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材料為王

正文 第十章 百花齊放香滿園 文 / 急凍人

    瓢潑的大雨傾盆而下,從尚未碾實的地面滲透下去,來不及滲透的雨水順著地勢從高處流向低處。部分泥地雨水塘集,形成了一個個小窪地。密集的雨點落在工棚上,敲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連綿不斷。

    工人們都躲進了工棚內,兩輛壓路機、挖土機就這樣扔在雨地,任雨水沖刷。

    郭逸銘看著雨中的施工場地,也是無可奈何。八月盛夏多雨,陣雨來得突然,說下就下,他們的施工也是一再中斷。每次雨過,被雨水淋得潮濕鬆軟的土地又要重新平整,工程進度也被一拖再拖。

    自從協議簽訂,他被任命為中美電子技術研究所籌備小組美方代表以後,他的工作也更加忙碌起來。好在合作完成,霍克也可以暫時返回美國,不再長住在友誼賓館,囊中羞澀的他可以不再繼續支付高昂住宿費用。

    為了節約兜裡僅剩的一點錢,他也以現場監督的名義,搬出了友誼賓館,住到了施工現場。他的舉動,居然讓他贏得了中方施工方的好感,隨著他和施工方接觸日久,雙方的合作也越發順暢。

    「我總覺得這一套廢水處理系統太昂貴了,沒有必要。只需要建設一個中和池,一個階梯式沉積池就可以了。按照這個建設圖紙,中和、沉澱就要經過三重循環處理程序,還要建設廢水收集分離管道系統,活性碳過濾系統,造價太高了。」

    「我也覺得,美國公司的標準要求確實太高了。國內企業是無法承擔這樣巨大開支的。」

    身後工棚內躲雨的材料應用研究所幾個研究員低聲地討論著。這個時代對於環境污染不能說完全不重視,但重視的程度也並不高,很多時候考慮到工期、建設成本等因素,治污常常流於形式,效用幾近於心理安慰。

    老百姓們飯都還吃不飽,國家一分錢恨不能掰作兩半花,哪裡捨得在這些「無用」的地方亂花。

    也只有郭逸銘才會堅持,用強硬的態度,強迫施工方按照他的設計圖紙建設。

    郭逸銘聽到了身後的竊竊私語,歎了口氣,沒有轉身。

    是啊,各有各的難處。

    可這裡既然是他以後事業發端的起點,是他的根基所在,他又怎麼能不把它建設得精益求精。真要造成了污染,最終受傷害的,不還是他們這些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的人嗎?

    潔淨車間是這樣、污水循環再處理系統也是這樣,國人的思維還停留在節約為本的小農經濟時代,無法理解高科技就是一個資本密集型領域。所謂的領先科技,就是通過對這些細節精細研究,一點點摳出來的。

    不重視細節,永遠無法取得進步。

    雙方理念上存在著太多差異,很多時候他的設想都得不到中方成員的理解,還上綱上線將他這種做法稱之為奢侈浪費。中方成員一個勁地盯著他帶來的所謂技術,卻對這些「旁枝末節」熟視無睹,也未免將科技這兩字,看得太簡單了。

    不可否認,材料研究所的這些研究員單獨拿出來,全都是個頂個的技術強人。郭逸銘做的這份建設規劃,他們只是看草圖,就差不多猜測出了所有的工藝流程,還受其啟發,根據草圖作了許多改進設計,拿來和他討論。

    郭逸銘看過他們的改進設計,一些設計思路很巧妙,可以說比他原設計還好。畢竟他是以後世的電子工廠設計為藍圖,結合這個時代的技術現實,省略了許多步驟以後,做出的設計稿,有些地方未免粗糙。他也將一些合理的改進,整合進了自己的設計圖紙。

    但所有這些改進,基本上都忽視了車間潔淨和污水處理。

    這樣改進過後的設計,工廠建設成本的確可以大幅降低,總成本可能只有現在這個的三分之二,甚至更低。可說實話,郭逸銘並不看好這樣的做法。

    成本是低了,可成本降低犧牲的是什麼?

    不談對環境的污染、對工人身體的損傷,這些高高在上的人道主義,單是硅晶元制備的成功率,制備完成硅晶元的良品率,就會大幅降低!全世界電子行業研究生產機構,辛辛苦苦做許多工作,投入海量資金,不就是為了提高這兩個指標?

    要不然那些資本家花那麼大本錢,是吃飽了撐的?

    一個勁地摳技術,什麼熱屏、什麼隔熱耐腐塗液討論得熱火朝天,可就沒想一想,他們通過這兩項技術改進爭取來的許多優勢,正被他們所忽略的潔淨廠房給抵消。也許大批量制備是具備條件了,但硅晶元的質量,卻並不會出現顯著提升,說不定還會出現倒退。

    郭逸銘曾多次跟他們爭論,但都沒有說服他們,現在他也不想說了,反正說了也沒人聽。他遠遠地站到工棚邊緣,就是不想再就這些細節和他們爭吵。

    「怎麼?心情不好?」身後腳步淅嗦,董老走到他身邊,也望著外面連綿的雨勢,淡淡地說道。

    「沒什麼,總覺得好多事,似乎不是我想像的那樣,有些鬱悶。」郭逸銘吐出一口郁氣,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憤懣。

