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浪起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四百四十九章風浪起

    楊改革對於自己選的這個人感覺不錯,從歷史上看,敢對權勢頂峰時候的魏忠賢說「不」的人,必定是有自己的理想,理念,有自己做人的底線的人,是一個敢於堅持,不怕強權的人。

    這種人,不能以權勢,也不能以銀子去拉攏,更多的,得從大道理,從他的理念上去拉攏,只要做他認為對的,這種人不必你拉攏,自然跟著你走,他倒是代表了一批朝中有著如此理念和堅持的人,所以,倒是值得對他下功夫,拉攏住了他,朝中很多「中間派」,就會站在自己這邊。

    「朕看實甫是個誠實人,朕這裡有份東西,實甫看看……」楊改革將一份東西遞給林釬。

    林釬恭敬的接過,疑惑的看起來。

    什麼?一個鄉一所蒙學,擴大縣學,爭取讓全天下的孩童都能入學?林釬已經驚呆了!皇帝這是瘋了嗎?太瘋狂了,全天下的孩童都入學校讀書,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林釬除了佩服,就是覺得瘋狂,林釬驚恐的看看皇帝,皇帝好好的,沒瘋啊!難道是自己瘋了?

    「陛下,這實在是……,實在是太龐大了……,陛下的心是好的,可臣也覺得,如此多的開支,陛下如何支撐得下?」林釬的心狂跳,用力的平復了一下,這才說話。

    「呵呵,天下所有人都能識字讀書是朕的願望,聖人不是一直說,天下大同嗎?可朕覺得,天下大同的前提就是大家都得能讀書識字,否則,連字都不認識連聖人是誰都不知道,要實現天下大同,豈不是開玩笑?朕一直將聖學作為治國的根本,所以,聖人的教誨,朕是念念不忘的,所以,朕才想,要實現天下大同,首先,天下人得識字,天下人都識字,就得建更多的學堂,朕不敢說一下子讓所有人都識字,卻可以從娃娃抓起,讓所有的孩童都識字,這樣,未來幾十年之後,天下人都識字的夢想,也不是不可能實現,這才離聖人所言的世界大同更近一步,……呵呵,朕也知道,這個計劃非常的龐大,龐大到朕也支撐不起的地步,朕不能一下子支撐起整個天下的孩童都讀得起書,卻也可以逐漸的去完善,一所一所的建,今日一所,明日一所,通過十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逐漸完成朕的計劃,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朕想,朕有生之年,未必不能實現這個願望……」楊改革就是一通長篇大論。

    林釬聽得那個感動,不是說皇帝一直都不喜歡聖學嗎?怎麼皇帝對聖學的理解這般深厚?還立下如此的宏願,為發揚聖學,願意供天下所有學童讀書,這不得不說,乃是天大的宏願,天大的好事,天大的瘋狂。

    「陛下真乃是聖德天子也,天下百姓知道陛下有如此之宏願,必定感恩戴德,陛下為聖學所付出,實在是太多了。……然,臣不得不說,陛下,這耗資實在是太巨大了,即便陛下有錢,號稱善理財,可臣也要阻止陛下如此,陛下,這是每年都需要消耗的巨額開支,陛下可想過,這得多少銀兩麼?」林釬為皇帝的宏願深深的感動,但是,也覺得皇帝太天真,太異想天開,太瘋狂。

    「呵呵,其實,朕算過,就以我大明萬萬人口算,每年需要開支千萬的學童讀書,確實不易,光是束修,怕就得幾千萬兩,……,呵呵,即便是朕有錢,也確實難以為繼……」楊改革笑著承認道,確實,在物質文明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全民教育不過是個幻想罷了,當然,這姿態是一定要擺足的。

