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六百二十六章 出手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六百二十六章出手

    北京城裡,異常熱鬧,平靜了一段日子的朝堂,終於貌似開始發威了,朝堂開始沸騰起來,不斷的有官員開始集群爭對某事發表意見,聲勢也異常浩大。

    這場涉及到大明朝國運的爭鬥,終於是吹響了號角,進入了決戰階段。

    在外人看來,這聲勢浩大的「群起而攻」貌似有偌大的威力,貌似能左右勝負。可實際知情的人卻知道,這場爭鬥,已經分出了勝負,如今雖然貌似熱鬧,可實際對皇帝來說,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如今這繳稅之爭,算是要落下帷幕了,繳稅之爭,算是基本以皇帝的勝利而告終,結局只是在於皇帝贏得如何而已。

    楊改革面對這種讓人鬱悶的結局,也挺無聊的,本來是打算讓韓爌聚集天下反對的人和自己來一場真正的較量的,可韓爌一個轉身,把曹於汴晾在了一邊,這場爭鬥,倒是有點變得溫吞水的意思,楊改革本打算先低調,讓那些人先鬧騰,佔據上風,然後猛然出招,將他們踩於腳下,如此實現自己那個「宏偉」的目標,可現在看來,貌似自己的對手們要跟自己玩「悲情」了。

    楊改革鬱悶無比,這種結果雖然和自己預想的有出入,差別還挺大,貌似不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不過細算起來,自己似乎也無法拒絕,那麼多打醬油的人起碼沒站到自己的對立面去,俗話說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自己的目的其實也不過是啟動海外擴張,還有催動大明朝國內的統治階級,例如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之類的將目光投向海外,催動他們將資本投向海外,建立海外投資的渠道,日後還少不得和他們打交道,如果把關係搞太僵硬,也沒必要,溫吞水就溫吞水吧。

    楊改革已經下定決心了,決定攤牌了。原先打算的,等事情到最高潮的時候攤牌,在反對派士氣最高昂的時候把他們打倒在地,徹底的把他們打萎。現在看來,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現在的情況是反對派的士氣實際已經到了最高了,已經不可能出現再高了。

    楊改革等了數日,這反對派的聲勢也始終只能到達這種程度,楊改革覺得沒必要再等下去了,該是讓張顯庸出場了。徹底的結束這場爭鬥算了,這樣鬧下去,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大伴,召閣臣,九卿過來,朕有重要的事要辦,讓他們務必都到,不可以任何理由缺席。」楊改革及其嚴肅的說道,實則又帶著一些無聊,自己的對手們,不堪一擊啊!實在是沒挑戰性,也沒什麼意思。

    「奴婢遵旨!」王承恩還是頭一次接到皇帝如此鄭重的要求,往常內閣,六部等開朝會,可沒這般鄭重,有缺席,請假的也是常事,皇帝也不會多問一下。

    ……

    幾位閣臣,六部長官等倒是很快都來了皇宮,也不知道今日是什麼事,皇帝忽然如此嚴肅的催促他們盡快趕到乾清宮去,說是有重要的事,嚴禁缺席,這種口吻,他們還是頭一次遇到,要知道,即便是邊關緊急,也不見得會用這種口吻,不少人推測,可能是出了大事了。

    「首輔可知,陛下有何事如此之急的召喚我們?」一個官員向施鳳來打聽內幕,今日這場面和氣氛,著實不一般,只怕有天大的事發生。

    施鳳來搖搖頭,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次陛下的口吻著實嚴厲得很,也還是頭一次:「本輔也不不知啊!」

    前來集合的官員見施鳳來也沒半點消息,都把眼睛盯向了在一旁的孫承宗,在帝黨裡,施鳳雖然是首輔,可實際沒有孫承宗核心,孫承宗才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知道的秘密才是最多的。