    「呵呵!我看啊,是你太追求完美了……」董老呵呵笑道。

    「我沒有!我只是……」郭逸銘試圖插話。

    「你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董老聲音不大,但卻很有氣勢,「你以為你的那些設計,我們就看不出好來?你要是這樣想,那就真是把我們這些人看扁了。照你的設計,在這樣潔淨的條件下,搞出來的單晶棒品質肯定好得出奇。可你算過沒有,這樣一個廠房,投資幾百萬,產量有多大?」

    「制備車間設計是五十台單晶爐,三天一爐,半天維護清洗,一月可以開八爐。這是三英吋爐,單晶棒直徑75毫米,長六十毫米,重六公斤。」相關數據在郭逸銘心中已經推算過無數次,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

    「也就是說,月產能是2.4噸,年產30噸。是啊,比起我們以前的產量來說,這簡直是跨越式進步。但你知不知道,國家每年的單晶硅需求量是多少?」

    「多少?」

    「呵呵,你想知道?」他看郭逸銘點點頭,卻做了一個鬼臉,「可我卻不能對你說,這是國家機密!」董老作弄了他,像個小孩子似地笑了起來,隨即又深深地歎了口氣,「這樣的廠我們用不起啊!你對我們改進過的圖紙不屑一顧,可你要知道,經過這樣改進以後,我們卻可以花只有一半、或者更少的錢,建更多的單晶硅生產廠。也許品質要稍低一些,但用於民用電器足夠了,這才是國家需求的大頭。我們搞應用研究的,可不是好高騖遠的部門,能夠切實滿足國民經濟需求,才是我們第一考慮的對象,你明白嗎?」

    郭逸銘默然,他能聽出董老對他很有好感,才會有這番諄諄教導。

    「可是缺乏高品質單晶硅,國防軍事上的需求……」

    「哈哈,這就不用你多費心了。你的東西要是好,我們自然會全部吃下。如果車間運行良好,我們未來也許也會建那麼一兩個專用工廠,不過卻不會大規模建設。國家底子薄,拼不起啊!所以國家才會搞改革開放,才會引進國外資金技術,讓像你們這樣的公司從我們的兜裡賺錢,這都是沒辦法啊!這也是我們國內這些搞科研的同志,最為痛心的地方,我們有負國家人民的重托啊!」董老說到最後,輕鬆的語氣變得格外沉重。

    郭逸銘很能體會老人的心情,他以前就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屢屢聽到國外技術領先,自己只能在後追趕,同樣有著這樣恥辱和痛心相互混雜的心情。

    不過既然他來了,這樣的歷史必將改變!

    他或許不能改變整個國家,卻能在自己的影響範圍內,改變一個領域!

    「董老,我這套設計圖紙,您也都吃透了。我過兩天,打算出去走一趟,單晶爐、切割機的製造圖紙雖然我已經給出去了,但我還想去各生產廠家實地走走,有些製造上的細節,想和他們交流一下。這裡我就拜託您幫著看一下,您看好嗎?」郭逸銘回過頭,看著董老,認真地說道。

    「哦?你還有什麼好東西?」董老一聽就明白,立即興奮起來。

    「這個,應該說是些小技巧,比如說石英坩堝,高純度的石英坩堝價格昂貴、製造困難。可以在品質略差一些的石英坩堝表層,覆蓋一層高品質石英層,只需要……」郭逸銘微微一笑,絮絮叨叨說明起來。

    「嗯,嗯,還有呢!」董老興奮得手舞足蹈,他就知道這個年輕人肚子裡有貨,果然,隨便漏一點,都是這樣令人興奮得好東西。

    「還有……,再比如說,可以在石英坩堝表層產生一層泡沫,這也可以有效隔熱,以及防止多晶硅滲透。恰好我對如何製造泡沫隔熱層,也有些心得……」

    「好好好!」董老激動得臉都紅了,緊緊地抓著他的手,似乎生怕他跑了,兩眼放光,「你告訴我,這個隔熱泡沫層如何生成!」

    「您別急,咱們坐下來慢慢說。」郭逸銘看老頭子激動得面紅耳赤,害怕他激動過度,趕緊攙著他坐下來,慢慢地就單晶爐、硅晶元切割機的一些改進,詳細講給他聽。

    這些都是硅晶元制備上的關鍵技術,最終都要用到自己的設備上,生產廠家製造的時候自然都要暴露,藏著掖著也沒意思,提前告訴董老也沒什麼。

    這些技術,國內肯定都會偷學過去。不過郭逸銘只是想通過硅晶元制備淘第一桶金,這些三英吋晶元制備技術很快就會被淘汰,被國內學過去了對他也不會有影響。等到國內熟練掌握這些技術,他早已開發六英吋晶元、八英吋晶元、十二英吋晶元,乃至更大尺寸晶元去了,雙方就不在一個層次,不形成競爭關係。

    況且,這些技術他也都申請了專利。

    國內自己用,他不會管,要向國外出售,自然會受到國際專利法的干涉。反正這個時代國內還很窮,他的目標市場也不在國內,而是國際市場。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

    逐漸將一些外圍技術擴散出去,在國內形成一套成熟而又廉價的零部件供應鏈,這才是他打造未來科技帝國的堅實基礎。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