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五百四十八章 水師成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五百四十八章水師成

    楊改革原本想讓帝黨的人出來唱下雙簧,把海權的事帶出來,可還沒動手,觀眾們就自己動手了,硬生生的把孫承宗推了出來,這可讓楊改革有些意外,不過又想想,似乎是自己少把一些東西算計進來了,比如明朝的大男子主義,沒人希望女人督師遼東,所以,秦良玉幾乎就不可能真正的督師遼東,必定會是其他人選。

    選袁崇煥自己不信任,選毛文龍朝臣們不信任,選來選去,也就是孫承宗比較合適,算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

    「臣領旨!」孫承宗淡定的接受了任命。

    「陛下聖明……」平台裡,一干眾臣這才高興的給皇帝上馬屁,這事,皇帝總算是聽了大伙的,不少人臉上露出得意或是欣慰的神色。

    「不過,朕還是那句話,這個仗,朕是輸不起,所以,對孫師傅的要求,也會和先前的一樣,可以不贏,但是,不允許輸,可以和東虜打成平手,但是,決不能有大潰敗發生,孫師傅能做到嗎?」楊改革嚴肅的問道。

    眾臣一聽,心裡也是一緊,雖然看上去皇帝的要求不高,甚至不要求打贏,可這萬一輸了的後果,想必也一定會很嚴重,萬一輸了,不知道皇帝要發什麼樣的火。

    「回陛下,臣盡力而為。」孫承宗依舊是比較淡定。

    「好!孫師傅還有什麼要求,可以一併提出來,如果朕能做到的,一定答應,朕是極盡全力要打贏這一戰的,萬萬不可輸了這仗。」楊改革又以極其嚴肅,甚至可以說是冰冷的話問道。

    眾臣又是一窒,看皇帝這樣子,莫非,和東虜對陣,還會有反覆?這不是大明朝勝算極多麼?莫非,皇帝對戰事都沒什麼把握?

    「啟稟陛下,如臣督師遼東,要做到戰勝或者逼平東虜,則至少要有三件事,需答應臣。」孫承宗淡定的提條件了,這個套路,說實話,也還算正常,往常皇帝如果派某某督師,也往往會讓督師的人提一些條件,甚至特殊一些的也可能會答應,以顯示對這個事的支持或者對某人的信任。歷史上的袁崇煥督師薊遼的時候,崇禎就答應了袁崇煥極大的要求,財,權,人,物,全部滿足袁崇煥。

    「孫師傅說,是那三件事。」楊改革又極盡嚴肅的問道。

    「回稟陛下,第一,臣督師遼東,會聚集各方的精銳,故此,陛下需許臣有臨機決斷之權,遼東各方將帥,都需聽臣節制。」孫承宗開始提條件了。

    「這一條毫無問題,朕先前就答應過,讓孫師傅全權負責遼東戰事,朕既然讓孫師傅督師遼東,那涉及到的各方將帥,自然都歸孫師傅節制,這一點毫無問題。」楊改革立刻答應道。

    眾臣還疑惑,孫承宗為什麼還要說這條,皇帝讓他去遼東督師,必定會給他足夠的權利啊,還說這個不是白說?

    「回稟陛下,為便宜行事,臣請陛下收回涉遼諸將手中的尚方寶劍……」孫承宗認真的說道。

    眾臣一聽,又是一呆,原來,孫承宗提這個,是為了這事,不少人立刻想起來,毛文龍手裡好像還有一把尚方寶劍來者,如果滿桂也去遼東支援,那滿桂手裡似乎也有一把尚方寶劍,這樣說起來,遼東那破地方,加上孫承宗也必定有一把尚方寶劍,這可就三把尚方寶劍了,到時候都有尚方寶劍,這該聽誰的?到時候萬一爭起來,是不是可以拿尚方寶劍互相對砍?誰砍的厲害聽誰的?孫承宗貌似最老,對砍起來肯定打不過毛文龍和滿桂的……,不少大臣都在心裡忍不住冒出這個荒唐的念頭,紛紛拿有些荒唐的眼神看皇帝,這年頭,這尚方寶劍,確實有批發的嫌疑了,確實發的多了點,確實有收回的必要。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歷史,此時的袁崇煥手裡,也該有一把的,或許應該有四把尚方寶劍,而且還發生了尚方寶劍砍尚方寶劍的事,這件事,雖然看上去很荒唐,但是卻真實的發生了,這個原本不可能的事,卻硬是在袁崇煥,毛文龍等幾個手持尚方寶劍的人之間成為了歷史。

