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六百零七章 拿轎子抬人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六百零七章拿轎子抬人

    送走了張唯賢,楊改革心裡倒是美滋滋的,更覺得自己該到國子監去一趟。

    經歷了大街上的山呼萬歲之後,楊改革很快就到了國子監,路上那些山呼萬歲,楊改革覺得,自己有資格享受這些。

    國子監,林釬早已帶著一群人在那裡接駕了。

    一番接拜大禮之後,人群這才進了國子監。

    國子監裡,也準備好了讓皇帝和學子們共話的地方,其實,也就是把彝倫堂裡的寶座搬了出來,讓這陪著皇帝聽講課的人翻幾倍而已。

    這彝倫堂外面,學子們則是在石板上鋪個坐墊,席地而坐,身前有一個小案及,算是一個擴大了的課堂。

    楊改革升了寶座,在這裡,又是一番叩拜大禮,這才開始今日的節目。

    先由林釬講了一篇文章,然後有是孔貞運講了一篇文章。

    講的文章,不外乎是四書五經裡挑一些東西出來,這個沒什麼新奇,也不意外,算是規規矩矩的。

    待林釬和孔貞運都講過了,楊改革才開始自己到這裡來的目的。

    眾人席地而坐都望著皇帝,不知道皇帝今天這個共話節目是怎麼個共話法,有些什麼內容。見規矩都做完了,眾人都把脖子伸長了看著皇帝,希望這自己的言語能得到皇帝的親睞,或許,可以飛黃騰達。

    「其實,說起今日來國子監,也是偶然間想起來的,也沒什麼大事,朕偶然間想到幾個妙對,實在忍不住要找個地方顯擺,想來想去,覺得拿這幾個對子去找輔臣們,又怕閣臣說朕不誤正業,又怕耽誤了樞臣們辦事,想拿到翰林院去,又怕朕顯擺找錯了地方,班門弄斧,想來想去,還是拿到國子監比較好,這裡學子眾多,贏了,也夠朕顯擺;如果輸了,也不傷大雅,更不誤事,算是朕和學子們同樂……」楊改革笑著說道,一派輕鬆的把話頭挑了起來。

    皇帝這麼一說,這個共話場上的眾學子,立刻就熱鬧起來,皇帝來踢館來了,皇帝來與學子們同樂來了。學子們立刻激動起來,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接近皇帝,獲得皇帝親睞的好機會,看來,交了那麼多錢來讀國子監,沒白交啊!不少人立刻鼓起偌大的勇氣,準備博得皇帝的親睞。

    林釬,孔貞運這些臣子,倒是怪異的看著皇帝,皇帝好好的沒事跑到國子監就是為了這事?在學子面前顯擺?與學子們同樂?

    場上熱鬧了一陣,眾學子那是摩拳擦掌,準備躍躍欲試。

    林釬看了一陣,出來說道:「請陛下出題。」這一說,場上的學子們,倒是都安靜下來了,仰望著皇帝出題,沒料到,皇帝還這麼的中那般難以接近,對皇帝的好感,那是百分之一千的上升。

    「那好,朕可就出題了……」楊改革倒是一副和煦的模樣,開始出題。

    「抓抓癢癢,癢癢抓抓,不抓不癢,不癢不抓,越抓越癢,越癢越抓……」楊改革笑著說出了第一個對子,這個不算難,算是開場題。

    楊改革剛說完,地上的學子們就立刻高呼起來,這個說他知道,那個說他知道,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林釬在一旁看著,氣得直跺腳,這些傢伙們,倒是把規矩都忘記得一乾二淨,皇帝面前那裡有如此喧嘩的?

    「肅靜!肅靜!」林釬有些氣急敗壞的連連喊道。

    這場面立刻安靜下來,眾人才知道,自己表現的太急躁了些,這般嚷嚷,實在是不雅,當然,誰叫皇帝這個對子那麼容易呢?