    「是啊!陛下,這實在是太難了,陛下的心,臣能理解,也懂,可凡事都得量力而為啊!」林釬也給皇帝的帳嚇了一大跳,每年一千萬人讀書,這種事,絕對稱得上盛事,絕對是難以想像的壯觀場面,但是,那明顯不可能,光是老師的束修,就得幾千萬兩,今年皇帝搞了一個千萬兩銀子賑災,就已經是號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已經是歎為觀止了,如果皇帝能再拿幾千萬兩銀子供天下人讀書,這……,好是好,可未免也太不現實了吧,林釬如此想到。

    「是啊!這確實是太難了,朕也沒打算一次就做好,朕今年的開銷實在太大,賑災那裡去了千萬兩銀子,北邊打仗發餉,又去了好幾百萬兩,今年怕是不行了……,朕打算,逐年的投入銀錢,建更多的學堂,將更多的人口納入到了普及教育上來,一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逐年的向教育投入更多的銀錢,直到完成朕的目標,天下學童都入學堂為止,如此只要堅持得十數年,數十年,朕的宏願,也未必不能實現啊!」楊改革笑道,故意提到自己今年花了多少錢。

    林釬為之大動,聽皇帝的口氣,那是對辦學,傳播聖學,傳播聖人的理念是相當的熱情的,如果是以前的某個皇帝跟他說這個,他未必做多大的希望,能從皇帝那不多的金花銀裡擠出幾十萬兩,那都算是相當的盡力了,但是,如今這位皇帝可不同,手裡的銀子號稱是無邊無盡,今年不是就弄了個千萬兩銀子賑災麼?這還不算,還在北方和東虜狠狠的打了一場,聽說,也沒少花錢,動用了十幾萬人馬呢,聽說花了幾百萬兩銀子,這樣算下來,如果不賑災了,不打仗了,或許,皇帝能騰挪出幾百萬兩銀子,乃至千萬兩銀子辦學也未可知,要是那樣,不說整個天下的學童都能入學堂讀書,那起碼也能弄個七七八八了,要如此,那可還真的就是天下大同了,林釬忽然想通了。

    林釬為止大動,兩眼已經冒光了,道:「陛下當真是大恆心,大毅力啊!有陛下如此之恆心和毅力,聖學必將在陛下手裡發揚光大,世界大同,也未必不可期啊!……這,陛下未必要一次拿出數千萬兩銀子辦學,其實臣覺得,如果每年能得數百萬兩銀子,陛下這宏願,也算是實現了七七八八了,這也足以彰顯陛下的豐功偉績了,聖學必將在我朝登峰造極啊!陛下也必將成為古往今來的千古一帝……」

    「哈哈哈……」楊改革哈哈大笑,果然,林釬這類人,還是很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理念的人,自己只稍稍的露出一些姿態,這位就開始給自己上馬屁了。

    「實甫說得不錯,朕於聖學,那是鼎力支持的,今年朕的銀子都花在了賑災和打仗上去了,明年朕打算想想辦法,做個大買賣,攢出個幾百萬兩,專門用來發揚聖學,在全國興辦學堂,讓人人有書讀,幾百萬兩是少了些,不過,待這年景稍好一些,不用把銀子花在賑災上面,或許,挪出個千萬兩也不是不可能,如此,朕的世界大同之夢,或許不是空想,實甫以為呢?」楊改革又放出了誘餌,逐漸的將砝碼從幾百萬兩增加到幾千萬兩,楊改革想相信,林釬是無法無視這幾百萬兩銀子的,作為一個還有理想,還有自己的思想的官員,是不會輕易的放棄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的,畢竟,沒有那個皇帝願意拿出千萬兩銀子辦教育,發揚什麼聖學。

    「陛下真乃是……」林釬看著侃侃而談的皇帝,心裡已經冒口水了,貌似這位皇帝不是瞎說,更不是扯謊,如果每年能投入一千萬兩銀子辦學,林釬已經不能想像那是一番什麼樣的場景了,林釬已近躍躍欲試。

    「唉,朕是這樣想,卻也知道這不太可能,朕如今連誰去給朕辦這件事都還不知道呢,這可是數百萬兩銀子的大動作啊,如果所托非人,豈不是誤了朕的事?」楊改革又道。

    「陛下!陛下,臣願意毛遂自薦,為陛下辦這件千年以來的盛世,未知陛下可否相信臣?」林釬已經動心裡,面對數百萬兩銀子的辦學款,面對往後千萬兩銀子級別的辦學款,這種將聖學推到極致的盛事,怎麼能拒絕?

