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章 道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一百九十章道

    皇帝很沒品的大笑,屋子裡的人有的則跟著會心的笑起來,有的則是鬆了一口氣,皇帝高興了,估計能撿回一條命。

    「李若漣,你說得很好,很好,這件事,朕就依你了,那六個人,這個月就作罷了吧。李若漣,放印子錢的事,做好了,也是你的功勞,朕不會吝嗇的,好好幹!」楊改革高興得很,這放印子錢看來,還是大有所為的。

    「遵命,陛下。」李若漣得了皇帝的讚賞,十分高興,自己這一把,看來,是賭對了,如皇帝所說的那樣,這放印子錢的事能賺錢,必定為皇帝看重,想必,自己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啊!

    「啟稟陛下,臣還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李若漣信心爆發。準備再上一言。博取更大的「利潤」。

    「哦?呵呵,李若漣,你還有什麼事要說?」楊改革很想看看,這傢伙,還能說出個什麼來。

    「回稟陛下,臣以為,這個月的母錢,微臣以為,可以增加一倍,到一百二十萬兩,想如今這借貸如此火爆,想必,這個月,收穫必定豐厚。」李若漣準備在燒起來的火上,添上一瓢油。徹底的讓這件事火爆起來,讓皇帝不關注都不行。

    以大明朝三分之一的歲入去放印子錢,這個大膽的設想,連楊改革自己,都不得不說有點瘋狂!

    「李若漣,如此,錢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幾成把握?到時候如果獲利微薄或者是事情辦砸了,那可就是白高興一回了。」楊改革準備看看這個傢伙的膽子,到底有多大。

    李若漣面對皇帝的問話,顯得很坦然,道:「回稟陛下,臣以為這國子監如今如此火爆,很多舉人為了盡快的入監,少帶了銀錢,就必須得去借,微臣這裡,也才不過區區一百二十萬兩,根本不算什麼,何況,也不全是一百二十萬兩都借到舉人那裡去了,這尋常的印子錢是生意,也還是不錯的,微臣願意以性命擔保,這個月獲利必定豐厚,如達不到陛下要求的二分利的水準,微臣甘願受罰!」李若漣也是看準了時機,準備下重注,狠狠的博一把,以達到讓皇帝高看一眼,記住的效果,給皇帝一個自己可以勝任重任的印象,用這印子錢,作為自己進身的法寶。

    瘋狂,瘋狂!楊改革不的不如此評價這個人,想當初,自己問起這京城印子錢有多大規模的時候,李為仁說大概在五六十萬兩之間,可是如今,不算其他的人放的印子錢,光自己這裡,就有一百二十萬兩,已經是原本規模的兩倍了,如果再加上其他人的印子錢,這規模,恐怕三倍以上啊!不過又一想,有這國子監的「生意」頂著,恐怕也是李若漣有如此膽量的原因吧。

    楊改革也忍不住高看一言這個李若漣,這個年輕人,有頭腦,有膽識,正是自己培養的那類心腹和辦事的人,現在就差自己給他一個舞台了。

    「好!既然李卿家如此豪爽,朕也不吝嗇,如果你能完成你說的那樣,朕給你官升一級,以作褒獎。」楊改革也決定「大方」一回,拋出了一個千戶的誘餌。

    李若漣大喜,立刻跪倒在地,高呼道:「微臣必定竭盡全力,為陛下效力。」

    君臣都高興得很,李若漣得了皇帝的高看,得了皇帝的保證,楊改革為自己得了一個可以辦事的人而高興,自己現在正在為缺人而煩惱。那負責放高利貸的六個人,更是高興,這下,皇帝似乎不會殺我們了。最高興的要屬那個叫張德貴的了,本來以為會死的,沒想到,閻王殿裡走了一趟,又回來了。

    五月初五。

    端午節。

    這個日後二十一世紀,會是很多人喜歡的日,因為會放假,可以好吃好喝一頓。但是在明末,在宮廷,這個日子,卻不怎麼好,這是一個惡日,一個很忌諱的日子。

    這一天,宮中召了朝廷欽命的正一真人張顯庸來宮中祈福,做法事辟邪驅災。張顯庸在法台上跳跳唱唱搞了大半天,才算是把這祈福,驅邪避災的法事搞完了。

    「張真人,張真人。」一位小黃門叫到。

    「無量壽福,貧道有禮了,不知道這位公公喚貧道有何事?」儘管這張顯庸的官品高得很,但是在皇宮裡,還是把姿態擺得很低,和藹,平易近人,即便對方是個小太監,依舊把禮貌,姿態做足了。

    「張真人不用多禮,陛下請張真人到宮後苑一敘。」小太監告訴了張顯庸自己來的目的。

    「去宮後苑?皇帝陛下召見?」張顯庸激動了,自己雖然是朝廷欽封的正一真人,不過,要想見皇帝一趟,真的不是那樣容易的,現在能得這位年輕的皇帝親自召見,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張真人不用疑惑了,快跟咱家走吧,不要讓陛下等久了。」說著,小太監就帶著張顯庸往宮後苑走。