    故此,楊改革倒是格外的注意這個東西,對尚方寶劍這個東西看得格外的重,一直沒給袁崇煥尚方寶劍。對於拿尚方寶劍亂砍,因為尚方寶劍而誤事的後果,楊改革是格外的在自己腦子裡掛了一根弦,一直在考慮把這個定時炸彈收回來,不過一直沒找到好機會,毛文龍那裡就不好弄,他一直打勝仗,如果還貿然問他要尚方寶劍,難免他又多想,到今天,孫承宗督師遼東了,也才有合適的機會收回來,他的收了,滿桂的自然要收回來,袁崇煥自然更別想要這個東西,算是徹底的斷絕了歷史上那個事發生的可能性。

    既然尚方寶劍拿的人多了,有對砍的嫌疑,那不妨大家都不拿,要拿,也只能一個人拿,故此,楊改革倒是要收回這些尚方寶劍的,也才有了雙簧,也才有了孫承宗提這個事。

    「啟稟陛下,臣以為孫閣老這個要求十分的合理,而且必要,想如今不僅毛文龍手裡有一把先帝賜給的尚方寶劍,滿都督手裡似乎也有一把,一旦陛下決定滿都督援遼,加上陛下必定要給孫閣老一把尚方寶劍,這遼東一地,可就有三把尚方寶劍了,這尚方寶劍有代天巡守,代天決斷的意思,到時候,這三寶尚方寶劍,到底聽誰的?這可確實是個問題,陛下,臣以為,應該收回這幾把尚方寶劍,重新賜予孫閣老尚方寶劍,以彰顯權威,助孫閣老臨機決斷……」首輔施鳳來很快就為皇帝站出來說話,要求收回其他人手裡的尚方寶劍了。

    其他人聽了,也都覺得在理,這尚方寶劍,這幾年,確實發的多了點,這平時還不覺得,可這要打大戰了,要聚集各方精銳了,這尚方寶劍也就聚集在一起了,不處理也是不行的。

    「啟稟陛下,臣以為,確實有必要理清這個事,尚方寶劍代表的是陛下的權威,有代陛下處置之權,其權可以說,甚至在督師之上的,如不把這些尚方寶劍收回來,孫閣老即便身為督師,也難於調遣、處置各方將帥,特別是難於節制持有尚方寶劍的將帥的……」其他大臣也出來贊同了,這個事,確實是個看似很平常,其實很重要的事,更何況,收的是毛文龍的尚方寶劍,這個,更有必要。

    其他大臣要麼不做聲,要麼支持,這事,算是成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旨,收回涉遼戰事諸將手裡的尚方寶劍,賜予孫師傅尚方寶劍以節制各路將帥……」楊改革順勢說道,一塊心病也算是給剔除了。

    「陛下聖明!」眾臣一致的道。

    「孫師傅,還有什麼事,朕也一併答應下來。」楊改革嚴肅,帶著些豪邁的問道。

    「回稟陛下,臣第二點要求,就是臣救援松山堡,或是登錄三岔河,都需要有數量眾多的戰艦、船隻以供調遣,不管是作戰支援,或者是運輸士卒,糧草,器械,這些,無一都需要有一隻強有力的艦隊以供驅策,否則,此次這個三岔河登錄是無論如何也完不成的……」孫承宗說道。

