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四百八十一章 賞賜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四百八十一章賞賜

    這次早朝,發生的事,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儘管皇帝辦鹽商,改鹽課已經在預料之中,不過,山西代王的一封退還窩本的奏疏,還是引起了不少轟動,眾人沒料到,即便已經是塵埃落定,皇帝卻還是如此面面俱到,不捺下一絲讓人翻盤的可能,任何事都會做得「情理之中」,任何事都是順勢而為,任何事都將道理佔了個足。

    「不愧是我大明朱家的子孫,好一個憤於鹽商無恥,羞於同鹽商共持鹽引,恥於借鹽引獲利,代王的忠心,著實難能可貴啊!」楊改革感慨的道。

    皇帝這一開口,下面帝黨也好,歸順的「東林黨」也好,立刻滾滾馬屁送上,除了皇帝,還順帶誇幾句代王。

    楊改革見氣氛差不多了,才壓了壓手。眾臣的拍馬屁活動才結束。

    「代王如此識大體,曉大義,羞於持有鹽引,將鹽引獻了出來,朕也不好拂了代王的意思,就收回那些鹽引吧,但,朕也不願意讓代王吃虧……」楊改革順勢就收下了,當然,還有後話。

    「……代王一共獻了多少鹽引?」楊改革又問道。

    「回陛下,代王一共獻了三千引鹽引。」禮部尚書道。

    「三千引啊!?」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禮部尚書道。

    「哦……」楊改革長長的哦了一聲,又接著道:「這樣吧,代王深明大義,朕也不能讓代王吃虧,這樣,為褒獎代王,賞代王琉璃齋股票,五十股。」

    皇帝這話一出口,立刻讓朝臣們炸鍋了。

    五十股?這是啥概念啊!如今琉璃齋的股票可是二千兩一張呢,您這一賞就是五十股,這的多少錢?十萬兩?我的天吶,皇帝果然是個大方的人。

    面對群臣炸鍋的議論,楊改革微笑著,這千金買馬骨嘛,別人跟著自己幹事,自己不給點好處,誰跟著自己幹?,第一個吃螃蟹的,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至於後來這嘛,那又另說。

    面對皇帝「磅礡大氣」的賞賜,群臣不少都覺得腿軟,皇帝也太大方了,以至於股票這個東西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也沒人過多的追究。

    「陛下,是不是太多了點?」一個大臣手腳酸軟的說道。那可是十萬兩銀子啊!您可別一句話就給扔了啊!咱們得貪墨貪多久,費多少心思啊?

    「唉,不多,代王如此深明大義,支持朕辦鹽商,朕總不能沒有一點表示,豈不是寒了代王的心?寒了天下人的心?」楊改革笑著說道。

    今日皇帝賞賜的數目過於震撼,以至於不該出現在朝堂之上的東西——股票,也堂而皇之的出現了,儘管有些大臣覺得異樣,但是,畏懼皇帝的權威,震撼於賞賜的數目太大而「忘記」了。

    「陛下聖明。」群臣拗不過皇帝,只能任皇帝賞賜巨額的財富。楊改革看著群臣,依舊是信心十足的微笑著,今日算是達到相當多的目的了,以徐光啟名正言順的辦鹽商就不說了,更是為辦鹽課鋪足了前戲,更是無意間將股票這個詞堂而皇之的放在了朝堂上說,有了第一次,以後再言論股票,就不是難事,這股票可是歷史變革巨大的大催化劑……

    ……

    早朝就這樣,在一片稱讚聲中散了。

    「大伴,請孫師傅來一下。」楊改革對王承恩說道。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應了下,就立刻讓人去追孫承宗了。

    不多時,孫承宗就到了。

    「臣參見陛下。」孫承宗行禮道。

    「無需多禮,那刺刀方陣的事,準備得如何了?」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已經演練有些日子了。」孫承宗回答道。

    「哦,效果如何?朕打算今日在幾位將門面前演練一番,也將近年關了,這前線總不能沒主官。」楊改革問道。

    「陛下放心,此陣法已經演練熟練,不會出差錯的。」孫承宗答應道。

    「嗯,那就好,……大伴,去請劉延元,毛文龍,袁崇煥,滿桂,秦良玉,趙率教……,走,孫師傅,咱們也去校場……」楊改革先答應了句,然後對著王承恩說道,最後又跟孫承宗說。

    ……

    校場內。

    楊改革早已到了,不多時,楊改革召見的這些人也都到了。

    待眾人都見過禮,坐定之後,楊改革才笑著說道:「這幾日有些忙,今日得空,與諸位看看這刺刀方陣的威力,孫師傅,開始吧……」

    「臣遵旨……」孫承宗答應道。

    「此演練過程,由孫師傅負責解釋,如果過程中有不懂的,也由孫師傅負責解釋,諸位如果有疑問,可一定要問啊!」楊改革笑著說道,空心刺刀方陣已出,而且有相對成熟的病員,再配合合理的戰術,武器,和野豬皮決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說實在的,楊改革更願意的是在戰場上殺盡野豬皮,如此更乾脆利落,而不是這樣費盡心思的在內部和大臣們勾心鬥角,實在是太累,雖然贏得風光,可經受的煎熬,卻只有自己知道。

