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商海

第一卷 官路艱辛 第五十三章 何日能歡顏? 文 / 同舟共濟

    第五十三章何日能歡顏?

    事故的處理結果出來了。

    調查後公佈的情況非常的清楚,也非常的簡單。從候山的口供來看,他們三人受張五唆使才去鬧事,而張五之所以唆使候山他們,是因為他和一個叫周康的的人謀劃的結果。

    周康為什麼要謀劃並唆使人去外聯施工項目部鬧事情呢?

    這是一個關鍵,或者說關係到這個案子的關鍵。

    事情倒也簡單,這個周康不是九里坪村的村民,可也是外聯工程的征地戶之一,不過是興隆村的居民。

    興隆村在左鄰右舍項目外聯工程中,只有周康這一戶的地被徵用了,其他村民的土地和左鄰右舍這個項目沒有任何關係。征地拆遷,在一些人眼裡,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而且很多例子也證明,那確實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這個周康本來就是一個賭鬼,連老婆孩子都輸給了人家,現在有這樣的機會,自然要抓住機會,找政府多要一些錢。

    可興隆村只有他一戶的土地被征了,他一個人弄不起來什麼波浪,原本左鄰右舍項目就是安居房項目,給予的征地補償不可能很高,但相對其他的來說也不算低。

    而九里坪村有一百來戶村民的土地和房屋被徵收拆遷了,政府給予的補償,九里坪村的村民沒有一個不滿意的,他們的觀念不一樣,政府在這裡建了小區,將來這裡就會變成城裡,就會有公交車有電信有煤氣接過來,到時候他們自己建起來的四層的農居房就有人來租了,一年下來光收租金就可以好幾萬。

    周康和張五說起這事情,週五和他是老賭友,又是老酒友,他們村裡也曾被拆遷過,就是因為村裡人齊心一起去鬧,不但讓工程拖了一年半,而且還給他們每戶人家補償了五千塊錢,補償了更多面積的房子。

    這主意一出,周康覺得絕對好使,只是興隆村只有他一戶,雖然絕對齊心,可一戶人家卻怎麼也鬧不出什麼事情。於是,張五腦子一轉,讓周康來一個合縱聯橫之術,去找九里坪村的村民聯合起來,一起去找外聯施工項目部鬧。

    可他周康一個外村的人,怎麼也挑不起九里坪村的村民去鬧事情。又是張五給他出主意,只要周康捨一點錢財,那自然就能辦到。所以,就有張五唆使九里坪村的三個和他一起賭博朋友,讓他們先去外聯施工項目部鬧,如果鬧不出個所以,再串連幾戶人家一起去。

    張五許諾,只要他們三人去鬧,他們三人欠的賭債就可以免除百分之二十。如果能找上十戶以上的人去鬧,可以免除百分之五十的賭債,如果能找五十戶以上的人去鬧,所有的賭債都可以免除。

    這三個人,都欠了張五和周康不少賭債,現在既然張五這樣說,周康也默許了,他們哪能不想著多找一些人去鬧,鬧的好政府和外聯施工項目部還有補償,就算鬧了沒結果,那自己的賭債也可以免除。

    事情就是這樣,余嵐秋是絕對不相信事情就到這裡為止的。

    可無論是從陶局那裡,還是讓馬成找兩個戰友去查了一陣子,最後的結果基本也是這樣。

    陶局還專門和余嵐秋研究這個事情,雖然他查了好幾個人,用了不少的手法,可到了周康這裡,上面就沒有了結果。

    而且現在看來,周康的這個理由,也真是合情合理,看不出是後面再牽扯上去人,因為前面周康也確實一起和候山他們去外聯施工項目部鬧過,在九里坪村民裡面做個類似的演說,而且還說過大話,只要大家一起鬧,政府肯定會賠錢的,到時候他應該獲賠的那分,他不要,拿出來請大家吃飯。

    當時有人問你這麼巴結來鬧事情,為什麼鬧到的錢你不要,你圖什麼啊?

    周康很是大義凜然和康慨的說,我就是氣憤不過,我一個人去找他們說理,他們根本不理我,我和他們講什麼代表,講什麼和諧,講什麼以人為本,他們還譏笑我土老粗來講這些,現在你們人多力量大,讓他們看看我們老百姓的力量,我高興,我開心,我出氣了,這點錢要不好無所謂,人活著就是為了口氣嘛!

