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商海

第一卷 官路艱辛 第三十六章 一日一價 文 / 同舟共濟

    第三十六章一日一價

    「火爆,只能用火爆這個詞來形容,瘋狂了,用這兩字來形容更確切。」公司銷售部經理候東亭和余嵐秋匯報華山房地產公司兩個商品房項目以及華州這兩個月房價上漲情況,他年輕的臉上閃現著快意的笑容,「排隊的人多,炒房的人也多,推什麼房要什麼房,提什麼價都要買,後來我都沒辦法,只得請公司保安部幫忙,多派些保安來維持秩序。」

    候東亭是余嵐秋剛到華山房地產集團時提拔的銷售幹部。十個月前,余嵐秋剛到華山房地產集團,就發現公司除了承建的安居房和一些政府辦公用房項目外,還有四個商品房樓盤,其中一個兩年前就開盤了,賣了兩年,總共只賣出十二套房子,其中有六套還是打了五折的關係房,如果按這個樣子下去,這個一千多套房子的天藍大廈就要賠本了,而且還是賠的一塌糊塗。

    另外兩個剛開盤的項目也不怎麼好,還有一個略微大一點的有五千來套房子的項目還正在建設中,預售證還沒領到,但如果按照公司這個情況銷售下去,只怕也是老大難一個。

    四個項目積澱了大量的資金,一到華山房地產集團,余嵐秋就想著要趕快將前面三個項目套現出去。

    可公司的銷售部經理卻沒人要做,現在還只有一個副經理,誰都知道這個位置壓力大,誰也不想做,余嵐秋當時就到三個售樓部暗訪,無意中在天藍大廈售樓部遇到了侯東亭。

    侯東亭以為他是來買房子的顧客,就很熱情的和他推薦天藍大廈的物業,還別說,這小子還是很會忽悠的,余嵐秋要不知道天藍大廈的情況,如果真的要買房,肯定當時就被他忽悠下了單子。

    回到辦公室,余嵐秋要辦公室周舟通知侯東亭,讓他下午兩點準時到董事長辦公室來一趟。

    這小子接到通知後,一直很是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知道是福是禍,怎麼董事長就找上了自己呢,自己和新來的董事長一點也沾不上邊啊,好不容易挨到下午一點,這才打了個出租車去了集團公司,在周舟那裡報到之後,這才在周舟的帶領下,來到余嵐秋的董事長辦公室。

    侯東亭當然沒想到上午和自己咨詢房子的這個年輕人,就是公司的董事長,當時看看好像也就比自己大不了幾歲,最多二十七八。現在看來,是感覺要老練一些,當然也要威嚴一些,不過估計也總在三十左右,原來大家都說董事長年輕,現在看了才知道是真的年輕,一下子緊張的情緒沒有了,反而是有些覺得自己實在是不長進了,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人,居然就有了這樣的成就,掌控著華山房地產集團。

    余嵐秋沒讓他多想什麼,直接就和他談天藍大廈銷售的問題。

    這倒是說到了侯東亭的心坎上了,這是他最拿手的事情,一番交談下來,余嵐秋還有些意猶未盡,要不是周舟來催促他要去華山集團開會,兩人說不定還會談到下班。

    「給你三天時間,天藍大廈交給你,有沒有信心在今年賣完?」余嵐秋臨出門的時候和侯東亭說,「回去好好想想,不管有信心沒信心,三天後你在來我這裡,記住,不管有信心,還是沒信心,一定要真實的想法,一定要有詳細的解釋,這是機會也可能是陷阱,你自己考慮清楚,不要勉為其難,也不要害怕。」

    三天後,侯東亭到余嵐秋的董事長辦公室繼續談了一個下午,下班之前,余嵐秋將霍中鴻叫了過來,讓他起草任命侯東亭為天藍大廈項目部銷售經理的文件,級別是華山房地產公司科級幹部。

    或許是運氣好,或許是侯東亭推行的銷售策略對頭,三個月不到,他帶領一幫銷售人員,將天藍大廈一千一百套房子全部賣光,不但余嵐秋感覺驚訝,原來對提拔他有微詞甚至強烈發對的人,都不得不服,還專門去天藍大廈瞭解情況。