    「孫師傅的意思是?」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臣的意思是,臣需要組建水師,臣需要一支強有力的艦隊,不管是***海上,禁止裡通東虜,或者是支援登陸,支援作戰,甚至沿河而上打擊東虜,或是運輸數萬兵馬往來海上,又比如器械,糧草,彈藥,傷員,這些,無一不需要強大的艦隊做支撐,如沒有規模龐大而強大的艦隊,臣根本就不可能渡海而擊,在三岔河登陸,沒有強力的戰艦做後盾和掩護,那三岔河登陸,只能說是讓士卒們去送死,只有官軍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才可以戰勝東虜,故此,臣需要組建水師,需要一隻強力的艦隊,並且全權總管海上一切事宜……」孫承宗提出了自己的第二點要求。

    「嘩……」眾臣倒是議論起來,這個要求可有點特別啊!不過,也似乎很合理,要運送幾萬人馬渡海上岸,沒船那是不可能的。去年鎮江堡大戰,可就是靠著戰艦忽然上去,一錘定音,贏得戰事的,沒有強力戰艦,估計,官軍們的士氣要低一大截,沒戰艦在後面兜底,估計,官軍們打仗都要哆嗦,要打贏,那可不是一般的難。

    「啟稟陛下,臣想問孫閣老,孫閣老可是想學去年鎮江堡之戰,以戰艦逆河而上?協助作戰?進而一錘定音?」施鳳來出來問道。

    「…孫師傅?」楊改革向孫承宗詢問道。

    「回陛下,參謀部確實有這個打算,臣也是這樣想的,如果有可能,臣倒是想以戰艦逆流而上,打擊東虜,這幾個月正巧又是三岔河的雨季,河水充足,如果可能,臣就派戰艦逆流而上,但是前提,臣需要有戰艦,有水師……」孫承宗解釋道。

    「啟稟陛下,那既然如此,那臣覺得這件事,就十分的有道理,必須要有一支強力的艦隊供孫閣老驅策,想去年鎮江堡之戰,不就是靠著戰艦之威,才打贏了麼?」施鳳來立刻力挺皇帝。

    「啟稟陛下,臣以為,也該如此,陛下既然派孫閣老督師遼東,那自然就必須有一隻可靠的水師艦隊供孫閣老驅策,否則,孫閣老何以運送數萬兵馬過海?」帝黨的人開始站出來,為孫承宗說話了。

    韓爌還在糊塗,皇帝到底是為了什麼?今天這事,倒是雲裡霧裡,他看不清,要說收尚方寶劍?可也不至於這樣啊?皇帝要派孫承宗督師,也是很正常的,也算是眾望所歸,也沒必要這樣啊!莫非,是為了這個艦隊的事?可孫承宗也確實需要一隻艦隊,不然,不說打仗,連兵馬都運不出去,何談打贏呢?如今大明就相信兩樣東西,第一就是大炮,特別是紅夷大炮,第二就是戰艦,大明如今就是欺負東虜沒船,就是靠著船上的大炮打東虜……,艦隊,戰船?水師?海上……?

    韓爌看著皇帝,暗自思量著,逐漸的,似乎也有了一些眉目,不過,卻是只能把這事放在心底,說實話,韓爌儘管在當反帝黨這個角色,可韓爌也不希望當得太真,皇帝自有皇帝的打算,需要自己這個反帝黨的角色,那是因為不想帝黨一家獨大,只想制衡朝中的勢力,皇帝可不是想自己掣肘他做事,要是自己搞錯了方向,如果把「反帝黨」變成了掣肘皇帝,那自己恐怕幹不了多久,皇帝如今要換個內閣,那可真的輕鬆得很,有很多有政績的人都是可以入閣的,何況這事,似乎根本無法反對,韓爌看看皇帝,捏拿了一下心思,也就裝作不知道。

