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年戰事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四百五十四章來年戰事

    自從見過了劉興祚,楊改革又覺得舒坦起來。這猶如在敵人內部安插了一個眼睛,這「戰場迷霧」又從自己的腦袋上挪開了,當然,和「歷史的先知」這種金手指比起來,現在的這個眼睛,這個渠道,未必有歷史先知那般可靠,但好歹也不是一抹黑了。

    楊改革起了個早,最近,一些離京城比較近的督撫已經陸續到京了,得接見別人,和督撫們談工作,談成績,談問題,所以,楊改革又忙碌起來。

    楊改革拿著邸報,一邊看,一邊讓太監為自己穿衣,這種預熱政事的氣氛,楊改革很喜歡。

    「……」楊改革瞄了幾眼邸報,沒說話,通篇都是在為辦學叫好的,通篇都是在為辦學吹噓,不是說這辦學如何如何的好,就是引用某位大儒的言論,從側面說明這個事有多少人多少人支持,倒是將這個還沒影子的事做成了八成熟。

    平台。

    「孫師傅這兩日,精神倒是好了不少啊!」楊改革笑著說道,整理好了衣裳,就直接來這平台了,最近需要見的人越來越多,今日,正是要召見一些人,商議一下事情。

    「多虧了陛下洪福,老臣這兩日,也才睡了個安穩覺啊!」孫承宗前些日子那緊皺的眉頭,總算是鬆開了,對未來的戰事無知最是讓人煎熬的,如今,皇帝給了他一本書,說了一個人,他算是輕鬆下來了,這書裡,詳細寫了關於東虜高層的事,那個人,就是劉興祚,這讓孫承宗喜出望外,有了這個眼線,孫承宗對明年戰事的把握,又提高了數成。

    「啟稟陛下,毛都督,袁大人他們都到了。」正說著,王承恩稟報道。

    「哦,到了嗎?好,讓他們都進來吧。」楊改革立刻道,最近,到京師的督撫原來越多了,毛文龍,袁崇煥他們都到了,楊改革正想都見見他們,商議一下明年開春戰事的問題。

    毛文龍,袁崇煥,滿桂,秦良玉,趙率教,五個人魚貫而入,進了平台。楊改革看得高興,這些可都是歷史上成名的人物了,可是自己的依靠。

    「臣叩見陛下!」幾個人同時行禮。

    「平台裡,就免了吧,幾位相信也都該認識吧,朕就不在囉嗦了……」楊改革道。

    「謝陛下隆恩。」幾人又答應道。這幾人,除了毛文龍一個人在東江鎮比較偏一點,其他幾個人,說起來,都是熟識的,

    「今日幾位都在這裡,朕要說聲,大家辛苦了……」楊改革首先來了個道謝。

    「臣不敢當!」幾人連忙推辭。

    毛文龍這還是第一次見到皇帝,看到這個年輕的皇帝,毛文龍充滿了好奇,這位皇帝,實在是太年輕了點,見皇帝朝自己看過來,又底下頭。

    「朕知道毛大帥剛到京城,本來不該今日就召來平台議事的,不過,事情緊急,也就不得不這樣了,毛大帥身體可否吃得消?」楊改革關切的問道,毛文龍是這幾個人當中最後一個達到京城的,一到京城,楊改革就迫不及待的商量起北方的戰事起來,因為時間不等人。

    「回稟陛下,臣無礙,吃得消,些許勞累,臣不在乎。」毛文龍連忙感動的答道,這位皇帝的語氣,和信中所表現出來的人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毛文龍不由得感歎皇帝真性情。

    「那就好!幾位都是朕抵禦東虜的長城,召幾位來,肯定是和東虜的事有關,諸位就都來沙盤這裡吧。」楊改革直接就說到。

    幾個人跟著皇帝到了沙盤邊上。

    孫承宗站的地方離皇帝最近,其餘的,也都是圍著沙盤站立。

    「今年和東虜的戰事,打得很不錯,特別是毛大帥,朕在這裡,還是要稱讚毛大帥,沒有毛大帥在鎮江堡捨命牽制,今年要勝東虜,怕也是不容易的。」楊改革再次推崇毛文龍。

    「當不得陛下誇讚,這是臣應該做的。」毛文龍又連連推辭,心裡喜滋滋的。

    楊改革看著毛文龍,很滿意,能捨身到孤城裡去作誘餌,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毛文龍的勇氣和忠誠了。

