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方的來人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三百七十一章南方的來人

    九月上旬。

    京城的天氣已經漸漸涼快,雖然有太陽高照,不過,已不似七八月份的炙熱。

    天氣雖然涼快,但是,京城內卻因為琉璃齋股票的「火爆」,而使得京城的氣溫,格外的高。

    原本眾人摸不著頭腦,以為一千兩銀子一股的價格過高,那裡知道,這琉璃齋的股票,已經賣到了一千二百兩的高價,而且還不見得買得到。

    紫禁城。

    乾清宮。

    楊改革正在辦公,此時的天氣早已轉涼,不需要降溫,秋天那特有的秋高氣爽,正是一年當中最適宜的季節。

    「陛下,南邊來的人,已經到了,小喜子還特意進五十萬兩銀子,說是鑄幣的出息和騰挪的一些銀子,以孝敬陛下,為陛下分憂……」王承恩輕聲的稟報道。

    楊改革正在批閱奏疏,聽到王承恩說的,放下筆,問道:「哦,終於來了?好事。」楊改革相當的高興,最近這琉璃齋火是火,也賣了不少銀子,但是就是差了點什麼,離大規模出手還缺了點什麼,就等這南方來的商人了。

    楊改革想了想,道:「這樣,讓那幾個商人開始收購已經流出去的股票,現在外面股票賣到什麼價了?」

    「回陛下,現在外面賣的依舊是一千二百兩一張。」王承恩回答道。

    「哦,這樣啊!你告訴那幾個商人,拿真金白銀,出一千二百五十兩收股票,先把已近流出去的股票收乾淨。」楊改革道。

    「這……,陛下……,遵命,奴婢這就去辦。」雖然王承恩對這個事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皇帝這樣說了,那就這樣做吧,答應了下來,想了想,又問道:「陛下那收購股票的銀子?怕數目不菲,他們可能沒有那樣多的本錢……」

    「嗯,確實,這樣,召李若漣過來,朕有事要吩咐……」楊改革想了想,說到。

    「遵命,陛下,奴婢這就去。」王承恩出去了。

    楊改革則在繼續辦公。處理這些政務,楊改革已經很熟捻,也很上手了,處理起來,也算是游刃有餘。

    有彈劾九品芝麻小官的奏疏,楊改革仔細一看,是彈劾那新任九品官李鴻基的,說李鴻基為人張揚,不懂禮法等等。彈劾九品芝麻小官的奏疏到不了皇帝這裡,不過,因為李鴻基這九品官是御賜的,所以,彈劾只能上到皇帝這裡來。

    楊改革看了看,笑了笑,沒理會,寫了個「閱」,然後束之高閣。

    不一會,王承恩回來了。

    「啟稟陛下,剛接到的消息,福建那個接受招安的鄭芝龍剛剛抵京了。」王承恩又送上一個好消息。

    楊改革聽了,立刻抬起頭,道:「真的?來的比預料的快啊!」楊改革相當的高興,今天這日子,可真的是個好日子,自己盼了許久的人,都到了。

    「回陛下,是的,稍稍提前了些日子到了,或許是進京心切吧,陛下,要召見嗎?」王承恩跟著皇帝,知道皇帝很看重這個福建的海盜頭子鄭芝龍,所以,一有消息,立刻就報了上來。

    「嗯,這樣啊!朕想想……」楊改革一直在考慮招安鄭芝龍的事,不過,一直沒想好怎麼招安他,要把鄭芝龍當成自己的心腹來培養,這得需要點技巧,如果僅僅是個普通的招安,根本就無需費這樣大的力氣。

