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商海

第二卷 商海泛舟 第三十九章 江南生態園 文 / 同舟共濟

    第三十九章江南生態園

    「嵐秋,辛苦了。」華州新城高新區江南啤酒廠新廠房和高新區開區奠基儀式一起舉行,葉凌很是高興,在奠基儀式後小範圍的宴會前,和余嵐秋說。

    在目前國家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在余嵐秋的操作下,江南啤酒廠玉龍山廠區實行整體搬遷,成了新城高新區第一個簽約搬遷企業,而且一要就是500畝土地,投資6個億建設一個年產60萬噸啤酒的新廠區。

    江南啤酒這幾年,在江南和華州還是有些名聲的,通過總經理黃雲逸的努力,已經達到年銷售啤酒30萬噸了。今年強強聯合,和江南酒家合作研製火啤投入市場,剛投入市場四個月,就獲得巨大的成功,銷售量已經10萬噸。

    當然,江南啤酒廠的搬遷,是皆大歡喜的事情,薛平也出席了今天的奠基儀式,畢竟江南啤酒廠是他藍海新區中第一家整體搬遷的企業,有了破冰之旅,後面的自然就好說了,雖然江南啤酒廠的條件有些苛刻,不過反正薛平和葉凌對第一批搬遷的和入駐的企業,都沒打算要賺錢過,更何況人家沒怎麼作思想工作,就和市委市政府一拍即合,關鍵一點黃雲逸背後還有一個江南的三把手在後面。

    江南和華州的媒體,對江南啤酒廠從藍海新區整體搬遷,入駐華州新城高新區進行了大量的報道。

    過了一個星期之後,一個更大的奠基儀式舉行,江南省省長周君華還出席了奠基儀式,省委書記章明發來賀信。當然還有其他的省市領導參加奠基儀式,華州更是四套班子全部出動。

    這是華州新城東生態園——江南生態園奠基開工。江南生態園建面積有22平方公里,生態園佔了華州新城4平方公里的地方,其他16平方公里,就是從華州新城邊上的濕地到海邊,包括大片的灘涂和海岸,實際農田非常的少,沿海以及海灘佔了約莫8平方公里。

    整個江南生態園以濕地、水體、灘涂、海灘、小丘陵為主要構成,以濕地景觀為主打造成華州新城和華州市的「綠肺」。對海灘、灘涂、田地、丘陵進行統一開發,建設生態農產品種植區和綠色水產品養殖區,在生態區建成投產後,還會對生態園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包括觀光農業、濕地旅遊、海灘陽光休閒等旅遊項目。

    整個江南生態園總投資30億,由華州新城以土地資源為主體,投資10億,江南華商控股集團、南酒家餐飲有限公司、江南楊家煲餐飲有限公司、江南南山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聯合投資20億。

    生態園首其將建一個江南楊家煲生態生產基地,其中包括一個辣椒生產基地、一個輔料生產基地,和一個楊家煲底料生產基地三個基地,總投資3億原。

    生態園奠基當天,就是在這三個生產基地上動的第一把土,出席奠基儀式的不但有江南和華州黨政領導,還有江南各大銀行的領導,特別是商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行長都坐在了主席台上,因為這兩家銀行給楊家煲授信的貸款,就要用於楊家煲這三個生產基地的建設,用於擴大楊家煲生產能力,自然也是用於新農村建設。

    由於生態園農田不多,大部分是灘涂,所以在生態區內,主要建立的還是楊家煲的加工工廠和辣椒基地,其他輔料的生產,就採取訂單農業的形式,和生態園區周邊兩個鎮一些農民簽訂了訂單生產協議。農民按楊家煲的要求,在田里種制訂的蔬菜,這樣一個合作形式自然被華州市和江南省列為了新農村建設的示範區。

    就在楊家煲生產基地上馬後一個月,江南南山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和江南華海水產品貿易公司聯合投資2億元,江南最大的水產品養殖基地開工,先是淡水魚養殖場開工,投資1個億,在生態園灘涂上和海灘上建了大量的漁場。接著就是考察引進羅非魚、對蝦、龍蝦等養殖項目,而江南華海水產品貿易公司,也在生態園投資一個新場房。