    「陛下,臣教導無方,讓陛下見笑了,請陛下懲處。」林釬紅著臉,跟皇帝認錯,這些傢伙們,一個個如同鴨子一般撲騰,那裡還有一點學子的模樣。

    「呵呵呵,林卿家那裡的話,也是朕剛才沒把規矩先說好,以至於現在有些亂,不過,這也無傷大雅,朕今日來,本來就是要和學子們同樂的,如今難得這般氣氛高漲,朕又怎麼會怪他們呢?又怎麼會怪林卿家呢。」楊改革笑著說道。

    「謝陛下恕罪!」林釬依舊是紅著臉說到。

    「……那好吧,那朕就再把規矩說一下,如果朕出的題目,誰想好答案了,那就舉手,朕看誰先舉就叫誰,如何?」楊改革又對場下的學子們說道。

    這些,場下的那些學子們,不敢亂哄哄的答應了,一副想說有不敢說的樣子。

    「呵呵,那好,朕就再出一題……」楊改革又笑著說道。

    「……舉動即愆尤,常恐己過不聞,獲戾於朝廷百姓……」楊改革又念了一副對子,這回,地下的學子們沒人立刻出來答應了,倒不是這對子有多難,而是聽著比較拗口,一時間,無法理解對子的意思。

    旁邊倒是有人立刻用筆把對子寫了下來,隨即就把對子豎了起來。眾學子看到字了,倒是立刻知道這是什麼對子了,很快就有人舉手了。

    楊改革倒是笑著點了一位最先舉手的學子,這學子倒是也飛快的對了上來,楊改革也不吝嗇,立刻賞兩個小元寶,以表示獎勵。

    這一下,氣氛倒是立刻上去了,眾學子那是開動腦經想皇帝出的題目,倒是有爭有鬧的毫不熱鬧,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楊改革其實也是個年輕人,還沒到二十歲呢,整日的謀劃這個事,謀劃你那個事,也很想找些人玩鬧,樂呵樂呵,當然,自己是皇帝,沒辦法找個好朋友,找個死黨什麼的,玩鬧的事更別說了,也悶啊!……

    鬧了一陣子,眾學子不管有沒有被皇帝點中答題,臉上都是紅撲撲的,這一激動,渾身的血就上湧,臉上自然是鮮紅一片。

    「……好,這個對子對得好,那朕再出一題,……明月照紗窗格格孔明諸閣亮……」楊改革說是來辦事,其實,也有幾分玩鬧的意思在裡面,在那個紫禁城裡,除了正事,就是正事,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正事,像這般輕鬆的和別人玩鬧一下,那可得奢求,今日來了這裡辦事,和這裡的人能這般玩鬧一會,也是真實投入的。

    這個對子一出,場面不負先前那般熱鬧了,這個對子,也是個難對子,抄寫對子的人寫好了對子,立起來的之後,依舊沒人答得上來,場面上倒是有些冷場了。

    林釬等大臣其實也一直在參與今天這事,不是維持秩序就是幫皇帝當評判,見了皇帝出的這個對子,也給難倒了,從來沒見皇帝對這方面有什麼造詣,卻沒料到,皇帝還能寫出這般好的上聯來,看來,皇帝倒是真的像是偶然間有所得,然後來顯擺來了。

    楊改革等了一氣,也沒人出來回答。笑了笑,玩鬧過了,也該辦正事了,自己這就是天生勞碌的命。

    「呵呵,如何?朕說要來顯擺一番,自然是有所依仗的,這個句子可有人對得出?」楊改革倒是真心有意顯擺一下,過過這方面的癮。作為穿越者,顯擺詩詞對子,那都是套路,楊改革先前也過這方面的打算,打算通過這些玩意把自己的名聲弄起來,抄了不少詩詞,比如移民唱的歌,就是抄的,不過,皇帝當的越久,這念頭也就越和當初的不一樣,當皇帝的,根本不用這些東西來裝點門面,這些東西,都是那些文人士子抬舉自己,往上爬的梯子,而對自己這個皇帝,可能連點綴都算不上,即便是通過這些東西獲得諾大的名聲,可對明末的局勢,根本沒任何用處,文豪皇帝滅國的也不是沒先例。如今,楊改革也就是僅僅打算過過癮拉到,可沒在這方面發展的打算。

