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五百四十五章 錦衣衛的賞賜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五百四十五章錦衣衛的賞賜

    五月十一。

    剛剛興起不久的公共馬車,沒有像往日一般正常的開行,需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偶爾來一輛馬車,據說,北京城的公共馬車,都被調去運銀子了。

    對於老北京來說,也算是見多識廣,特別是新皇登基以來,也算是經歷過不少事,眼界也早已老高,一般事,他們也根本沒放在眼裡,不過今天這個事,仍然是撐爆了北京城的眼球。

    北京到通州的官道上,是站滿了人。一輛接一輛的馬車絡繹不絕的往京城裡開,大有永不停歇的勢頭,遠遠的望去,始終是望不到頭。

    所有運東西的馬車,都是清一色的四**馬車。

    通州往北京城運東西的馬車,一年四季也沒停過,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原本也用不著這樣大驚小怪,也用不著圍觀,可這運的東西,不得不讓人圍觀,大家都知道,這每一輛馬車運的都是銀子,這每一輛從自己面前走過的馬車裡,都是裝滿了銀子,因為銀子太重,而使馬車嘎吱嘎吱的作響,聽起來,是那麼的震撼人心。

    北京城正陽門大街上,早已是圍得水洩不通,北京城的人,都來圍觀這難得一見的運銀子的場面。都想看看,兩千萬銀子,到底有多少。

    「哎呀媽呀,這腮幫子都數酸了,還沒到頭啊!這都走了半個多時辰了吧,不數了,不數了……」正陽門大街上,一群圍觀的人中,傳出這樣的抱怨,因為車太多,數了半個多時辰了,馬車還在來,這個數馬車的人,終於是數不下去了。

    「多少了?多少了?」一旁的人追問道。這馬車太多了,一輛接一輛永不停息的駛過來,重複得叫人眼睛發暈,如果不是馬車有些區別,大伙都要懷疑,這是不是繞了個圈子,馬車又繞回來騙大家的。

    「五百多了吧……」剛剛那個說腮幫子酸的人喪氣的提醒道。

    「五百多輛了啊?我的乖乖,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一輛少說也有一千斤多斤,這五百輛,得是多少斤啊?」有的人看的眼酸,有的人數的腮幫子酸。

    「少說也有五十萬斤……」市井中人要生活,也是常年和數目打交道,有人報出了這馬車運銀子的重量。

    「乖乖……」

    「……乖乖……」

    「啊!……」聽說了無十萬斤的銀子,在場的人都是驚呼起來,人活一輩子,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到這種一次運幾千萬兩銀子的事的,這次,算是開了眼界了。

    「皇上辦事,就是不同凡響啊!把咱們看的人腿都看軟了……,這要不是親眼所見,這誰信啊?」有個稍胖一些的人頂不住了,他已經看馬車運銀子看了快個把時辰了,腿都站軟了,這馬車還在一輛接一輛的來,他實在是頂不住了,抱怨道。

    「得,您老啊!在那上面找個座去,花個半塊錢,還能混一杯茶喝喝,可比站在這裡強多了。」一旁的人出主意道。

    這個站得腿軟的人順著旁邊出主意的人指的地方看了看,只見這街道邊,能座人的地方,都坐滿了人,他們的視野可比這地上開闊多了,也有座的地方,也還有茶喝,確實不錯,不過,這價格,著實有些貴,一個座位,少說要半個銀圓,這個站的腿軟的人可捨不得半塊銀元,無奈的歎息了一下,捶捶腿,咬牙堅持著,這百年難得一見的場面,如果錯過了,日後和別人吹牛都沒資本,豈能錯過?

