」,給皇帝展示內部的結構。

    我擦!楊改革心中大叫厲害,這個可是完全逼真的建築模型啊!可以根據尺寸建造實物的建築模型啊!這個東西在二十一世紀,貌似,也就在電腦裡面,用3d才能有這種效果吧。楊改革震驚了,連忙從那小官揭開的蓋子裡,望進去,這裡面的柱子,椽子,甚至連精美的裝飾,都一一展現在自己的眼前,楊改革可徹底的為這種立體的建築模型給驚呆了。這是他m的古代嗎?

    「咳咳,這個,如果是實際建造,該如何使用這些『燙樣』呢?」楊改革對這古代的建築技術,相當好奇。

    「回稟陛下,皇家營造,向來是先出圖樣,然後出燙樣,然後寫營造尺寸,如此三樣都經過皇上過目,欽定,才拿去造的,造之時,只要拿燙樣給工匠看,工匠自然明白這其中的構造,配合這營造尺寸和圖樣,各人各自管理各自的一塊,很快整個建築就會營造完畢了。」這個小官,給皇帝講解這皇家如何的造東西,如何的使用燙樣。

    我擦!如此牛,楊改革也徹底被這古代的建築手段給驚到了。楊改革一直以為,這古代的建築,從來都是某個工匠自行在腦中苦思冥想,然後根據經驗,想當然那樣造出來的,根本沒有什麼「科學」的建造方式,沒有「科學」的管理方式,沒有「科學」的經驗積累。卻沒想到,這古人,不是傻子,顯然比自己想像中的聰明的多,別人不光有設計圖紙,還有具體的參數,更牛掰的還有「三維模型」。

    古代的識字率不高,要讓所有的工匠看懂和明白這建築公式和建築原理,甚至什麼什麼「標準」,顯然比較困難,甚至還會出現那種理解不同,而導致的數據不同,樣式不同,做法,用料不用,如果是這樣,肯定會把建築建得一團糟,成天扯不清的皮,到時候,等待他們的就是皇帝的刀子。

    所以,古代人也不傻,直接就上了這種「三維模型」,你再沒文化,再語言不通,再理解不同,看了這「三維效果圖」,估計只要不是傻子,也該明白怎麼造了。再用這示意圖和數據一對比,根本不用解釋太多,很自然的都明白該如何造,該如何選材,該用什麼料,該造成什麼樣式,所以,才可以幾百人,幾千人同時開工,各自管各自的,才不會出現衝突。

    楊改革現在,已經對這模型深深的吸引住了,也為古代的建築方式吸引住了,也為這古代的聰明才智吸引住了。唉!誰說古代人傻的?誰說古代人落後的?古代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就在使用「三維模型」造房子了,誰再說古代人傻我就跟誰急。

    古代人,已經給楊改革太多的驚奇,對古人的態度,楊改革已經大改。

    不過,這東西,如此的高超,為何在官府的記載中,貌似不怎麼提到啊!楊改革覺得,這史書,也有點扯蛋了。

    「這位卿家,你們建造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比例,實際建造的嗎?」楊改革看著這建築模型,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營造之時,必定會按照這個尺寸,實際建造,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分。」這個小官,十分自信的給皇帝講解著。

    楊改革點點頭,拿起旁邊放著的「設計圖」,裡面貌似用的是鉛筆或者硬筆畫的線條。很精細,很精美,也很乾淨。楊改革大冏,楊改革始終認為,這古代,只有一種筆,那就是毛筆,寫字,畫畫,都要用毛筆,地圖,包括軍事地圖,都常常用毛筆畫的,看上去歪歪扭扭,很醜,甚至這種工程設計圖,都要用到毛筆,所以,工程設計圖,應該是畫的巨粗,畫得巨歪,巨一塌糊塗。沒想到,看到這真正的「設計圖」,才發現,這跟後世的設計圖,幾乎沒什麼區別。楊改革甚至懷疑,有人拿了二十一世紀的工程圖來忽悠自己,甚至這工程圖,是使用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楊改革很受傷,自己貌似一直在看低了古人的智慧。又拿起那本「工程數據」,裡面密密麻麻的寫這那個地方用什麼材料,那個地方有多長,有多大,這裡用什麼油漆,那裡什麼圖案,甚至包括木頭需要陰晾多久,都一一的列明,這個,可比後世那個什麼「什麼質量管理體系」給力的多。

    楊改革「噓」了一口氣,有這樣的建築隊伍,自己還怕劇院建造不起來嗎?還怕有質量問題嗎?貌似不用啊!