    眾人一致沉默,都給皇帝這個對子難道了。林釬等一干國子監的老師們,也把腦袋低下來,實在對不出皇帝的對子。

    「……呵呵,那朕就換個題目吧,老是出些對子也沒什麼意思,……諸位將來出去,都是要做官的,都是要替這管理天下的,那朕就換一個和國計民生有關的,看有哪位學子能答上,如果答得朕滿意,朕可不吝嗇重賞的哇……」楊改革笑著開始做正事,顯擺了一回,過了回乾癮,這事,也就讓他過去算了,楊改革對這種事的熱情,迅速的消退。

    眾人聽皇帝要換題目,問國計民生的,立刻轉換思維,知道重頭戲來了。皇帝來這裡可不是真的什麼來這裡踢館,來顯擺,而是間拔人才來了。眾人的目光看向林釬,知道,這怕是皇帝再給林釬撐腰,在給國子監撐腰。這裡面不少都是花了銀子進來的,到了此時才覺得,這銀子確實沒白花,皇帝確實有信用,這國子監不愧是皇帝的地盤,果然能得皇帝照顧。只是不知道誰能好運,被皇帝看中。

    「請陛下出題!」林釬又果斷的出來問題目,林釬也看出來了,皇帝這是在抬舉他國子監呢,那是相當的配合。

    「嗯,這樣,既然和國計民生相關,而國計民生,又莫過於吃穿住行四字,那朕就問關於這四個字的。」楊改革開始說正事了,玩鬧的心情過去,剩下的就是嚴肅,凝重和沉重的責任感,緊迫感。

    「……大伴……」楊改革示意王承恩。

    「奴婢遵旨!」王承恩會意,立刻照辦。

    很快,一些個小太監就端了一些東西入場了。這些盤子裡,都是一些種子,各種糧食的種子。

    「呵呵,朕這個題目也簡單,這裡有一些種子,都是糧食種子,莫過於稻麥之類,諸位如能分辨得出是什麼種子,朕就算他答對了,答對了朕就有賞,人人有份……」楊改革笑著說道。

    說完,小太監們就排著隊伍,前後魚貫的在學子們中間穿行了幾圈,穿行完畢,又按照那一直的順序站定。意思很明白了,讓大家把這些種子的名字依次列出來。

    眾人一看,是這樣啊!不少人立刻安心下來,這個題目,不是難事,分辨五穀,這個他們即便以前不會,進了國子監了,也學了一些,國子監的課目,倒是和進士班的科目有些相似,畢竟這裡的學子大多都不想再考功名了,是要出去做事的,所以,學的東西,很多都是實用的。

    學子們大多都高高興興的在小案及上,快速的寫著這些種子的名字,說實話,這題目可真心不難啊!當然,也有那麼一些學子急的是撓頭皮,直冒汗,明末士人中,不辨五穀的不是一個兩個,即便是入了國子監,有專門的這些課,可也不得不說,有些人根本沒把那些課當回事,當下就出醜了。

    不一會,眾人都寫好了,當場驗卷,很快就得出結果。大部分人都還是能分辨這些種子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分辨不了,甚至有交白卷的。楊改革稍稍的聽了一下,笑了笑,說道:「答對的人朕都記下了,呆會一起賞賜,沒答對的人也不要緊,後面還有機會……呵呵呵……」楊改革呵呵的笑了一陣。

    場上的學子,大部分都高興,畢竟能得皇帝的賞賜,也是件榮耀的事,很多進士一輩子也就見過皇帝一次面呢。當然也有不少學子,滿臉的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本想離場,可如今皇帝在場,皇帝都沒走,你就走?這資格也未免太老了點?只能硬挺挺的坐在那裡繼續,好在皇帝說不要緊,還有下一次。

    「朕這第二題,自然和穿有關……,如今我朝,穿主要也還是棉、麻、絲這三種,如果誰能寫出這三種東西的大致生產過程,朕就算他答對了……」楊改革見第一題結束,又開始出第二題。