    「這樣,你把國子監的祭酒,林釬找來,朕有事吩咐,至於鄭芝龍,暫且不召見。」楊改革稍稍的想了想,就決定下來,決定按照預定的方案「搞定」鄭芝龍。

    王承恩有點奇怪,招安個海盜頭子,還把國子監祭酒找來幹嘛?八桿子打不著的事啊!不過,既然皇帝吩咐了,那就照做,於是道:「遵命,陛下,奴婢這就派人去。」

    ……

    李若漣倒是先到了,進了乾清宮,先就是磕頭行禮。

    「起來吧。」楊改革說了句。

    「謝陛下隆恩。」李若漣倒是算得上神采飛揚,畢恭畢敬的站起來。

    「李若漣,說說銀行的情況吧。」楊改革先問了下銀行的事,如今,自己的開銷就全靠銀行支撐了,自己的內帑,已經見底了。

    「回陛下,銀行一切尚好,除了借出去的,銀行裡現存銀六百餘萬兩,臣根據陛下吩咐,已經在南京、西安、大同、錦州開了分號,南京那邊主要是做票號的生意,兼帶收儲銀,西安、大同、錦州分號主要是為方便兌換軍票開設……」李若漣最近過得意氣風發,躺在幾百萬兩銀子上面睡覺,這分號是開了一家又一家,儼然成了一個大東家。

    「不錯……」楊改革聽了一會報告,覺得不錯,這銀行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至於其中的不足,漏洞,那就日後慢慢補足就是。

    「今日召你來,一是想問下銀行的情況,二來,有一筆大買賣,需要你參與。」楊改革說到。

    「回稟陛下,陛下只管吩咐,臣無不盡心盡力。」李若漣倒是說了實話,他從一個不太惹人注意的武舉做到如今京師裡的紅人,可以說,一切都是皇帝給的,要說為皇帝效力,那是不用說。

    「嗯,好,呆會,你和朕出宮一趟,朕介紹一筆買賣給你,你按照朕的吩咐做就是,你記得保密,」楊改革又說到。

    「臣遵旨。」李若漣沒多想就答應下來了,心裡也不住的八卦,看來皇帝喜歡微服出宮的傳聞是真的,這次居然帶著自己一起微服出宮,李若漣覺得很有成就感,能得皇帝微服出宮帶著的,那能不是心腹?

    「嗯,好,朕處理了一件事就走。」楊改革說到。

    ……

    沒多時,國子監祭酒林釬就到了。

    林釬挺納悶?皇帝召自己幹嘛?莫非是看自己不順眼,或者,最近入監的人不給力了?皇帝要找自己麻煩?

    帶著忐忑的心,林釬進了乾清宮。

    「臣國子監祭酒林釬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釬一本正經的叩頭行禮,一直低著頭,眼睛瞧著地上。

    「免禮,平身吧。」楊改革說到。

    「謝陛下隆恩。」林釬這才站了起來,眼神稍稍的抬高了一些。

    「林釬,國子監如今如何了?」楊改革詢問道。

    林釬想了想,不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說國子監如今如今的人大不如前?聚不到錢財了?所以找自己麻煩,要自己下著臉,幹那招攬監生的事?

    「回陛下,臣不知陛下問的是那方面的事?」林釬心中有事,絲毫沒有發覺皇帝其實不過隨口問問。

    楊改革鬱悶了,自己隨口問一問中央大學的工作情況,這手下居然跟自己說是那方面的事。

    「林釬,你是國子監祭酒,朕當然是問國子監的事。」楊改革不明所以的問到。

    「回陛下,陛下可是問國子監入監的事?」林釬回答道。

    國子監入監的事?楊改革還真的沒把國子監舉監那事當多大的事,本來就是打的一錘子買賣,從來就沒想過一年四季都來者如雲。

    林釬抬頭瞟了幾眼皇帝,驚訝的發現,皇帝好像感覺到很意外,也就是說,自己說的這事,讓皇帝很意外,那不是說,皇帝不在意國子監入監的事,也就是說,自己根本不用提這件事。