    這些話也都合情合理,周康前面也確實去都市新居工程外聯施工項目部吵鬧過,要求提高補償標準,或者要政府給他在城裡弄一套房子,實在不行要在都市新居或左鄰右舍給他補償一套安居房子。

    這些情況,在外聯施工項目部都有記錄,不但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就是那幾個被打後住進醫院的民工都證實這周康確實來過,而且還來吵了好幾次,因為有兩次正是大家收工吃飯的時候,周康和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吵架的。

    應該說,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是一個沒人可以懷疑的結局。

    就算陶局懷疑這其中還有其他的隱情,可從他多年判案的經驗和從法律、邏輯等角度來說,都無懈可擊,至少到現在還沒找到能破解的地方。

    當然,關鍵一點是周康和張五死活不肯開口,張五死咬著他只是幫周康出出主意,周康也只是承認自己只是為了要多賠償一些,為了出口氣,所以才讓候山他們一起去鬧,至於說免除賭債的事情,你也只是喝酒的時候開玩笑說說的,作不了真。最後鬧成這個樣子,也不是他們想要的,更不是他們指使謀劃的,似乎還顯得他們很無辜。

    無論陶局用什麼手段,這兩人就是不肯說別的,案情也就這樣斷了,加上這**上面盯的緊,上面某些人要求市裡盡快破案,而且盡量不要將事情扯開,能早結案就早結案。

    然而,馬成這邊,瞭解的情況除了陶局那邊調查的情況外,多少還是有些線索的,雖然這些線索不能明確的起到作用,或許反而會將事情弄糟糕,余嵐秋和馬成討論了一個晚上,決定還是不將這些線索捅出去,先放在手裡,或許以後有用的著的地方。

    在表面上,這個案子也就這樣了結了,張五和周康以危害公共安全罪還是以違反治安條例的罪被抓了進去,余嵐秋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反正這兩個人是要被抓起來的,後面自然還要通過法律程序進行審判,估計這兩人至少也要判個五年。

    表面上的事情是這樣處理的,經過兩個月的各種消息沖淡,社會上也老早就忘記了這件事情。

    然而,總有些人是不願意放棄這大好時機的。

    要求華州市委市政府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呼叫聲慢慢的在一些圈子裡濃厚起來,特別是要求華州市政府出來承擔相關的責任的言論,日益增多,讓華州市政府一直籠罩在一種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氛圍中,不過雖然議論聲音很多,可兩個多月來一直沒見有實質性的動作。

    余嵐秋也埋頭將都市新居三期項目都通過社會公開搖號的方式,將房子全部銷售給迫切需要房子的低收入老百姓。

    左鄰右舍工程倒是因禍得福,因為這次事故,市裡各部門反倒特別支持,怕再鬧出了什麼事情,大家吃不了兜著走,而左鄰右舍項目涉及征地拆遷的老百姓,一看出了人命大事,也都安耽了不少,原本要講講價錢的那些征地拆遷戶也都痛快的簽了協議。

    到現在,這左鄰右舍三期項目,第一期項目已對外進行銷售,二期也開始銷售,第三期馬上就要開工,這對於喬老闆和余嵐秋來說,是覺得很安慰的。

    正當大家以為事情過去了,喬老闆突然被一紙調令,調離華州市市長的位置。

    這個消息讓余嵐秋半天沒有緩過神來,當時李真行也正和他在一起,剛喝進去半杯紅酒,都噴了出來,差點都噴到了余嵐秋的臉上和衣服上。

    余嵐秋上午得到消息,還沒來得及問一下喬老闆具體情況,下午上面就有人來宣佈。

    坐在華州市政府最大的會議室,余嵐秋看著台上的喬老闆,他很平靜也很安寧,並沒有某些人說的那樣會覺得很失落,會覺得很憤怒,在會上表的態也非常的得體和簡潔,最後迎來了大家雷鳴般的掌聲。

    不過那天台上的薛平,似乎有些不一樣,並沒有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有些不捨的樣子。

