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官魔

小說博覽 一二七章 可惜 文 / 面人兒

    陳光然的問題,劉大生知道一些,他聽趙茗荃說過。

    「我聽小趙說過,種樹是為了改變環境,風化嚴重的地方就多種一些,其他地方少種些,他們請了西都農大的專家做的指導。」[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頓了頓,劉大生歎道:「陳書記,小趙跟我說過,掙錢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這兒的落後面貌,只有山青了,水綠了,老百姓的生活才會真的好起來。當時,我並沒有理解這話,但現在,我理解了。」

    陳光然點了點頭,道:「大生,小趙是個合格的黨委書記,我們都不如趙茗荃同志啊!」

    劉大生道:「陳書記,如果我們所有的荒地荒山都種滿了樹,就是死也閉眼了!」

    陳光然歎了口氣,心裡充滿了深深的惆悵。

    紅星公社這麼個種樹法,是拿錢堆出來的,其他地方是沒有可能效仿的,尤其是包產到戶之後,就更沒可能了。

    車隊裡,第七輛吉普車裡坐的是潘耀明,第八輛吉普車裡坐的是王海林。

    這一刻,潘耀明和王海林心情迥異。

    潘耀明臉色煞白,似乎有出氣沒進氣,離回姥姥家不遠了,而王海林則心情忐忑。

    王海林心情忐忑不是怕,而是患得患失:潘耀明完了,但縣委書記的帽子能落到他的頭上嗎?

    知道紅星公社的事兒上了內參之後,王海林當即就嚇出了一身冷汗。

    後怕啊!

    如果沒有誣告的事兒,不是被當頭打了一棒,那不僅潘耀明完了,他也完了,而且他的下場要比潘耀明慘多了。

    潘耀明完了,今後還有重新站起來的可能,因為潘耀明有後台。

    他呢,他當然也有後台,但他把後台得罪了,因為劉大生要他做的是維護紅星公社,可他趴下,恰恰是因為扯紅星公社後退,至少是沒盡力,沒按劉大生的要求去做。

    所以,他一旦趴下,那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因為當頭一大棒,他暗中投靠了姜德明,並在姜德明的授意下,不暴露,在劉大生的陣營裡潛伏下去。

    為此,他幾次發火,要處理王根良,而也就是因為這幾次發火,使他不僅不會被馬上要到來的風暴所波及,還能受益。

    運,這就是運勢!

    王海林迷信,實際上,當官的不迷信的少,這兩天,他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但依舊精神抖擻。

    柳樹帶的入口停著一輛吉普車,吉普車前頭站著三個人,他們是趙茗荃、王大木和張海林。

    車隊停下,陳光然和劉大生坐的吉普車車門剛剛打開,潘耀明和王海林就已經跑了過來。

    陳光然和劉大生從車上下來,雙腳落地,趙茗荃和王大木、張海林也走到了近前。

    劉大生指著趙茗荃給陳光然介紹道:「陳書記,她就是趙茗荃同志,紅星公社的黨委書記。」

    趙茗荃微微躬身,道:「陳書記,您好。」

    握了握趙茗荃的手,陳光然上下打量著趙茗荃,然後大聲道:「趙茗荃同志,了不得啊,了不得!就沖這些柳樹,我只代表我自己,一個普普通通的陝省人,就要好好謝謝你啊!」

    趙茗荃臉孔微微發紅,有些不好意思,趕緊道:「陳書記,您過獎了!」

    看著趙茗荃,陳光然不由暗自點頭,他看得出來,作為一個官員,趙茗荃還太過淳樸,但作為一個人,趙茗荃舉止從容,態度不卑不亢,他市委書記的身份似乎沒有給趙茗荃絲毫壓力。

    陳光然清楚趙茗荃的背景,趙茗荃的這份從容不是來自於背景,何況,要是一般人,像趙茗荃的背景也遠遠不足以讓其在他面前有這樣的氣度。

    無慾則剛,趙茗荃沒有向上爬的野心,這才是趙茗荃在他面前能保持這份從容的根本原因。

    一句話,趙茗荃是一心一意、腳踏實地做事的人,而且不向上看,只向下看。

    這或許就是紅星公社變成紅星聯合體的原因,但也是趙茗荃可能走不遠的原因。

    官場上,是不太能容得下趙茗荃這種人的。

    不過……忽然,陳光然的眉頭不易察覺地微微皺了皺。

    趙茗荃介紹了王大木和張海林之後,陳光然勉勵了兩句,然後大家上車,車隊繼續前行。

    趙茗荃上了陳光然的車,坐在了原本是陳光然秘書坐的副駕駛的座位。

    車隊向前行駛了大約六七里,又停下了。

    從車上下來,陳光然一馬當先,下了大路,沿著一條小道向大地裡走去。

    距離大路四五百米遠,那兒有很多人在幹活,在挖溝渠。

    這些老百姓和其他地兒的老百姓明顯不一樣,儘管來了很多很氣派的人,但沒有人理會,他們只對著趙茗荃展現著最動人的笑臉。

    動人,是因為真誠:真誠的感激,真成的愛戴。

    「老鄉,市委陳書記來看望你們了!大……」一個官員大聲喊道,但剛喊了半句話,就被陳光然凌厲的目光堵了回去。

    沒人停下,繼續揮汗如雨地勞作。

    陳光然默默看著。

    就眼前而言,包產到戶一個最大的惡果就是水利設施的荒廢。

    建國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耕作技術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但糧食產量卻大幅提升,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力興建水利設施。

    現在,公共水利設施即便不繼續完善,也是需要維護的,但包產到戶之後,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了,水利設施的荒廢已經不可避免。

    忽然,陳光然發現了不對勁,似乎太寬了些,他向身旁的趙茗荃問道:「你們想把水渠建成什麼樣?」

    趙茗荃道:「五米寬,兩米深。」

    沉吟了一下,陳光然問道:「有這個必要嗎?」

    趙茗荃道:「陳書記,我們不只是為了眼前,我們想建一個全新的新農村,我們不僅要不缺吃不缺穿,還要把黃土地變成煙雨江南。」

    「煙雨江南……」陳光然默默念著,他為趙茗荃的雄心所震驚。

    舉目遠望,陳光然的目光不覺有些淒迷,他似乎看到了無盡的波光蕩漾,無盡的垂柳依依……粗狂荒涼的黃土高坡真的變成了細膩富饒的煙雨江南。

    「何況,閒著也是閒著,這樣把村民組織起來勞動,有百利而無一害。再者,這些挖出來的泥土還能當肥料,改善四周耕地的土質。」

    陳光然歎息,人民公社可惜了,以前沒有好好發揮人民公社的優勢可惜,現在沒了,更可惜。

    --------

    推薦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