    這正陽門大街兩邊,除了樓上的陽台,窗台全是人,這樹上,也爬滿了人,這些不要錢的位子,有時候還得爭搶一番才能搶到,很難想像,那樣細軟的樹枝,能承受這樣多的人,這樹看上去,就好像忽然長了一圈一般。

    馬車依舊是叮叮噹噹的一直開過來,數馬車的人,已經越來越少,還在數的人,有的已經數得嘴角起了白沫了。

    「多少了?」有人高聲問道。

    「……七百……」有人立刻高聲回道。

    「還沒完啊!這得走到什麼時候啊?」問話的人也有些不耐煩的問道,別人運銀子,他們看的人看到累到不行,這事,不是親身經歷,也沒人信。

    「……還沒呢,還望不到頭……」有人高聲回道。

    圍觀的人群,終於是不耐煩了,這馬車也實在是太多了點,看個熱鬧都把自己看到累得不行,這不是找罪受嗎?

    「叱……」一聲異響,讓圍觀的眾人立刻抬頭看去,這聲異響,正是從頭頂傳來的。

    「哇……」緊接著就是小孩撕心裂肺的哭泣聲。

    「快接住,快接住……」

    「快接住……」

    人群爆出大喊。

    原來,一個爬在樹上看熱鬧的小孩,不知道怎麼的,從樹上掉下來了,這要是跌實了,斷手斷腳都有可能,幸虧衣服被一個樹枝勾住了,減緩了下墜的勢頭,衣服被撕破了,人也就吊在半空懸著,著實驚險。

    小孩子在空中嚇得大哭,不斷掙扎,勾在樹上的衣服,受力不住,又晃蕩了幾下,徹底的撕裂了,小孩從半空中掉了下來,好在下面有身強力壯的大漢接住,一場墜樹事件才被避免。

    「好,接住了……」

    「好……」

    「厲害,接住了……」

    人群爆發出一陣叫好聲。那個接人的大漢有些不好意思了,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稱讚,有些難為情。

    被接住的小孩被嚇壞了,嚎啕大哭,以宣洩心中的恐懼。

    小孩的母親這才擠進人群,驚恐的查看自己的孩子,見孩子好好的,沒受傷,才鬆了口氣,又紅著眼睛連忙給那個救人的大漢道謝。

    那大漢更是不好意思,連連推辭。

    在眾人善意的圍觀和善意的安慰中,那個母親又問自家孩子,怎麼好好的從樹上掉下來?

    那小孩倒是不哭了,有些靦腆的回到道:「趴太久,手酸了,不知道怎麼的就掉下來了。」

    這孩子的話一出口,圍觀的眾人哄堂大笑起來,這個有些驚險和後怕的現場,一下子笑場了。就連孩子的母親也被自己孩子的說辭逗得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小孩子見眾人的哄堂大笑,也跟著靦腆的笑起來,倒是鼻涕眼淚和笑摻和在一起。

    眾人紛紛笑著搖頭,運銀子的都還沒喊累,你這個看別人運銀子的,自己就趴不起從樹上掉下來了。

    一場小小的事故很快過去了,運銀子的馬車,依舊一輛接一輛的開過來。那延綿不絕的馬車和站得腰酸背痛的記憶,一直深深的刻印在了這些北京人的心裡。

    ……

    紫禁城。

    乾清宮。

    一干錦衣衛正在接受皇帝的召見。方弘瓚就是其中之一。

    方弘瓚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是完成了使命,來給皇帝覆命來了,這個差使,讓他頭髮都灰白了不少,讓他看上去老了十歲。

    「臣錦衣衛指揮使方弘瓚叩見陛下,今終於不負使命,特來覆命。」方弘瓚外出半年時間,再次回到京城,樣貌和形象已經有了大不同,巨大壓力就如同手術刀一般,給他刮了一次骨。同時奉上的,還有一本厚厚的冊子。方弘瓚身後,則站了一溜的參與這次辦鹽商,運銀子任務的錦衣衛。

    王承恩接過冊子,又轉交給皇帝。

    楊改革看著幾乎變了一個人的方弘瓚,也是感概萬千,這辦鹽商,錦衣衛是出了大力的,這個方弘瓚,也是出了大力的,從眼前這個人的樣貌,就可以知道,深處漩渦之中的壓力有多大。接過冊子,象徵性的翻了翻,瞟了幾眼數字,就合上冊子。