    宮後苑萬春亭。

    今天,楊改革不僅是把孫承宗請來了,還把徐光啟也請來了,自己的這二位左膀右臂不忙國事,來宮後苑賞花,倒還是頭一遭。

    張顯庸一看,這萬春亭裡,除了皇帝陛下以外,就是大太監王承恩,還有兩個老頭子,仔細一瞧,正是兩位真正的「帝師」,而不是那種背個帝師名號的帝師。這兩個帝師,可是親口被皇帝喚做師傅啊!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無量壽福,貧道張顯庸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儘管身為天下道家之首,但是,見了皇帝,這該跪的依舊要跪。

    楊改革盯著這位四十歲左右的天師,神態平靜,身穿華貴的天師道袍,頭戴天師帽,仔細的打量,還真的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不過楊改革知道,是人,他就得吃喝拉撒,如何「仙」得起來?純粹就是一面子光鮮罷了。

    楊改革也有點擔心的,生怕如同很多穿越書中所寫的那些情節,一個什麼老道士,一眼就看出,自己和一般的「群眾」有些不同,是個什麼已死之人,什麼又命運改寫,改天逆命這類的東東,要是那樣,楊改革考慮自己可能要拋棄無神論,改信迷信了。

    不過,顯然,這個穿得很富貴的傢伙不是什麼奇人,也沒什麼異能力,根本就沒有那種能看出自己「不正常」能力,對於磕頭,倒是很勤快。楊改革放下心來。

    「呵呵,真人不用多禮,起來吧。」這個亭子裡,空間並不寬闊,除了皇帝一個人坐著之外,其他人都是站著的,沒有坐的地方。

    張顯庸納悶,皇帝招自己來這後花園裡幹嘛?賞花?雖然五月的花,已經有得一看了,但是,顯然,這皇宮後花園裡,不是什麼談正事的地方啊!

    「貧道謝陛下隆恩。」

    「呵呵,張真人?為天下百姓求雨的事?忙得如何了?」楊改革對著傢伙的瞭解,還在以前,朝堂上,有一位老臣,提出讓這傢伙求雨,緩解乾旱的事來著,自己當時是嗤之以鼻的,不過後來才得知,這傢伙解的不是實際裡的乾旱,解的是人們心中的乾旱,面對乾旱,即使朝廷沒有什麼應對辦法,即使這個求雨是不可能實現的事,但是,朝廷依舊必須要這樣幹,因為天下的百姓就信這個,如果不做,那天下的百姓會相信,朝廷一點不關心他們。

    有此,楊改革也得了啟發,這個傢伙,自己雖然看不起,其實還是很有大用的,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樣一無是處,於是,才把很多主意,打到他的頭上去。為了他,楊改革沒少準備。

    「回稟陛下,貧道已經作法求過雨了,奈何貧道法力微薄,恐這降雨一事,難!難啊!……」仙風道骨的張顯庸一副自己盡力的樣子,顯得自己能力有限,不能為朝廷解救乾旱,表示無能為力,自己已經盡力而為了。

    張顯庸也不是傻子,這皇帝都已經預測了,陝西的天象預示,會有十幾年的乾旱,他如何敢預測他能解乾旱?那不是找死嗎?所以,也就順這皇帝說,反正,沒自己什麼事就是,而傳說中傳得神乎其神的那個皇帝夢中有神人教授的傳說,更是讓張顯庸顧忌,要是傳言是真的,那皇帝可真的就是見過神人的,而自己,則什麼都不是,這李鬼見了李逵,什麼都露餡了。

    楊改革心中大罵這個神棍,裝得還挺像的,好像真能求雨一般。不過,這些事,楊改革不準備過問,也不準備拆穿。今天自己叫他來,可不是為了什麼求雨的事,因為求雨這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依舊沒有什麼好辦法,最多就是打打降雨彈什麼的,比他這個求雨緩解人們心中的乾旱好不了多少。

    「張真人,朕今天請你來,是想和你聊一聊關於道的事,朕有心求道,奈何,卻不知道何為道,道在何方,想張真人掌天下道教,想必,應該有所領悟。」

    張顯庸一聽,皇帝要尋道?難道這大明朝的皇帝裡,又出了一位想長生不死的傢伙?嘿嘿,要是這樣,那這道家,又可以風光一把了。當下心裡如同吃了蜜一般,甜的。

    孫承宗和徐光啟一聽皇帝要尋道,心中不解,皇帝看著挺精明一個人,怎麼會相信那些無賴?相信人可以長生呢?難道老天也不再眷顧大明朝了?讓這個看著挺精明的皇帝迷戀上了煉丹,長生術?當下臉就黑了。

    「陛下可是問道?」張顯庸顯然不相信,傳說中的聖明天子會問他求道,這不是傳說,這位天子夢中有神人傳授嗎?能預測天災嗎?張顯庸其實還很想問下皇帝,這神人長得什麼樣,可以不可以交流一下修道的心得,現在皇帝改問他什麼是道?問道於盲,問道於盲啊!看樣子,皇帝陛下的那位夢中神人,也不是常常會上班啊!……