    「自如這次也做得不錯,牽制了大批東虜兵力,讓東虜再沒有能力去西顧,為毛大帥,滿桂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楊改革也讚許道,這個袁崇煥,有股楞勁,能力還欠缺了些,什麼事別讓他做主就成,而是告訴他該怎麼辦。

    「臣慚愧,愧不敢當……」袁崇煥這可不是說謙虛話,他可是真的慚愧,和兩三萬韃子對峙,就是他這次北方大戰的全部功勞了,和兩邊一比起來,他這個功勞,實在是夠寒酸。

    「自如無需這般,勝了就勝了,這就足夠,其他的,都不重要……」楊改革又鼓勵道。

    「臣明白!」袁崇煥應了聲。

    「滿桂和趙率教,你們朕可就不說了……」楊改革玩味的說道。

    「臣……,嘿嘿嘿……」滿桂嘿嘿笑了幾聲,摸摸腦袋,他們那打仗,簡直就是領著人去搶劫,這種活計,確實沒必要說了。趙率教更沒話說,他連戰場都還沒上,如今對滿桂一肚子火呢。

    「秦老夫人,幾位都該認識,不過,今日,朕還是要隆重的介紹一下我大明的女中豪傑,巾幗英雄。」楊改革又將話轉到秦良玉身上。

    「陛下,臣連今年的戰場都沒有上了,不敢和諸位比肩……」秦良玉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秦老夫人無需謙虛,朕是很看好秦老夫人的。」楊改革說道。

    ……

    點評了一下今年的功績和戰事,楊改革轉而開始說今年的事了。

    「今日召諸位來,就是為了商議一下明年的戰事,看要如何應付,諸位都是關外一線,直面東虜的將帥,朕想聽聽大家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楊改革說了今天最主要的事。

    毛文龍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自己身後,自己可是排在第一人的位置上的,整理了一下話語,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以陛下的糾纏之策,就足以消耗空東虜了,只要讓東虜無法安心回去生產,這東虜就會被拖疲,拖瘦,最後拖死……」

    「不錯……」見毛文龍說完,楊改革又轉而對袁崇煥道:「自如呢?有什麼看法?」

    「回陛下,臣以為,明年戰事,應該依舊按照陛下糾纏的策略進行,無需和東虜死戰,只需死死纏著東虜就是,這樣消磨下去,東虜必定會崩潰,不過,東虜受不了,很可能會孤注一擲,圍攻某個城池做突破口,以圍城打援,逼我大明野戰或者是決戰,陛下,臣以為,或許,明年該加強某些小城池,堡壘的防禦……」袁崇煥自從北方打仗以來,壓力就一直很大,無他,沒有戰績啊!所以,對於如何對付和防範東虜的問題上,倒是很下了些功夫的,做了無數的推演,以期望自己日後能打個翻身仗,否則,他這臉,實在是擱不住了,這次皇帝問起來,立刻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觀點。

    楊改革有一絲驚異的看著袁崇煥,再看看孫承宗,見孫承宗也同樣有些驚訝的看著自己,這個袁崇煥,幾天沒見,倒是長進不少,看出不少門道來,居然和自己的籌謀不謀而合,這謀略水平漲得夠快啊,楊改革納悶袁崇煥的謀略水準長得快,卻不知道袁崇煥承受著多大的壓力,人在重大的壓力之下,會突破自己原有的極限的。

    「不錯,參謀部也是這樣認為的,參謀部認為,東虜在知曉我大明作戰策略之後,必定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找某個地方作為突破口,也就是說,很可能,明年一開春,東虜就會挑選某個城池作為突破口,逼朕不得去救援,如此,定要和東虜野戰,這樣,東虜的機會也就來了,參謀部認為,我朝的戰力,依靠城池防守,沒問題,但是要和東虜野戰,卻還是差了一籌,故此,參謀部認為,盡量的不要野戰,……如今已經是臘月了,離過年不到一個月,離開春,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日子,也就是說,一個月之後,東虜極可能就會有大動作,這也是朕急著今日召你們這些前線指揮官來議事的原因……」楊改革將參謀部的推測說了出來,說完,看看毛文龍,毛文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前腳進京,後腳就進宮,原來,事情已經相當的緊急。