    「實甫真的願意幫朕?」楊改革家裝意外的問道,心裡卻笑得不行,果然,要拉攏這一派,只需要如此就行,能有合他們胃口,符合他們理想的東西,他們就一定會站在自己這邊。

    「陛下,臣願意!」林釬已經在幻想著這千年難得一見的盛事的模樣了,如果是他林釬主持的,這無疑,是他一生最引以為榮的事。

    「好!實甫既然毛遂自薦,朕也看好實甫,那就如此定了,實甫需要有一個基本的計劃,還要有如何實施的步驟,計算出每年大概需要多少銀子,動用多少人力,物力,……這樣,實甫擬定一個初步的計劃,然後以奏疏的形式報道朕這裡來,待群臣討論之後,朕再撥給銀子,組建衙門,再具體的實施,實甫看如何?」楊改革笑道。

    「臣領旨!」林釬已經歡喜若換,數百萬兩銀子投入聖學啊!這是怎麼樣的***場面啊?這得支撐起多少學童讀書啊?

    「另外,朕覺得,此事實在過於宏大,實甫一個人做可能做不過來,實甫可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參謀此事,當然,實甫要注意,推廣聖學,教書育人,傳播知識乃是一件神聖的,艱苦的事,一定不要讓那些沽名釣譽,貪圖享受,爭權奪利的人參與進來,不然,以我朝的漂沒水平,那幾百萬兩銀子,有三成用到實處都不易,和朕的期望就相差太遠了,實甫可明白?」楊改革笑道,這林釬果然是上鉤了,讓他弄這樣一個龐大的教育計劃,他肯定要召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參與,都說臭味相投,這個計劃一啟動,一批中間派就鐵定綁在了自己這邊,都望著那幾百萬兩銀子的辦學款呢,日後有啥事,肯定得站自己這邊,否則,那幾百萬兩的銀子豈不是飄了?這千載難逢的盛事豈不是飄了,這千年傳頌的美名,豈不是飄了?

    「臣領旨!」林釬異常興奮的磕頭。皇帝說的他理解,這個計劃是在太龐大了,日後如果實施,牽扯之大,那更是驚人,他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自然得找人幫忙。

    「另外,朕還要說說,可千萬別說是朕提出的,就說是實甫自己突發奇想,要如此辦的,今日這乾清宮的事,可千萬別說出去,明白嗎?」楊改革又說到。

    「這!陛下,那臣豈不是貪天之功,臣不敢。」林釬拒絕了。

    「呃!實甫無需如此,朕是信得過實甫,才讓實甫去做,如果是換作其他人,朕未必會說這個事,呵呵,這朝堂上,向來不是朝臣上奏疏,朕批麼?要是朕提出來的,天下人還以為朕要用銀子買個美名呢,呵呵,這反而不美,實甫可明白?」楊改革當然得把這功勞加在林釬頭上,有了這個天大的功勞,這林釬他不是帝黨也是帝黨了,那批跟著林釬辦教育的中間派,也算是和帝黨沾邊了。

    「陛下大德,臣難以望其背向,臣明白陛下的苦心,臣遵旨!」林釬感動得一塌糊塗,皇帝為了推行聖學,為了天下的學子,甘願將這種天大的功勞放棄,給自己,這種胸懷,當真是寬廣。