    侯東亭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讓天藍大廈買的這麼火。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那天在余嵐秋辦公室兩人商量的一個結果,客戶定位準確。

    當然,侯東亭還將銷售策略的大方向決策安在了余嵐秋的頭上,說自己只是執行董事長的英明決策,加上天藍大廈銷售團隊捨得吃苦捨得奉獻,所以才有這樣的銷售業績。

    實際上余嵐秋自己是清楚的,將天藍大廈的銷售客戶定向從一般居民轉為小老闆,特別是將天藍大廈定位成創業基地,這可是侯東亭的主意,自己當時還有些持懷疑的態度呢。

    天藍大廈正在華州高教區和高新區之間的天華路上,所在的天華路就是華州的高新技術大街,各種與電腦有關的小公司,各種與科技與數碼能搭上邊的項目,都落戶在這一代,因為高新區有很多優惠的正常,這些小老闆開的小公司每年能省不少費用。

    幾年下來,天華路上各種小公司特別的多,三五個人合起來辦一個公司,隨便找一個農居房就是辦公室場所,天華路只有幾幢大樓,都是檔次很高的樓,租金很貴,其他的就是一些三五層的小樓,辦公環境是超級的差,特別是一些走上正規,有了一點效益有二十三個員工的公司,急需想找一個好的辦公場所,這樣對於公司的發展也是大有好處的,至少在客戶面前形象要好一些。

    現在天藍大廈這樣的定位,正好對上了這些小老闆創業的點子上了,由於房子戶型不是特別大,價格雖然對華州老百姓來說還算高的,但對於經過幾年創業下來,有了一定資本積累的小老闆來說,也不算高,特別是把租人家房子租金和每月貸款還款比較,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有頭腦的小老闆就決定先買一套自己公司用。

    再加上余嵐秋用華山房地產公司的關係,請高新區在天華路設立的政府相關辦事機構放在了天藍大廈,並免費為他們提供辦公用房,這樣天藍大廈隱約的就成了天華路的中心,對這些小老闆更加具有吸引力了。加上侯東亭帶著一幫人,每天沒日沒夜的到天華路一帶的市場裡向大大小小的老闆推銷,天藍大廈的銷售自然就火了起來。

    到了後來,一些投資觀念走在前面的人,感覺如果這樣的房子租給人家辦公司也不錯,租金高出租率也有保障,於是投資的人也多了,侯東亭和余嵐秋提出,既然現在熱銷,那後面剩下的幾百套房子,就要提高售價。提高了售價,都還有人搶著要,到後來還要有關係才能買的到,余嵐秋都給侯東亭批了好幾個***,幫關係戶買天藍大廈的房子。當然,聽侯東亭說,華山房地產公司內部有些人,也通過各種關係來找他要房子,有個員工和老婆一起投資了三套。

    三個月的時間,就賣掉一千多套房子,回款2個多億,這在當時的華州,是前所未有的銷售奇跡,侯東亭一下子也就成了華州房產界銷售精英,余嵐秋也就順勢將他提拔為華山房地產集團銷售部經理,隨後又將銷售部改組為銷售中心,侯東亭自然也成了銷售中心總經理,專門負責剩下的三個商品房項目的銷售。

    剩下來的兩個項目就沒這麼好賣,不過侯東亭還真有點手段和銷售才幹,也出了不少銷售策略,在華州做的一陣子宣傳,反應都不錯,華山房地產集團的品牌慢慢的從原來的做安居房,逐漸變成了中上檔次的房地產品牌,吸引了一定的客戶,後面三四個月的銷售量還算一般,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華州的房價這兩個月狂漲,余嵐秋自然是知道的,只是這兩個月,余嵐秋老是在外面跑,在華州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星期。開始跟隨薛平去南美考察了半個月,從南美回來後,就是藍秋萍外公外婆過世,在南山呆了三天回到華州剛上了兩天班,又跟喬老闆去了一趟香港和新加坡,瞭解香港和新加坡的公房建設經驗,這一去又是一個多星期。