    「陛下,以臣在鎮江堡的經驗來看,只要有足夠的手榴彈,一些大佛郎機,外加少量的千斤佛郎機大炮,即便是小城池,東虜要攻下來,卻也是非常難的,要攻下,必定會有大批死傷,而東虜人少,則未必會死戰,臣觀東西兩面,靠前的城池,東面不過鎮江堡,鳳凰城這幾個城池,西面不過是錦州,松山,杏山等城,……東面的鳳凰城這些城池,臣以為,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無需死守,以免陷入被圍的境地,而鎮江堡,臣以為,東虜未必還有膽量再去,這次東虜吃夠了沒有戰船的苦,應該不會再找鎮江堡的麻煩,所以,臣以為,東虜這次的目標,應該在錦寧這一段,不外乎錦州,松山,杏山這幾個的其中一個,而錦州又是大城,有重兵把守,大炮眾多,應該不是東虜的首選,臣以為,應該主要加強防守松山,杏山這幾個小堡壘,另外,太過於靠前的一些小圍子,臣以為,也該放棄,以免給東虜以可乘之機……」毛文龍也和皇帝通信也有段時間了,對皇帝的脾氣也有相當的瞭解,把自己認為的全部都說了出來,並沒什麼隱瞞,也沒什麼顧忌。

    「嗯,不錯,參謀部的設想,也是加強這些靠前的小城堡,不過,要加強,卻也不易啊!」楊改革苦笑道。

    孫承宗見皇帝苦笑,不說話了,於是接口道:「陛下的意思是,即便是加強,問題也同樣多,多送一些手榴彈進這幾個小城,沒有問題,關鍵是,如果東虜從一開春就圍城,可以一直圍到下雪也未必會走,這樣一來,可就是長達一年的圍城啊!諸位,即便是做足了準備,要給每個城池準備一年以上的糧草和軍備,這……」孫承宗替皇帝說了難處,難處就在這裡,一開春就圍城,如果一直圍到年底,那可是一年的時間,一個小城堡或許還要不了多少,但是,幾個加在一起就是筆不小的開銷,如果再把錦州這些大城算進去,開銷更是不得了。

    「開銷的事,朕還有把握,可這日子卻不多了,到明年開春不過一個月的日子,這樣短的日子,朕即便從京師調糧過去,也不敢說有多大的把握啊!」楊改革苦笑著搖搖頭,難就難在這裡,即便是有東西,要在短時間內,特別是在這冬天雪地的日子裡給錦寧的每個城池都補給大批的物資,這太難了,這可不是日後,有鐵路,公路。

    平台裡的幾個人,互相望了望,果然是麻煩事。

    「朕最擔心的就是,城池被圍,不得不去救,去救了,必定要野戰,這可是我大明的弱項,諸位可有什麼好辦法?」楊改革擔憂的道。

    「啟稟陛下,如果錦寧遭受攻擊,臣在東面,會給予牽制,明年一開春,臣不管東虜會攻擊那裡,臣都將精銳撒出去,讓東虜不敢全力西進……」毛文龍已經完全倒向皇帝了,見皇帝愁眉苦臉,立刻表決心。

    「好!」楊改革叫了一聲好。

    「啟稟陛下,臣願意帶著皇協軍借道林丹汗的地盤,從後面打東虜。」滿桂見皇帝憂愁,也出來表決心。

    「呵呵,滿桂,你就不用出去了,明年的任務,依舊是絞殺那些有二心的部落……」楊改革對於這個有些憨直的漢子,也是有好感的,不過,滿桂顯然不能繞道去騷擾,這邊牆還得有人守著呢,剛安頓下來的皇協軍,沒人坐鎮,豈不是又要反了?

    滿桂見皇帝不准,準備再爭取一下,皇帝又說話了。

    「……,除了絞殺那些部落,還要做好集結的準備,你那裡,可是後備隊,或許,可能會上戰場也說不準,明年的戰事,如今也說不準,放心,到了必要的時候,朕一定會讓你們上戰場的。」楊改革道。

    「臣遵旨!」滿桂這才滿意。

    「諸位可還有破解的辦法?」楊改革安撫好了滿桂,又問道。

    「啟稟陛下,臣有一策,不知道有用否。」袁崇煥也不甘示弱,毛文龍第一個表了決心,聲稱要支援錦寧,就連滿桂也說要去借道打仗,他袁崇煥如果一聲不吭,豈不是說他是個廢物?他參詳了這樣久的攻略,豈不是白費?