    薛平到華州當市委書記六年了,如果算上喬市長,已經是第四任市長和他搭班子了。除了喬老闆的前任祝明雲是來過渡一下的,呆了兩年不到就去中央部委了。其他的兩任市長,都是和薛平政見不合,不聽薛平的話,而被薛平整走的,每次換市長的時候,薛平雖然忍著他的高興的表情,可細心的下屬們還是能從他會動的眉毛上感覺到他的高興。

    在會上,薛平也代表華州市委市政府給予喬老闆高度的評價,說什麼捨不得他走,兩人一正一副兩個班長,帶著班子一幫人這兩年來作了不少事情什麼的,反正按大家的話說是表演的比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還要演技高超。不過大家雖然後來私下裡說薛平演技高,但當天還是給予薛平更熱烈的掌聲。

    到最後,余嵐秋都沒弄清楚喬老闆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被調走,按照檯面上的話語,是因為有更重要的工作等喬老闆去作,可大家都知道,這事情只怕沒這麼簡單,多少會和左鄰右舍項目事件以及薛平的排擠有關係,只是下面的人並不清楚上面那些老大們的想法而已。

    喬老闆也沒和余嵐秋說什麼,只是叮囑他無論如何要把三個安居房項目做好,至於其他的事情,讓他放心。

    事情來了,慢慢的也就會過去了。

    喬老闆先到首都去學習半年,再安排具體的職位。

    而余嵐秋也就不在關注其他事情,全身心的做好三個安居房項目,喬老闆走之前,曾和薛平好好的談過一次。余嵐秋雖然不知道他們談的內容是什麼,但是在工作中,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薛平在安居房上給予自己很大的支持,所以後面這兩個月讓都市新居和左鄰右舍這兩個老百姓安居房項目所有以前久拖不下的問題都得到解決。

    喬老闆調離華州之後,市長的位置並沒有派人來,而是暫時由王朝強常務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主持市政府工作。

    這政府上下也都流傳著王朝強會接任市長這個位置。

    當然,更多和薛平熟悉的人,都覺得王朝強不可能接任市長這個職務。薛平不可能讓一個他不喜歡的人來接替喬致山的,就算沒有辦法,他也得找一個不敢直接頂撞自己的人來和自己搭班子。

    王朝強是一個很特殊的人,沒有任何背景,為人甚至可以說魯莽,但一直從坤安縣秘書一步步的坐了上來,這在華州官場也算是一個傳說,而且他這人幹事情都是急先鋒,往往會把人家的事情搞砸,但是他自己卻沒有任何牽連,這更是讓人稱奇的一方面,這也正是他能不斷往上升級的原因之一。

    當全身心投入一件工作後,就會感覺自己似乎進入了一種別讓的心境,每天在工地上忙碌,看著一幢幢的房子拔地而起,余嵐秋也會偷偷的樂出聲來。

    因為跑工地多,整個人也逐漸的黑了許多瘦了許多,這讓小琳很是擔心,每天晚上都煲好湯等他喝了才去睡,就算她上夜班,也要打好幾個電話叮囑他喝湯。

    有一天余嵐秋回去忘記喝湯,這小妞好幾天沒和他說話,每次都給他留個紙條或者用手機發個短信。層和黑子喝酒的時候笑話過,得選個好日子將小琳給開了,可這兩人住一幢別墅都半年了,從上次在青湖差點的親密接觸之後,兩人之間居然連牽手都沒有過,這倒讓余嵐秋自己也有些奇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某方面退化了。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華州市長這個位置一直空缺,這倒是讓大家有些不懂起來,看來王朝強接替的可能性大了。而余嵐秋的安居房子,因為有薛平和王朝強的大力支持,加上余嵐秋的拚命督陣,以及大家的努力,眼看著三個安居房項目也差不多了搞定了。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

    從首都學習回來的喬老闆偷偷的帶著余嵐秋,再次來到黑石灣,再次來到任志強家裡。

    老任見喬老闆來了,叫了一聲喬市長,眼淚就出來了,這幾十歲的漢字,居然說哭就哭起來,讓喬老闆也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老任,沒拿到房子啊,找我來告狀了?」喬老闆頓了一下,開玩笑的說,「那可要打余主任的板子了。」