    這個月華州的房價剛發力開始漲,余嵐秋雖然也感覺到了一些異常,但也不覺得奇怪,這幾年房價上漲是一個趨勢。

    剛坐下來不久,正準備開一個應對房價上漲的會議,向勇臨時要去美國考察,而且經費要讓華山房地產集團出,因為前幾個月華山房地產公司進了不少錢。

    分管副市長的事情,他余嵐秋就是最不喜歡,也只能全力去辦了,又是找邀請單位,又是安排行程,這時間又急,忙得他一塌糊塗,手續辦好了,自然要跟著向勇去了一趟美國,這樣一來一去折騰了將近一個月。

    眼看著華州的房價有些不正常的往上漲,可余嵐秋也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深追房價上漲的緣由,只是叮囑侯東亭要做好調研和信息匯報,抓緊時間將三個項目在合適的時候賣出去。

    還好中山社區的拆遷,因為夏老書記暗中使勁,向還領導位置上的老同事告狀,薛平又感覺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就讓余嵐秋他們再次停頓一段時間,等兩會開了之後,那位老同志就要退休了,到時候在拆遷也不遲,反正這工期也不是特別的急,薛平還指示余嵐秋要好好到美國去放鬆放鬆,學習學習那邊拆遷的經驗。

    按規定,一年只能出國一次,第二次出國要特批的。既然要特批,余嵐秋就向薛平爭取,要求順帶帶上單鳴永一起,也算是獎勵他前些日子做拆遷工作辛苦,薛平大筆一揮也同意了。

    對於房價上漲,侯東亭專門組織人員編輯了《每週華州房市快報》,專門供給公司領導參閱,當然主要是給余嵐秋看,後來這個《每週華州房市快報》成了華州最權威的房地產雜誌。

    當然,在余嵐秋出國期間,侯東亭每天通過電話向他匯報,雖然沒有親身感受,但余嵐秋從侯東亭這些天來一直興奮的聲音裡,完全感覺到華州房價瘋狂的上漲。

    在美國的幾天,余嵐秋給喬老闆打過兩次電話,明顯感覺到喬老闆心裡很是擔心華州的房價上漲,也從他的話裡感覺華州班子對房價上漲有不同的看法。

    今天剛和向勇從美國回來,早上八點的飛機,一下飛機就往公司趕,還沒到辦公室門口,侯東亭就等著他匯報工作。

    「哦,是現代城帶動的吧?」余嵐秋聽他簡單的說了說情況之後,就提出自己的直覺,「你的看法呢?」

    「這也是一個原因,還有好幾個原因。」侯東亭說,「我感覺這次漲價潮似乎是有人故意挑起的,首先是從中山大廈旁邊的雲龍花苑開始的,本來個盤的開盤價在上個月十四日晚上還是定在4666的,雲龍公司的周總還覺得定的有些高,但是到十五號一早開盤的時候,就將開盤價拉到了7999,本來大家以為沒人去買的。」

    「很多人去買?」余嵐秋一邊翻著房市快報,一邊問侯東亭。

    「是啊,八百套房子,三天就預定完了,很多原本真的看中想買這裡的人,都買不到房子了。」侯東亭說,「隨後第二天全市媒體都報道是溫州人將這八百套房子買了回去,說什麼現代城一造,到時候中山路上的房子就不是七八千的價格了,肯定都會像上海、北京和杭州一樣,一下子竄上一萬,我得到的消息,不但有溫州人,更多的只怕某些有權勢的人也參與進去了,詳細的情況周總不肯說。」

    雲龍花苑開這麼高的價格還熱銷,中山路沿線的樓盤自然都加價了,可越是加價,買的人越多,華州的開發商都開始捂盤起來,要麼也就是抽出一些層次不好的,陽光照射時間少的,戶型不好的房子先買,可也奇怪了,不管是什麼房子,只要退出來,都有人來買,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外省人,上海和溫州人特別的多。