    「講!」楊改革道,沒料到,這個在袁崇煥倒是變了許多,這戰略眼光漲了不少,說起話、出起主意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心裡終於有點東西了。

    「回稟陛下,臣以為,按照陛下預計,明年東虜極可能會開春之後圍某一城,作為引誘我大明前去救援的誘餌,臣覺得這十分有可能,先前又有毛大帥說會撒出精銳,以拖住東虜,讓東虜不敢全力西進,臣的這一策,也是拖住一部分東虜的兵力,讓東虜不敢全力西進,以減輕圍城的壓力,或者說,讓東虜不得不來攻,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臣的想法是,如果東虜圍了東西面任何一城,我大明則可以在蓋州,耀州沿海擇地修建城池,借助海船之力,直抵東虜腹部,讓東虜不得不放棄圍城,來攻這裡來攻,東虜如果敢一直圍城,我大明就可以一直將這個頂在東虜胸腹的城堡建起來,臣以為,一旦如此,這圍城必解……,或許不用修建城池,作出長期駐守的樣子,臣估計,東虜都必定回來攻,到時候,是據地利防守,還是乘海船撤退,主動都在我大明手裡,則東西兩面的圍困,都會不救自解……」袁崇煥自信的將自己的對策說了出來。

    楊改革從袁崇煥說,就在沙盤上找位置,這袁崇煥不知道怎麼地,好像忽然變聰明了,以前可沒見他有這樣遠的戰略眼光啊!這回,這傢伙可是想在錦寧和東江鎮之間建一座城堡,用來吸引東虜的注意力,不管這座城池建沒建起來,光是這戰略上的動態,就足以讓東虜產生遐想了……,楊改革只道袁崇煥變聰明了,卻不知道,袁崇煥遭受到的壓力。如果能切身體會袁崇煥的壓力,那麼,袁崇煥聰明一點,也就可以理解了。

    「自如是說,在這三岔河入海口,尋一個地方,作為落腳點?逼東虜撤軍?」楊改革沒太細想袁崇煥有多大的壓力,而是分析袁崇煥這個辦法的可行性,按照沙盤上的地形,這錦州和東江鎮之間,就這個三岔河入海口這裡離東虜老巢最近,沿著三岔河上去,可以直抵瀋陽,有了河道的便利,說是一根頂在東虜胸口上的匕首,也不為過。

    「回陛下,臣正是這個意思,想東虜圍城,也不過是為了逼我大明前去營救而已,從而野戰,但如果我大明乘機在這個地方落腳,更以戰艦往上游突襲,則東虜必定慌張,必定會來攻,而東虜的兵力已經四散,要防禦毛大帥,防禦林丹汗,還要圍城,要來攻,只能撤圍,否則,沒有足夠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對我形成威脅,臣在這個地方,未必要築城,只需要有足夠的工事,用以消耗東虜也就足夠了,借海船之利,進可攻,退可守,又恰恰暗合陛下的糾纏之策,如如此,臣有八成的把握讓東虜不得不撤圍退兵……如果能輔以更多大炮,則更好……」袁崇煥信心十足的說道,末了還添了句更多的大炮。

    「好!」楊改革聽了,也覺得不錯,是一個逼東虜撤軍的好辦法,又可以避免和東虜野戰、決戰。

    「啟稟陛下,臣願意率水營沿三岔河突襲,拖住韃子,讓韃子回救……」毛文龍見袁崇煥得了皇帝叫好,也不含糊,表示願意參與進攻。

    「嗯……」楊改革點點頭,沒說話,依舊在看沙盤深思。

    「啟稟陛下,臣願率水營突襲……」袁崇煥立刻說道,好不容易琢磨出了這些東西,給自己找了一個翻身的地方,要是再讓你毛文龍搶走了,自己還活不活啊?

    楊改革這才楞了一下,這袁崇煥和毛文龍的競爭,什麼時候這樣激烈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