    「呵呵,好了,朕也就不多留實甫了,實甫早點回去,將這個計劃早點制定出來,然後召集志同道合者修改,商議,完善,然後聯名上奏疏,呵呵,朕這裡就好通過了,咱們君臣,要做大事,要讓朝野大吃一驚!要讓這一兩千年以來沒有太大改變的聖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楊改革建釣上了大魚,也就不再留人了,鼓勵幾句,將林釬趕走。

    「臣領旨!這千年的盛事,繼往的聖學,必將在陛下手裡發揚光大。」林釬激動萬分,朗朗的磕頭謝恩。

    ……

    林釬高高興興的走了,楊改革也是高高興興的。看著又一派政治力量倒向自己這邊,高興得直咧嘴。

    「陛下……」王承恩進來,笑瞇瞇的給皇帝倒了一杯茶,剛才皇帝和林釬的談話,他聽得一清二楚,知道皇帝這是為了什麼,皇帝的勝算越大,他自然越高興。

    ……

    這一道風波,也立刻在京師掀起巨浪。

    一個國子監祭酒聲稱要制定一個每年數百萬兩銀子,推行聖學,教書育人的什麼計劃,還不斷的聯合一些有聲望的人,聽說在不斷的修改這個什麼計劃,聽說完了還要上奏皇帝,讓皇帝批准。

    這個世界瘋狂了,太瘋狂了。每年數百萬兩銀子的辦學款啊!這國子監祭酒的腦子沒壞掉嗎?大明朝每年的國庫收入才多少?他就敢這樣想?就敢這樣做。

    大街小巷,茶樓酒館,立刻就這件事議論紛紛。

    這座茶樓上,因為皇帝貌似到過,所以,成了遠近士子,文人都喜歡來的場所。雖然碰到皇帝微服出遊的機會很少,但是也總還有機會。

    「聽說那個林瘋子瘋了,好好的國子監祭酒不做,偏偏要搞什麼辦學計劃,聽說,那群人的心大著呢,說是天下所有學童都要有書讀,聽說,光是每年的辦學銀子,就有好幾百萬兩呢……」這座茶樓裡,眾人一邊喝茶,一邊談論著這京師最新的談資,那就是林釬的辦學計劃。

    「哼!這是為了聖學,為了傳播聖人的學問,林大人這是為天下百姓請命,為天下百姓計,為聖學計,朝廷正要這樣的好官,想如果陛下能同意並撥下銀子,這可是我朝,不,乃是千年以來聖學史上最***的一件事!」一個士子模樣的人紛紛不平的說道。

    「林兄,在下可不是說林大人他做的不該,只是,這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吧,天下那裡有拿數百萬兩銀子去辦學的?,不不不,在下是說,這銀子那裡找去?我大明戶部,能拿得出這樣多銀子?」先前開口的人立刻改口道。

    「為什麼不行?戶部是沒銀子,陛下那裡就未必沒銀子,陛下拿得出千萬兩銀子賑災,就未必拿不出幾百萬兩銀子辦學,這可是傳播聖人之道,這可是千年未有之盛事。」被稱為林兄的人卻是十分看好林釬。

    「林兄,這倒是說得不錯,林大人要做辦學計劃的事,也傳出這樣久了,也沒見宮裡有什麼動靜,或許,陛下不會攔著也未可知呢,說不準,林大人這下可就做成了呢,這可真的是千年難得一見的盛事啊!也是我朝二百年來前所未有之事啊!真的不知道,在這有生之年裡,能不能看到這種場面。」旁邊的一個人也感歎道。

    「家父有幸參與了林大人他們制定的計劃,對計劃也知曉一些,聽家父說,這個計劃十分的龐大,可是設計的十數年,乃是數十年之後的事了,據說,最終的目標,乃是全天下的學童都能入學讀書,林大人他們的目標是越數十年後,讓天下人都讀書識字,以天下大同為最終目標呢,這每年幾百萬兩銀子,不過是起步,其實,真正完整的計劃,每年需要數千萬兩銀子呢。」一旁的一個書生也爆料道。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