    華山房地產集團的兩個項目,侯東亭也有些猶豫不定,這一個多月來,華州的房價幾乎是一天一個價,一天漲個五十塊那還算少的。余嵐秋又老是在國外出差,每天電話向他匯報向他請示,可余嵐秋不清楚華州的情況,不知道這次房價瘋狂上漲的真實原因,所以也不好怎麼遙控決策。

    雖然余嵐秋指示侯東亭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公司三個項目是否漲價賣,還是繼續學其他的開發商那樣捂盤,將權力下放給了他,可侯東亭還是不敢,也只能學一些開發商,將三個樓盤中最戶型等最差的房子挑出來,漲一部分價推出去,可也依然還是火爆。

    「你的意思是有人策劃這次漲價行動?」余嵐秋若有所思的問。

    「我覺得現代城的建設,確實能帶動周圍房價上漲,加上有人策劃,所以漲也是正常的。」侯東亭也冷靜下來了,知道余嵐秋的意思。

    「還有這兩年國內有錢人多了,股市行情不好,投資渠道匱缺,加上溫州人在上海和杭州炒房大賺了一筆,有了很好的示範效應。」侯東亭繼續說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只要有人略微點一下火,華州的房市就一下子燒了起來。」

    「後面的形勢你怎麼判斷?」余嵐秋現在想著的自然是公司的三個項目,如果趁著高價買出去,能收回大量的資金,對緩解安居房建設資金壓力也是一個有效的措施。

    「我覺得這今年全國房價都在抬頭,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所以華州漲也應該是正常。」侯東亭眼光還是比較開闊的,余嵐秋也經常讓他和銷售團隊在空閒的時候去長三角和珠三角看看,感受一下那邊的市場氣氛,學習一下那邊的先進經驗。

    「但是,房地產從90年代末發展到現在,已經漲了不少的幅度,特別是按照這兩個月的漲幅,到明年上半年年,華州和全國不少地方的房價肯定會漲到一定的高度。」侯東亭分析著自己的觀點。

    「這樣的房價,已經有些脫離了老百姓的購買力,輿論只怕會炒作起來,到時候中央不會不管。」余嵐秋畢竟站的高一點,這陣子在國外也和向勇聊起過華州房價上漲的事情,向勇非常高興華州房價上漲,但是也擔心不久之後中央要進行調控,這兩年來沿海一些城市房價漲的快,中央有關部位就傳出了要進行調控的聲音。

    喬老闆在和余嵐秋通話的時候,也提到了要通過各種渠道向上面領導反應了下面房價有些虛高的事情,希望上級政府,特別是中央部位和國務院能進行調控。

    華山房地產公司班子對房價的上漲,也都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和心態。單鳴永的壓力最大,從美國回來之後,他就奔向了中山社區,繼續開始艱苦的革命工作,上面的壓力已經減輕了,可現在又有了新的壓力,原來賠拆遷戶的錢,大家都覺得很多,可現在中山社區附近房價飛漲,他們覺得賠償還有些吃虧,如果房價繼續上漲,那虧就吃大了,所以還沒簽協議的拆遷戶,把價要的老高。

    已經簽了協議的拆遷戶,正在忙著想找政府要補償,已經搬家了的拆遷戶,也正心思活絡活絡的。

    其他幾個副總,特別是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金凌,那個臉上的笑容,比吃了蜜蜂屎還要甜,原來一本正經的不苟言笑的他,現在看到部下也都會笑著問問:「小侯,女朋友找好了沒有?」

    「小周,現在賺的多,男朋友高興了把。」

    「老林,發獎金了,請大家吃飯沒?」

    大家開始還有些奇怪,後來也習慣了,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好嘛,這麼好的銷售勢頭,金總肯定高興,大家賺的錢多,誰不高興啊。

    華州的房價還在上漲,現在華州老百姓打招呼的方式也變了,從原來的:「吃了嗎?」

    變成了現在的:「你那的房價漲了嗎?」

    經過華山房地產集團班子會決定,將兩個項目的房子,分成四個批次,逐批次推出,這樣就是繼續漲,也不吃虧,就算將來不漲了往下跌,也不吃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