    「沒,沒,不,拿到了,拿到了。」老任這才明白自己有些失態了,接過老婆遞過來的毛巾擦了一把汗和淚說,「余主任幫我選了一套第二層的房子,朝小區中心花園和社區服務區的,有個很大的陽台,可以當一間房子用呢。」

    「小華,叫市長,叫余主任。」老任老婆拉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進來,小女孩有些害羞,紅著臉輕聲的叫了一聲喬市長、余主任,然後就站在旁邊不吭聲了。

    「這是你女兒?」喬老闆笑著說,「好漂亮的一個姑娘兒啊,讀書成績好嘛?」

    余嵐秋這才注意了一下任志強的女兒,還別說這兩個很普通的小市民,居然養了一個漂亮的女兒,雖然還只有十六歲,可美人模子已經顯現出來了。

    「還可以,基本上能在班上的前三名。」任志強還是很自豪的說。

    「哦,那不錯,好好讀書,你爸爸媽媽也不容易,有些事情只能慢慢來,你也要像你爸媽一樣,不要放棄,努力了總會成功的。」喬老闆記得原來任志強說過女兒不怎麼回家的事情,所以才這樣說,「你看現在是很好了,還艱苦兩年,就可以住到新房子裡去了,到時候你就可以一個人一個房間了。」

    任華含著眼淚看著喬老闆,沒有吭聲。

    「不相信啊,你們家的房子,余主任他們正在造呢,你要是不放心,下次找余主任帶你去看看。」喬老闆開玩笑說。

    「是啊,我們手續都辦好了,她也老不信,老問我,爸爸我們真的有新房子住了嗎?媽媽我們真的買到新房子了嗎?」任志強也含著淚說,「我和她說,是啊,千真萬確,銀行貸款都辦好了呢,就等拿鑰匙了。」

    「是的,小華,這你就相信了,要是還不相信,真的找這位余叔叔去都市新居那邊看看,看到了你就會相信的。」喬老闆笑著說,不過心裡多少有些感慨。

    「要謝謝喬市長,要謝謝余主任,要不是喬市長,我們還不知道要在這裡住多少年,小華也不會回家,現在好了,房子有了,女兒也肯回家了。」任志強重複著這幾句話。

    「老任,你這話可就錯了,怎麼能說謝謝我呢,要謝謝黨和政府,我只是按黨的政策辦一些老百姓喜歡的事情,以後可要記住。」喬老闆走的時候,握著老任的手說,「你不但要自己明白這個道理,還要和大夥兒說清楚這個道理,黨是不會忘記大家的,只是現在政府資金有限,只能一步步來,一批一批的解決,苦了大家,政府是知道的,讓大家在堅持堅持,這些問題遲早會解決的,中央不是提出要建設小康社會嗎,小康社會肯定是安居樂業的社會,我們要相信中央,要相信政府!」

    老任其實還要說一些其他的話,說一些社會上流傳著的話,喬老闆就是用著話把老任的話堵住了,然後這才和他們告辭出了黑石灣。

    從黑石灣出來後,喬老闆坐車余嵐秋開的車,半路上接上李真行,三人又像上次微服私訪一樣,來到上次去的幾個棚戶區看了一圈,不過這次沒有到老百姓家裡去,只是坐著余嵐秋不知道從哪裡搞來的一輛警用普通桑塔納,在這些棚戶區裡面能開車的地方開了一圈,感受一下這些狹小的居民區。

    車到了中山社區,喬老闆讓余嵐秋開到白井巷去,沿著長長的白井巷,讓車停在夏老書記別墅前面,坐在車裡看了一眼夏老書記的小別墅,這才讓余嵐秋將車開走。

    最後,余嵐秋將車開到了三個安居房華都新居、都市新居和左鄰右舍,在社區廣場上,看到沒人,喬老闆還專門走了下來,看了看周圍這些傾注了他心血的建築,讓余嵐秋開著車沿著社區小路一個路路的駛去,看到不滿意的地方,還叮囑余嵐秋和李真行要改正一下。

    從左鄰右舍出來,喬老闆讓余嵐秋將車開到華州市區最高峰一百六十六米的華凌峰,站在峰頂,喬老闆轉了一圈,看著山下各種各樣的建築,余嵐秋和李真行跟在他身後,什麼也沒說,良久喬老闆突然歎息了一聲:

    何日能歡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