    「國子監入監的情況如何了?」楊改革不過隨口問問,既然手下人提起,那就再問問,今天找這傢伙來,可不是為了國子監的事。

    「回陛下,國子監舉監的人數,已經大不如前,收到的捐輸,也大不如前了。」林釬長話短說,本來一肚子的牢騷,見皇帝一點提這事的意思都沒有,知道自己理錯了意,於是,早早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一肚子牢騷吃進肚子裡去了。

    「哦,這樣啊!朕知道了……」楊改革隨筆說了幾句。

    林釬那個鬱悶,皇帝不是愛財才在國子監舉監搞捐輸的嗎?怎麼今天召自己來,不是問這事?皇帝不愛財了?不是說最近要打仗嗎?哦,明白了,皇帝不缺錢呢……林釬自己不斷的在自己腦子裡腦補出各種原因。

    「林釬啊!朕今天召你來,是有件事想讓你去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能力,這件事,很重要,如果你做好了,朕有重賞……」楊改革說到。

    林釬迷糊了,皇帝不是不缺錢,不在國子監搞捐輸舉監了嗎?那找自己幹什麼?

    「回陛下,不知陛下要臣做什麼事?凡臣力所能及之處,臣一定辦到。」林釬決定先搞清楚狀況。

    「是這樣的,有個人,朕想讓你去接待一下,這個人對朕很重要,是你的老鄉,接待好了,朕有重賞。」楊改革道。

    林釬鬱悶,自己的老鄉對皇帝都很重要,沒聽說自己老鄉里有什麼很重要的人啊?再仔細想想,忽然明白過來,一個人的名字浮現在自己腦海裡。

    「陛下可是說鄭芝龍?」林釬驚訝的問到,皇帝當初還和他談過鄭芝龍的事,問他是不是和鄭芝龍是同鄉,現在見皇帝說起同鄉二字,林釬忽然反應過來。

    「呵呵,不錯,林愛卿,朕正是這個意思,鄭芝龍接受了朕的招安,今日到了京城,朕有意招撫他,想讓卿家去做一個接待,好好的替朕招待一下鄭芝龍,想你和鄭芝龍是同鄉,必定有很多共同語言,朕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林愛卿最適合這個人選……」楊改革如此說到。

    李若漣倒是先到了,進了乾清宮,先就是磕頭行禮。

    「起來吧。」楊改革說了句。

    「謝陛下隆恩。」李若漣倒是算得上神采飛揚,畢恭畢敬的站起來。

    「李若漣,說說銀行的情況吧。」楊改革先問了下銀行的事,如今,自己的開銷就全靠銀行支撐了,自己的內帑,已經見底了。

    「回陛下,銀行一切尚好,除了借出去的,銀行裡現存銀六百餘萬兩,臣根據陛下吩咐,已經在南京、西安、大同、錦州開了分號,南京那邊主要是做票號的生意,兼帶收儲銀,西安、大同、錦州分號主要是為方便兌換軍票開設……」李若漣最近過得意氣風發,躺在幾百萬兩銀子上面睡覺,這分號是開了一家又一家,儼然成了一個大東家。

    「不錯……」楊改革聽了一會報告,覺得不錯,這銀行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至於其中的不足,漏洞,那就日後慢慢補足就是。

    「今日召你來,一是想問下銀行的情況,二來,有一筆大買賣,需要你參與。」楊改革說到。

    「回稟陛下,陛下只管吩咐,臣無不盡心盡力。」李若漣倒是說了實話,他從一個不太惹人注意的武舉做到如今京師裡的紅人,可以說,一切都是皇帝給的,要說為皇帝效力,那是不用說。

    「嗯,好,呆會,你和朕出宮一趟,朕介紹一筆買賣給你,你按照朕的吩咐做就是,你記得保密,」楊改革又說到。

    「臣遵旨。」李若漣沒多想就答應下來了,心裡也不住的八卦,看來皇帝喜歡微服出宮的傳聞是真的,這次居然帶著自己一起微服出宮,李若漣覺得很有成就感,能得皇帝微服出宮帶著的,那能不是心腹?