    「閣老,陛下此次如此之急的召喚我等,可是有什麼大事?」畢自嚴見眾人都把目光看向孫承宗,就知道大家都想打聽一下內幕消息,能做些心裡準備也是好的,可孫承宗倒是把目光直直的看向窗外,似乎正在出神的樣子,眾人也都不好打攪,畢自嚴知道,該自己出場了,一來他也是帝黨的核心,二來,他是晚輩,資歷和官職都在孫承宗之下,討教打聽一下消息,打攪了孫承宗,想孫承宗也不會怪他。

    「哦,是景會啊!肯定會有大事……」孫承宗回過頭來,見是畢自嚴在問,就回答了。又見眾人一副期盼的目光看著自己,孫承宗也知道諸人是什麼意思,想了想,又道:「……應該不是壞事……」,說完了這一句,孫承宗又把目光投向了窗外,這一句似乎是給大家說的,也似乎是自言自語,也似乎是在問自己。

    這句話一出口,眾人都羨慕,孫承宗不愧是左膀右臂,應該是知道內幕的,又聽見說不是壞事,眾人的心裡各有思量。卻沒人能明白孫承宗此時的心思。

    正說著,曹於汴進來了,他身為總憲,大明朝的頂級大佬,也在這次召見之列,似乎也是聽見了孫承宗的話,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哭,表情格外難看。

    人到齊了,也就要去見皇帝了。

    ……

    暖閣裡,因為人多,倒是顯得有點擁擠。

    「都免禮吧。」楊改革說道,話裡的意思,既嚴肅,又帶著一些無聊。

    「謝陛下隆恩。」眾人又謝恩,之後垂手站立在那裡,等待皇帝發話。

    「朕今日把諸位召來,是有件事,要告知諸位,諸位是我大明重臣,對此事,理應有知情權,……」楊改革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話語,開始說話了。

    眾人一聽,也都把心放到了嗓子眼上,不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大事。

    「……此事,是有史以來第一遭,也是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遭,此事關乎我朝國運,也關乎我億萬華夏子民的前途,為此,在說這件事之前,朕要求,諸位要對這件事保密,沒有朕的允許,不准將今日所見,所知之事透露出去半分。」楊改革一開場就嚴厲的要求保密。

    「臣等遵旨!」眾人驚訝皇帝的說詞,有史以來還不夠,還得用上開天闢地以來第一遭,這事果然是大事,是大到不能再大的事,同時也對這件事有了興趣和疑問,似乎不是針對曹於汴他們的,對付曹於汴他們的手段,用得著用有史以來來形容?須知太陽底下無新事,什麼朝堂爭鬥,君臣鬥法,還能超出有史以來的地步?皇帝也沒說大話的習慣啊!

    「嗯,這樣也差不多了,不是朕的要求多,只是這件事實在是太過於重要,涉及我大明億萬子民的福祉,朕不得不這樣做,要求諸位卿家保密,實則,這件事還是會公佈出去,只不過,公佈出來的東西和諸位看見的,是兩回事,諸位只需要對你們看到的部分保密即可,諸位卿家看到的部分是不可說破的……」楊改革見曹於汴有攪事的打算,提前用話壓了他的話頭。

    「臣等明白。」眾人有道,紛紛好奇,這是什麼事,居然如此怪異,看樣子,這不像是針對曹於汴的啊!如今曹於汴已經是被抽了骨頭的魚,還能蹦達幾下?皇帝實在沒必要動用什麼手段針對曹於汴。

    「那好吧,諸位都跟朕來吧,至於朕為什麼這麼說,諸位看過了,就自然明白……」楊改革說完,就率先出了暖閣。眾臣驚訝,是什麼東西,還不在皇宮裡?還得出去?既然出去了那就跟著吧。