    這個題一出,真的是難倒了一大片的人,很多人都是身穿綢緞,可對於這東西怎麼弄出來的,實在是不知道,立刻急得抓耳撓腮,皇帝出的題還真是刁鑽啊!可也不能說皇帝出的題有多離譜,這吃和穿,向來就是人生兩大事,如果把這兩件事辦好了,那少不得要說一句,這是一個盛世的王朝,皇帝出這個,可真的沒出錯題。

    當然,也有很多人立刻就揮筆開始寫,有些也是寒門出身,雖然可能沒具體自己操作過,可也見過,多少知道些,既然皇帝只要大概的過程,倒是可以寫簡略一些。

    場地上,寫的寫,抓腦袋的抓腦袋,倒是都在忙碌,沒人空閒。其中有一個學生,開始覺得皇帝出的題目,就好像是專門給他出的一般,皇帝問的這些問題,沒一個能難倒他的,雖然驚訝皇帝的題目,可也只能把驚訝壓在心裡,努力的默寫,由於對這些東西是爛熟於胸,倒是寫得相當詳細。他在這裡刷刷的寫,倒是引來旁邊一片目光。

    不一會,又到了「閱卷」的時候了,這回,閱卷的時間比上次長多了,上次只要稍稍分辨,就能得出結論,這次,顯然花費了不少時間,才「閱卷」完成。

    「陛下,都看過了,有六七十人能大致上說得上,有十餘人說得是比較清晰的,還有一人,說得相當的詳細……」林釬作為臨時的「監考官」,出來給皇帝匯報結果。

    「哦,呵呵,沒料到,朕這麼生僻的題目,居然有這麼多人能答出,倒是出乎朕的意料,看來,林卿家倒是把務實這兩個字,抓得很緊啊!這個不錯,這個不錯……」楊改革表揚道,對於自己人,倒是沒必要吝嗇誇獎,一邊接過這卷子,那十幾份寫得不錯的卷子,都呈上來給了皇帝了。

    「謝陛下誇讚!臣愧不敢當!」林釬連忙謙讓。

    楊改革看了看第一章卷子,第一張卷子上的大名,就是宋應星,楊改革樂了,這次題目,確實就是專門給宋應星出的,想他幾年後就要出書,此時,必定是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對於自己出的這些東西,可以說是爛熟於胸,要是他不出彩,那就沒天理了,一直就知道宋應星在國子監讀書的楊改革,倒是專門跑到這裡來,用這麼大的場面來給宋應星一個起步的機會。俗話說,花花轎子抬人,楊改革這次為了「啟用」宋應星,為了抬宋應星這個歷史名人,倒是沒少花心思,用了一個碩大的場面來抬宋應星。如今看到宋應星的大名,覺得自己沒白費。

    又翻了翻其他人的卷子,稍稍的看了下,楊改革就迫不及待的說道:「哪位是宋應星?這卷子上寫的,著實詳細,如親歷親為過一般,卻是有幾分實學。」

    皇帝這一誇獎,眾人的目光一致看向一人,這人也有四十餘歲了,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

    被眾人注視,被皇帝注視,宋應星的心,那是狂跳,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這麼出彩。

    「回稟陛下,微臣正是宋應星。」宋應星連忙是站起來,回答皇帝。

    楊改革端詳了一會,四十多歲了的模樣,一副老老實實的模樣,點點頭,道:「不錯,不錯,看著是一位誠實,有實學的人才!……這道題你答得相當不錯,呆會拿雙份的賞賜……」楊改革笑著誇獎道,送給了宋應星一頂花花大轎子。

    「微臣謝陛下隆恩!」宋應星已經找不著北了,趕緊謝恩,鴻運當頭?祖墳冒煙?

    【囉唆一下,這一章也算是滿足一些書友的要求,一些書友一直提到,想看關於皇帝和學子們辦學術沙龍的事,很早就想安排,但一直安排不進來。情節寫得不怎麼樣,也只能說將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