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情定星娛

正文 第311章 不歡而散 文 / 愛翁

    劉鑾雄和王國旌都是在商界打滾多年的精明人,任何風吹草動,以他們敏感的商業觸覺,都能夠從中看到商機。剛剛結束的馬島戰爭,英國人不管是輸贏,對英國國內和歸屬英國管治的殖民地政府,在管治威信、經濟、民生等上面,都有著不可預估的影響。

    中英就香港回歸問題的談判,對於香港這個英國利用武力,強行租借中國多年的殖民地政府來說,已經不能用影響來形容了。談判的消息一出,上至高官富豪,下至貧苦蟻民,都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輕。從新中國成立開始,歐美政府和歐美傳媒,就用不真不實的所謂新聞報導,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誤導該國的民眾,把新中國列為洪水猛獸,只要有紅色中國的地方,就意味著動亂和戰爭。

    經過多年的抹黑,三人成虎,加上中國被歐美多國圍堵封閉,不能好好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展示新中國民眾經濟、生活水平的變化,好得也說成壞的了。就連近在咫尺的香港,在很多從沒有回過國內的人眼中,中國還是那個封閉、極端、整天不事生產,只想著搞革命的國度。不要說什麼經濟發展了,連基本的民生都沒有搞好,試問誰會喜歡在這樣的國家生活,在這樣的國家管制下生活?

    劉鑾雄和王國旌都認為這是一次機會,談判的結果會怎麼樣,他們都沒有必要太過擔心,只要這次的談判,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賺錢的機會。新聞報導一出,各種謠言滿天飛,股市雖然還沒有插水式下跌,但已經有了明顯的波動,還是包括港督尤德爵士在內的多位高官多次在電台、電視台發表了維持穩定,英國政府不會漠視民意,漠視民生的講話,才勉強讓人心浮動的香港安定下來。

    生活在香港的上流社會,當然不會因為港英政府的說話而被蒙蔽。劉鑾雄親自去拜會了幾位和大陸有很多來往的長輩,讓他明白這次大陸是不惜代價都要收回香港的,在這個前提下才有商談的餘地,不然說什麼都是虛的。

    劉鑾雄明白,只要趁著這次的機會,他的生意,他的產業才能夠來一次騰飛和飆升。幾個長輩對中國充滿信心,對回歸後的香港充滿信心,他們擁有的財富和生意,可是自己的百倍之多,他們都沒有問題,難道自己還要怕什麼麼?

    找來了王國旌一談,倆個都不謀而合,都想到在這個時期,未嘗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趁著股市、樓市會被會談的影響拉低,就是最好的入市時機。趁低吸納,這四個字就是他們倆個談了很長時間總結出來的基本觀點。

    兩個人都想好了,但在哪一個方面動手,他們卻沒有一個好的方向。劉鑾雄在股市發展了多年,雖然他的核心產業不是金融,但對股市的瞭解,王國旌這個從事金融貿易的人,還真的有些自愧不如。所以當王國旌以為劉鑾雄會以股市為目標時,劉鑾雄卻提出從地產入手。

    香港的地產,早就被幾大公司包攬,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但在這個重要時期,中國政府想要保證的就是香港的穩定。通過香港的親中人士,在香港的華商界中釋出善意,讓他們能夠繼續在香港發展,為香港的經濟穩定作出商人該有的義務。

    劉鑾雄這個新貴,幾年的發展,自然也看在某些人的眼中。身為香港商界最著名的紅色商人的霍英東先生,在自家的別墅舉辦了一個宴會,邀請了香港眾多的富豪和才俊到會。目的很明確,就是把大陸釋出的善意表達出來,以到會的眾人為中心,穩定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民心。

    王國旌和劉鑾雄不一樣,他對香港有很深的感情,他的事業起步和發展,都是在香港,可以說他的所有一切,都離不開香港。而王國旌的想法只是想趁著亂世,來一次空手套白狼,利用最小的代價,為自己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劉鑾雄在去完霍英東先生的聚會後,聽取了幾位前輩的意見,他終於從只想撈一筆就撤退的想法上轉變過來。甚至還想要勸服王國旌,讓他和一道,為香港的穩定發展作出一些貢獻。

    對劉鑾雄的轉變,王國旌有點不明白,因為他的想法只是賺錢,自己何德何能?為香港的穩定做什麼貢獻?香港的穩定是英國政府,是大陸政府去想的,管自己屁事?不過劉鑾雄對他道出香港眾多華商都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對香港的未來經濟發展同樣充滿信心,王國旌開始有猶豫了。他們都明白,只有穩定的經濟,穩定的民生,他們才能夠賺取更大的利益和財富。現在英國和大陸的不穩定性,誰都很難保證股市何時崩盤,樓市何時升跌。

    想在地產上有一番作為,以劉鑾雄和王國旌所擁有的資金,明顯相差甚多。他們去過各大銀行貸款,去過一些相熟的生意夥伴中謀求合作,但得到的答案和推托之詞,都是所差無幾。

    正當劉鑾雄一籌莫展時,他突然想起了最近毫無動靜,潛水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馮奕楓。他很清楚馮奕楓這個?伙手中掌握著龐大的閒散資金,掌握著自己所不能相比的經濟產業,從美國到香港,到台灣,到東南亞,都有他的產業和物業。