    ……

    皇帝的車駕出了皇城,老百姓立刻蜂擁而至,山呼萬歲,這個場面,跟在皇帝車駕屁股後面的重臣們,也頭一次有幸享受到了這種待遇,各人的滋味,也就只有自己知道。

    車駕直接出了內城,直奔外城的一處道觀,這個道觀在京城立不顯山露水,倒是顯得有些幽靜,和別的寺院道觀只求香火旺盛完全不一樣。

    錦衣衛早已把這裡清空了,老遠就圍斷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甚是森嚴。

    楊改革的馬車,直接開到了山門口。張顯庸早已在這裡等待多時了,聽皇帝今日要來,他也早早的做了安排,全力做好了準備迎接皇帝的各項準備工作。

    「臣拜見陛下!」張顯庸行禮道。

    「免禮,都準備得如何了?」楊改革說道。

    「回陛下,都準備妥當了。」張顯庸肯定的回答道。

    「那就好,那這就去看看吧。」

    楊改革話不多,直接就讓張顯庸帶路,準備去看他的成果,至於後面的大臣們,楊改革倒是不用招呼,一個個都緊跟在皇帝後面,倒是都給這神秘的氣氛給吸引了。眾人都帶著一些緊張的心情跟在皇帝後面,進了這個不太起眼的道觀。

    道觀倒是很幽靜,左右拐了幾次,過了幾重門,到了一處房子面前。

    楊改革停下腳步,想了想,對身後的眾臣說道:「呆會不管諸位看到了什麼,切莫驚慌……」楊改革實現給眾人打個預防針。

    眾臣更是驚訝,這到底是什麼事,這樣神秘?有些人甚至提心吊膽起來。

    「都進來吧……」楊改革又說道,說完,自己就進了房子了。

    這個房子,倒也還敞亮,窗戶是用玻璃做的,牆壁上,刷得有粉,看上去,比一般的房子要亮得多。

    眾臣魚貫而入,進了房間,外面很快就有侍衛把門關上。眾臣又是一驚,不少人都看向孫承宗,見孫承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又才鎮定下來,今日這事,實在有點詭異了,要不是孫承宗領頭,他們都要懷疑,皇帝是不是要做什麼壞事。

    「諸位可聽過,佛觀一碗水,十萬八千蟲?」楊改革也不多說,直接就問道。

    「回稟陛下,聽過,乃是佛陀為向善,戒殺而說的……」立刻就有人解釋這句話的來歷。

    「嗯,這個朕知道,今日把諸位召來,就是看看佛陀說的那個一碗水裡有十萬八千蟲的世界,以前只聽見說,都沒見過,如今,正一真人倒是有辦法讓世人看到這個世界……」楊改革簡短的說道,今日,楊改革打算把自己的殺手鑭給亮出來,如今朝廷上的局勢,已經明瞭了,自己贏了,而反對派們的實力實在是有限,基本不可能再聚集起什麼大的能量,太多人在打醬油了,楊改革覺得索然無味,贏得有點缺少激情,本想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激鬥,可實際,確實如此的溫吞水。楊改革也等不下去了,只能如此,楊改革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做,沒有功夫在這裡窮顯擺,找激情。

    眾人聽了皇帝的話,只能說是內心震撼。驚得無以復加,佛陀那個說法,流傳很廣,可一直都是只作為傳說存在,或者一個神話存在,可如今,皇帝居然說張顯庸能讓大家看到那個世界,這……,眾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神」,張顯庸的底子,大家都知道,說是神棍更貼切,要說真的能見到「神」,有大神通者,大家更相信是皇帝,莫不以震驚的神情看著皇帝。

    「諸位大人,貧道有禮了。」張顯庸只不過給在場的重臣們行了個道家的禮節,以他正一真人的品階,也不必這裡的人低,倒是十分的自然,和他見皇帝時候的神情完全不一樣。

    眾人紛紛還禮。

    「諸位,陛下既然已經吩咐了,那諸位也就過來看看吧……」張顯庸接過皇帝的話頭,開始為這些大明朝的大佬們講解他該講解的內容,實現他「成聖」之路。

    「……諸位請看,這是一碗無根水,乃是前幾日下雨時接的,水並未落地,按理說,這水應該是乾淨的,不知道諸位可以認同否?」張顯庸及其自信的說道,神色之間,一派得道高人的模樣。