    「眾卿家快快請起。」楊改革感慨的說道。

    「臣謝陛下隆恩。」方弘瓚帶頭,眾人這才起身。

    「這次辦鹽商,眾卿都辛苦了。」楊改革欣慰的說道,銀子終於運到了,很多事,都可以開張了。

    「為陛下效力,乃是臣的福分,這是應該的。」方弘瓚領頭答道。

    「好,此次辦鹽商,運銀子,諸位的功勞朕都記在心裡的,……聽封。」楊改革看著這一地的錦衣衛,也不囉嗦了,準備給他們改得的,這些人,楊改革很多都熟,也無需說太多的。

    王承恩則立刻站出來,拉開聖旨,開始封賞。

    「……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方弘瓚,加左軍都督府簽事銜,……」

    「……錦衣衛專利局徐本高,進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同知,……」

    王承恩倒是一氣的把給錦衣衛的封賞念了出來,方弘瓚加了個都督僉事的銜,其他的普遍的都是把官提了一級,其他的比如銀幣,綢緞一些賞玩之物等等。

    「謝陛下隆恩!」眾人謝恩道。

    「給朕辦事,朕是不會虧待你們的,除了這些封賞,朕額外的給參與此次辦差的人員浮動一級薪俸,普通校尉,力士拿小旗的薪俸,小旗拿總旗的薪俸,總旗拿百戶的,以此類推,算是朕額外的獎勵……」楊改革也在為錦衣衛的封賞頭疼,作為特務力量,實在是不好封賞,官銜不能太高,給銀子,又不能太多,錦衣衛本來就是吃錢的大戶,如果銀子給太高,這胃口會越養越大,日後也不好收拾,但是,這次錦衣衛辦了這樣大的事,又不能不賞,賞賜還不能太寒酸,不然,丟的不光是面子,日後也沒人跟著自己辦事了。故此,楊改革倒是打了個折中,給他們提了一級工資,這種又不需要一下子拿出很多銀子,不惹人眼熱,又細水長流,讓錦衣衛也沒話說,算是一舉多得,何況楊改革也早有打算加工資,改革明朝的工資制度,這次,也算是做了個試點。

    「臣謝陛下隆恩!」這次,眾人的聲氣好似比先前亮了許多,這個賞賜,眾人倒是頭一次聽說,倒是別具一格,怪不得先前沒聽到皇帝賞賜多少銀子,原來,這個才是大頭,這個倒是不錯,連普通的校尉和力士都可以拿到小旗的薪俸,這算起來,可單比賞銀子強多了,錦衣衛裡大多都是普通校尉,力士,也都是有家有室的,雖然錦衣衛也有不少來水,可在京城裡養家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底層的校尉和力士可沒錦衣衛表面上那般風光,如果都能拿到小旗的薪俸,那日子可就真的有過頭了,不管如何,小旗總算是官,這可勝在長久,旱澇保收。

    「另外,朕新近在遵化那邊立了個煉鋼場,準備做些買賣,正準備著做成股票,這樣,這次參加行動的錦衣衛,不分大小,凡力士,校尉每人送十股股票,小旗五十股,總旗二百股,百戶五百股,千戶一千股,人人不落空,算是朕額外的賞賜……」楊改革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送銀子不妥當,於是,改送這種紙了,這種股票,還不是干股或者記名的,是不記名的那種,楊改革也得提防著錦衣衛和某些東西的利益牽涉太深,但是,好處又不能不讓他們沾,這圈圈繞繞的,楊改革想了不少主意。

    「臣謝陛下隆恩!」眾人的回復,這次,比上次又更加的亮了些,這果然,給皇帝辦事,皇帝不會虧大大家,這前面聖旨上的賞賜,確實幹癟了些,這重頭戲,果然在後面,對於股票,這北京城的人,那沒一個不喜歡的,如今不管是那個股票,只要是皇帝弄出來,准值錢,這是大家一致認為的。