    「臣等遵旨。」幾個人紛紛答道,皇帝弄的這個刺刀方陣,他們回去也費了不少精力琢磨,卻由於不能洩漏消息,只能在躲在房子裡偷偷摸摸的研究,所以,還是有很多疑惑。

    不一會,校場上就出來了一隊步卒,身上不過是身普通的裝備,並無鎧甲,盾牌之類,不過是火槍上有些區別,這火槍上,都是明晃晃的刺刀。

    孫承宗望了皇帝一樣,開始自己的講解。

    「……此方陣和前宋的軍陣是不同的,乃是空心的,稱之為空心刺刀方陣,人數的組成,可多可少,少至一兩百,多至一兩千都是可以,視情況和需要而定……」孫承宗解釋道。

    場下的人開始組隊,聚集。

    「……組成一個最小的空心刺刀方陣,一般需要一百二十名士卒,每一排十名士卒,每一面三排,共三十名士卒,四面,則共需一百二十名士卒,除此之外,尚有領隊校尉,旗鼓手,書辦,伙夫等……」孫承宗繼續解釋著。

    說著,孫承宗示意以校尉舉了舉旗子。

    隨著那校尉揮動的旗幟,校場上開始出現變化。

    那校場上的隊步卒,很快就列隊,並且按照孫承宗說的,組成了三排,四面的方陣,當然是空心的。

    這個方陣的遠處,也出現了一隊騎兵。

    「……諸位先看看這騎兵進攻這個小方陣的效果。」孫承宗說道。

    孫承宗說完,那隊騎兵也早已準備就緒,準備衝鋒。那隊步卒也早已準備好。

    霎那間,騎兵開始衝鋒。

    沉重的馬蹄踩踏這大地,發出一陣沉悶的聲響。

    「……騎兵衝擊此方陣,無外乎是聚集一點,持續衝擊,或者是四面合圍,不斷騷擾,攻其側翼,諸位請看,如今,防守的是一百餘步卒,騎兵也有一百餘騎,雙方的兵力是相差無幾的……」孫承宗繼續說道。

    孫承宗如此說,眾人都詫異,一百步卒對付一百騎兵,這要是在城裡或者山間,樹林還有可能,要是在平地上或者是草原上,基本沒可能贏。

    那對騎兵極快的衝向刺刀方陣,衝到刺刀方陣的時候,步卒開始開火,當然,之冒煙,並無騎兵摔下來,倒是跑在最面前的幾位騎兵離開了,開火之後,騎兵卻沒有直接如實戰當中,直接撞上刺刀方陣,而是饒著方陣轉起圈子來。

    「……如果東虜騎兵還和以前一般,喜歡以合圍的姿態繞著步卒的陣腳打轉,放箭射傷,以期步卒陣腳出現破綻,或者尋求步卒的側翼,那東虜可真的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個方陣雖小,卻是四面三排幾乎一樣,並沒有太明顯的側翼,卻也有一百餘桿火槍,一次開火,即便只有一成的命中,東虜也是極難承受的,幾次射擊下來,東虜還有沒有勇氣衝陣,都難說……」孫承宗繼續道。

    眾人點點頭。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相同兵力下,則是步卒贏,當然,步卒要追擊騎兵也是相當困難的,算是贏得有限……,當然如果是東虜直接衝擊一點,情況又有所不同……」孫承宗說道。

    面對這種情況,眾人有是點點頭,特別是秦良玉,她最有感觸,他白桿兵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足夠的殺傷手段,只能被動的防守,沒有火槍進行射擊,即便是敵人疲憊打不過了,她也沒騎兵追擊,打起仗來,相當的苦惱,特別是對付東虜的時候,時常感覺有力沒地方使,如今看到皇帝這個空心刺刀陣,別的不說,僅僅是配給了火槍,就這一條,她也覺得,憑著這一點,她也敢說讓東虜不敢來衝她的陣營了。

    「……如果東虜騎兵直接以一點衝撞方陣,方陣除了依靠嚴密的紀律死抗之外,能做的確實不多,相同兵力下,特別是這種小規模的兵力下,幾乎不可能贏……」孫承宗很坦誠,一個小方陣用來對付同樣數量的東虜騎兵,要獲勝,確實很難。

    「……但是,方陣也不是沒有一點自保的能力,先敵開火,就可以率先殺傷東虜騎兵,這都是有利的一面,一次射擊,也會造成數名東虜騎兵喪命,基本上衝在最面前的幾名騎兵必定會喪命的,這對士氣會是一個相當的打擊……」孫承宗解釋道。

    孫承宗給幾位將軍講解方陣的優缺點,楊改革卻心不在焉,除了偶爾用耳朵聽幾個孫承宗講解的內容,更多的心思,在還是在鹽課上,放在這之後更多的事情上,心思,早已漫天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