    很多大臣都站出來贊成,畢竟,沒有水師,沒有強大的艦隊,無論如何,也打不了這仗,這算是一個很合理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朕就准孫師傅所請,由孫師傅督師薊遼,兼領登,萊,天津軍務,組建北洋水師,以供驅策,為方便行事,朕許孫師傅總管海上一切事宜……」楊改革順勢說道,給孫承宗的這個官職,也就是歷史上崇禎給袁崇煥的那個官職,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當然,除了組建北洋水師,歷史上雖然沒有提及組建水師,但是,想必這也是袁崇煥固有的權利,,督師薊遼,兼領登,萊,天津軍務,算得上是渤海王了,水師也是其中的權利之一,只是不似今日這般特意的提出來,不似今日這樣把水師的地位提得這樣高罷了。

    楊改革暗歎一口氣,北洋水師,終於是出爐了,雖然還不是正兒八經、名正言順的海軍,可這一建立,就不會再撤,打完了東虜,立刻就去琉球,收拾了琉球接著去***,等從***弄回了金銀,誰敢跟自己提撤海軍的事,自己就要他陪每年從***挖來的那些銀子,看誰陪得起。等再過些年,自己不管從聲望來說,還是明朝的實際需要來說,都不可能再把水師怎麼樣。

    「臣領旨!」孫承宗依舊是淡定的答應到。

    北洋水師?總管海上一切事宜,這個東東,皇帝的用詞是不是有些不準確啊?……不少大臣還沒反應過來,孫承宗已近接旨了。

    「好!那孫師傅還有什麼要求,也可以一併提出來,朕照準不誤。」楊改革高興的說道,不待眾臣多想,楊改革又接著讓孫承宗說第三個要求,算是把孫承宗的第二個要求坐實了。

    「回稟陛下,第三點要求,莫過於需要足夠的錢糧了,不管是組建水師,調用兵馬,還是作戰,無一不需要龐大的錢糧支撐,故此,臣需要有足額的錢糧……」孫承宗立刻「淡淡」的回答道。

    「哦,這個好說,朕會全力支持孫師傅的,錢糧要多少給多少,火器,軍械,大炮,戰艦,人員,糧草,醫療,朕都全力支援,只要孫師傅能打贏,另外,戶部也要大力的支持孫師傅……」楊改革高興的說道。北洋水師好歹是定了下來,雖然有些偷偷摸摸的意思在裡面,可好歹是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在這個「仇視」海上力量的明末,也只能這般偷偷摸摸的弄,造成即成事實再說,至於光明正大的,楊改革還不想成天打嘴仗。

    「臣遵旨!」畢自嚴見皇帝提到戶部,也立刻站出來應承,這個事,倒是不用皇帝多說,今年戶部的銀子倒是很充裕,孫承宗更是帝黨的核心,不管從那方面來說,戶部都要全力支持!

    「好!那就這般定下了!」楊改革嘴快,立刻定下此事。

    一干大臣還準備說說的,卻發現,似乎實在沒什麼要說的,一切都很合理。

    【囉嗦一下,關於馬車的問題,四輪馬車和兩輪馬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轉向架,而中國古代一直沒有轉向結構,所以,四輪馬車很少,不太實用,只有極少的地方使用,沒有大面積的普及。】

    【關於道路的問題,很多書友覺得四輪馬車未必適合中國的道路,其實,中國古代的交通,馬車一直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重要的州縣其實都是可以通馬車的,比如明朝的遞運所,就配備了馬車,在明朝存在了很長時間,一直就從事著運送物資的工作,比如往邊關運糧食等,算是官方的物流體系,只不過後來廢棄了。民間南來北往運送貨物,除了水運,馬車陸運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能所有貨物都靠人挑肩抗,馬隊也是在偏遠和馬車不便的地方才有,所以,其實就明朝來說,驛路、官道不是羊腸小道,大部分都是可以走馬車的,當然,能走兩輪的不見得能走四輪的,畢竟兩輪馬車比四輪馬車有更強的適應性,不過我覺得,只要能走大部分地方就行,或者說能覆蓋重要的一部分地域就行,不見得就要百分百覆蓋整個明朝,也不需要百分百的取代兩輪馬車,就比如到現在,中國還有縣沒通公路,但不妨礙其他地方使用汽車,有了汽車,也不妨礙人們使用三輪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