    「另外,這個月,凡錦衣衛都發雙俸,算是朕對全體錦衣衛的獎勵。」楊改革又笑著說道,給這些辦差的錦衣衛賞賜了,也不能把其他錦衣衛忘記,多少還得意思一下,要把這賞賜拉開差距,這樣,辦事和不辦事的差距才能顯現出來,日後,辦差事的人也才認真。楊改革為了這個賞賜,可沒少動腦筋,最後,定下了這麼一個三板斧。官職、股票加工資。

    「臣謝陛下隆恩!」方弘瓚又帶頭謝恩。

    「好了,諸位卿家也都累了,朕就不在打攪諸位休息了,眾卿家這次辦差辛苦了,回來之後,好好休息一段日子……」楊改革見封賞完畢,也就準備散了這個封賞大會。

    「臣遵命!」眾人又謝恩,散了。

    進了乾清宮暖閣,楊改革一改先前的從容,倒是有些焦慮的對王承恩問道:「大伴,那銀子可都沒問題麼?」儘管楊改革先前已經確認過了,不過,楊改革還是忍不住再問一次,這次這個銀子真的太燙手了,楊改革也有些不淡定了。

    「回陛下,奴婢派人查驗過了,確實沒問題,一千三百兩大車,車車都是真金白銀。」王承恩據實稟報道。

    「哦,那就好,都運到琉璃齋那裡了?」楊改革又問道,不是楊改革不淡定,只是這事實在是太重要了,如今要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這個事,容不得出差錯,把紙幣托起來,可就看這個的了,楊改革可就指望著紙幣把一個銀幣當成兩個花了。

    「回陛下,都運到那裡了。」王承恩肯定的說道。

    「安全方面呢?」楊改革又問道。

    「回陛下,一切按陛下的吩咐,由新軍負責守衛。」王承恩又趕緊回答道。

    「嗯,這就好。」楊改革也是在冒險,既然要顯擺銀子,既然要把銀子擺在那裡看,這安全就是個問題,不得不關心。

    「……對了,召方弘瓚和徐本高過來,朕還有話問……」楊改革不放心的再次確定了諸多安排,才又安排召見方弘瓚和徐本高。

    ……

    方弘瓚和徐本高兩個人還沒出乾清宮多久,又被叫了回來,這兩個人,一個是南方錦衣衛早期的主要管事的,另外一個是後期主要管事的。

    兩人跟著王承恩進了暖閣,再次行禮。

    「坐吧!」楊改革笑著示意兩個人坐下,兩個人的位子,有所不同,位置也不一樣,方弘瓚的在前面,徐本高的在後賣。

    「謝陛下隆恩!」兩個人有些感動的回答道,這賜坐可是難得的榮耀,平常可難得賜坐,也疑惑皇帝為什麼把他們又叫來。

    「這次,多虧了你們二位,不然,辦鹽商,運銀子也沒這般順暢。」楊改革笑著說道,這兩個人,楊改革準備多關懷一下。

    「都是陛下運籌帷幄,臣等不過是遵照陛下的吩咐,不敢居功。」方弘瓚和徐本高和連忙站起來謙虛。

    「坐,坐,無需太謙虛……」楊改革又示意他們坐下,兩個人又才戰戰兢兢的坐下,原本很是沉穩的方弘瓚,又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呵呵,這事,你們確實做得不錯,朕沒有看錯你們。」楊改革笑著說道,準備和這兩個人拉拉家常,好好的培養一下感情,有時候,光靠著官位,金錢收買人,效果不是很好,倒是有必要培養一下感情。

    「謝陛下誇讚!」方弘瓚和徐本高有些激動的回答道。

    「呵呵呵,對這次你們辦差的經過,朕倒是很想仔細的聽你們說一說,有哪些驚險的經歷,有哪些有趣的事,還有那些為難的地方……」楊改革帶著一些好奇的問道。

    兩個人見皇帝好奇的問這個,也就開始細細的為皇帝講解這趟去南方辦差的經歷,方弘瓚這壓力刮出來的身子骨,又逐漸變回原來那個樣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