    這次的聚會,就是因此而產生。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馮奕楓的一番精準和具有說服力的分析,使到王國旌變得更加的猶豫。雖說他被劉鑾雄勸服,已經準備做長期的投資,但在王國旌的思想中,這個長期的投資最多就是一兩年時間。可馮奕楓所說的,卻是遠遠的超過王國旌的承受能力。

    誰都不想把自己的資金壓在一個前途未明,吉凶未卜的生意項目上。說得好聽就是為香港穩定做些貢獻,說得不好聽,那就是用自己錢去填坑,而且還是一個無底深坑。萬一英國和中國爭拗時間變成長期的對抗,那麼香港的經濟就可想而知。

    劉鑾雄怎麼都沒想到,王國旌會在這時退縮。在他的計劃中,這次的合作是三人平均分配,各人出相同的資金,要是王國旌退出,那麼計劃就會起到變化,自己和馮奕楓所要承擔的資金相應會變多,他就更難的保證馮奕楓會答應這次的合作意向。所以劉鑾雄表現出來的憤怒,也就很自然的。

    自己理虧,王國旌也知道。和劉鑾雄不是初相識,很清楚他的為人和性格。知道他想要做一件事,都是下定了決心,絕對不會中途退縮和變卦。對於劉鑾雄的責問,王國旌也無言語對,難道說自己害怕出現意外,會讓自己變得血本無歸麼?這不是在眾人面前貶低自己,他還有什麼面子可言?

    「國旌,我和你多年朋友。很明白你的心中想些什麼,但這次對我們是百利而無一害,只要我們能夠挺過這個混亂時期,迎來的絕對會是燦爛美好的將來。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同心協力,難道你到現在還不相信我,不相信香港的未來變得會更好麼?」劉鑾雄還在試圖挽回王國旌的信心。王國旌清楚劉鑾雄的為人,劉鑾雄同樣清楚王國旌是個怎麼樣的人。有利益絕對蜂擁而上,遇到未知危險和困難,就會退縮,典型的無利不早起作風。

    王國旌歎了口氣道:「唉!大劉,不是我對香港沒有信心,也不是我不相信你。剛才楓少的話是很看好香港未來,但誰敢保證香港會變成怎麼樣?雖然大陸會為了穩定,釋出善意,對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也會有政策保護,但你敢保證這種政策會貫徹始終麼?看看上面的十年動亂,多少開國元勳把打倒,多少有志之士被批判,你還敢肯定的回答我,香港以後不會變成那樣,我們不會變成那樣麼?楓少也說了,他的話只是自己的猜測和分析,完全就不能作準,所以現在港府的哪些高官,說話也是含糊不清。既然上面的人都這樣,你還敢保證以後會更好麼?」

    王國旌每問一句,劉鑾雄的心就往下掉。是的,他不敢保證,誰都不敢保證,畢竟是未知之?,要是英國人真的強硬起來,不惜代價和中國為香港問題爭拗,香港根本就不可能繼續發展。香港不是新加坡,不可能脫離英國或者中國(獨)(立)出去自治。只要出現任何一種意外,香港回歸的變數就會無限變大。

    知道自己有點過份,王國旌還不想因為這事而徹底跟劉鑾雄翻臉,「大劉,你所提出的合作計劃我真的很看好,但並不是現在就開始。給點時間大家,也讓我們看清楚未來的變化,謀定而後動,到時候我們再入市也不遲,也不會錯失什麼機會。沒有必要因為那幾個老頭和大陸的關係影響到你,這樣是很不明智的。」看到劉鑾雄變得鐵青的臉,王國旌知道自己實在是不宜繼續逗留下去,站起來告辭道:「我想起還有點要緊事,就先走了,你們慢用。」

    正和章小蕙談得高興的關之琳,怎麼都沒想到王國旌會說走就走。她是個很聰明的女生,知道現在王國旌和劉鑾雄鬧得有點不愉快,他們就這麼走了,難保會在劉鑾雄心中留下一根刺。於是關之琳就想做個和事佬,萬事以和為貴。「怎麼就走了,不如吃完飯再走?難得大家聚在一塊,不要談什麼生意,說些愉快點的事不好麼?」

    被自己的女朋友質疑自己的決定,王國旌很不高興,他覺得自己繼續留下來,會出現更多的尷尬。臉色不怎麼好看,對關之琳低聲喝道:「前世沒有吃過飯麼?還留在這裡幹什麼?要想留下,你就自己留下,我要走了。」

    關之琳和王國旌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已經被他精明儒雅、溫柔體貼所打動,這還是首次王國旌對她沒有好臉色的呵斥,讓關之琳一時還接受不了,傻愣在那反應不過來。

    看見自己的女朋友沒反應,劉鑾雄不但沒有挽留自己,還悶坐在那生氣。王國旌冷哼一聲就獨自離開,連正眼都沒有看關之琳一眼。

    誰都沒想到王國旌會這樣,跟著劉鑾雄一起來的哪位美女撇撇嘴,小聲哼道:「哼!一點男人風度都沒有。就因為這麼點小事,居然連自己的女朋友都不管,這種人根本就不配做別人的男朋友。是我就趁早甩掉他。」還真會為關之琳打抱不平。

    因為這位美女的話,關之琳本想起身追出去,現在反而撲到在桌面上痛哭出聲。她認識王國旌一個月來,感受到的都是溫柔,都是體貼。在幾位初相識的朋友面前,對關之琳毫不留戀就離開,這種委屈怎麼能讓她不哭呢?。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