    「嗯,正是,朕思索著,何為道?百思不得其解,張真人可為朕解惑?」楊改革一副不得其解的樣子。

    張顯庸狂喜,這皇帝喜歡道教,想必也是想著長生,得道這類東西,成不成另外一回事,只要皇帝喜歡,這道家的地位,就會大漲,這道家的日子,就會好過。當下就神秘的說道:「陛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張顯庸暗自得意的背起了道家奉為聖典的《道德經》,相信這深奧的《道德經》,必定可以讓皇帝迷上這求道之路的,想必皇帝雖然有夢中的神人傳授,恐怕也不是天天能見到神人,所以,才有了向自己問道的事,張顯庸得意的如此想到。

    孫承宗和徐光啟兩個人,黑著臉,看著張顯庸一臉得意的忽悠皇帝,雖然心中惱火,但是沒有辦法,這是皇帝自己問的,自己也不好干涉。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和道有什麼關係?」楊改革假裝不懂,問張顯庸這是什麼意思。

    「回稟陛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張顯庸開始一長串的解釋這《道德經》的意思起來。

    楊改革很不耐煩,要是聽這張顯庸說《道德經》,那就是一百年,也別想把這《道德經》說完,當下就道:「張真人不要說得太複雜,簡單通俗一點,朕才好理解。」

    對於皇帝的要求,張顯庸很樂意的接受,這是顯示自己道法高深的好機會,道:「回稟陛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道』可以用來解釋宇宙的原本,『道』,是解開一切奧妙的法門。」

    道可以用來解釋宇宙,道是一切奧妙的法門,這兩句,楊改革是聽懂了,楊改革等的就是這兩句。這傢伙還以為自己是小白,拿著《道德經》忽悠自己,卻不知自己的來歷,對於《道德經》裡有名的幾句,自己可是看多了,聽多了,各種解說,也知道一些,自己知道的可不比他少。

    「張真人是說,『道』可以解釋宇宙的原本?一切奧妙的法門所在?」

    「回稟陛下,確實如此。」

    「那什麼是宇宙呢?」楊改革繼續裝小白。

    「回稟陛下,宇宙二字,原本是兩個字,分開來解,宇,是指上下四方;宙,代表的是古往今來,合起來的意思是,上下四方古往今來……代表著世界的全部、所有……」張顯庸解釋得還是很不錯。

    「哦,朕明白了,這宇的意思是空間,宙的意思是時間,加起來就是時間和空間,如此理解,可對?」

    「確實,確實,陛下真是聖明,能有如此有見解,可見陛下的道根不淺……」張顯庸想忽悠皇帝崇信道教,如此,道家的勢力,可就要大漲了,開始給皇帝灌迷魂湯。

    「嗯,很好,既然這道代表著空間和時間,代表著宇宙的一切,是一切奧妙的法門所在,那朕想,那道教以『道』為名,想張真人執天下道教的牛耳,顯然明白很多天地間的『道』咯?明白宇宙間很多奧妙和法門咯?」楊改革很神秘的跟張顯庸說道。

    張顯庸見皇帝一副神秘的樣子問自己「道」的道理和奧妙,心中立刻盤算,這皇帝到底是想說什麼?說是天地的奧秘?恐怕,還是想著怎麼長生不死吧。這東西,歷來就是皇帝們所喜愛的。張顯庸那裡懂個屁的宇宙原理,天地奧妙,對於皇帝想長生這種想法,倒是聽說過無數次。

    張顯庸覺得自己沒有理解錯皇帝的意思,也跟皇帝是很神秘的說道:「陛下可是要尋長生?」

    「嗯?」楊改革心中大曬,這傢伙,果然就是一神棍,還忽悠自己長生,要知道,自己可是經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最鄙視這些違反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東西了,要能長生,你還屁顛顛的跑來給自己當什麼鬼真人?

    張顯庸明顯沒聽懂皇帝的「嗯」的那聲中,帶著多麼的不屑,帶著多大的疑問,當下更是神秘的說道:「陛下,求長生可不易啊!這法門,難尋啊!……」當下繼續當起神棍,忽悠起皇帝來。

    楊改革覺得這傢伙夠卑鄙的,自己也被自己的表演噁心得不行,覺得這戲沒法演下去了,再演,自己非嘔吐不可。

    「張真人,朕今天來,有很多不解,是想向張真人求道的,想張真人為天下道教的首領,必定能為朕解釋這其中的道理,解釋這宇宙間奧妙和法門。」楊改革嘴裡的那個「道」字,一會輕,一會重,把個「道」字念得神神秘秘。

    張顯庸糊塗了,皇帝不求長生,問自己什麼「道」,問自己什麼奧妙和法門,真的是見鬼了。自己知道個屁的奧妙法門,要說唸經打坐,那自己是一把好手。

    楊改革一看這個裝神棍的傢伙一臉迷惑,心中一陣鄙視,要說裝神棍,你還不是我們穿越眾的對手啊!我們才是能夠預測歷史發展的超級神棍,你那個神棍,是小神棍,是偽神棍,我們才是大神棍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