    在李旦和李博的提議下,華海水產品貿易公司還和華州新城、江南海洋大學合資建立一個水產品加工園區,海洋大學在技術上給予支持,華州新城自然在土地和政策上給予支持,加工區建一些標準性的廠房,用於租個江南一些小的水產品加工公司。這倒是歪打正著,消息一出,華州新城辦公室就接到不小水產品加工企業的咨詢電話。

    這些小廠業主,看重的自然是水產品加工園區雖然在華州,但臨近海州港近,而房租也便宜,還有海洋大學作為技術後盾。

    江南一帶水產品加工,大部分是用於出口,而出口到歐美等國的產品,往往在技術上,在什麼綠色健康上都有一些硬性的要求,不少廠子都吃過這方面的虧。這次加工區建在生態區中,至少能給國外公司一個好的影響,關鍵一點是能得到海洋大學的技術支持,能花很少的錢通過綠色壁壘,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隨著楊家煲和江南酒家20億的授信貸款已經倒手,余嵐秋都一筆筆的投入到江南生態園中去了,這個時候余嵐秋感覺到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而國家在金融上的門檻逐漸的高了起來。

    楊家煲的加盟店繼續按余嵐秋的規劃有節奏的增加,增加的速度並不快,余嵐秋叮囑藍秋萍一定要注意加盟夥伴的質量,現在楊家煲處在關鍵時期,不能犯巨人症這樣的錯誤,一個企業雖然可以快速成長,但是不能得巨人症,不然到後來身體就會單薄,碰到病毒襲擊就會抵抗不住。

    江南酒家也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十個城市開了旗艦店,由於江南酒家奢華和雅典的裝飾風格,每到一處都能引起很大的轟動,基本上能成為當地高檔酒店的代名詞,生意都不錯。

    當然,由於有這20億元的投入,華州新城管委會通過銀行貸款自籌資金10億,全部投入到江南生態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到底是有錢好辦事,辦事的速度也快,只用了半年的時間,江南生態園就已經初具規模。

    楊家煲底料加工基地已經開始生產,辣椒生產基地也已經收穫了第一季辣椒,輔料生產基地生產的輔料,在一個月前已經運往了楊家煲全國各地的加盟店。

    這幾個生產基地的正式生產,葉凌都親自來剪綵了。

    至於南山綠色的水產養殖場,那比楊家煲的生產基地更早投入使用,畢竟魚塘的修建要比生產車間快,大量的推土機用半個月時間,就能江水塘推出雛形,對水塘安裝一些現代化養殖工藝設備後,經過必要的消毒和換水後,這些魚塘就可以用了。

    從南山深水庫裡捕來的各種大大小小的魚,以及南山綠色公司培育的大量魚苗也都投入了魚塘中。

    在水產養殖園中,最遲投入使用,也是投資最大的就是南山綠色育苗基地,整個基地2000畝,是南山綠色公司和海洋大學、江南水利廳共同投資建設的,當然海洋大學和水利廳只是佔了少數的股份,兩家單位的股份合起來還不超過10%。

    水產育苗養殖基地建成後,可以提供美國斑點叉尾鮰、超級羅非、純種16代吉富羅非、寶石鱸(寶石斑)、中華鱘、河豚、牙平魚、淡水石斑、淡水白鯧、生魚、鯰、四大家魚等十多種淡水名優苗種,基本上可以覆蓋整個江南省養殖漁場,也一改江南水產養殖業沒有大型種苗養殖基地的歷史,這也是為什麼海洋大學和水利廳願意入股的原因,這個基地建成,對他們也都是政績。

    「嵐秋,多謝你支持啊。」葉凌在過年之前,帶著一幫政府官員慰問了江南生態園建設工人和管理人員後,私下裡和余嵐秋說。

    「三哥,你這話就生分了。」余嵐秋笑著說,自己在江南生態園的投資,說實話要不是葉凌這麼支持,要弄這麼大的一個地方,投資只怕沒有上百億是搞不定的,現在只花了20億,雖然自己並沒全部控制江南生態園,華州新城還可以開發生態園中不少地方,可自己要的這些地方也都已經低成本拿到,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