    張顯庸盡情的表演。楊改革倒是站在一旁,並不插話,倒是覺得張顯庸有些囉嗦,楊改革的心情可不太好。

    眾人看了看張顯庸手裡的那一小碗水,水確實幹淨透明,並無什麼異常,開始摒住呼吸,仔細的聽張顯庸說話,今日這遭遇,可真的是離奇了。

    「……諸位請看,這一碗,是剛剛煮沸過的涼開水……」張顯庸又說道,拿出一個玻璃做的器皿說道。

    眾人又盯著看。

    張顯庸說完,拿起這玻璃器皿喝起水來。眾人不解了。

    「諸位大人可知,貧道為何喝這一碗水,而不喝那一碗?」張顯庸頗為神秘的說道。

    眾人都搖頭。

    「諸位請看……」張顯庸十分自信的說道,又推開一個小門。

    這個小門一推開,就看到器物來。這是一個簡易的「實驗室」,幾台顯微鏡擺在那裡。

    「這是何物?」有人問道。

    「此物,乃是顯微鏡,通過此物,我等可以看到這水中的世界,佛陀說一碗水中有十萬生靈,可佛陀也只能如此說,並不能讓人親眼所見,如今,托陛下的洪福,即便是凡夫俗子,也可以看到這只有大神通者才能知曉的世界……」張顯庸一副神棍的模樣說道。

    這話立刻把這一群大明朝的大佬們唬住了,張顯庸開口一個佛陀,閉口一個佛陀,看樣子,只怕是有些真功夫了,凡俗俗子也能知曉佛陀才能知曉的世界,那確實是一項了不起的神通。

    「張真人,這可是說真話?」有人不信的問道,張顯庸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個吹牛的神棍,須知儒家向來就是敬鬼神而遠之,並不真信。張顯庸要是真有這本事,那可就奇了。

    「諸位卿家不用懷疑,這是真話,也是真的,今日把諸位卿家叫來,就是來看看這個只有佛陀們才能看到的世界……」楊改革插話道,楊改革心情鬱悶,有些不想裝神秘,決定直接給這些人普及科學知識。

    眾人無不驚訝,他們不信張顯庸的話,但是不能不信皇帝的話,紛紛震驚的看著皇帝。

    「張真人還是快點讓諸位卿家看看那個世界把,眼見為實,其他的都是虛的。」楊改革見張顯庸賣弄,倒是沒多大的心思讓張顯庸一直賣弄,催張顯庸趕快做實驗。

    「臣領旨!」張顯庸立刻恭敬的回答道。

    很快,在張顯庸的招呼下,來了一個道家裝扮的弟子,見過禮之後,紛紛去操作那些顯微鏡。

    忙活了一陣子,張顯庸又檢查了一下,確定了才過來稟報道:「啟稟陛下,業已經準備妥當。」

    「好!」楊改革應了一聲,親自走過去,從顯微鏡裡看到的世界,和肉眼所見的世界,完全是兩個世界,顯微鏡下,滴的是張顯庸說的無根水,只見這水裡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和肉眼所見清澈乾淨完全不一樣。

    「好了,諸位都來看看吧。」楊改革倒是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初中的生物課堂,一群學生在看顯微鏡。

    眾臣莫不緊張和驚訝的過來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有的人驚呼起來。

    「啊!……」顯然,有人吃驚不小,這一滴水中的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多的東西,實在難以想像,那裡是剛才在那個瓷碗裡所見的清澈見底的水,分明就是有無數妖魔的世界。

    這其實不過是張顯庸特意弄的一碗水,雖然號稱是無根水,確實是從天上接下來的水,沒落過地,可裡面也特意的弄了一些東西進去,屬於培養過的東西,外表雖然看上去清澈,實則裡面的「營養豐富」,所以,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