    「嗯!可以,鄭懷忠,朕對這個『燙樣』完全沒有意見,你可以組織人完全按照這個『燙樣』進行建造,這個造價嘛,在二三十萬兩銀子之內,地址嘛,你就看著辦吧,這幾位,朕封他們為大劇院的設計師,建築總監,負責設計和監造這座大劇院,這位卿家……就是總設計師……」

    楊改革很快就決定下來,按照這個「燙樣」建造帝國大劇院。又封了那幾個綠袍小官當設計師,當建造總監,還給那個帶頭的人封了個總設計師,可惜,連別人名字也不知道。

    王承恩連忙過來,小聲道:「陛下,此人姓歐陽,單字一個旭……」

    歐陽旭?楊改革念了一次名字,就匆匆結束了這次會見了,這建築的事,雖然牛掰,始終是個小事,還有大事等著自己去辦呢。那幾個小官得了一個封賞,自然喜出望外,個個謝恩不止。

    走在這故宮博物院,楊改革看著這一座座巍峨的大殿,門樓,才知道,原來這古代的建築是這樣建造出來的,原本以為,一個工匠一拍腦袋,就弄出一座宮殿來,顯然不是那樣回事啊!還有這鄭和的艦隊,那一艘艘的船,就更印證了這種古代的建造技術的高超,那種行駛在海洋中,和風浪搏鬥的船,如果設計不合理,建造不合理,建造、用料不規範,管理不規範,能扛得住風浪?光憑經驗,就能造出這一艘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船?楊改革那是打死也不信。

    貌似,自己造船,交給鄭懷忠和那批「嚴謹」的技術官僚們,貌似也不錯啊!楊改革覺得,自己一開始決定用西洋技術造船的想法,有些偏頗了。

    新軍訓練場。

    眾人見過禮之後。楊改革才和孫承宗緩步在這操場上,交談起來。

    「臣見陛下又振作起來,恢復往日英氣,實乃我大明之福啊!」孫承宗見崇禎皇帝又恢復那往日那種積極的狀態,才安下心來。

    「呵呵,孫師傅,朕自知不該使性子,發脾氣,撂擔子,孫師傅就不要取笑朕了。」和孫承宗交談,顯得很隨意,很真誠。這是其他人不可能有的待遇。就連徐光啟,由於接觸的日子有限,也不如孫承宗這般隨意。

    「呵呵,臣敢問陛下,那鹽課一事?」孫承宗還是不放心那鹽課的事,和皇帝一見面,又提了起來。

    楊改革想了想,就把自己準備如何如何砍鹽商,準備取消天下鹽稅的事,一一的給孫承宗說了。

    孫承宗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一直在聽崇禎皇帝說,崇禎皇帝說完了,孫承宗依然沒有任何言語。

    等了半天,楊改革實在等不下去了,才問道:「孫師傅,你如何看朕的計劃?」

    孫承宗又想了半天,表情沒有太大的波動,用很平和的口氣道:「回陛下,此事,以臣看來,陛下是下了決心,和鹽商,鹽耗子們一決高下了?整體上看,成功的機會很大,不過這佈局,還單薄了一點,殺伐也不夠果斷,光靠錦衣衛和衛所軍,要利索的斬殺鹽商和鹽耗子,臣不看好。」

    「噢!那孫師傅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老臣以為,陛下還缺少一隻能堅決執行陛下意圖的親軍,而且是不受外界干擾的親軍,這不是錦衣衛,也不是那個衛所,也不是京營,更不是東廠。」

    「那孫師傅說的是?……莫非孫師傅是說,朕還要用新軍?」

    「是的,陛下,誠如陛下所言,陛下要『砍』那些鹽商,砍那些鹽耗子,這錦衣衛,東廠,京營,衛所,那個不是和這大明的官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刀子,如何砍得下去?到時候砍不斷,理還亂,不可收拾啊!所以說,陛下不夠果敢。」

    楊改革沒想到孫承宗和徐光啟一樣,對於自己這個皇帝砍鹽商,砍鹽耗子相當的支持,難道也是和徐光啟一樣,對這明朝的鹽課積怨頗深?對這明朝的官場不抱任何希望?也希望大刀闊斧的衝殺出一條血路?

    「哦?這樣說來,朕的這個計劃,不可取了?」

    「非也,陛下,老臣以為,陛下可以一試,即使失敗,也無傷陛下的根基,最多就是拋出幾個太監,或者是廠衛出來供他們洩憤罷了,於陛下無太大干係,鹽稅誠如陛下說的那般,也不過才一百萬兩,陛下咬咬牙,也就從內帑裡出了,完全可行。」

    「那孫師傅的意思是?」楊改革摸不著頭腦了。

    孫承宗平緩的話中,絲毫沒有對皇帝去砍人提出任何勸解的意思,而是告訴皇帝,如何砍人,才砍得更完美,而且不傷到自己。

    「陛下這刀有了,使刀的人也有了,就缺一個磨刀的人,缺一個刀子砍人砍不動的時候,往刀背上使大錘的人,這個人,就是新軍,陛下的計劃可行,可在這後面加上一個後手,待錦衣衛的刀子砍不動的時候,用這新軍在錦衣衛的後面捶上一大錘,想必,再硬的骨頭,也給開開了……」

    楊改革沒想到,這孫承宗也是一個猛人,說的話,看不出是個進士出身的人說的,和那江湖上喊打喊殺的人沒兩樣,身為帝師,教自己的不是什麼聖人之言,溫文善良,而是教你如何砍人,楊改革汗顏,難道歷史上的帝師,都是給皇帝教的這個?

    「呵呵,孫師傅,朕也是如此想的,這不,一大早就來新軍,就是來看看這個將來在錦衣衛後面**錘的人,呵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