    「嗯,好,朕處理了一件事就走。」楊改革說到。

    ……

    沒多時,國子監祭酒林釬就到了。

    林釬挺納悶?皇帝召自己幹嘛?莫非是看自己不順眼,或者,最近入監的人不給力了?皇帝要找自己麻煩?

    帶著忐忑的心,林釬進了乾清宮。

    「臣國子監祭酒林釬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釬一本正經的叩頭行禮,一直低著頭,眼睛瞧著地上。

    「免禮,平身吧。」楊改革說到。

    「謝陛下隆恩。」林釬這才站了起來,眼神稍稍的抬高了一些。

    「林釬,國子監如今如何了?」楊改革詢問道。

    林釬想了想,不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說國子監如今如今的人大不如前?聚不到錢財了?所以找自己麻煩,要自己下著臉,幹那招攬監生的事?

    「回陛下,臣不知陛下問的是那方面的事?」林釬心中有事,絲毫沒有發覺皇帝其實不過隨口問問。

    楊改革鬱悶了,自己隨口問一問中央大學的工作情況,這手下居然跟自己說是那方面的事。

    「林釬,你是國子監祭酒,朕當然是問國子監的事。」楊改革不明所以的問到。

    「回陛下,陛下可是問國子監入監的事?」林釬回答道。

    國子監入監的事?楊改革還真的沒把國子監舉監那事當多大的事,本來就是打的一錘子買賣,從來就沒想過一年四季都來者如雲。

    林釬抬頭瞟了幾眼皇帝,驚訝的發現,皇帝好像感覺到很意外,也就是說,自己說的這事,讓皇帝很意外,那不是說,皇帝不在意國子監入監的事,也就是說,自己根本不用提這件事。

    「國子監入監的情況如何了?」楊改革不過隨口問問,既然手下人提起,那就再問問,今天找這傢伙來,可不是為了國子監的事。

    「回陛下,國子監舉監的人數,已經大不如前,收到的捐輸,也大不如前了。」林釬長話短說,本來一肚子的牢騷,見皇帝一點提這事的意思都沒有,知道自己理錯了意,於是,早早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一肚子牢騷吃進肚子裡去了。

    「哦,這樣啊!朕知道了……」楊改革隨筆說了幾句。

    林釬那個鬱悶,皇帝不是愛財才在國子監舉監搞捐輸的嗎?怎麼今天召自己來,不是問這事?皇帝不愛財了?不是說最近要打仗嗎?哦,明白了,皇帝不缺錢呢……林釬自己不斷的在自己腦子裡腦補出各種原因。

    「林釬啊!朕今天召你來,是有件事想讓你去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能力,這件事,很重要,如果你做好了,朕有重賞……」楊改革說到。

    林釬迷糊了,皇帝不是不缺錢,不在國子監搞捐輸舉監了嗎?那找自己幹什麼?

    「回陛下,不知陛下要臣做什麼事?凡臣力所能及之處,臣一定辦到。」林釬決定先搞清楚狀況。

    「是這樣的,有個人,朕想讓你去接待一下,這個人對朕很重要,是你的老鄉,接待好了,朕有重賞。」楊改革道。

    林釬鬱悶,自己的老鄉對皇帝都很重要,沒聽說自己老鄉里有什麼很重要的人啊?再仔細想想,忽然明白過來,一個人的名字浮現在自己腦海裡。

    「陛下可是說鄭芝龍?」林釬驚訝的問到,皇帝當初還和他談過鄭芝龍的事,問他是不是和鄭芝龍是同鄉,現在見皇帝說起同鄉二字,林釬忽然反應過來。

    「呵呵,不錯,林愛卿,朕正是這個意思,鄭芝龍接受了朕的招安,今日到了京城,朕有意招撫他,想讓卿家去做一個接待,好好的替朕招待一下鄭芝龍,想你和鄭芝龍是同鄉,必定有很多共同語言,朕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林愛卿最適合這個人選……」楊改革如此說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